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实有类文本阅读训练 、新闻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读背景:2009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在巴黎 对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进行拍卖,引起中国人一片愤怒;来自厦门的中华抢救 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先生以3419万欧元拍下两件文物,随即又以 拒绝付款的方式表示“抗议”,此举又引起了轩然大波。兽首拍卖事件成了社会热点, 报刊网络纷纷刊发评论 圆明园的道德故事 梁文道 雅典的卫城遗址,本是西方古典世界的光荣。两千多年以来屡遭天灾、兵燹和劫 掠,如今已成了一尊碎裂的古瓶,以残缺的片断诱发游人思考那已不复在的全体,和 其间蕴涵的意义。 不过,尽管周边有许多招揽游客的小贩,但是整座废墟仍然不失历史的庄严,没 有过度恶俗的装点,不曾沦为任人蹂躏的乐园。每一个去过巴特农神殿的游客都会忍 不住想象,要是大英博物馆里头的石雕全都运回此处,放在它们原来该有的位置上, 那将会是何等壮丽的景观呢? 至今为止,希腊当局已经成功向瑞典、梵蒂冈和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取回了不少卫 城遗物。只有英国,仍在舆论的巨压下,力图保留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尽管如此, 双方的谈判也还是有进展的。最起码,英方知道自己在道德上实在站不住脚,只能用 租借或其它合作方式争取最大的利益。 在这样的脉络下,看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或能写照出不同的方向。 首先,经过重重转手,现在那几具兽首的物主并非国家,而是私人,争讨工作因 此分外困难。从中国民间的情绪看来,大家对圆明园的象征意义又的确是很在乎的。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假定在兽首无法顺利回归的前提下,中国自己应该要先做些什么 比如说,我们可以升级圆明园的管理权,把它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辖下的圆明园 管理处变成国家级的遗址公园管理局,不要再让人进去拍完电影留下被破坏的植被, 还要拆除后来兴建的饭馆和商店(根据调查,此类建筑竟然占了长春园15%的景点), 还它应有的尊严。然后,我们用它去说一段故事
广东高考:实有类文本阅读训练 一、新闻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导读背景:2009 年 2 月 25 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在巴黎 对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进行拍卖,引起中国人一片愤怒;来自厦门的中华抢救 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先生以 3419 万欧元拍下两件文物,随即又以 拒绝付款的方式表示“抗议”,此举又引起 了轩然大波。兽首拍卖事件成了社会热点, 报刊网络纷纷刊发评论。 圆明园的道德故事 梁文道 雅典的卫城遗址,本是西方古典世界的光荣。两千多年以来屡遭天灾、兵燹和劫 掠,如今已成了一尊碎裂的古瓶,以残缺的片断诱发游人思考那已不复在的全体,和 其间蕴涵的意义。 不过,尽管周边有许多招揽游客的小贩,但是整座废墟仍然不失历史的庄严,没 有过度恶俗的装点,不曾沦为任人蹂躏的乐园。每一个去过巴特农神殿的游客都会忍 不住想象,要是大英博物馆里头的石雕全都运回此处,放在它们原来该有的位置上, 那将会是何等壮丽的景观呢? 至今为止,希腊当局已经成功向瑞典、梵蒂冈和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取回了不少卫 城遗物。只有英国,仍在舆论的巨压下,力图保留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尽管如此, 双方的谈判也还是有进展的。最起码,英方知道自己在道德上实在站不住脚,只能用 租借或其它合作方式争取最大的利益。 在这样的脉络下,看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或能写照出不同的方向。 首先,经过重重转手,现在那几具兽首的物主并非国家,而是私人,争讨工作因 此分外困难。从中国民间的情绪看来,大家对圆明园的象征意义又的确是很在乎的。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假定在兽首无法顺利回归的前提下,中国自己应该要先做些什么。 比如说,我们可以升级圆明园的管理权,把它从北京市海淀区政府辖下的圆明园 管理处变成国家级的遗址公园管理局,不要再让人进去拍完电影留下被破坏的植被, 还要拆除后来兴建的饭馆和商店(根据调查,此类建筑竟然占了长春园 15%的景点), 还它应有的尊严。然后,我们用它去说一段故事
