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综合性学习 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 教学要求: 了解与书有关的一些常识,如编排体例、目录、序、跋等。能对自己写过的文章进行筛 选、修改、编辑出版。在成果展示中,能听取同学、老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扬长避短 对其他同学的成果能提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内容: 实施步骤 1.可对三年来做的作文进行整理,确定入选篇目,并对入选文章进行修改、润色 2.可对三年来进行的语文单元测试、中期测试、期末测试中的作文进行选择,确定入选 篇目。 3.可对自己三年来写的周记、日记、随笔等进行整理,确定入选篇目。 4.确定编排体例,或按时间顺序,或按文章体裁,或按文章主题等进行分类编排 5.用A4纸统一打印,进行必要的美术设计,如插图等 6.编好目录,自己写一篇序言,请有名气的老师给你写序或跋 7.给集子拟一个能体现自己的书名,设计好封面,并装订成册 8.将自己的“书”放在班上,供大家欣赏,并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 、有关资料 1.图书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将知识内容以一定的形式和符号(文字、图画、电子文 件等),按照一定的体例,系统地记录于一定形态的材料之上,用于表达思想、积累经验、 保存知识与传播知识的工具 2.图书的开本:开本是指一本书幅面的大小。是以整张纸裁开的张数作标准来表明书的 幅面大小的。把一整张纸切成幅面相等的16小页,叫16开,切成32小页叫32开,其余类 推。由于整张原纸的规格有不同规格,所以,切成的小页大小也不同。把787毫米×1092 毫米的纸张切成的16张小页叫小16开,或16开。把850毫米×1168毫米的纸张切成的16 张小页叫大16开。其余类推。 3.序跋:一种用来著述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有的“序” 跋”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序”一般列在书籍前面,“跋”列在后 面。有的如“引言”、“前言”、“写在前面的话”也是“序”。有的“后记”、“编后”也是“跋”。 “序”和“跋”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有的则是由别人或编者写的。 4.编排体例:按照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排列其先后次序。 5.目录:按一定次序开列出来供查考的事物名目。也指书刊前后的篇目。 三、试题样式 初中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東,近三年来,有很大的收获,你能否将你这三年写的作文进行 整理,准备出版,你该怎样进行这项工作?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将按照什么编排体例进行? 2.你确定的书名叫什么?准备选多少篇作文? 你写的序言大致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1.或按时间顺序,或按文章体裁,或按文章主题。2·言之有理即可3.出版意
语文版九年级(下)综合性学习 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 教学要求: 了解与书有关的一些常识,如编排体例、目录、序、跋等。能对自己写过的文章进行筛 选、修改、编辑出版。在成果展示中,能听取同学、老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扬长避短。 对其他同学的成果能提合理化的建议。 教学内容: 一、实施步骤 1.可对三年来做的作文进行整理,确定入选篇目,并对入选文章进行修改、润色。 2.可对三年来进行的语文单元测试、中期测试、期末测试中的作文进行选择,确定入选 篇目。 3.可对自己三年来写的周记、日记、随笔等进行整理,确定入选篇目。 4.确定编排体例,或按时间顺序,或按文章体裁,或按文章主题等进行分类编排。 5.用 A4 纸统一打印,进行必要的美术设计,如插图等。 6.编好目录,自己写一篇序言,请有名气的老师给你写序或跋。 7.给集子拟一个能体现自己的书名,设计好封面,并装订成册。 8.将自己的“书”放在班上,供大家欣赏,并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有关资料 1.图书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将知识内容以一定的形式和符号(文字、图画、电子文 件等),按照一定的体例,系统地记录于一定形态的材料之上,用于表达思想、积累经验、 保存知识与传播知识的工具。 2.图书的开本:开本是指一本书幅面的大小。是以整张纸裁开的张数作标准来表明书的 幅面大小的。把一整张纸切成幅面相等的 16 小页,叫 16 开,切成 32 小页叫 32 开,其余类 推。由于整张原纸的规格有不同规格,所以,切成的小页大小也不同。把 787 毫米×1092 毫米的纸张切成的 16 张小页叫小 16 开,或 16 开。把 850 毫米×1168 毫米的纸张切成的 16 张小页叫大 16 开。其余类推。 3.序跋:一种用来著述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有的“序” “跋”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序”一般列在书籍前面,“跋”列在后 面。有的如“引言”、“前言”、“写在前面的话”也是“序”。有的“后记”、“编后”也是“跋”。 “序”和“跋”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有的则是由别人或编者写的。 4.编排体例:按照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排列其先后次序。 5.目录:按一定次序开列出来供查考的事物名目。也指书刊前后的篇目。 三、试题样式 初中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近三年来,有很大的收获,你能否将你这三年写的作文进行 整理,准备出版,你该怎样进行这项工作?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将按照什么编排体例进行? 2.你确定的书名叫什么?准备选多少篇作文? 3.你写的序言大致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1. 或按时间顺序,或按文章体裁,或按文章主题。2.言之有理即可 3. 出版意
