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产业结构及政策 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第十三章 产 业 结 构 及 政 策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中产业布局与政策 ■第一节产业布局的理论发展 ■第二节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原则与规律及产业 布局战略 ■第三节产业布局政策 M 干春晖博土教授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理论发展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原则与规律及产业 布局战略 ◼第三节 产业布局政策 产业布局与政策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中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20世纪初至50年代),又称距离的经济学 ■冯·屠能( J.H. Von Thunen,1826):农业区位理论,《区位国》; ■阿尔弗雷德韦伯( Alfred weber,1909):工业区位理论 ■恩伦德尔( Englander,1924)与普雷德赫( Predohl1925):当成价格理 论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 ■勒施(1946):,将贸易流量与运输网络中的“中心地区的服务区位” 问题纳入 M 干春晖博土教授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区位理论(20世纪初至50年代),又称距离的经济学 ◼冯·屠能(J.H.Von Thunen,1826) :农业区位理论,《区位国》;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 , 1909) :工业区位理论; ◼恩伦德尔(Englander,1924) 与普雷德赫(Predohl,1925):当成价格理 论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 ◼勒施(1946) :,将贸易流量与运输网络中的“中心地区的服务区位” 问题纳入 区位理论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中区位理论 ■胡佛( Hoover,1937,1948):考察了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的替 代物和规模经济 ■伊萨德( Isard,1956,1975):增加了运输和生产的其它投入品之间 的替代关系 ■新古典经济学:区位选择矩阵(图) M 干春晖博土教授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胡佛(Hoover ,1937 , 1948):考察了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的替 代物和规模经济 ◼伊萨德( Isard ,1956 ,1975) :增加了运输和生产的其它投入品之间 的替代关系 ◼ 新古典经济学:区位选择矩阵 (图) 区位理论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聚集理论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 Marshal,1890):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 ( external economies)与规模经济( scale economies条件下产业聚集产 生的经济动因。 ■第一,企业的区位聚集有三个原因:为降低出现劳动力短缺 的可能;地方性产业可以支持非贸易的专业化投入品的生产; 信息的溢出可以使聚集企业的生产函数好于单个企业的生产函 数。 ■第二,提出了工业区( industrial districts)概念与工业区理论。 ■第三,外部经济是指整个产业的发展或增长所引起的产业内 部生产厂商的整体成本下降而内部经济是指企业的规模经济性。 M 干春晖博土教授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1890) :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 (external economies) 与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 条件下产业聚集产 生的经济动因 。 ◼第一,企业的区位聚集有三个原因:为降低出现劳动力短缺 的可能;地方性产业可以支持非贸易的专业化投入品的生产; 信息的溢出可以使聚集企业的生产函数好于单个企业的生产函 数。 ◼ 第二,提出了工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s) 概念与工业区理论。 ◼ 第三,外部经济是指整个产业的发展或增长所引起的产业内 部生产厂商的整体成本下降,而内部经济是指企业的规模经济性 。 聚集理论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