史学家汪荣祖先生在《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中指出,现代中国人之所以不能忘怀 座皇家园林的命运,是因为他们非常困惑,“为何西方人会犯自己订立的国际法, 该法明确禁止在战时从平民或国家元首手中,掠夺可以带走的私人财产”,尤其是英 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那一回,因为列强刚刚才在1899年加入了禁止战时掠夺的“海 牙公约”。可是,它的意义又不是应该仅限于此。因为圆明园的沦落破败,除了西方, 也有中国人自己的责任。英法联军撤离没多久,附近居民就跑进去洗劫木材了。满清 颠覆以后,从军阀到民国政府,从高官权贵到民间盗匪,更是对仅存的遗迹上下其手 巧取豪夺。新中国建立了,遗址毁灭的过程也并没有因此停止;山平湖填,原有的人 造丘池成了大片农地与交错的通路。再来则是“文革”,砍去了更多树木,增添了不 少工厂 因此,这个故事是复杂的,但它的主旨却可以很简单,那就是尊重历史,珍视我 们手中一切宝贵的物质记忆。任何遗址公园或灾难纪念馆都有建立“道德社群”的效 果。它的目的不应狭隘,它的指涉可以广泛。例如西方各地的“犹太浩劫纪念馆” 它们的设立不仅仅在于让犹太人勿忘血恨、凝塑出内向的团结意识,还在于让非犹太 人(包括德国人)深刻自省,了解到走向深渊的道路是怎么搭成的。也就是说,遗址与 博物馆所建立的道德社群,它不只对自己人说话,也要对外人说话;它不只要求外人 反思,也要求自己人奋进;因为道德原则并不止于国家和民族的界限。 今天的圆明园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呢?除了教育国人爱国,它能不能让西方游客省 思帝国主义的残暴?它展示了外敌造成的伤痕;但它有没有提醒我们,就在今天,就 在我们周遭,仍有无数的文物非法外流,仍有可贵的建筑倒在推土机下呢?假如中国 人自己不显示出阻止物质记忆毁坏的决心,又如何能像希腊那样在国际舆论上站稳道 德高地,赢取广泛的同情呢? 比起兽首,中国更该取回、也更容易通过外交途径取回的圆明园遗物,其实是藏 在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法国枫丹白露的文源阁《四库全书》残本。假如真有 这么一天,政府预备开口要求,我们就需要更稳固的基础去形成声势。而那个基础, 就在圆明园,和它代表的道德权威。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先问自己:你尊重历史吗? (选自《南方周末》2009年2月26日,有改动) 1、文章为什么先从雅典卫城遗址和希腊追索文物的内容写起 根据相关段落的文义,请简要概括“我们不妨假定在兽首无法顺利回归的前提 下,中国自己应该要先做些什么
史学家汪荣祖先生在《追寻失落的圆明园》中指出,现代中国人之所以不能忘怀 一座皇家园林的命运,是因为他们非常困惑,“为何西方人会犯自己订立的国际法, 该法明确禁止在战时从平民或国家元首手中,掠夺可以带走的私人财产”,尤其是英 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那一回,因为列强刚刚才在 1899 年加入了禁止战时掠夺的“海 牙公约”。可是,它的意义又不是应该仅限于此。因为圆明园的沦落破败,除了西方, 也有中国人自己的责任。英法联军撤离没多久,附近居民就跑进去洗劫木材了。满清 颠覆以后,从军阀到民国政府,从高官权贵到民间盗匪,更是对仅存的遗迹上下其手, 巧取豪夺。新中国建立了,遗址毁灭的过程也并没有因此停止;山平湖填,原有的人 造丘池成了大片农地与交错的通路。再来则是“文革”,砍去了更多树木,增添了不 少工厂…… 因此,这个故事是复杂的,但它的主旨却可以很简单,那就是尊重历史,珍视我 们手中一切宝贵的物质记忆。任何遗址公园或灾难纪念馆都有建立“道德社群”的效 果。它的目的不应狭隘,它的指涉可以广泛。例如西方各地的“犹太浩劫纪念馆”, 它们的设立不仅仅在于让犹太人勿忘血恨、凝塑出内向的团结意识,还在于让非犹太 人(包括德国人)深刻自省,了解到走向深渊的道路是怎么搭成的。也就是说,遗址与 博物馆所建立的道德社群,它不只对自己人说话,也要对外人说话;它不只要求外人 反思,也要求自己人奋进;因为道德原则并不止于国家和民族的界限。 今天的圆明园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呢?除了教育国人爱国,它能不能让西方游客省 思帝国主义的残暴?它展示了外敌造成的伤痕;但它有没有提醒我们,就在今天,就 在我们周遭,仍有无数的文物非法外流,仍有可贵的建筑倒在推土机下呢?假如中国 人自己不显示出阻止物质记忆毁坏的决心,又如何能像希腊那样在国际舆论上站稳道 德高地,赢取广泛的同情呢? 比起兽首,中国更该取回、也更容易通过外交途径取回的圆明园遗物,其实是藏 在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法国枫丹白露的文源阁《四库全书》残本。假如真有 这么一天,政府预备开口要求,我们就需要更稳固的基础去形成声势。而那个基础, 就在圆明园,和它代表的道德权威。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先问自己:你尊重历史吗? (选自《南方周末》2009 年 2 月 26 日,有改动) 1、文章为什么先从雅典卫城遗址和希腊追索文物的内容写起? 2、根据相关段落的文义,请简要概括“我们不妨假定在兽首无法顺利回归的前提 下,中国自己应该要先做些什么
