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 研究生教有发展质最报雪 (二)学科建设情况 学校按照“强化工科、夯实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社科、拓展医科 提升信科”的总体思路,通过实施六大类学科重点建设项目,优化资源 配置,引导和支持各类学科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 明、结构合理、发展协调”的学科体系。 一实施学科群建设计划。通过实施先进制造学科群极端环境高端 装备研发与试验平台,智慧能源学科群综合能源系统数字物理仿真平台、 新型城镇化学科群多功能大气边界层风洞试验系统等建设,凝练学科方 向、打造学科平台,汇聚一流队伍,进一步增强机械、电气、土木3个 “双一流”建设学科迈向一流的能力。 一实施学科水平提升计划。推动仅器、光学,矿业、安全、化工、 化学、环境、生态、城乡规划、建筑、外语、新闻等一级学科与国内外 流学科开展对标分析,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特色,明确发 展路径,补齐发展短板,精准施策予以支持,促进学科能力和水平同步 提升。 一实施跨学科合作支持计划。汇聚前沿交叉创所人才,组建量子 材料与器件、跨尺度多孔材料、神经智能、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复合半 导体等跨学科平台,打破学科壁垒,联合攻坚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 关键领域、重点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形成学科引领新优势。 一实施新兴学科培有计划。从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中, 先期避选出具备原始创新构想的星际分子研究、单细胞自组装生物芯片 地球观测与组网技术研究、中医经络理论与应用创新及可视化研究等新 兴学科培育项目,孕育领跑未来的新兴学科方向和学科团队。 一实施学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计划。高质量推进分析测试中心 电镜中心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扩能提质,满足学科理化分析和
-3- 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 (二) 学科建设情况 学校按照“强化工科、夯实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社科、拓展医科、 提升信科”的总体思路,通过实施六大类学科重点建设项目,优化资源 配置,引导和支持各类学科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 明、结构合理、发展协调”的学科体系。 ——实施学科群建设计划。通过实施先进制造学科群极端环境高端 装备研发与试验平台、智慧能源学科群综合能源系统数字物理仿真平台、 新型城镇化学科群多功能大气边界层风洞试验系统等建设,凝练学科方 向、打造学科平台,汇聚一流队伍,进一步增强机械、电气、土木 3 个 “双一流”建设学科迈向一流的能力。 ——实施学科水平提升计划。推动仪器、光学、矿业、安全、化工、 化学、环境、生态、城乡规划、建筑、外语、新闻等一级学科与国内外 一流学科开展对标分析,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特色,明确发 展路径,补齐发展短板,精准施策予以支持,促进学科能力和水平同步 提升。 ——实施跨学科合作支持计划。汇聚前沿交叉创新人才,组建量子 材料与器件、跨尺度多孔材料、神经智能、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复合半 导体等跨学科平台,打破学科壁垒,联合攻坚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 关键领域、重点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形成学科引领新优势。 ——实施新兴学科培育计划。从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中, 先期遴选出具备原始创新构想的星际分子研究、单细胞自组装生物芯片 地球观测与组网技术研究、中医经络理论与应用创新及可视化研究等新 兴学科培育项目,孕育领跑未来的新兴学科方向和学科团队。 ——实施学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计划。高质量推进分析测试中心、 电镜中心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扩能提质,满足学科理化分析和
固车方火 研究生数有发展质量报告 物性表征的需求。谋划建设大物理、大生命、泛信息等学科公共服务平 台,已启动极端环境高端装备研发与试验平台、医学公共实验中心、实 险动物中心等平台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启动大 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服务保障,进一步提升效率、提高效能。加强一流学科文献资源建设, 切实提升文献资源服务一一流学科建设的能力。谋划建设学科大数据平台, 提升学科信息化管理水平。 截止2021年底,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 科学、生物与生化、环境/生态学、地球科学、数学、临床医学、植物 与动物科学、一般社会科学等12个学科进入S世界前1%,其中工程 学、材料科学跨入全球前1%;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ESI前1%学 科1个。 在“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全球前50名学科增至7个, 位居内地高校第17名,较去年提升1个名次。上榜学科增至22个,位 居内地高校第29名,14个学科较去年获得提升。与2020年同期相比, 上榜学科增加1个,全球前50名学科增加1个,前150名学科增加6 个,学校学科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览定了坚实基础。 从一流建设学科规模看,“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平均达9.2个, 平均占比为19,%;重庆大学仅有3个一流建设学科,占比也仅为5%; 从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精度看,重庆大学为68.6%,低于“一流大学” A类建设高校平均值(74.%)。从学科建设类型看,新兴交叉一级学科 学位授权点尚待布局,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有效途径和重要平台;体现创新发展的自主 设置交义一级学科较少(仅2个),学科交叉发展不深人;体现特色发展 的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较少(仅12个),学科特色发展不充分
