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进入壁垒 干春晖博士教授博导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第三章 进 入 壁 垒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进入壁垒 ■第一节进入壁垒概述 ■第二节结构性进入壁垒 ■第三节策略性进入壁垒 ■第四节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 M 干春晖博土教授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第一节 进入壁垒概述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 ◼第三节 策略性进入壁垒 ◼第四节 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 进入壁垒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进入壁垒的概念 ■进入:是指在某产业内出现新的卖者(企业)。 ■进入壁垒:产业经济学理论中对进入壁垒含义的理解存在分歧, 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20世纪40年代梅森( Mason)和贝恩(Bain)等人:进入壁垒是指 在一个产业中在位企业拥有的相对于进入企业的优势,从而使 在位企业可以持续地把价格提高到最小平均生产和销售成本以 上,而又没有引起新企业进入这个产业。 ■施蒂格勒( George J. Stigler):进入壁垒是新企业寻求进入某 产业时必须承担的、高于已有企业的生产成本 M 干春晖博土教授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进入:是指在某产业内出现新的卖者(企业)。 ◼进入壁垒:产业经济学理论中对进入壁垒含义的理解存在分歧, 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20世纪40年代梅森(Mason)和贝恩(Bain)等人:进入壁垒是指 在一个产业中在位企业拥有的相对于进入企业的优势,从而使 在位企业可以持续地把价格提高到最小平均生产和销售成本以 上,而又没有引起新企业进入这个产业。 ◼施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 :进入壁垒是新企业寻求进入某一 产业时必须承担的、高于已有企业的生产成本 进入壁垒的概念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进入壁垒的概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壁垒的研究重点也从分析消费者的 需求偏好和生产技术特点等外生因素转向分析在位企业为了减 少未来的竞争,通过自己的策略性行为影响市场结构而形成的 内生性壁垒。 ■色罗普( Salop):如果在位企业采取某项行动目的是想把潜在的 竞争对手排挤在市场之外,从而使自己免受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那么由此形成的进入壁垒就是“策略性的( strategic)”进入壁垒 ■我们把进入壁垒定义为: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 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 度的因素。 M 干春晖博土教授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壁垒的研究重点也从分析消费者的 需求偏好和生产技术特点等外生因素转向分析在位企业为了减 少未来的竞争,通过自己的策略性行为影响市场结构而形成的 内生性壁垒。 ◼色罗普(Salop):如果在位企业采取某项行动目的是想把潜在的 竞争对手排挤在市场之外,从而使自己免受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那么由此形成的进入壁垒就是“策略性的(strategic)”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的概念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我们把进入壁垒定义为: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 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 度的因素
进入壁垒概念 ■把超额利润和高集中度作为进入壁垒的判断标准,原因如下: ■超额利润(经济利润)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新企业 进入某一产业的唯一经济因素。 ■如果一个产业中企业数量很多、集中度很低,这就意味着几 乎不存在限制企业进入的结构性因素,同时由于产业中企业之 间的竞争以及大量企业的存在,使得单个企业很难通过策略性 行为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但是如果一个产业中长期存在高集 中度和高利润,那么这个产业中必然存在进入壁垒。 M 干春晖博土教授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把超额利润和高集中度作为进入壁垒的判断标准,原因如下 : ◼ 超额利润(经济利润)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新企业 进入某一产业的唯一经济因素。 ◼ 如果一个产业中企业数量很多、集中度很低,这就意味着几 乎不存在限制企业进入的结构性因素,同时由于产业中企业之 间的竞争以及大量企业的存在,使得单个企业很难通过策略性 行为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但是如果一个产业中长期存在高集 中度和高利润,那么这个产业中必然存在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概念 干春晖 博士 教授 博导 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