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信用是和商品生产、货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是 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信用的发展 经济活动中出现了各种信用形式,如商业信用、银行 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同时,在信用的发展 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信用工具,一方面人 们可以用其来证明信用关系的存在;另一方面人们可 以通过信用工具的流通转让,来实现债权债务关系的 转移及资金的融通。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信用的基本 概念和内涵,现代经济中主要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 具。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概述 1、信用是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二、信用关系的构成 1、债权人和债务人 2、时间的间隔
1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信用是和商品生产、货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是 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信用的发展, 经济活动中出现了各种信用形式,如商业信用、银行 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同时,在信用的发展 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信用工具,一方面人 们可以用其来证明信用关系的存在;另一方面人们可 以通过信用工具的流通转让,来实现债权债务关系的 转移及资金的融通。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信用的基本 概念和内涵,现代经济中主要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 具。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用概述 1、信用是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二、信用关系的构成 1、债权人和债务人 2、时间的间隔
3、信用工具 三、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信用关系成立的条件 信用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私有财产的出现 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2、信用的客观经济基础 历史上最初的、最古老的信用形式是高利贷信 用。高利贷信用是一种通过发放实物或货币而收取高 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 高利贷信用产生于原始公社瓦解时期,那时由于 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原始公社内部产生了贫富分化。 贫穷家族为了生产、生活和其他需要,而不得不向富 裕家族求贷,在那种剩余产品有限,即可以贷出去的 资财极少的情况下,借入者只有付出高额利息才能获 得自己所需的商品和货币,这就是高利贷产生的历史 根源。 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高利贷信用,在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信用 形式。高利贷信用的贷者主要是大商人、奴隶主、大
2 3、信用工具 三、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 信用关系成立的条件 信用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私有财产的出现 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2、 信用的客观经济基础 历史上最初的、最古老的信用形式是高利贷信 用。高利贷信用是一种通过发放实物或货币而收取高 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 高利贷信用产生于原始公社瓦解时期,那时由于 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原始公社内部产生了贫富分化。 贫穷家族为了生产、生活和其他需要,而不得不向富 裕家族求贷,在那种剩余产品有限,即可以贷出去的 资财极少的情况下,借入者只有付出高额利息才能获 得自己所需的商品和货币,这就是高利贷产生的历史 根源。 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高利贷信用,在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信用 形式。高利贷信用的贷者主要是大商人、奴隶主、大
地主、大寺院的僧侣等;高利贷的借者主要是小生产 者、贫苦农民。 高利贷作为一种信用形式,也具有信用的一般特 征:即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通 过上述分析,高利贷除了具有信用的一般特征外,还 具有以下特点:1、高利贷的利率高、剥削重。从历 史上看,高利贷的利率无最高限度,在不同国家、不 同历史时期,利率水平相差很大,一般年利率四成以 上,高的达到200%—300%在旧中国,俗称“驴 打滚”,就是利率在100%以上。2、高利贷信用主要 用于非生产性用途。小生产者借高利贷是为了应付意 外事件,如天灾人祸等,以维持生产和生活。 由于高利贷的利息特别高,一般又不作生产性的 运用,因而对社会生产力起到了阻碍作用。只有在封 建社会后期,当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其他条件已 经具备的时候,高利贷才成为促进新生产方式形成和 发展的一种力量。主要表现在:高利贷的发展一方面 使高利贷者积蓄大量的货币资财,并有可能将其转化 为产业资本,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来源之一;另一方
3 地主、大寺院的僧侣等;高利贷的借者主要是小生产 者、贫苦农民。 高利贷作为一种信用形式,也具有信用的一般特 征:即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通 过上述分析,高利贷除了具有信用的一般特征外,还 具有以下特点:1、高利贷的利率高、剥削重。从历 史上看,高利贷的利率无最高限度,在不同国家、不 同历史时期,利率水平相差很大,一般年利率四成以 上,高的达到 200%——300%。在旧中国,俗称“驴 打滚”,就是利率在 100%以上。2、高利贷信用主要 用于非生产性用途。小生产者借高利贷是为了应付意 外事件,如天灾人祸等,以维持生产和生活。 由于高利贷的利息特别高,一般又不作生产性的 运用,因而对社会生产力起到了阻碍作用。只有在封 建社会后期,当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其他条件已 经具备的时候,高利贷才成为促进新生产方式形成和 发展的一种力量。主要表现在:高利贷的发展一方面 使高利贷者积蓄大量的货币资财,并有可能将其转化 为产业资本,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来源之一;另一方
面高利贷又使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变成无产阶 级,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条 件 但是,高利贷虽然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准 备了条件,然而他同时又阻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发展。因为,高利贷者高额的利息收入,使他们留恋 高利贷的剥削方式,而不愿将货币投入资本主义企 业。于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采取各种斗争方式反对高利 贷的高利率。斗争的最初方式是立法斗争,通过颁布 法令,来限制利息率。后来,新兴资产阶级就联合起 来,建立自己所需要的信用机构,以满足他们在经营 活动中对资本的需要。这样,资本主义信用就取代了 高利贷信用的垄断地位。 四、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1、货币因信用而扩展了其职能 信用的出现发展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货币 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流通。 2、货币因信用而发展了其形式 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
4 面高利贷又使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变成无产阶 级,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条 件。 但是,高利贷虽然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准 备了条件,然而他同时又阻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发展。因为,高利贷者高额的利息收入,使他们留恋 高利贷的剥削方式,而不愿将货币投入资本主义企 业。于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采取各种斗争方式反对高利 贷的高利率。斗争的最初方式是立法斗争,通过颁布 法令,来限制利息率。后来,新兴资产阶级就联合起 来,建立自己所需要的信用机构,以满足他们在经营 活动中对资本的需要。这样,资本主义信用就取代了 高利贷信用的垄断地位。 四、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1、货币因信用而扩展了其职能 信用的出现发展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货币 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流通。 2、货币因信用而发展了其形式 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种
货币形式。 第二节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信用形式 信用活动是通过具体的信用形式表现出来的,随 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信用形式也随之多样化,如商业 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 民间信用等。各种信用特点各异,在经济中的作用各 不相同。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 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包括企业间 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预付货款、委托代销等。由 于这种信用与商品流通紧密结合在一起,故称为商业 信用。商业信用最典型的形式是商品赊销。 商业信用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 中,一些企业生产出商品等待销售,而需要购买商品 的企业又暂时没有现款,因为这些企业只有在售出自 己的产品后,才能获得足够的现款。商业信用通过赊 销商品、延期付款的方式解决了买卖双方暂时的矛
5 货币形式。 第二节 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一、信用形式 信用活动是通过具体的信用形式表现出来的,随 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信用形式也随之多样化,如商业 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 民间信用等。各种信用特点各异,在经济中的作用各 不相同。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 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包括企业间 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预付货款、委托代销等。由 于这种信用与商品流通紧密结合在一起,故称为商业 信用。商业信用最典型的形式是商品赊销。 商业信用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 中,一些企业生产出商品等待销售,而需要购买商品 的企业又暂时没有现款,因为这些企业只有在售出自 己的产品后,才能获得足够的现款。商业信用通过赊 销商品、延期付款的方式解决了买卖双方暂时的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