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教学要求: 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 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中学生,应该 关注这一社会问题。围绕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 分析,得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査报告。本地区属于新兴的小工业城市,最近三年 来,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社区体系,这是本活动得以开展的有利的客观条件。其 次,本地区文化氛围比较薄弱,学生们学习语文主要局限在教室中,因而,这次 活动可以使学生体会“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学文的意义,沟通课内与 课外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范围,促进学生关注身外事物发展,养成在生活中自 觉培养语文素养的习惯。第三,引导学生关注老人关心他人,培养学生初步的社 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爱心。 教学内容 、实施步骤 1.老师先向学生进行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项活动的意义。调 查前,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尊老敬老的故事或名言,激发学生关注老人的情感。 2.分组。学生自愿组合,老师协助调整。5-6人为一组,分成6组,任命或推举一人为 组长,由组长与组员协商分工:联系社区者,访问老人时提问者,速记者,制表者,填表者, 写总结者 3.确定调查对象、范围:每组就近联系社区,确定访问对象,一般定为5-6位老人。请 社区负责人推荐不同层次的老人 4.调查内容:制成表格式样,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列表内容和形式。(1)老年人基本生 活情况:姓名,性别,经济收入,身体健康状况,有无伴侣,医疗保健情况(公费,私费) 子女情况;(2)日常生活情况:每日生活程序,主要活动:(3)精神方面:有何种爱好,特 长,参加什么文化活动;(4)愿望:最希望什么。鼓励学生探询老人的性格,情感,思想等 深层次的问题,自行设计问题,鼓励有个性的访谈 5.对调査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 6.在班上宣读调查报告,并谈自己的感想、体会 有关资料 (一)有关尊老敬老的故事或名言 (1)孔融让梨 (2)张良拾履 (3)父慈子孝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6)《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 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走到何处都带着父母 (8)自己观察感受到的孝敬老人的事。 总结敬老的理由 (1)老人用一生奉献给社会和家庭,他们是功臣
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教学要求: “尊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 有所乐”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中学生,应该 关注这一社会问题。围绕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 分析,得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本地区属于新兴的小工业城市,最近三年 来,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社区体系,这是本活动得以开展的有利的客观条件。其 次,本地区文化氛围比较薄弱,学生们学习语文主要局限在教室中,因而,这次 活动可以使学生体会“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学文的意义,沟通课内与 课外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范围,促进学生关注身外事物发展,养成在生活中自 觉培养语文素养的习惯。第三,引导学生关注老人关心他人,培养学生初步的社 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爱心。 教学内容: 一、实施步骤 1.老师先向学生进行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项活动的意义。调 查前,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尊老敬老的故事或名言,激发学生关注老人的情感。 2.分组。学生自愿组合,老师协助调整。5-6 人为一组,分成 6 组,任命或推举一人为 组长,由组长与组员协商分工:联系社区者,访问老人时提问者,速记者,制表者,填表者, 写总结者。 3.确定调查对象、范围:每组就近联系社区,确定访问对象,一般定为 5-6 位老人。请 社区负责人推荐不同层次的老人。 4.调查内容:制成表格式样,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列表内容和形式。(1)老年人基本生 活情况:姓名,性别,经济收入,身体健康状况,有无伴侣,医疗保健情况(公费,私费), 子女情况;(2)日常生活情况:每日生活程序,主要活动;(3)精神方面:有何种爱好,特 长,参加什么文化活动;(4)愿望:最希望什么。鼓励学生探询老人的性格,情感,思想等 深层次的问题,自行设计问题,鼓励有个性的访谈。 5.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得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 6.在班上宣读调查报告,并谈自己的感想、体会。 二、有关资料 (一)有关尊老敬老的故事或名言 (1)孔融让梨 (2)张良拾履 (3)父慈子孝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6)《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 (7)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走到何处都带着父母. (8)自己观察感受到的孝敬老人的事。 总结敬老的理由: (1)老人用一生奉献给社会和家庭,他们是功臣
