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巽》两言三日,象就变离取出,此不赘及。至于坎为水, 离为火,震巽合木,兑乾合金,艮坤合土,亦略见于经文。坎上 离下,曰,“水火《既济》。”《鼎》离上巽下,日,“以木巽火,” 巽为木,又为入也。《屯》坎上震下,初九日,“磐桓,”桓训 柱,非木乎?《噬嗑》五变成乾,日,“得黄金,”乾为金也,兑 位西,属金,主杀,故《说卦》日,“兑为毁折。”坤地艮山,故 《升》坤在上,六五日,“升阶。”《贲》艮在上,六五日,贲于丘 园。(丘训土高。阶与丘,亦土而已矣。此五行之象,或显或微,略 著卦爻,以见《易》义。而辅關欲护其短,逮欲一概屏之,则殊 非是。 又复强饰其辞日,“变互纳甲诸象,纵复或值,义无所取, 其失在于存象忘意。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 按辞生于象,象生于意、意門針漓也。意隐而象著。老子曰 “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是象虽露意义,犹在恍惚间。(恍惚,见 不真切貌。)故欲明瞭卦意,非由象以推测其微,恐不能得其真解。 而反日“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见果在何处?且《乾》二变 离,义取利见;《谦》三互坎,义取劳谦;《泰》坤为乙,义取 阴晦;《蛊》乾为甲,义取阳明;《巽》变震庚,义取更新;《革》 开离己,义取诎起。甲乙等字,圣人非漫焉无所取,而便填为辞。 乃王氏昧于互变纳甲诸义,不求深究,敢张皇其词日、“纵复或 值,义无所取,”岂真无所取乎?犹日,“其失在于存象忘意, 谬甚。《系传》曰,“《易》者象也,”又曰,“圣人立象以尽其 意。”是明明《易》重在象,象之中自含有意;据象解辞,则意 显然可知,断未有灭烛而能探其隐物看。(意譬隐物,象譬烛。) 乃自矜私智,欲驳翻汉黌言象诸家,甚至经文、亦忽焉不察,而 几直扫之,何疏狂一至于此!然着道语,有两句,日,“得意忘 象,得象忘言。”(言即彖辞爻辞也。)原谓不得于言,则求之于象, 象得而言可忘也;不得于象,则求之于意,意得而象可忘也。学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易》至于得意忘象,叹观止矣。羲、文、周、孔,洞彻《易》意, 远达乎忘象之境,辅嗣语得当。而注《易》略象,则不得谓之忘 象,直逃象矣。宜乎来矣鲜深斥之。而谓《易》学沉晦久,咎归 王氏,赵紫芝(宋,赵师秀,字紫芝。)诗曰,“辅嗣《易》兴无汉 学,元晖诗变有唐风。”固不徒惠定宇、张皋文修订虞义,对王 氏不能满口也。 虞义特点(明象) 1)《易》明消息一部《易》理,尽于消息二字。《易》者 易也,不易也;不易为体,在图为太极,在卦乾为元。《易》为 用,即一阴一阳、根于乾元,而互为消息,以尽变化之神。是以 《剥·彖》曰,“消息盈虚,天行也。”《系》臼,“刚柔相推而生 变化,”又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总之,消息脱不了乾 元;脱了乾元,无动无静,则《乾》、《坤》便为死物。在天道, 以《乾》、《坤》十二画消息,别为春夏秋冬,而时行物生,在人 事为诚敬。(《文传》乾二曰,“闲邪存其诚”,坤二曰,“君子敬以 直内。”)上焉者,则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虞注,坤为理,以 乾推坤,谓之穷理。乾为性,以坤变乾,谓之尽性。性尽理穷, 故至于命,乾伏坤初,巽为命也。)其次,人有善不善,来由于 渐。乾为善,初积至上,德成名立,故曰。“积善之家,必有余 庆。”坤为不善,初积至上,罪大难解,故曰,“积不善之家,必 有余殃,”示劝惩也。《易》本天道以推之人事,原发明于孔子, 而汉儒本之。试观《临·彖》日,“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谓《临》通《遜》,不久由息而变为消也。《丰·彖》曰,“天地 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谓人宜法天健,以防阳消也。是 以虞氏深明消息,能探象于辞外。又于《丰·象》曰,“雷火丰, 君子以折狱致刑”二句,依坎为狱、兑为毁折之义,知(三三) 《噬嗑泗失正,系在坎狱中,上之三,毁坎成兑,折四入《大过》 死,而有此象,断定自《噬嗑》变来,君子谓乾三。象辞之妙 207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难得如此妙悟。注中类此者甚夥。以故阮芸台,特赞《虞氏消息》, 谓其大要,明乾元以立消息之本,正六位以定消息之礼,叙六十 四卦以明消息之次,推九六变化以尽消息之用,始于幽赞神明,终 于乾元用九而天下治。尽之矣。然溯其源实辟于伏羲十言之教, 曰,“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消、息 ②卦取变通《乾·文言》曰,“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是 卦爻各有其情;发挥、谓爻变与爻之。而“爻之”一义,又证明 于“辞也者各指其所之”之字。旁通,谓卦有对象,此与彼通。如 《乾》通《坤》,《屯》通《鼎》之类是。自程、朱误本王注,不 究象,并不明变通,几将原来卦爻,看成整整一块额板。所著传 义,语虽自圆,而于辞变象义,多有乖悖。如释《乾》四“或跃 在渊,”第谓其酌进退,未知渊字来历,实由于二四变出坎而来。又 如《咸》四“憧憧往来,”往谓《咸》初六之四,来谓九四之初, 不明乎爻之,第解憧憧二字,以心上下不定了之,义只得其半。