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 题 2010.4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漂白/剽掠 干劲/劲歌劲舞 笑靥/摇曳生姿 B.烘焙/蓓蕾 载体/载歌载舞 喟叹/振聋发聩 C.盘桓/绵亘 追溯/横槊赋诗 娟秀/狷介耿直 D.讥诮/翘首 奢靡/风靡一时 沏茶/休戚相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制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飞机,让中国的 大飞机遨翔于蓝天,这不仅是航空工业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B.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在不知不觉中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滋润生命 的血液,同时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C.天一阁以藏书丰富斐声学术界,阁中明代典籍较多,此外,还汇集了许多有 价值的碑帖,其中著名的是北宋的拓本 D.时下市民购置年货的方式日趋多样化,中老年人仍喜欢到市场上购买 自己中意的传统年货,年轻人却亲睐到网络上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文中有不少看法都是管中窥豹,欢 迎大家批评指正。(一孔之见) B.这些人,还要继续活跃下去,“推销”五花八门、似是而非的观点;就像树 林子里的鸟,有夜莺,也有夜猫子,各站各的枝,各发各的声。(模棱两可) C.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足协的一位官员,该官员表示,“山寨”足球队与国 足比赛的事不靠谱,国家队不可能和一支民间自发的球队比赛。(出人意表) D.“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韩祖祥对向阳湖一带的各种淡水鱼了如指掌 对各种捕鱼方法运用自如。(洞若观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由爱孩子的父母联合起来删除不 健康的网页;另一方面要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他们正确使用、识别、 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 B.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 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C.金庸武侠名作《雪山飞狐》将取代鲁迅的《阿Q正传》出现在北京“语 文泛读”备选篇目中,再度引发“金庸作品能否入教材”和“金庸将取代鲁迅” 的争论。 D.从12月24日起,受西伯利亚较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国出现了入冬以 来第一次大幅度的降温给从北至南大片区域带来雨雪天气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3分) 思维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应该包括一些思维心理学 基本知识的传授 ①在这个意义上,适当知识的准确掌握其实就是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0 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 题 2010.4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 7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漂白/剽掠 干劲/劲歌劲舞 笑靥/摇曳生姿 B.烘焙/蓓蕾 载体/载歌载舞 喟叹/振聋发聩 C.盘桓/绵亘 追溯/横槊赋诗 娟秀/狷介耿直 D.讥诮/翘首 奢靡/风靡一时 沏茶/休戚相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制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飞机,让中国的 大飞机遨翔于蓝天,这不仅是航空工业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B.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在不知不觉中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滋润生命 的血液,同时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C.天一阁以藏书丰富斐声学术界,阁中明代典籍较多,此外,还汇集了许多有 价值的碑帖,其中著名的是北宋的拓本。 D.时下市民购置年货的方式日趋多样化,中老年人仍喜欢到市场上购买 自己中意的传统年货,年轻人却亲睐到网络上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A.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文中有不少看法都是管中窥豹,欢 迎大家批评指正。(一孔之见) B.这些人,还要继续活跃下去,“推销”五花八门、似是而非的观点;就像树 林子里的鸟,有夜莺,也有夜猫子,各站各的枝,各发各的声。(模棱两可) C.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足协的一位官员,该官员表示,“山寨”足球队与国 足比赛的事不靠谱,国家队不可能和一支民间自发的球队比赛。(出人意表) D.“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韩祖祥对向阳湖一带的各种淡水鱼了如指掌, 对各种捕鱼方法运用自如。(洞若观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由爱孩子的父母联合起来删除不 健康的网页;另一方面要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他们正确使用、识别、 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 B.