3、在作者看来,圆明园的历史故事应该产生怎样的“道德教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丰田管理赢在哪里 前不久,我随一个考察团去日本学习丰田的管理方式。 不去现场不知道,丰田生产出世界一流汽车的厂房和设备,许多都是不入流的。 车间里连一台电脑都看不见,到处是原生态的“看板”。 同行的久立集团董事长周志江,问讲课的日本老师:“普通的日本一线员工,跟 高管的收入差距有多少?”他得到的回答是,一线员工与工长、科长的收入相差两倍 左右,与董事、工厂总经理的差距最多不超过3倍,一线员工与公司最高级别的董事 副社长、总裁、专务等的收入差距在7倍左右。 老师列出一个大致的数据:一线员工:400万日元-700万日元 工长、课长:1600万日元左右。 各部的部长:2500万日元左右。 副社长总监:5000万日元左右。 周志江很惊讶:“我们的收入差距都是几十倍上百倍呀。”老师说:"这是你们 从美国搬用的做法。这是美国公司的问题,也是中国公司的问题。 到丰田公司考察的人很多,可是知道今天,能够照搬成功的案例很少。为什么? 2002年,由天津丰田和长春一汽合资重组,“天津一汽丰田”成立,采取的关键措 施有两条:一是从零开始,全部招聘新员工:二是从日本派出“豪华”专家团,从初 期的50名,到顶峰时的260名,一对一进行集中灌输。 中国企业界的管理理念,与强调“权利与利益”的美国管理更为亲近。美国式管 理骨子里面是精英文化,管理者是上智,员工是下愚。高管可以拿到比一线员工高几 百倍、几千倍的薪酬。而员工还要接受随时的裁员,以承担高管决策失误的风险。 或许美式管理强调企业领导的个人英雄主义,最适合中国公司权力人物的心态, 借鉴的比例也很多。这种美式管理,很容易为中国公司权势人物的圣经。美国高管的 髙额年薪,更是受人追捧。有的中国公司还没有搞出点名堂,甚至公司严重亏损,公 司高管的年薪都高达几百万元、几千万元。公司的经营状况一好,就更不得了。一家 大型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一年下来,仅奖金一项就高达一亿元人民币。丰田方式的落 地核心是“造人”。丰田管理之父大野耐一说:“能后扳手指头从1数到10的人
3、在作者看来,圆明园的历史故事应该产生怎样的“道德教育”?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丰田管理赢在哪里 前不久,我随一个考察团去日本学习丰田的管理方式。 不去现场不知道,丰田生产出世界一流汽车的厂房和设备,许多都是不入流的。 车间里连一台电脑都看不见,到处是原生态的“看板”。 同行的久立集团董事长周志江,问讲课的日本老师:“普通的日本一线员工,跟 高管的收入差距有多少?”他得到的回答是,一线员工与工长、科长的收入相差两倍 左右,与董事、工厂总经理的差距最多不超过 3 倍,一线员工与公司最高级别的董事 副社长、总裁、专务等的收入差距在 7 倍左右。 老师列出一个大致的数据:一线员工:400 万日元-700 万日元; 工长、课长:1600 万日元左右。 各部的部长:2500 万日元左右。 副社长总监:5000 万日元左右。 周志江很惊讶:“我们的收入差距都是几十倍上百倍呀。”老师说:“这是你们 从美国搬用的做法。这是美国公司的问题,也是中国公司的问题。 到丰田公司考察的人很多,可是知道今天,能够照搬成功的案例很少。为什么? 2002 年,由天津丰田和长春一汽合资重组,“天津一汽丰田”成立,采取的关键措 施有两条:一是从零开始,全部招聘新员工;二是从日本派出“豪华”专家团,从初 期的 50 名,到顶峰时的 260 名,一对一进行集中灌输。 中国企业界的管理理念,与强调“权利与利益”的美国管理更为亲近。美国式管 理骨子里面是精英文化,管理者是上智,员工是下愚。高管可以拿到比一线员工高几 百倍、几千倍的薪酬。而员工还要接受随时的裁员,以承担高管决策失误的风险 。 或许美式管理强调企业领导的个人英雄主义,最适合中国公司权力人物的心态, 借鉴的比例也很多。这种美式管理,很容易为中国公司权势人物的圣经。美国高管的 高额年薪,更是受人追捧。有的中国公司还没有搞出点名堂,甚至公司严重亏损,公 司高管的年薪都高达几百万元、几千万元。公司的经营状况一好,就更不得了。一家 大型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一年下来,仅奖金一项就高达一亿元人民币。丰田方式的落 地核心是“造人”。丰田管理之父大野耐一说:“能后扳手指头从 1 数到 10 的人
就可以上岗。”丰田方式,是管理的一种简单回归,回归到激发一线工人的创造力、 相应地,薪酬也向一线工人倾斜。 日本老师的话,震撼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中国企业界对从美国移植过来的 大堆东西可能需要重新反想 (选自《特别关注》2008年第11期,有改动) 文中第四段详细列出丰田内部各种工种收入数据是为了说明什么问 题? 从文中内容看,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弊端在哪里? 读完全文,你认为丰田管理赢在哪里?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500天后,相约上海 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后举办的芝加哥世博会,成为一届希望的盛会。置于金融 危机之下的上海世博会,到底能不能给世界带来信心、希望与启迪? 12月17日,上海世博会跨入“倒计时500天”的节点。