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酸或弱碱类药物在体液中解离后,离子型与非离子型(分子型)分子的比率由解离指数pKa和介质的pH决定。如果知道分子中的官能团是酸性还是碱性,便可预测该分子在给定pH下是否可以被离子化。如果知道该分子中官能团的pKa和分子周围环境的pH,可定量预测分子的离子化程度
• 弱酸或弱碱类药物在体液中解离后,离子型与非离子型 (分子型)分子的比率由解离指数pKa和介质的pH决定。 • 如果知道分子中的官能团是酸性还是碱性,便可预测该 分子在给定pH下是否可以被离子化。如果知道该分子中 官能团的pKa和分子周围环境的pH,可定量预测分子的 离子化程度
例如,巴比妥酸(barbitalacid)的pKa为4.12,在pH7.4时,99%以上解离,以离子状态存在,不能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故无镇静作用。异戊巴比妥(amobarbital)的pKa为8.0,在pH为7.4时未解离(酸形式)占79.9%,离子化(共轭碱)占20.1%。H3C.CH3H3C-CH3H3CCH3CH3CH3CH3CCQHNENHNNOHNNH0000酸共轭碱8.0=7.4+10g|酸]/[碱0.6=10g[酸/碱]100.6=[酸|/|碱]=3.16/1酸形式百分比=(3.16/4.16)×100=79.9%
• 例如,巴比妥酸(barbital acid)的pKa为4.12,在pH 7.4 时,99%以上解离,以离子状态存在,不能透过细胞膜和 血脑屏障,故无镇静作用。异戊巴比妥(amobarbital)的 pKa 为8.0,在pH为7.4时未解离(酸形式)占79.9%,离 子化(共轭碱)占20.1%。 酸 共轭碱 8.0=7.4 + log[酸]/[碱] 0.6=log[酸]/[碱] 100.6=[酸]/[碱]=3.16/1 酸形式百分比=(3.16 / 4.16)×100=79.9%
一个分子中可能含有多种官能团,而具有酸碱两性例如,喹诺酮类抗菌药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合含有一个烷基仲胺和一个羧酸基,根据溶液的pH,这个分子既可以接受一个质子,也可以给出一个质子,或同时发生,因此它既是一个酸,又是一个碱,是一个两性化合物。在胃肠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酸碱性,因此环丙沙星有不同的解离形式,在pH4.0时,烷氨基和羧基均被离子化;在pH1.0~3.5时,只有烷氨基团离子化。酮(中性)0卤素(中性)羧酸(酸性)FCOOH芳胺(弱碱性)NN(芳胺(弱碱性)HN烃基胺(碱性)-COOCOOHX-Y-NHH十二指肠(pH-4)胃(pH1.0-3.5)
• 一个分子中可能含有多种官能团,而具有酸碱两性。 • 例如,喹诺酮类抗菌药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含有一个烷基仲胺 和一个羧酸基,根据溶液的pH,这个分子既可以接受一个质子,也 可以给出一个质子,或同时发生,因此它既是一个酸,又是一个碱, 是一个两性化合物。在胃肠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酸碱性,因此环丙 沙星有不同的解离形式,在pH 4.0时,烷氨基和羧基均被离子化; 在pH 1.0~3.5时,只有烷氨基团离子化
二、药物-受体相互作用(drug-receptor interaction )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方式,把药物分为:结构特异性药物(structurally specific drugs)结构非特异性药物(structurallynonspecificdrugs)。大多数药物通过与受体或酶的相互作用而发挥药理作用,药物结构上细微的改变将会影响药效,这种药物称为结构特异性药物
二、药物-受体相互作用 (drug-receptor interaction) • 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方式,把药物分为: • 结构特异性药物(structurally specific drugs) •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structurally nonspecific drugs)。 • 大多数药物通过与受体或酶的相互作用而发挥药 理作用,药物结构上细微的改变将会影响药效, 这种药物称为结构特异性药物
结构上微小的改变不改变生物活性的药物称为结构非特异性药物。例如吸入型麻醉药,其药理活性主要与药物在周围空气中的局部蒸气压与药物本身的蒸气压比率有关。典型的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只有在高浓度时才有活性,而结构特异性药物即使在很低的浓度时也能产生生物效应,其原因之一是该类药物能利用某些效能扩增机制,例如它们能激活受体,产生第二信使,从而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 结构上微小的改变不改变生物活性的药物称为结构非特 异性药物。 • 例如吸入型麻醉药,其药理活性主要与药物在周围空气 中的局部蒸气压与药物本身的蒸气压比率有关。典型的 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只有在高浓度时才有活性,而结构特 异性药物即使在很低的浓度时也能产生生物效应,其原 因之一是该类药物能利用某些效能扩增机制,例如它们 能激活受体,产生第二信使,从而在细胞内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