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 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C.金庸武侠名作《雪山飞狐》将取代鲁迅的《阿 Q 正传》出现在北京“语 文泛读”备选篇目中,再度引发“金庸作品能否入教材”和“金庸将取代鲁迅” 的争论。 D.从 12 月 24 日起,受西伯利亚较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国出现了入冬以 来第一次大幅度的降温给从北至南大片区域带来雨雪天气。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3 分) 思维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应该包括一些思维心理学 基本知识的传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这个意义上,适当知识的准确掌握其实就是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有助于将混沌的内隐能力转化为明晰的外显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③但是,思维教学的目标不全是而且不主要是掌握关于思维的知识。 ④在我们看来,适量而准确的知识有助于将无意识的习得转化为有意识的学得。 ⑤否则就使它蜕变为思维心理学的一门通俗课程,失去作为语文选修课的价值 6.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5字)(4分) 本报讯(记者姜澎)河南安阳发现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曹操墓?生性多疑的曹操 真有七十二疑冢?面对各界持续不休的争论,生命科学家决定不再袖手旁观-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日宣布,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参与Y染 色体检测,以期通过检测这些男性的Y染色体类型并进行归类,然后借助序列比 对的方式,推测曹操应有的Y染色体特征,用DNA技术来解答曹操墓真伪之问 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数据库里的曹姓男子Y染色体数量十分有限,因此 实验室希望能够征集到大量的曹姓男子Y染色体类型,进行测序分类,然后推断 曹操应有的特征标记,并检测发掘出的曹操墓遗骨的Y染色体是否具有这些标 记,再结合曹氏家族的分布和迁移情况,应该可以得到一个科学的结论。 7.右图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意为“四海之宝”。它以蓝 色为主色调,以卡通的造型生动形象地诠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 活更美好”,设计新颖,富有创意。请仔细读图,根据“海宝”形象的某一特点, 写一段说明文字并揭示它的内涵。(不超过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12分) 些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假设,那就是:求 利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天性,也是其投身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因此,经济学不必 担心每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参与竞争的动力,只需关注如何让每一个求利者能够自 由参与并尽可能展开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但这种假设并不完整。在一些情形下 即使市场的游戏规则健全公正,所提供的游戏场所亦充分合适,且每一个参与游 戏的人都具备积极的游戏动机和有效目标,也仍然不能确保游戏的公正有效。原 因在于,每一个游戏者都是具有复杂心理情感和意愿的个人,他或她可以相信市 场所提供的一切条件,但他或她能否对其他游戏者的公正心态和行为抱有同样的 确信呢?可见,市场经济的前提设定不只是经济的,还必须有道德的。比如说 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就是市场经济普遍可能和持久进行的前提条件 之一。诚实守信之于交易行为,勤劳节俭之于资本积累,团队精神之于企业的组 织和发展,社会道义和人道精神之于经济管理等等,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道德资源已被证明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美国著名学者福山 在其近著《信任—一社会美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通过对欧美、日本和其他 东南亚国家的社会信任度差异的实证审察和分析,揭示了诸如诚信一类的“社会 美德”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经济生活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和效果。一些经 济学家未必承认道德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可他们却不能不承认,虽然人们 还不能精确地证实道德能够给市场经济増加什么,但至少已经可以证明道德能够 给市场经济活动减少什么,比如说,普遍的社会伦理信任可以降低市场的“交易