-4- 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 物性表征的需求。谋划建设大物理、大生命、泛信息等学科公共服务平 台,已启动极端环境高端装备研发与试验平台、医学公共实验中心、实 验动物中心等平台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启动大 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服务保障,进一步提升效率、提高效能。加强一流学科文献资源建设, 切实提升文献资源服务一流学科建设的能力。谋划建设学科大数据平台, 提升学科信息化管理水平。 截止 2021 年底,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 科学、生物与生化、环境/生态学、地球科学、数学、临床医学、植物 与动物科学、一般社会科学等 12 个学科进入 ESI 世界前 1%,其中工程 学、材料科学跨入全球前 1‰;与 2020 年同期相比,增加 ESI 前 1%学 科 1 个。 在“2021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全球前 50 名学科增至 7 个, 位居内地高校第 17 名,较去年提升 1 个名次。上榜学科增至 22 个,位 居内地高校第 29 名,14 个学科较去年获得提升。与 2020 年同期相比, 上榜学科增加 1 个,全球前 50 名学科增加 1 个,前 150 名学科增加 6 个,学校学科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一流建设学科规模看,“一流大学”A 类建设高校平均达 9.2 个, 平均占比为 19.7%;重庆大学仅有 3 个一流建设学科,占比也仅为 5.9%; 从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精度看,重庆大学为 68.6%,低于“一流大学” A 类建设高校平均值(74.9%)。从学科建设类型看,新兴交叉一级学科 学位授权点尚待布局,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有效途径和重要平台;体现创新发展的自主 设置交叉二级学科较少(仅 2 个),学科交叉发展不深入;体现特色发展 的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较少(仅 12 个),学科特色发展不充分
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 (三)研究生招生情况 1,研究生招生总体情况 重庆大学2021年总共录取研究生736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53 人(学术博士779人、工程博士274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114人 (学术型硕士2436人、专业学位硕士2678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均为专业型)1200人,研究生招生情况具体见图3. 1200 79 274 206 2436 。学裤。工程博上▣金目制学函▣全门制专是。丰全目时专硬 图3重庆大学2021年研究生招生情况 学校按照教有部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有规模的要求,不断优 化研究生招生结构,持续做好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 提升研究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适应未来发展之人 2021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较2020年增加959人,招生增量主要集中在专 业学位研究生。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增加684人,涨幅达 到34%;工程博士增加74人,涨幅高达37%,具体见图4。学校专业 学位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工程博士研究生教有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学术 型博士研究生招生增幅不足2%,招生规模增速相对绥慢。 5
-5- 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 (三) 研究生招生情况 1.研究生招生总体情况 重庆大学 2021 年总共录取研究生 7367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1053 人(学术博士 779 人、工程博士 274 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5114 人 (学术型硕士 2436 人、专业学位硕士 2678 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均为专业型)1200 人,研究生招生情况具体见图 3。 图 3 重庆大学 2021 年研究生招生情况 学校按照教育部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要求,不断优 化研究生招生结构,持续做好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 提升研究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适应未来发展之人。 2021 年研究生招生规模较 2020 年增加 959 人,招生增量主要集中在专 业学位研究生。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增加 684 人,涨幅达 到 34%;工程博士增加 74 人,涨幅高达 37%,具体见图 4。学校专业 学位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工程博士研究生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学术 型博士研究生招生增幅不足 2%,招生规模增速相对缓慢
