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校级重点课程建设 《成本管理会计》项目系列成果之一 《成本管理会计》 教案 项目负责人:于守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成本管理会计》课题组 二零零四年十月 目录
2002 年校级重点课程建设 《成本管理会计》项目系列成果之一 《成本管理会计》 教案 项目负责人: 于守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成本管理会计》课题组 二零零四年十月 目 录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 课程教学目的 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及手段 考核办法 作业设计 课程进度表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 课程教学目的 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及手段 考核办法 作业设计 课程进度表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
课程教学目的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企业管理和其他经济类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 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课。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 握: 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基本方法的应用 指导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 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 技能和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时情况,拟讲授内容为以下: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第三章 成本计算方法 第四章 本分配和作业成本计算 第五章 本量利分析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七章 长期投资决策 第八章 全面预算 第九章 成本及存货控制 第十章 责任会计 课程设计 1、教师多媒体授课
课程教学目的 《成本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企业管理和其他经济类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 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课。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 握: 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基本方法的应用 指导思想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 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 技能和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时情况,拟讲授内容为以下: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第三章 成本计算方法 第四章 本分配和作业成本计算 第五章 本量利分析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七章 长期投资决策 第八章 全面预算 第九章 成本及存货控制 第十章 责任会计 课程设计 1、教师多媒体授课
本课程采取多媒体授课,它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专题 形式主要讲述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配合文字教材讲解本课程的思路、方 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教师面授辅导 这是学生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弥补大学教学缺少双 向交流的有效途径。面授辅导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结合音像讲座,通过讲解、讨 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认真钻研教学 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和熟悉包括现代远程 教育的规律,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3、课后学生自学 是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的本科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学生系统获取学科 的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各级对外经贸大学在教学在各个环节中应注意培 养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4、后续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进度,依 据教学内容安排社会调查和模拟实验,并进行交流,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等。 除以上内容以外,我们还考虑到在我校是第一次把独立的成本会计课程并入 成本管理会计。这一改革可以简化教学环节,为学习者提供尽量多的会计学信息。 但是,由于初次进行合并,缺乏经验,所以要求认可教师将完整的成本会计教学 大纲列示出来,作为成本管理会计教案的补充,以方便使用。这样可以是成本管 理会计教学大纲更加完整,系统完整,有主有次,相辅相成。 教学方法及手段 主要应用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板书和多媒体投影相结合,理论分析 和实际手工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 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符合对外经贸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教材、教案、教学参考资料、多媒体课件、习题库。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 本门课程的全部内容:案例习题课除了安排课程重点概括、难点剖析和定量分析 方法指导等内容外,还结合预备知识测试、小节练习、综合考核,配备各种类型
本课程采取多媒体授课,它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专题 形式主要讲述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配合文字教材讲解本课程的思路、方 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教师面授辅导 这是学生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弥补大学教学缺少双 向交流的有效途径。面授辅导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结合音像讲座,通过讲解、讨 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认真钻研教学 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和熟悉包括现代远程 教育的规律,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3、课后学生自学 是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的本科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学生系统获取学科 的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各级对外经贸大学在教学在各个环节中应注意培 养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4、后续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进度,依 据教学内容安排社会调查和模拟实验,并进行交流,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等。 除以上内容以外,我们还考虑到在我校是第一次把独立的成本会计课程并入 成本管理会计。这一改革可以简化教学环节,为学习者提供尽量多的会计学信息。 但是,由于初次进行合并,缺乏经验,所以要求认可教师将完整的成本会计教学 大纲列示出来,作为成本管理会计教案的补充,以方便使用。这样可以是成本管 理会计教学大纲更加完整,系统完整,有主有次,相辅相成。 教学方法及手段 主要应用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板书和多媒体投影相结合,理论分析 和实际手工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 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符合对外经贸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教材、教案、教学参考资料、多媒体课件、习题库。 其中,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 本门课程的全部内容;案例习题课除了安排课程重点概括、难点剖析和定量分析 方法指导等内容外,还结合预备知识测试、小节练习、综合考核,配备各种类型
的习题,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掌握与运用管理会 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对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都作出要求,按独立模块方 式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电声教学手段的优点,突出讲述该课程的重点、难点, 思路和方法及运用。 考核办法 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形式,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 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考核的目的是检查 学生对课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运用成本管理会计基本原 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形式,是教学环节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高 度重视。 1.学时和学分 学时:54 学分:3 2.评分标准 分数比例:作业20%+课堂讨论10%+出勤10%+期末考试60%=综合成绩100% 及格分数:60分 作业设计 一般每学期作业设计为四次,每次满分5分,共计20分。每次时间两周,任 课教师或助教用一周时间评阅完毕,进行课堂讲解。第三周开始第一次作业,十 八周可以作4次作业。 第一次:主要集中于第一和第二章,内容为基础会计理论方面的案例分析和 成本分析方面。 第二次:主要集中于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内容为作业成本计算和成本分配、 成本性态和两种类型的损益表、本量利关系、保利分析及应用、经营决策分析、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和评价。 第三次:主要集中于第三章至第七章,内容为作业成本计算和成本分配、成 本性态和两种类型的损益表、本量利关系、保利分析及应用、经营决策分析、长 期投资决策分析和评价。主要为分析计算题,判断选择题,两个案例分析。期中 考试即包含在此次作业内。 第三次:主要集中于第八章至第十章,内容为计划和预算、弹性预算和控制、 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主要为分析计算题,判断选择题,一个案例分析。 第四次:主要集中于第八章至第十二章,内容为责任会计和数量分析方法
的习题,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掌握与运用管理会 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对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都作出要求,按独立模块方 式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电声教学手段的优点,突出讲述该课程的重点、难点, 思路和方法及运用。 考核办法 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形式,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 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考核的目的是检查 学生对课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运用成本管理会计基本原 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形式,是教学环节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高 度重视。 1.学时和学分 学时:54 学分:3 2.评分标准 分数比例:作业 20%+课堂讨论 10%+出勤 10%+期末考试 60%=综合成绩 100% 及格分数:60 分 作业设计 一般每学期作业设计为四次,每次满分 5 分,共计 20 分。每次时间两周,任 课教师或助教用一周时间评阅完毕,进行课堂讲解。第三周开始第一次作业,十 八周可以作 4 次作业。 第一次:主要集中于第一和第二章,内容为基础会计理论方面的案例分析和 成本分析方面。 第二次:主要集中于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内容为作业成本计算和成本分配、 成本性态和两种类型的损益表、本量利关系、保利分析及应用、经营决策分析、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和评价。 第三次:主要集中于第三章至第七章,内容为作业成本计算和成本分配、成 本性态和两种类型的损益表、本量利关系、保利分析及应用、经营决策分析、长 期投资决策分析和评价。主要为分析计算题,判断选择题,两个案例分析。期中 考试即包含在此次作业内。 第三次:主要集中于第八章至第十章,内容为计划和预算、弹性预算和控制、 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主要为分析计算题,判断选择题,一个案例分析。 第四次:主要集中于第八章至第十二章,内容为责任会计和数量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