②有助于将混沌的内隐能力转化为明晰的外显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③但是,思维教学的目标不全是而且不主要是掌握关于思维的知识。 ④在我们看来,适量而准确的知识有助于将无意识的习得转化为有意识的学得。 ⑤否则就使它蜕变为思维心理学的一门通俗课程,失去作为语文选修课的价值。 6.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35 字)(4 分) 本报讯(记者姜澎)河南安阳发现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曹操墓?生性多疑的曹操 真有七十二疑冢?面对各界持续不休的争论,生命科学家决定不再袖手旁观——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日宣布,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参与 Y 染 色体检测,以期通过检测这些男性的 Y 染色体类型并进行归类,然后借助序列比 对的方式,推测曹操应有的 Y 染色体特征,用 DNA 技术来解答曹操墓真伪之问。 实验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数据库里的曹姓男子 Y 染色体数量十分有限,因此 实验室希望能够征集到大量的曹姓男子 Y 染色体类型,进行测序分类,然后推断 曹操应有的特征标记,并检测发掘出的曹操墓遗骨的 Y 染色体是否具有这些标 记,再结合曹氏家族的分布和迁移情况,应该可以得到一个科学的结论。 7.右图是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意为“四海之宝”。它以蓝 色为主色调,以卡通的造型生动形象地诠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 活更美好”,设计新颖,富有创意。请仔细读图,根据“海宝”形象的某一特点, 写一段说明文字并揭示它的内涵。(不超过 60 字)(5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8—11 题。(12 分)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假设,那就是:求 利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天性,也是其投身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因此,经济学不必 担心每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参与竞争的动力,只需关注如何让每一个求利者能够自 由参与并尽可能展开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但这种假设并不完整。在一些情形下, 即使市场的游戏规则健全公正,所提供的游戏场所亦充分合适,且每一个参与游 戏的人都具备积极的游戏动机和有效目标,也仍然不能确保游戏的公正有效。原 因在于,每一个游戏者都是具有复杂心理情感和意愿的个人,他或她可以相信市 场所提供的一切条件,但他或她能否对其他游戏者的公正心态和行为抱有同样的 确信呢?可见,市场经济的前提设定不只是经济的,还必须有道德的。比如说, 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就是市场经济普遍可能和持久进行的前提条件 之一。诚实守信之于交易行为,勤劳节俭之于资本积累,团队精神之于企业的组 织和发展,社会道义和人道精神之于经济管理等等,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道德资源已被证明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美国著名学者福山 在其近著《信任——社会美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通过对欧美、日本和其他 东南亚国家的社会信任度差异的实证审察和分析,揭示了诸如诚信一类的“社会 美德”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经济生活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和效果。一些经 济学家未必承认道德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可他们却不能不承认,虽然人们 还不能精确地证实道德能够给市场经济增加什么,但至少已经可以证明道德能够 给市场经济活动减少什么,比如说,普遍的社会伦理信任可以降低市场的“交易
成本”或“额外交易成本”。道德的这种“减少”效应,实际也就是一种经济的 “增长”效益。 道德作为人类行为和关系的一种持久有效的调节方式和规范系统,不仅可以促进 和完善社会的公平分配,而且也是社会正义的基本价值标准之一,因而也是保障 和促进经济学自我确立的“富国裕民”之崇高目标的社会普遍化落实的重要条 件 8.下列不是市场经济能公正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的一项是 A.经济行为主体要有参与经济活动的动力和有效目标。 B.市场经济制度健全公正,经济场所充分合适 C.经济活动参与者都确信其他参与者是公正的 D.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 9.下列关于“道德资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已成为和资金同等重要的资源,故被称为道德 资源。 B.福山通过研究,证明“社会美德”在现代化经济生活中产生了积极作 C.道德资源已被证明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为经济资本。 D.社会伦理信任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这是道德资源“减少”经济效 益的体现。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人之求利天性是经济学不必担心经济行为主体参与竞争的动力的前提假设。 B.市场经济的前提设定如果只是经济而没有道德方面内容是不行的。 C.道德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经济资源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D.道德在保障和促进经济学确立“富国裕民”之崇高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 11.根据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用意,请你代作者对现代市场经济说一句提醒的话, 不超过20字。(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有百科全书的人 瑞士]瓦尔特·考尔 (1)这个村子远离通衢大道,这里连一家像样的可供稍有身份的旅客投宿 的旅店都没有。村里有个小火车站,不过也小得可怜。村里的房屋干净整洁,外 表被太阳晒得黑乎乎的,院子里和窗台上盛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每一个真正的 村庄理所当然就该这样。房屋的四周围着一圈高高的栅栏,院子的小门上挂着许 多牌子,上面写着警告来人提防猛犬或者“严禁乞讨和挨户兜售”的文字。 (2)有一天,风和日丽,村里的一位先生干了一件前所未闻的事一一买了一张火车 票。火车站站长在牌桌上顺便说起了这件事。他每天总要和村公所文书、烟囱师 傅、村公所公务员一起玩牌。村里没有教师,否则,村公所公务员大概也不会有 此殊荣,能与村里的这几位绅十坐在一起。邻村倒有一所学校,但是,到了冬天, 旦道路被积雪覆盖,孩子们同样没法去上学。站长在牌桌上顺便提起了这件前
