电子测量原理 113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环境对测量的影响 八.环境对被测对象的影响:某些被测对象客体(如器件 电路或系统)的性能特性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或非常敏感, 因此,原则上测量应在被测对象的正常或额定工作条件下 进行。 B.环境对仪器系统的影响:环境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 仪器系统本身的某个工作特性,进而影响测量结果,造成 测量误差。特别是某些测量器具的量程广、频段宽,而内 部的元器件数目甚多,且对外界影响相当敏感,错综复杂 的影响量所产生的不良效应有时会成为测量的严重问题。 C.环境对测量人员的影响:高温、严寒、潮湿、闷气、嘈 杂、照明不适当等不良工作环境,会对测量人员的身心产 生不良影响,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人身误差乃至差错。 第16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16页 1.1.3 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 环境对测量的影响 ◆ A. 环境对被测对象的影响:某些被测对象客体(如器件、 电路或系统)的性能特性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或非常敏感, 因此,原则上测量应在被测对象的正常或额定工作条件下 进行。 ◆ B. 环境对仪器系统的影响:环境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 仪器系统本身的某个工作特性,进而影响测量结果,造成 测量误差。特别是某些测量器具的量程广、频段宽,而内 部的元器件数目甚多,且对外界影响相当敏感,错综复杂 的影响量所产生的不良效应有时会成为测量的严重问题。 ◆ C. 环境对测量人员的影响:高温、严寒、潮湿、闷气、嘈 杂、照明不适当等不良工作环境,会对测量人员的身心产 生不良影响,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人身误差乃至差错
电子测量原理 113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应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尽量减少由于环境影 响而产生的误差。 恒温、恒湿、稳压和防震。 抗干扰、防噪声的措施,如接地、屏蔽、隔离 滤浪等。 ◆仪器应能尽量适应恶劣环境和大范围变化环境。 第17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17页 1.1.3 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 应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尽量减少由于环境影 响而产生的误差。 ◆ 恒温、恒湿、稳压和防震。 ◆ 抗干扰、防噪声的措施,如接地、屏蔽、隔离、 滤波等。 ◆ 仪器应能尽量适应恶劣环境和大范围变化环境
电子测量原理 113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仪器以工作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分为三组: I组:良好的环境条件,温度+10~+35°C,相对湿度 80%(在35°C上),只允许有轻微的振动。 Ⅱ组:一般的环境条件,温度-10~+40C,相对湿 度80%(在40°C上),允许一般的振动和冲击。 I组:恶劣的环境条件,温度-40~+55°C,相对湿 度90%(在35°C上),允许频繁的搬动和运输中受到 较大的冲击和振动。 I组高精度计量用仪器 ◆I组通用仪器 ◆Ⅲ组野外、机载等仪器 第18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18页 1.1.3 测量的基本要素(续) ◆ 仪器以工作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分为三组: ➢ I组:良好的环境条件,温度+10~+35oC,相对湿度 80%(在35oC上),只允许有轻微的振动。 ➢ II组:一般的环境条件,温度-10~+40oC,相对湿 度80%(在40oC上),允许一般的振动和冲击。 ➢ III组:恶劣的环境条件,温度-40~+55oC,相对湿 度90%(在35oC上),允许频繁的搬动和运输中受到 较大的冲击和振动。 ◆ I组——高精度计量用仪器 ◆ II组——通用仪器 ◆ III组——野外、机载等仪器
电子测量原理 1.2计量的基本概念 ◆1.2.1计量的定义和意义 为使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手段测量同一量时,所得的 结果一致,就要求统一的单位、 ◆1.计量的定义 计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测量,它把被测量与国家计量部门 作为基准或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合格与否, 并给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检定证书》。 计量是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 的测量。 ◆计量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统一性、准确性和法制性 计量包含了为达到统一和准确一致所进行的全部活动,如 单位的统一、基准和标准的建立、进行量值传递、计量监 督管理、测量方法及其手段的研究等。 第19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19页 1.2 计量的基本概念 ◆ 1.2.1 计量的定义和意义 为使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手段测量同一量时,所得的 结果一致,就要求统一的单位、基准、标准和测量器具。 ◆ 1.计量的定义 ➢ 计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测量,它把被测量与国家计量部门 作为基准或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合格与否, 并给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检定证书》。 ➢ 计量是利用技术和法制手段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 的测量。 ◆ 计量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统一性、准确性和法制性。 ➢ 计量包含了为达到统一和准确一致所进行的全部活动,如 单位的统一、基准和标准的建立、进行量值传递、计量监 督管理、测量方法及其手段的研究等
电子测量原理 1.21计量的定义和意义(续) ◆2.计量与测量的关系 ◆计量的任务是确定测量结测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才出现 果的可靠性。 了计量。 ◆计量是测量的基础和依据。测量是计量应用的重要途径。 ◆没有计量,也谈不上测量。没有测量,计量将失去价值 ◆计量和测量相互配合,才 能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城发挥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重要作用。 必须定期对仪器进行检定和 校准,这个过程就是计量 ◆计量工作是国民经济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 它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国防建设以及人民生活等 各个方面起着技术保证和技术监督的作用。 第20页
电子测量原理 第20页 1.2.1 计量的定义和意义(续) ◆ 2.计量与测量的关系 测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才出现 了计量。 测量是计量应用的重要途径。 没有测量,计量将失去价值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必须定期对仪器进行检定和 校准,这个过程就是计量。 ◆计量的任务是确定测量结 果的可靠性。 ◆计量是测量的基础和依据。 ◆没有计量,也谈不上测量。 ◆计量和测量相互配合,才 能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 重要作用。 ◆计量工作是国民经济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 它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国防建设以及人民生活等 各个方面起着技术保证和技术监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