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测量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水平 持续而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古典经济学解释为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 通货膨胀和货币供求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货膨胀的一个 重要特征就是流通领域中货币量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不一定就引起通货膨 胀。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商品价值的增加,客观上需要货币量 同步增长。此外,随着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或货币流通速度的减 慢,也需要相应地增加货币供给。 二、通货膨胀的测量 1、消费物价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市家庭和个人 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与此性质和计算相类似的一种价格指数叫做生活费用价格 指数,是用于反映不同时期生活费用的变动情况。他和消费者价 格指数的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1)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包括所有 应纳的税收;(2)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只选择生活必需品,并确定 其代表品与权数。两者的计算结果在经济稳定时期相差很小,但 在经济动荡时期差异就比较大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测量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水平 持续而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古典经济学解释为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 通货膨胀和货币供求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货膨胀的一个 重要特征就是流通领域中货币量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不一定就引起通货膨 胀。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商品价值的增加,客观上需要货币量 同步增长。此外,随着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或货币流通速度的减 慢,也需要相应地增加货币供给。 二、通货膨胀的测量 1、 消费物价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市家庭和个人 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与此性质和计算相类似的一种价格指数叫做生活费用价格 指数,是用于反映不同时期生活费用的变动情况。他和消费者价 格指数的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1)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包括所有 应纳的税收;(2)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只选择生活必需品,并确定 其代表品与权数。两者的计算结果在经济稳定时期相差很小,但 在经济动荡时期差异就比较大
2、批发物价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平 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 批发价格既反映生产者所得的价格水平,也反映商品进入流 通过程时的价格水平,是商品的原始价格,变动的灵敏性强。因 此,批发价格指数相对于其他价格指数来说,比较灵敏地反映了 市场价格水平的变动,能够凭其判断最终进入流通的商品零售价 格可能的变动。此外,他包括的商品范围最广,既包括资本品, 也包括消费品,但不包括劳务。 这一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变动有明显区别。在一般情况 下,即使存在过度需求,其波动幅度常常小于商品零售的价格波 动,因而在使用他分析商品供求关系时可能出现信号失真现象, 不能及时、准确认清形势。 3、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 产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柿 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是一个能综合反映价格水平变动的 指标。其优点是覆盖面广,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 平的影响。但他容易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例如,消费品价 格上涨很高而其他商品价格变动不大,就会出现国内生产总值平 减指数不高但公众的日常消费支出已明显增加的状况。而且,编 制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一般只能一年公
2、 批发物价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平 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 批发价格既反映生产者所得的价格水平,也反映商品进入流 通过程时的价格水平,是商品的原始价格,变动的灵敏性强。因 此,批发价格指数相对于其他价格指数来说,比较灵敏地反映了 市场价格水平的变动,能够凭其判断最终进入流通的商品零售价 格可能的变动。此外,他包括的商品范围最广,既包括资本品, 也包括消费品,但不包括劳务。 这一指数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变动有明显区别。在一般情况 下,即使存在过度需求,其波动幅度常常小于商品零售的价格波 动,因而在使用他分析商品供求关系时,可能出现信号失真现象, 不能及时、准确认清形势。 3、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 产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是一个能综合反映价格水平变动的 指标。其优点是覆盖面广,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 平的影响。但他容易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例如,消费品价 格上涨很高而其他商品价格变动不大,就会出现国内生产总值平 减指数不高但公众的日常消费支出已明显增加的状况。而且,编 制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数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一般只能一年公
布一次。 三、通货膨胀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划分为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失调 型、输入型通货膨胀。 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 (1)公开型通货膨胀指在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价格 不加以管制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完全通过价格表现出来,又称为 价格型通货膨胀。这是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形式 (2)隐蔽性通货膨胀。也称抑制性通货膨胀,指政府通过 计划控制和行政管制手段来抑制物价上涨,使市场机制不能充分 发挥作用,通货膨胀不以明显的价格水平上涨表现出来,而是通 过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和商品短缺等形式表现,故又称为短缺型通 货膨胀。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通货膨胀部分表现为价格 上升,另一部分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因此是兼而有之。 3、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同可划分 爬行式通货膨胀(2-4%)温和式通货膨胀(4-9%)奔 腾式通货膨胀10-50%和恶性性通货膨胀(50%以上 第二节通货膨胀理论与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布一次。 三、通货膨胀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划分为: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失调 型、输入型通货膨胀。 