成本”或“额外交易成本”。道德的这种“减少”效应,实际也就是一种经济的 “增长”效益。 道德作为人类行为和关系的一种持久有效的调节方式和规范系统,不仅可以促进 和完善社会的公平分配,而且也是社会正义的基本价值标准之一,因而也是保障 和促进经济学自我确立的“富国裕民”之崇高目标的社会普遍化落实的重要条 件。 8.下列不是市场经济能公正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的一项是 A.经济行为主体要有参与经济活动的动力和有效目标。 B.市场经济制度健全公正,经济场所充分合适。 C.经济活动参与者都确信其他参与者是公正的。 D.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 9.下列关于“道德资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已成为和资金同等重要的资源,故被称为道德 资源。 B.福山通过研究,证明“社会美德”在现代化经济生活中产生了积极作 用。 C.道德资源已被证明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为经济资本。 D.社会伦理信任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这是道德资源“减少”经济效 益的体现。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人之求利天性是经济学不必担心经济行为主体参与竞争的动力的前提假设。 B.市场经济的前提设定如果只是经济而没有道德方面内容是不行的。 C.道德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经济资源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D.道德在保障和促进经济学确立“富国裕民”之崇高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 11.根据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用意,请你代作者对现代市场经济说一句提醒的话, 不超过 20 字。(3 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拥 有百科全书的人 [ 瑞士]瓦尔特·考尔 ⑴这个村子远离通衢大道,这里连一家像样的可供稍有身份的旅客投宿 的旅店都没有。村里有个小火车站,不过也小得可怜。村里的房屋干净整洁,外 表被太阳晒得黑乎乎的,院子里和窗台上盛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每一个真正的 村庄理所当然就该这样。房屋的四周围着一圈高高的栅栏,院子的小门上挂着许 多牌子,上面写着警告来人提防猛犬或者“严禁乞讨和挨户兜售”的文字。 ⑵有一天,风和日丽,村里的一位先生干了一件前所未闻的事——买了一张火车 票。火车站站长在牌桌上顺便说起了这件事。他每天总要和村公所文书、烟囱师 傅、村公所公务员一起玩牌。村里没有教师,否则,村公所公务员大概也不会有 此殊荣,能与村里的这几位绅士坐在一起。邻村倒有一所学校,但是,到了冬天, 一旦道路被积雪覆盖,孩子们同样没法去上学。站长在牌桌上顺便提起了这件前
所未闻的新鲜事儿:我们的这位先生买的可不是一张到邻村的车票,也不是一张 去县城的车票啊!这位先生想冒次风险,去城里闯一闯。几位绅士听后连连摇头, 表示很不赞同。他们试图说服这位先生,让他明白自己要做的事完全没有必要。 直到现在,村里还没有谁认为非要去这么远的地方不可。自父亲那一辈、甚至祖 父那一辈起,村里的人不都是这么生活、这么长大的吗?但这位先生不想改变自 己的决定,况且车票都已经买好了。村里的绅士们不无感叹地说:是啊,是啊, 凡是下定决心要闯入不幸的人,别人无论如何也是挡不住的 (3)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先生出了家门。妇女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街上许多小青 年前呼后拥,吵吵嚷嚷,一直把他护送到火车站。这位先生登上窄轨火车,到了 镇上又换乘直达快车,顺利地来到了大都市。 (4)只是他到底想要寻找什么呢?他心里只有一种感觉,可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 来。他穿街走巷,眼睛时而瞧着这家商店,时而盯着那片橱窗。这位乡下来的先 生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家书店的门前,他突然之间意识到:这就是我要寻找的东西 啊!玻璃橱窗里平摊着一本厚厚的书,书的旁边放着一个很大的硬纸牌,上面的 文字告诉他,如果买下这本价格昂贵的百科全书,所有疑问都可以得到解答。这 时,他想到了烟囱师傅,这个人经常从邻村的同行那里借阅报纸,所以在牌上 总是装腔作势,自以为了不起。他还想到火车站站长,他每次从肉铺老板那里买 截儿粗短香肠当早餐时,总是纯属偶然地得到小半张报纸,于是也成了见多识 广的人。书店的伙计非常和气地接待这位先生,并肯定地说,有了它当然可以通 晓万事。最后他为这位先生包了一本烫金的皮封面的百科全书。 (5)在回家的火车上,这位先生就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他偷偷摸摸地取 出书来,躲躲闪闪地翻开,就好像是在翻一本低级下流的小册子。跃入眼帘的第 个词条是“吼猴属”……他觉得书里写得很清楚,自己完全看懂了。在换乘窄 轨火车之前,他把书重新包好,然后端坐在那里,满脸通红。一想到可以在牌桌 上炫耀一番,他心里乐滋滋的。他已经想像到烟囱师傅的小胡子在颤抖。 (6)果然,一切都如这位先生想像的那样。