此前,不期而遇的国际 金融危机,令上海世博会被海内外关注者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一金融危机对上海世 博会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上海世博会还能兑现中国政府承诺的“邀请到200个左右 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的目标吗? 而在对上海世博的探访中,记者的见闻更令人踏实:金融危机的冲击,并没有影 响到上海世博会的正常筹办。相反,种种信息正在印证人们对上海世博会的充足信心。 国际参展的规模与质量,一直被视作一届世博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自2006 年3月温家宝总理签发邀请信,到今年12月15日,确认参展的已有183个国家和45 个国际组织。 上海世博会组织方负责人证实: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了部分国家,但迄今为止 组织方尚未接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退展的要求和意向。相反,一些国家参加上 海世博会的决定还是近日作出的。仅11月13日这一天,就有3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 同时签约。 截至目前,签署《参展合同》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达165个。而在100天前,这 个数字还只是87家一一就在这个“100天”中,全球金融危机“升级”,新签约78 家的分量可想而知 确认参展和签约速度之快、国家之多,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上罕见
就可以上岗。”丰田方式,是管理的一种简单回归,回归到激发一线工人的创造力、 相应地,薪酬也向一线工人倾斜。 日本老师的话,震撼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中国企业界对从美国移植过来的一 大堆东西可能需要重新反想。 (选自《特别关注》2008 年第 11 期,有改动) 1、 文中第四段详细列出丰田内部各种工种收入数据是为了说明什么问 题? 2、 从文中内容看,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弊端在哪里? 3、 读完全文,你认为丰田管理赢在哪里?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500 天后,相约上海 1929 年全球经济大萧条后举办的芝加哥世博会,成为一届希望的盛会。置于金融 危机之下的上海世博会,到底能不能给世界带来信心、希望与启迪? 12 月 17 日,上海世博会跨入“倒计时 500 天”的节点。此前,不期而遇的国际 金融危机,令上海世博会被海内外关注者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金融危机对上海世 博会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上海世博会还能兑现中国政府承诺的“邀请到 200 个左右 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的目标吗? 而在对上海世博的探访中,记者的见闻更令人踏实:金融危机的冲击,并没有影 响到上海世博会的正常筹办。相反,种种信息正在印证人们对上海世博会的充足信心。 国际参展的规模与质量,一直被视作一届世博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自 2006 年 3 月温家宝总理签发邀请信,到今年 12 月 15 日,确认参展的已有 183 个国家和 45 个国际组织。 上海世博会组织方负责人证实: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了部分国家,但迄今为止, 组织方尚未接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退展的要求和意向。相反,一些国家参加上 海世博会的决定还是近日作出的。仅 11 月 13 日这一天,就有 37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 同时签约。 截至目前,签署《参展合同》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达 165 个。而在 100 天前,这 个数字还只是 87 家——就在这个“100 天”中,全球金融危机“升级”,新签约 78 家的分量可想而知。 确认参展和签约速度之快、国家之多,在世博会 150 多年的历史上罕见