清大李 研究生教有发展质量报告 3000 2578 2436 2500 2403 199 2000 1500 1200 1050 1000 761779 500 200274 ■■ 学术型博士 工程博士 全日制学顾全日制专顾套全考明 02020年■2021年 图4重庆大学近两年研究生招生结构 2,博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学校加快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近五年博士招生规模稳步提升, 2021年博士招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人,具体见图5。 1200 1000 200 274 600 150 110 600 400 779 659 688 17 761 200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学术型博士■工程博士 图5重庆大学近5年博士招生规模 从招生学科看,2021年学术型博士招生在工学、理学、管理学、法 学、经济学5个学科门类基础上,增加文学学科门炎,近两年学术博士 招生学科门类分布统计见图6。学校瞄准国家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进
-6- 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 图 4 重庆大学近两年研究生招生结构 2.博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学校加快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近五年博士招生规模稳步提升, 2021 年博士招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人,具体见图 5。 图 5 重庆大学近 5 年博士招生规模 从招生学科看,2021 年学术型博士招生在工学、理学、管理学、法 学、经济学 5 个学科门类基础上,增加文学学科门类,近两年学术博士 招生学科门类分布统计见图 6。学校瞄准国家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进 761 200 2403 1994 1050 779 274 2436 2678 12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学术型博士 工程博士 全日制学硕 全日制专硕 非全专硕 2020年 2021年 659 688 717 761 779 3 110 150 200 274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学术型博士 工程博士
固车方火 研究生数有发展质量报告 一步推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目 标相适应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学、法学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对管理学科学位论文存在抽 检不合格等问题突出的学科招生计划进行调减。博士研究生计划增量主 要向传统优势学科和基础学科倾斜,进一步加快推进理工类高层次紧缺 人才的培养。其中学术博士招生增量主要集中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 传统优势专业,涨幅达到25%,以及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等基础学科专业,涨幅达到33%。 600 550571 500 400 300 200 100 91勉 7769 1817 2727 07 ■ 0 02-经济学 03-法学 05-文 07-过 08-工学 12-置过7 ■2020年■2021年 图6重庆大学近两年学术博士招生学科门黄分布统计 为整合服务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与契合度,满足创新 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2021年学校改革工 程博士招生方式,试点施行工程博士研究生项目制招生制度,以专项招 生为导向,联合头部企业、行业标杆,聚焦核心关键技术领域,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卡脖子”领域,产业生产一线技术难题等研究方向,招收 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对比近两年工程博士招生来源,增涨主要集中在国 有企业,涨幅达到59%(具体见图7),通过工程博士项目制招生,逐 7
-7- 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 一步推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目 标相适应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学、法学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对管理学科学位论文存在抽 检不合格等问题突出的学科招生计划进行调减。博士研究生计划增量主 要向传统优势学科和基础学科倾斜,进一步加快推进理工类高层次紧缺 人才的培养。其中学术博士招生增量主要集中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 传统优势专业,涨幅达到 25%,以及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等基础学科专业,涨幅达到 33%。 图 6 重庆大学近两年学术博士招生学科门类分布统计 为整合服务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与契合度,满足创新 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2021 年学校改革工 程博士招生方式,试点施行工程博士研究生项目制招生制度,以专项招 生为导向,联合头部企业、行业标杆,聚焦核心关键技术领域,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卡脖子”领域,产业生产一线技术难题等研究方向,招收 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对比近两年工程博士招生来源,增涨主要集中在国 有企业,涨幅达到 59%(具体见图 7),通过工程博士项目制招生,逐 16 27 0 91 550 77 17 27 7 88 571 69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02-经济学 03-法学 05-文学 07-理学 08-工学 12-管理学 2020年 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