他渊博的知识和人们对他的知识的了解, 就像瘟疫一样在村子里迅速传开。很快,他的名声传遍了附近一带。村里的人都 认为,虽说村里只有这么一位无所不知的聪明人,可是,不久的将来,总会有 天,他们也都会像他一样聪明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嘛 (η)这样过去了许多年。那位聪明的先生已经老态龙钟了,百科全书当然也像他 样日久年深,由于使用的次数很多,这本书渐渐变得残缺不全。当老人把百科全 书传给他的儿子时,就已经缺了好几页,这都是被那些来向他讨教的人偷偷撕走 的。但他的儿子对那些缺页并不关心。他总是说:书里没有的,世上也没有;我 父亲去世前曾对我说过,世上的一切,这本书里都有。当儿子把书又传给他的儿 子时,百科全书就只剩下封面和半张纸了。尽管如此,村里的人总还是登门求教, 打听什么是“直布罗陀”,什么是“民主”,等等。这时,孙子就捧起只剩下皮 封面和半张纸的百科全书,摆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对提问题者说:“喏,你 自己也看见了吧,没有直布罗陀,也没有民主。你看,这儿只有一个 词 12.以第(2)(4段划线语句为例,说说插叙在文中的作用。(5分) 13.仔细揣摩第(5)段划线句,说说“这位先生”“满脸通红”的原因。(4分) 14.结合全文,在小说结尾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使之符合语境及小说内涵; 然后简要说明理由。(4分)
所未闻的新鲜事儿:我们的这位先生买的可不是一张到邻村的车票,也不是一张 去县城的车票啊!这位先生想冒次风险,去城里闯一闯。几位绅士听后连连摇头, 表示很不赞同。他们试图说服这位先生,让他明白自己要做的事完全没有必要。 直到现在,村里还没有谁认为非要去这么远的地方不可。自父亲那一辈、甚至祖 父那一辈起,村里的人不都是这么生活、这么长大的吗?但这位先生不想改变自 己的决定,况且车票都已经买好了。村里的绅士们不无感叹地说:是啊,是啊, 凡是下定决心要闯入不幸的人,别人无论如何也是挡不住的。 ⑶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先生出了家门。妇女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街上许多小青 年前呼后拥,吵吵嚷嚷,一直把他护送到火车站。这位先生登上窄轨火车,到了 镇上又换乘直达快车,顺利地来到了大都市。 ⑷只是他到底想要寻找什么呢?他心里只有一种感觉,可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 来。他穿街走巷,眼睛时而瞧着这家商店,时而盯着那片橱窗。这位乡下来的先 生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家书店的门前,他突然之间意识到:这就是我要寻找的东西 啊!玻璃橱窗里平摊着一本厚厚的书,书的旁边放着一个很大的硬纸牌,上面的 文字告诉他,如果买下这本价格昂贵的百科全书,所有疑问都可以得到解答。这 时,他想到了烟囱师傅,这个人经常从邻村的同行那里借阅报纸,所以在牌桌上 总是装腔作势,自以为了不起。他还想到火车站站长,他每次从肉铺老板那里买 一截儿粗短香肠当早餐时,总是纯属偶然地得到小半张报纸,于是也成了见多识 广的人。书店的伙计非常和气地接待这位先生,并肯定地说,有了它当然可以通 晓万事。最后他为这位先生包了一本烫金的皮封面的百科全书。 ⑸在回家的火车上,这位先生就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他偷偷摸摸地取 出书来,躲躲闪闪地翻开,就好像是在翻一本低级下流的小册子。跃入眼帘的第 一个词条是“吼猴属”……他觉得书里写得很清楚,自己完全看懂了。在换乘窄 轨火车之前,他把书重新包好,然后端坐在那里,满脸通红。一想到可以在牌桌 上炫耀一番,他心里乐滋滋的。他已经想像到烟囱师傅的小胡子在颤抖。 ⑹果然,一切都如这位先生想像的那样。他渊博的知识和人们对他的知识的了解, 就像瘟疫一样在村子里迅速传开。很快,他的名声传遍了附近一带。村里的人都 认为,虽说村里只有这么一位无所不知的聪明人,可是,不久的将来,总会有一 天,他们也都会像他一样聪明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嘛。 ⑺这样过去了许多年。那位聪明的先生已经老态龙钟了,百科全书当然也像他一 样日久年深,由于使用的次数很多,这本书渐渐变得残缺不全。当老人把百科全 书传给他的儿子时,就已经缺了好几页,这都是被那些来向他讨教的人偷偷撕走 的。但他的儿子对那些缺页并不关心。他总是说:书里没有的,世上也没有;我 父亲去世前曾对我说过,世上的一切,这本书里都有。当儿子把书又传给他的儿 子时,百科全书就只剩下封面和半张纸了。尽管如此,村里的人总还是登门求教, 打听什么是“直布罗陀”,什么是“民主”,等等。这时,孙子就捧起只剩下皮 封面和半张纸的百科全书,摆出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对提问题者说:“喏,你 自己也看见了吧,没有直布罗陀,也没有民主。你看,这儿只有一个 词: 。” 12.以第⑵⑷段划线语句为例,说说插叙在文中的作用。(5 分) 13.仔细揣摩第⑸段划线句,说说“这位先生”“满脸通红”的原因。(4 分) 14.结合全文,在小说结尾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使之符合语境及小说内涵; 然后简要说明理由。(4 分)
15.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不给“这位先生”取个名字?请结合“这位先生”的形象 作简要分析。(4分) 16.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你认为我们应该从“这个村子”的故事中得到 哪些启示?试抓住一点进行说明。(3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与元微之书 [唐]白居易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 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 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 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惱之际,不暇及他,惟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 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 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目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 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 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 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 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 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 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惟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 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 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 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 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 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此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注]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 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离阔:阔别,久别 B.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次:其次 C.惟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 封:封面 D.必加忧望 忧望:挂念,盼望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爱不能舍,因置草堂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此夕此心,君知之乎 儿之成,则可待乎
15.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不给“这位先生”取个名字?请结合“这位先生”的形象 作简要分析。(4 分) 16.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你认为我们应该从“这个村子”的故事中得到 哪些启示?试抓住一点进行说明。(3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18 分) 与元微之书 [唐]白居易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 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 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 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惟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 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 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 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 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 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 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 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 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惟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 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 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 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 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 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此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注]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 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离阔:阔别,久别 B.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次:其次 C.惟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 封:封面 D.必加忧望 忧望:挂念,盼望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爱不能舍,因置草堂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此夕此心,君知之乎 儿之成,则可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