(2)老人节俭,付出多,索取少。 (3)老人牵挂儿女,对儿女有无私的爱 (4)老人有智慧,有经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共计五十条,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 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1%,达到9062 万,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从1982年开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我国就完成了发达 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根据预测,以 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7%上升到14%所需时间作比较,中国为28年,法国115年,瑞典85 年,英国和德国45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快于老年人 口增长率。至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0%上升到20%,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老年及高龄老年人增加所带来的养老、医疗 和照料的负担,会使我们真正感到老龄问题的压力 (四)调查举例 老年人生活状况 目前,国际上已普遍进入老年型社会,1999年已被定为国际老年人年。为此,中国社 会调查事务所(SSIC)进行了一次“中国老年人状况”调查,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心老 年人的生活 此次调查通过电话访问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北京、上海、青岛、武汉、重庆、广州六 市的老年人,有效样本为1756份。 1.多数家庭幸福和睦 本次调查显示,有77.4%的老人表示,子女对他们是尊重和关心的,其中有四成的老人 认为子女对他们非常尊重和关心。有12.8%的家庭关系一般,只有9.8%的老人认为家庭关系 不和睦。约有六成的老人表示,女儿对他们的关系更细致一些。 在本次调查的家庭中,几乎所有的老人表示,希望有子女陪在身边,并希望不在家中住 的子女经常回来陪陪他们。 约有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不能接受西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但约有10%的高级知识分 子家庭表示,能够接受西方的观念。 几乎所有的家庭中,子女都要定期给父母一定的生活费。在子女向父母要较多的钱时 有三成父母会无偿提供,有超过六成的家庭会明确“借”的关系。 绝大多数老人都承认子女存在“代沟”问题,在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方面,只有30.4% 的家庭做到完全地开诚布公,有47.7%的家庭会有一定的交流和商量,剩下有11.9%的家庭 各行其是,互不干扰,同老人住在一起的子女平均每天陪伴老人的时间在一个小时内的占 38.4%,在一到两个小时之间的占49.3%,三个小时以上的只占12.3%。在这种情况下,割代 亲现象就十分自然和普遍 2.身体和医疗状况 在本次调查中,接近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在常见的疾病的排序 中,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疾病、骨科疾病排在前三位。只有不到两成的老人每年到医疗机 构进行全面体检,每年花在医疗上的费用,在500元以下占62.3%,在500元至1000元的 占27.5%,1000元的以上的占10.2%。究其原因,有37.5%的老人认为家里不宽裕而不能多 花钱,有31.2%的老人认为人老有病是常事,不必太在意,有25.4%的老人认为老年病不好 治,不想花冤枉钱。 在医药费的负担上,有53.4%的费用有社会系统承担,其次是由老人自己承担,占35.5%
(2)老人节俭,付出多,索取少。 (3)老人牵挂儿女,对儿女有无私的爱 (4)老人有智慧,有经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共计五十条,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 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2001 年,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 7.1%,达到 9062 万,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从 1982 年开始,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内,我国就完成了发达 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根据预测,以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从 7%上升到 14%所需时间作比较,中国为 28 年,法国 115 年,瑞典 85 年,英国和德国 45 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 80 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快于老年人 口增长率。至 2050 年,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现在的 10%上升到 20%,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 1/5。老年及高龄老年人增加所带来的养老、医疗 和照料的负担,会使我们真正感到老龄问题的压力。 (四)调查举例 老年人生活状况 目前,国际上已普遍进入老年型社会,1999 年已被定为国际老年人年。为此,中国社 会调查事务所(SSIC)进行了一次“中国老年人状况”调查,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心老 年人的生活。 此次调查通过电话访问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北京、上海、青岛、武汉、重庆、广州六 市的老年人,有效样本为 1756 份。 1.多数家庭幸福和睦 本次调查显示,有 77.4%的老人表示,子女对他们是尊重和关心的,其中有四成的老人 认为子女对他们非常尊重和关心。有 12.8%的家庭关系一般,只有 9.8%的老人认为家庭关系 不和睦。约有六成的老人表示,女儿对他们的关系更细致一些。 在本次调查的家庭中,几乎所有的老人表示,希望有子女陪在身边,并希望不在家中住 的子女经常回来陪陪他们。 约有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不能接受西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但约有 10%的高级知识分 子家庭表示,能够接受西方的观念。 几乎所有的家庭中,子女都要定期给父母一定的生活费。在子女向父母要较多的钱时, 有三成父母会无偿提供,有超过六成的家庭会明确“借”的关系。 绝大多数老人都承认子女存在“代沟”问题,在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方面,只有 30.4% 的家庭做到完全地开诚布公,有 47.7%的家庭会有一定的交流和商量,剩下有 11.9%的家庭 各行其是,互不干扰,同老人住在一起的子女平均每天陪伴老人的时间在一个小时内的占 38.4%,在一到两个小时之间的占 49.3%,三个小时以上的只占 12.3%。在这种情况下,割代 亲现象就十分自然和普遍。 2.身体和医疗状况 在本次调查中,接近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在常见的疾病的排序 中,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疾病、骨科疾病排在前三位。只有不到两成的老人每年到医疗机 构进行全面体检,每年花在医疗上的费用,在 500 元以下占 62.3%,在 500 元至 1000 元的 占 27.5%,1000 元的以上的占 10.2%。究其原因,有 37.5%的老人认为家里不宽裕而不能多 花钱,有 31.2%的老人认为人老有病是常事,不必太在意,有 25.4%的老人认为老年病不好 治,不想花冤枉钱。 在医药费的负担上,有 53.4%的费用有社会系统承担,其次是由老人自己承担,占 35.5%
