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观测量和控制量 定义理想液位0点的水位为ho,实际测得的水位 高度为h,选择液位差 e=△h=ho-h 将当前水位对于0点的偏差e作为观测量。 2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模糊化 将偏差e分为五个模糊集:负大(NB),负小 (NS),零(O),正小(PS),正大(PB)
e h h h 0
根据偏差e的变化范围分为七个等级:-3,-2,-1 ,0,+1,+2,+3。得到水位变化模糊表4-1。 表4-1水位变化划分表 变化等级 隶属度 -3 -2 -1 0 2 3 PB 0 0 0 0 0 0.5 PS 0 0 1 0.5 0 模 Zo 0 0 0.5 1 0.5 0 0 糊 NS 0.5 0 0 0 集 NB 0.5 0 0 0 0 0
控制量为调节阀门开度的变化。将其分 为五个模糊集:负大(NB),负小(NS), 零(O),正小(PS),正大(PB)。并根 据u的变化范围分为九个等级:-4,-3,2,-1 ,0,+1,+2,+3,+4。得到控制量模糊划分 表4-2
表4-2控制量变化划分表 变化等级 隶属度 4 -3 -2 0 2 3 PB 0 0 0 0 0 0 0 0.5 PS 0 0 0 0 0 0.5 1 0.5 0 模 Zo 0 0 0 0.5 0.5 0 0 0 糊 NS 0 0.5 0.5 0 0 0 0 0 集 NB 0.5 0 0 0 0 0 0
3模糊规则的描述 根据日常的经验,设计以下模糊规则: (1)“若e负大,则u负大” (2)“若e负小,则u负小” (3)“若e为0,则u为0” (4) “若e正小,则u正小” (5) “若e正大,则u正大” 其中,排水时,为负,注水时,山为正
其中,排水时,u为负,注水时,u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