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学系 会计学原理果题 2000年12月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前 言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会计学原理是高等学校财经类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非会计学专业的 公共基础课,会计学原理的核心是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是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审计学的入门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 生通晓会计学的基本知识,会计信息的生成机制,学会会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 术,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1、会计的的本质以及会计与会计学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前提条件与工作 规范。 2、会计的基本内容:资金运动、会计要素、经济业务。 3、会计的基本方法:复式记帐与帐户设置、填制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 制会计报表。 4、利润确定的会计基础与利润的形成及分配。 5、商品钩销与产品生产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6、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7、会计电算化 三、课程的教学求 1、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着正培养学生花判性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依照会计本身以凭证为根据的要求,培养学 尘尊重事实,遵守科学。 3、加强课学摸拟练习与课外作业练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把树立会计服务观念和培养会计业道德寓于会计教学之中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会计与会计学的涵义及其发生和发展的简况,介绍会计主体与客 体的基本内容,要求入学时根本不具备会计常识的大学本、专科学生,理解会 计的本质,认识会计的重要性和学习会计学的必要性。 本章基本概念 1、会计 8、独资企业 2、会计学 9、合伙企业 3、会计工具论 10、公司企业 4、会计信息论 11、筹资 5、会计管理论 12、供应 6、会计主体 13、生产 7、会计客体 14、销售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与会计学的涵义 一、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 进行核算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讨学是解释和指导会计实践的知识体系。 第二节会计与会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的产尘源远流长,在我国早在西周王朝时代就已出现了官厅会计。 一、会计学的产生最,始于15世纪,意大利在14年首次出版了卢卡·帕乔 科利的“篷记论”。 第三节会计:体与客体 、会计主体:企业组织形式有独资,合伙、公司等三种。 、会计容体:包语筹资、生产经营等约济活动。 第四节会计学科体系 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 2
第二章会计准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会计的基本准则,明确会计工作的规范。 本章基本概念 1、会计主体假设 9、及时性原则 2、持续经营假设 10、明晰性原则 3、会计期间假设 11、应计制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 12、配比原则 5、客观性原则 13、谨慎原则 6、相关性原则 14、实际成本原则 7、可比性原则 15、划分收益性支出与 8、一贯性原则 资本性支出原则 16、重要性原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进会计工作的必要前提。 第二节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以会计基本假设为基础,适应会计目标的要求,进行会计实务 处理的准绳。 第三章 会对象 教学日的与:求 本意阐述会计字体的全部内容:资金运动及其具体化。其求了解会,要茶 的定人,为学习复式记然基哪 本草基本高 ⅱ、资金运动 8、进调 2、资金运用 9、液益
3、资金来源 10、会计恒等式 4、会计要素 11、经济业务 5、资产 12、外部经济业务 6、负债 13、内部经济业务 7、所有者权益 14、会计科目 数学内容 第一节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是企业会计对象的高度概括。资金运动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为资 金运用与资金来源的对立与统一。 第二节会计要素 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的内部构成因素,是在长期会计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极 少数几个必要的概念:资产、负债、资本、收入、费用等。 第三节会计恒等式 资金运动各要素之间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和数量上的相等关系的表达式: 资金运用=一资金来源 即: 资产+费用=一负债+资本+收益 第四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是会计要素再分类的项目名称。 二、会计科目表。 三、会计科目的排列与编号。 第四章复式记帐 教学且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单式记帐与复式记帐的根本区别,明确复式记帐的是木特祉,学 贷记帐法的还用规律。 本章基:木概念 1、单式记帐 10、简单分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