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大中小学系统、规范、 科学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 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 系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校园,全面增强 大中小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为培 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坚持和加强 党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领导,增强国家意识,强化政治认同,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依法开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等一系列法律框架内依法开展教育。 坚持统一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大中小学各学段国
附件 1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大中小学系统、规范、 科学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 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 系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校园,全面增强 大中小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为培 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坚持和加强 党对国家安全教育的领导,增强国家意识,强化政治认同,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依法开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等一系列法律框架内依法开展教育。 坚持统一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大中小学各学段国
家安全教育目标,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统筹各领域国家 安全教育内容,形成纵向衔接、横向配合、有机融入的教育 格局。 坚持遵循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紧贴世情国情社情,适应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和不同类型教育 特点,提升科学性和适宜性。 坚持方式多样。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专门课程与学科融 入相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 育相结合,生动鲜活、易于接受,增强育人实效。 (三)主要目标 通过国家安全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总 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自觉维 护国家安全意识,具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小学阶段,重点围绕建立国家概念,启蒙国家安全意识。 学生初步了解国家安全基本常识,感受个人生活与国家安全 息息相关,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阶段,重点围绕认识个人与国家关系,增强国家安 全意识。学生初步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基础 知识,理解国家安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国家 利益至上的观念。 高中阶段,重点围绕理解人民福祉与国家关系,树立总 体国家安全观。学生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初步掌握国家安 全各领域内涵及其关系,认识国家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 用,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
家安全教育目标,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统筹各领域国家 安全教育内容,形成纵向衔接、横向配合、有机融入的教育 格局。 坚持遵循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 紧贴世情国情社情,适应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和不同类型教育 特点,提升科学性和适宜性。 坚持方式多样。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专门课程与学科融 入相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 育相结合,生动鲜活、易于接受,增强育人实效。 (三)主要目标 通过国家安全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总 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自觉维 护国家安全意识,具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小学阶段,重点围绕建立国家概念,启蒙国家安全意识。 学生初步了解国家安全基本常识,感受个人生活与国家安全 息息相关,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阶段,重点围绕认识个人与国家关系,增强国家安 全意识。学生初步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基础 知识,理解国家安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国家 利益至上的观念。 高中阶段,重点围绕理解人民福祉与国家关系,树立总 体国家安全观。学生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初步掌握国家安 全各领域内涵及其关系,认识国家安全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 用,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感
大学阶段,重点围绕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关系,践 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学生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 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 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 二、主要内容 (一)总论 主要包括: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我国新时代国家安全的 形势与特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重点领域和重大 意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主要学习: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牢固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安全、 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 全,坚持科学统筹。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完善集中统一、高 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二)重点领域 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 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 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 物等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 主要学习:国家安全各重点领域的基本内涵、重要性、 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维护的途径与方法。 具体内容:
大学阶段,重点围绕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关系,践 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学生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 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 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 二、主要内容 (一)总论 主要包括: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我国新时代国家安全的 形势与特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重点领域和重大 意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主要学习: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牢固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安全、 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 全,坚持科学统筹。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完善集中统一、高 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二)重点领域 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 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 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 物等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 主要学习:国家安全各重点领域的基本内涵、重要性、 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维护的途径与方法。 具体内容:
政治安全包括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方 面,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对于保障人民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国家长 治久安,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意义。面临渗透、分裂、 颠覆等敌对活动的威胁。维护政治安全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坚定理想信念。 国土安全包括领土以及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安全等方 面,核心是指领土完整、国家统一,边疆边境、领空、海洋 权益等不受侵犯或免于威胁的状态,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 本条件。面临境内外分裂势力的挑衅。维护国土安全必须加 强国防和外交能力建设。 军事安全包括军事力量、军事战略和领导体制等方面,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和保底手段。面临世界军事变革深入 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潜在战争风险。维护军事安全必须贯彻落 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经济安全包括经济制度安全、经济秩序安全、经济主权 安全、经济发展安全等方面,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基础。面 临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和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挑战。维护经济 安全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文化安全包括文化主权、文化价值观、文化资源安全等 方面,是确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立和尊严的重要精神支 撑。面临外部意识形态渗透、消极文化侵蚀、文化自信和向 心力缺失等威胁。维护文化安全必须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政治安全包括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方 面,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对于保障人民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国家长 治久安,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意义。面临渗透、分裂、 颠覆等敌对活动的威胁。维护政治安全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坚定理想信念。 国土安全包括领土以及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安全等方 面,核心是指领土完整、国家统一,边疆边境、领空、海洋 权益等不受侵犯或免于威胁的状态,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 本条件。面临境内外分裂势力的挑衅。维护国土安全必须加 强国防和外交能力建设。 军事安全包括军事力量、军事战略和领导体制等方面,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和保底手段。面临世界军事变革深入 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潜在战争风险。维护军事安全必须贯彻落 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经济安全包括经济制度安全、经济秩序安全、经济主权 安全、经济发展安全等方面,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基础。面 临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和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挑战。维护经济 安全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文化安全包括文化主权、文化价值观、文化资源安全等 方面,是确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立和尊严的重要精神支 撑。面临外部意识形态渗透、消极文化侵蚀、文化自信和向 心力缺失等威胁。维护文化安全必须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社会安全包括社会治安、社会舆情、公共卫生等方面,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面临重大疫情、群体性事件、暴力 恐怖活动、新型违法犯罪等威胁。维护社会安全必须健全法 制,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应对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社会公 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科技安全包括科技自身安全和科技支撑保障相关领域 安全,涵盖科技人才、设施设备、科技活动、科技成果、成 果应用等多个方面,是支撑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和技术基 础。面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等 问题。维护科技安全必须重视人才培养、突破关键技术。 网络安全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运行、网络服务、信 息安全等方面,是保障和促进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面 临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等威胁。维护网络安全 必须践行“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 有现代化”的理念,强化依法治网、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 树立网络空间主权意识。 生态安全包括水、土地、大气、生物物种安全等方面, 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面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疫 情等威胁。维护生态安全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资源安全包括可再生资源安全、不可再生资源安全等方 面,是国家战略命脉和国家发展依托。面临供需矛盾大、对 外依存度高、开发利用水平低等问题。维护资源安全必须坚 持推进绿色发展、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社会安全包括社会治安、社会舆情、公共卫生等方面,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面临重大疫情、群体性事件、暴力 恐怖活动、新型违法犯罪等威胁。维护社会安全必须健全法 制,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应对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社会公 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科技安全包括科技自身安全和科技支撑保障相关领域 安全,涵盖科技人才、设施设备、科技活动、科技成果、成 果应用等多个方面,是支撑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和技术基 础。面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等 问题。维护科技安全必须重视人才培养、突破关键技术。 网络安全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运行、网络服务、信 息安全等方面,是保障和促进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面 临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等威胁。维护网络安全 必须践行“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 有现代化”的理念,强化依法治网、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 树立网络空间主权意识。 生态安全包括水、土地、大气、生物物种安全等方面, 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面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疫 情等威胁。维护生态安全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资源安全包括可再生资源安全、不可再生资源安全等方 面,是国家战略命脉和国家发展依托。面临供需矛盾大、对 外依存度高、开发利用水平低等问题。维护资源安全必须坚 持推进绿色发展、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