国际社会对上海世博会的热情,其背后的原因更耐人寻味。 “世界充满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正与世博会直面人类进程问题、关 注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契合。”这是上月刚来上海的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表达的观点 从申博阶段就一直参与其中的中国驻国际展览局代表、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周汉 民,也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冬天是 道就要砍树吗?”他富有诗意地表述着:1929年全球经济大 萧条,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却成为一届希望盛会,引入了明确主题 个世纪 的进步”,开启了世博会的“主题时代”,而且因深受欢迎延长展期 现在,发生了继1929年以来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那么,2010年召开的上海世 博会,能否成为又一次让人们“在危机中看到希望”的科技文化盛会呢? 从犹豫不决到最终签约,冰岛展区总代表表示,冰岛政府希望,把参与上海世博 会作为振兴冰岛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机会。 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中国的不俗表现已经引起世界关注。在国际展览局秘 书长洛塞泰斯看来,世博会历史必将烙下“中国印 “中国政府的组织能力、践 诺水平、生机活力,以及目前髙效、及时的筹办工作,也使这一届世博会充满了吸引 力 金融危机对上海的冲击也不可避免,但在上海近日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 需、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八项措施中,加强世博会的筹办工作也被列入其中。而中国 政府承诺对发展中国家1亿美元的参展援助方案,也“一分都没有减少”。 对于全球及中国经济,未来的500天满布着变数,困难还可能无数。但是,无论 对于组织方还是参展方,眼下,的确到了“动手大干”的时刻了。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7日,有改动)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文章为何回忆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 (2)在金融危机升级的状态下,上海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请谈谈你对“冬天是来了,难道就要砍树吗”的感悟
国际社会对上海世博会的热情,其背后的原因更耐人寻味。 “世界充满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正与世博会直面人类进程问题、关 注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契合。” 这是上月刚来上海的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表达的观点。 从申博阶段就一直参与其中的中国驻国际展览局代表、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周汉 民,也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冬天是来了,难道就要砍树吗?”他富有诗意地表述着:1929 年全球经济大 萧条,1933 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却成为一届希望盛会,引入了明确主题——“一个世纪 的进步”,开启了世博会的“主题时代”,而且因深受欢迎延长展期。 现在,发生了继 1929 年以来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那么,2010 年召开的上海世 博会,能否成为又一次让人们“在危机中看到希望”的科技文化盛会呢? 从犹豫不决到最终签约,冰岛展区总代表表示,冰岛政府希望,把参与上海世博 会作为振兴冰岛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机会。 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中国的不俗表现已经引起世界关注。在国际展览局秘 书长洛塞泰斯看来,世博会历史必将烙下“中国印”——“中国政府的组织能力、践 诺水平、生机活力,以及目前高效、及时的筹办工作,也使这一届世博会充满了吸引 力。” 金融危机对上海的冲击也不可避免,但在上海近日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 需、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八项措施中,加强世博会的筹办工作也被列入其中。而中国 政府承诺对发展中国家 1 亿美元的参展援助方案,也“一分都没有减少”。 对于全球及中国经济,未来的 500 天满布着变数,困难还可能无数。但是,无论 对于组织方还是参展方,眼下,的确到了“动手大干”的时刻了。 (选自《人民日报》,2008 年 12 月 17 日,有改动)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文章为何回忆 1933 年芝加哥世博会? (2)在金融危机升级的状态下,上海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3、请谈谈你对“冬天是来了,难道就要砍树吗”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