再次是子女,占9.7%,最后是其他亲属,占1.4% 有七成的老人表示,医疗机构对老人就医还是照顾的,在挂号、取药、诊病、住院方面 有优先权 3.老年人的生活日趋丰富 本次调查显示,有76.3%的老年人养有花或其他植物,有59.7%的老人经常参加体育锻 炼,有40.3%的老人经常下棋、大扑克,有36.4%的老人经常读书,有34.5%的老人学习书 法和绘画,有21.5%的人参加过老年协会,有三四成左右的人参加过老年大学。还有许多老 年人热心参加社会活动,希望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4存在的问题 约有三分之一的老人反映企业拖欠过工资和医药费,约有七成多的老人还不清楚《中华 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法》的具体内容,在遇到个人不能解决,需要找有关的老年机构时, 有时解决得不能满意后有扯皮现象,有些地区对老年人工作不太重视,在申请老年大学或其 他老年机构时常会遇到诸多困难,一些老年机构也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处于较低的层次 (摘自《大众医学网》) 试题样式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 2.写出两句尊老的名言 (1) 3.如果要你去调查你所住地方的老年人状况,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1.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被称为“跑步进 入老龄化"。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3.(1)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医疗保健情况;子女情况;日常生活情况;主要活动情况; 文化活动情况;有什么愿望。) 中考连接: [05河池市]综合能力考查。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过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中学生,我们也应该关注 这一社会问题。 1.试就某村(社居)老年人生活状况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以调查活动小组组 长的身份,拟一份调查计划(提纲)。(3分)调查计划(提纲) 2.就当前孤寡老人的社会的救助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2分) 1答:(1)调查某村(社区)总人口数,老年人人口数,老年人所占比例;(2)调查某村(社 区)孤寡老人数,孤寡老人占老年人比例;(3)调查某村(社区)孤寡老人的吃住、娱乐
再次是子女,占 9.7%,最后是其他亲属,占 1.4%。 有七成的老人表示,医疗机构对老人就医还是照顾的,在挂号、取药、诊病、住院方面 有优先权。 3.老年人的生活日趋丰富 本次调查显示,有 76.3%的老年人养有花或其他植物,有 59.7%的老人经常参加体育锻 炼,有 40.3%的老人经常下棋、大扑克,有 36.4%的老人经常读书,有 34.5%的老人学习书 法和绘画,有 21.5%的人参加过老年协会,有三四成左右的人参加过老年大学。还有许多老 年人热心参加社会活动,希望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4.存在的问题 约有三分之一的老人反映企业拖欠过工资和医药费,约有七成多的老人还不清楚《中华 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法》的具体内容,在遇到个人不能解决,需要找有关的老年机构时, 有时解决得不能满意后有扯皮现象,有些地区对老年人工作不太重视,在申请老年大学或其 他老年机构时常会遇到诸多困难,一些老年机构也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 处于较低的层次 等。 (摘自《大众医学网》) 三、试题样式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 。 2.写出两句尊老的名言 (1) (2) 3.如果要你去调查你所住地方的老年人状况,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1. 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被称为“跑步进 入老龄化”。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3. (1)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医疗保健情况;子女情况;日常生活情况;主要活动情况; 文化活动情况;有什么愿望。) 中考连接: [05 河池市]综合能力考查。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过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中学生,我们也应该关注 这一社会问题。 1.试就某村(社居)老年人生活状况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以调查活动小组组 长的身份,拟一份调查计划(提纲)。(3 分)调查计划(提纲) 一、 二、 三、 2.就当前孤寡老人的社会的救助问题,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2 分) 答: 1.答:(1)调查某村(社区)总人口数,老年人人口数,老年人所占比例;(2)调查某村(社 区)孤寡老人数,孤寡老人占老年人比例;(3)调查某村(社区)孤寡老人的吃住、娱乐
医疗卫生等受助程度。评分标准:列出一点给1分,共3分。2开放题:评分标准:能从如 何解决孤寡老人吃住、娱乐、医疗卫生等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且语言通顺的给2分,答 得不完满的酌情扣分。 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百家” 教学要求: 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基本范例。了解“诸子百家”学说的大致内容,体味 其博大精深。