又 如《师》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第就辞文释衍其理, 未说明“无咎”义例与,“王三锡命”的真象,此殊笼统,不知 《师》与《同人》旁通,《同人》上乾为王,下离为三,二至四互 巽,为命也,《系传》日,“无咎者善补过也,”依《易》例,谓 乾二失正,将升之坤五也,故曰无咎。推而言之,昧乎旁通之义, 则《革》五“大人虎变,”虎字,亦何知由《蒙》坤变来,盖坤 为虎也。(惠栋日,虎杀物而有文,坤象也。)虞义之精确处在此。 ③《既济》定位闻师友证于卦爻,多系利贞贞吉,谓《易》 道尚正,并读《乾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及“圣人知进退 存亡而不失其正”诸语,略悟前者谓《乾》二四上失正,宜变,后 者反言《乾》上失道,知进而不知退以亢致悔。然尚不敢据为定 论,嗣参王注、程传,不拘于位正不正,乃以二五失位,有中和 气,无可无不可,甚至三四上初,谓有阳居阴阴居阳而吉者,亦 有阴阳各居其正而反凶者,此皆由于不通爻变,茫乎辞之所指,而 208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复滋疑虑。及深研虞义,恍启初衷,乃日,六十四卦,惟《既济》 各正其位,《彖》称“刚柔正而位当,”特赞之也。又证于(既 济》定一语,曰,定也者,以《既济》六爻各正,所以定各卦爻 之不正也。定之一字,为孔子微言,而氏能会其意,妙甚。乃 焦氏循谈《易》,犹执初吉终乱之辞。喟取正位于《既济》非是, 且斥《乾》二四上通《坤》,则两卦旨变《既济》,为贞凶,意 犹是偏信终乱,未通辞指。殊不思《盺济》为泰盛之时,泰极将 否,而蛊先生焉。邵子曰,泰至多时方是蛊,此言气运使然,而 人犹可以艰贞补救之。是以《既汘·录》日,“终止则乱,”而 《大象)责重君子。又曰,患豫防。人特虑其不贞耳,宁有贞而 见凶之理,必谓《既济》为贞凶,如《泰》象成于乾三,而爻辞 臼,“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与初吉终乱义同。则泰三亦为贞 凶乎?而复曰,“利艰贞,于食有福”者何居?焦氏不解忧盛危 明之旨,而妄评之,则传云动贞于一,为是乎,为非乎? ④巽以行权权者,反于经常,不拘一定而合理之谓。夫巽 何以行权?虞注云,乾阳隐初,特变成震,以消为息,故曰行权。 引而伸之,巽为资斧,能断制物,又为入,是于物之积微曲折处, 无孔不入,无入而不彻底。不然,何以断制是非,而神其权变?孔 子赞《易》,非漫无来历,而以行权归巽者,原其义,散见于诸 卦象辞。虞氏先证实于(三三)《家人》,谓三权变受上。《家 人》“九三,妇子嘻嘻,终吝。”注云三变,震出为子,为笑言, 巽为妇,故妇子嘻嘻,坤象称吝也。“上九,有孚威如,终吉。象 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注云三已变,与上易位成坎,坎 为孚、乾为威,坤为身,上反之三,成《既济》定,故反身之谓, 此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又证实于(≡≡)《渐》,“彖曰, 进以正,可以定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注云,初已变,为《家 人》,四进已正,而上不正,三动成坤为邦,上来反三,故进以 正,可以正邦也;夫三已得位,又变受上,权也,而此卦三上两 209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爻辞,均曰“渐于陆,”亦寓权变。《遜》、《恒》、《鼎》、《巽》诸 卦,可以例推。按巽权之妙,隐于辞,孔子微揭之。而虞氏透发 无遗,王、胡、程、朱,何能窥见及此? 以上所述虞王得失,可见概略。窃据“八卦以象告,爻彖以 情言,”知凡彖辞爻辞,无不本于象变以尽其意,是象固有定义 矣。苟按定《象传》注,是辞有范围,义亦有裁制,何至《易》说 出有四五百种,与经义多悖?弊在辅嗣空谈《易》理,扫除变互 旁通诸说,而骋辞别派,便易踵与也。要之,经重明象,得尼圣 传,已足矣。此外虞注释象,以备不瞭经文传文之一助,义较 精备,可改作《周易疏》与并存。余皆参考料,无关轻重,虽多亦 奚以为? 然犹有不得不辨者,夫《翼传》备精蕴,发自韦编三绝后,言 博指约,原以补辞象所未罄,而《易》之秘钥、亦赖以启。乃有 菲薄《说卦》谓语不类孔子,为汉儒伪撰。(其说衍于“《隋经 籍志》谓秦后《易》失《说卦》三传后河内女子得之”之误。)甚 至谬称《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诸传,皆属 疑文。而独存《彖》、《象》两翼。如欧阳修粗不辨精(修著《易 童子问》粗浅少精义,久成废物矣。)敢创诞语,递衍至今,聚讼 犹烈,彼欧阳氏能辞其罪耶?穷厥病源,实开惑于扫象一说,而 毒酿愈深,复妄度王氏近汉,必知《易》有真伪,不然,何以王 弼注《易》只取上下两篇,概置不论?不知此弼年夭使然。(弼卒 年二十四。)未及全注耳。考《韩伯传略》云,王弼注《易》,于 《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诸传,犹未毕业,伯实续为之 注。此可证明。必谓弼薄《翼传》,则惠栋著《周易述》,《易》藁 始及《革》卦,以病易篑,犹有十五卦未完成,是此书短十五卦, 亦可谬指卦义复杂,为汉儒伪补,而惠氏不屑为之述乎?传可毁, 经亦可毁,此不可以不辨。 210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