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 (1)公开型通货膨胀指在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价格 不加以管制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完全通过价格表现出来,又称为 价格型通货膨胀。这是通货膨胀的主要表现形式。 (2)隐蔽性通货膨胀。也称抑制性通货膨胀,指政府通过 计划控制和行政管制手段来抑制物价上涨,使市场机制不能充分 发挥作用,通货膨胀不以明显的价格水平上涨表现出来,而是通 过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和商品短缺等形式表现,故又称为短缺型通 货膨胀。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通货膨胀一部分表现为价格 上升,另一部分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因此是兼而有之。 3、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同可划分: 爬行式通货膨胀(2-4%)、温和式通货膨胀(4-9%)、奔 腾式通货膨胀 10-50%和恶性性通货膨胀(50%以上)。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与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说是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通货膨胀理 论。他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 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在现实 生活中,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而需求则体现在用于 购买和支付的货币上,所以这种通货膨胀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 少的商品。 进一步分析,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 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 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如果由于利率、投资收益的状 况有利于扩大投资,则投资需求增加。由于投资需求增加,总需 求和总供给的均衡被破坏,价格水平上升。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 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其产生途径有两个:(1)经济对货 币的需求大大減少,即使在货币供给不增长的情况下,原有的货 币量也相对过多;(2)在货币需求不变时,货币供给增长过快, 而且多数情况是这一种 货币供给过多和投资需求过度所造成的价格水平上涨效果 是相同的,但两者也有区别。特别是投资需求过度必然导致利率 上升,而货币供给过多则必然造成利率下降。不过,这两者往往 是结合在一起的:过度的投资需求往往需要货币供给增加的支 撑,增加货币供给的目的往往也是为了刺激投资。 上面的分析是以总供给不变为前提的。如果投资的增加引起 总供给等量增加价格水平可以不变洳如果总供给不以等量增加
需求拉上说是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通货膨胀理 论。他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 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在现实 生活中,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而需求则体现在用于 购买和支付的货币上,所以这种通货膨胀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 少的商品。” 进一步分析,对价格水平产生拉上作用的过度需求有两个方 面:实际因素和货币因素。实际因素包括过度的消费、投资和政 府支出等,其中主要是过度投资。如果由于利率、投资收益的状 况有利于扩大投资,则投资需求增加。由于投资需求增加,总需 求和总供给的均衡被破坏,价格水平上升。货币因素是指由于货 币供给过度导致总需求过剩,其产生途径有两个:(1)经济对货 币的需求大大减少,即使在货币供给不增长的情况下,原有的货 币量也相对过多;(2)在货币需求不变时,货币供给增长过快, 而且多数情况是这一种。 货币供给过多和投资需求过度所造成的价格水平上涨效果 是相同的,但两者也有区别。特别是投资需求过度必然导致利率 上升,而货币供给过多则必然造成利率下降。不过,这两者往往 是结合在一起的:过度的投资需求往往需要货币供给增加的支 撑,增加货币供给的目的往往也是为了刺激投资。 上面的分析是以总供给不变为前提的。如果投资的增加引起 总供给等量增加,价格水平可以不变;如果总供给不以等量增加
价格水平上升较缓;如果总供给不增加,这时需求的拉上才完全 作用于价格上。因此,需求拉上说认为,需求过旺特别是投资需 求在引起价格上涨的同时,可以增加产出。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说产生于50年代后期,滞胀的出现使需求拉上说 受到了怀疑。该学说不是从需求方面而是从供给方面解释通货膨 胀的根源,认为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不在于需求过大,而在于生 产成本上升,是生产成本上升推动价格上涨。这就是成本推动型 通货膨胀。 在价格自由浮动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采取成本加成的定价制 度,即商品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在经济生活中,存在 着两种迫使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1)工会力量对提高工资的要 求。如果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企业就会因工资成本的 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利润水平。这就是从工资提高开始 而引发的价格上涨。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 资提高,结果造成工资和价格交替上升,即工资——价格螺旋, 形成所谓的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2)垄断利润的存在。垄断组 织为追逐垄断利润,通过制定垄断价格人为地抬高价格。如果价 格上涨速度超过成本支出的增加速度,并且达到一定程度,就会 形成所谓的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三、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说解释了在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下也能产生价
价格水平上升较缓;如果总供给不增加,这时需求的拉上才完全 作用于价格上。因此,需求拉上说认为,需求过旺特别是投资需 求在引起价格上涨的同时,可以增加产出。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说产生于 50 年代后期,滞胀的出现使需求拉上说 受到了怀疑。该学说不是从需求方面而是从供给方面解释通货膨 胀的根源,认为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不在于需求过大,而在于生 产成本上升,是生产成本上升推动价格上涨。这就是成本推动型 通货膨胀。 在价格自由浮动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采取成本加成的定价制 度,即商品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在经济生活中,存在 着两种迫使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1)工会力量对提高工资的要 求。如果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企业就会因工资成本的 加大而提高产品价格,以维持利润水平。这就是从工资提高开始 而引发的价格上涨。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 资提高,结果造成工资和价格交替上升,即工资——价格螺旋, 形成所谓的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2)垄断利润的存在。垄断组 织为追逐垄断利润,通过制定垄断价格人为地抬高价格。如果价 格上涨速度超过成本支出的增加速度,并且达到一定程度,就会 形成所谓的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三、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说解释了在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下也能产生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