了解“诸子百家”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内容: (一)基本内容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文化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 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 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 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 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 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 诸子百家主要学派是道家和儒家,传统划分是根据《汉书·艺文志》而来,共分为十二 家,分别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小说家、农 家和方技家,兵家在现代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医家则被放在了方技家中,显得有些冷落 “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 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但也是一种 夸张的说法。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 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 邹衍、吕不韦等 诸子百家中,儒家创始人孔子因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以致 儒家学说不仅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显著,而且还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对中民民族 精神形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 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我们应该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 自己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 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 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 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 (二)有关资料 1.“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故事 (1)孔子周游列国 (2)老子骑青牛出关 (3)庄子梦中化蝶
医疗卫生等受助程度。评分标准:列出一点给 1 分,共 3 分。2.开放题:评分标准:能从如 何解决孤寡老人吃住、娱乐、医疗卫生等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且语言通顺的给 2 分,答 得不完满的酌情扣分。 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百家” 教学要求: 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基本范例。了解“诸子百家”学说的大致内容,体味 其博大精深。了解“诸子百家”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内容: (一)基本内容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文化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础。尤其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内 产生的诸子百家学说,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千秋万代留下了 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人类文化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 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 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 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 诸子百家主要学派是道家和儒家,传统划分是根据《汉书·艺文志》而来,共分为十二 家,分别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小说家、农 家和方技家,兵家在现代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医家则被放在了方技家中,显得有些冷落。 “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 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但也是一种 夸张的说法。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 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 邹衍、吕不韦等。 诸子百家中,儒家创始人孔子因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在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以致 儒家学说不仅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显著,而且还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对中民民族 精神形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科学思想;法家的唯物思 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我们应该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 自己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己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 精神,来启示自己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 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 “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等等思想。 (二)有关资料 1.“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的故事 (1)孔子周游列国 (2)老子骑青牛出关 (3)庄子梦中化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