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0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试卷分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应ying应届应承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B.折zhe折腾折本斗折蛇行损兵折将 C.差cha差异差劲鬼使神差参差不齐 D.兴xing兴叹兴替夙兴夜寐兴师动众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B.中国现在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有人预测,倘若国际英语分崩离析,中式 英语很有可能成为最突出的分支。 C.第13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巧言令 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D.在北纬30度线上,奇观绝景俯拾皆是,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南美的玛雅文化遗址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如“阿Q”、“WT0”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仅进入了教科书,而且 活跃在各类媒体上 B.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事业,政府要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动员社 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其中。 C.“大部制”改革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提高政府部门的 办事效率,增强其服务能力。 D.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 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4.依据画线句,在下面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话语意连贯,句式整齐。(5分) 美无处不在:聆听大海,浩瀚涛声会激荡你的胸怀 当你 嗅到初春的第一楼泥土的气息,青春的花朵便绽放在你生命的枝 只要你有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大自然就会成为绝美的图 景。 5.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请选择两个角度评价下面一则新闻,要 求观点明确,不超过40字。(4分) 近一段时间,“于丹现象”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于丹在“百家讲坛”主讲的节目收视率一直 第1页共14页
第 1 页 共 14 页 南京市 2OO8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 文 2008.04 注意事项: 试卷分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共 16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18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应 yìng 应.届 应.承 得心应.手 应.接不暇 B.折 zhé 折.腾 折.本 斗折.蛇行 损兵折.将 C.差 chā 差.异 差.劲 鬼使神差. 参差.不齐 D.兴 xīng 兴.叹 兴.替 夙兴.夜寐 兴.师动众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 ...工,令人叹服。 B.中国现在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有人预测,倘若国际英语分崩离析 ....,中式 英语很有可能成为最突出的分支。 C.第 13 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巧言令 ... 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D.在北纬 30 度线上,奇观绝景俯拾皆是 ....,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南美的玛雅文化遗址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如“阿 Q”、“WTO”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仅进入了教科书,而且 活跃在各类媒体上。 B.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事业,政府要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大环保工作的力度,动员社 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其中。 C.“大部制”改革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提高政府部门的 办事效率,增强其服务能力。 D.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 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4.依据画线句,在下面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话语意连贯,句式整齐。(5 分) 美无处不在:聆听大海,浩瀚涛声会激荡你的胸怀; , ;当你 嗅到初春的第一楼泥土的气息 , 青春的花朵便绽放在你生命的枝 头; , ;……只要你有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大自然就会成为绝美的图 景。 5.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请选择两个角度评价下面一则新闻,要 求观点明确,不超过 40 字。(4 分) 近一段时间,“于丹现象”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于丹在“百家讲坛”主讲的节目收视率一直
很高,她的通俗化解读经典的书籍销售得异常火爆。《于丹<庄子>心得》新书签售活动曾创下日 签售1.5万册的纪录。与此同时,就在签售会当天,一位男土冲入会场,脱去外套,露出T恤 上面赫然写着“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几个大字。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一些博士生在网上 联合发帖,称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来猥亵孔子”,甚至希望“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 课,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答:(1) (2) 二、(3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李愬以父荫起家,授卫尉少卿。愬有筹略,善骑射。元和十一年,用兵讨蔡州吴元济囯。 七月,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战败,又命袁滋为帅,滋亦无功。愬抗表自陈,愿于军前自效。宰相李 逢吉亦以愬才可用,遂充随唐邓节度使。兵士摧败之余,气势伤沮,愬揣知其情,乃不肃部伍 或以不肃为言,愬日:“贼方安袁尚书之宽易,吾不欲使其改备。”乃绐告三军日:“天子知愬柔 而忍耻,故令抚养尔辈。战者,非吾事也。”军众信而乐之。士卒伤痍者,愬亲自抚之。贼以尝 败高、袁二帅,又以忽名位非所畏惮者,不甚增其备 愬沉勇长算,推诚待士,故能用其卑弱之势,出贼不意。居半岁,知人可用,完缉器械,乃 谋袭蔡。尝获贼将丁土良,召入与语,辞气不挠,愬异之,因释其缚。士良感之,乃日:“贼将 吴秀琳总众数干,不可遽破者。士良能降秀琳。”愬从之,十二月,吴秀琳以兵三干降。愬乃以 秀琳之众攻吴房县,收其外城,胜捷而归。或劝愬遂拔吴房,愬曰:“取之则合势而固其穴,不 如留之以分其力。 初,吴秀琳之降,愬单骑至栅下与之语,亲释其缚,署为衙将。秀琳感恩,期于效报,谓愬 曰:“若欲破贼,须得李佑,某无能为也。″佑者,贼之骑将,有胆略,守兴桥栅,常侮易官军 去来不可备。愬召其将史用诚诫之曰:“今佑以众获麦于张柴,尔可以三百骑伏旁林中,又使摇 旆于前,示将焚麦者。佑素易我军,必轻而来逐,尔以轻骑搏之,必获佑。”用诚等如其料,果 擒佑而还。愬解缚而客礼之,署为散兵马使,令佩刀巡警,出入帐中,略无猜闲。愬乘间常召桔 屏人而语,或至夜分。愬益知贼中虚实。 陈许节度使李光颜勇冠诸军,贼悉以精卒抗光颜。由是愬乘其无备,十月,将袭蔡州。十日 夜,阴晦雨雪,以李佑率突将三干为先锋,愬自帅中军而行。贼恃昊房之固,晏然无-人知者。 李佑坎墉而先登,敢锐者从之,尽杀守门卒而登其门。元济请罪,乃槛送京师。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三) [注]吴元济,唐宪宗时淮西节度使,长期割据蔡州(今河南汝南)。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愬揣知其情,乃不肃部伍 肃:恭敬 B.乃给告三军日 绐:欺骗 C.秀琳感思,期于效报 期:希望 D.佑素易我军,必轻而来逐易:轻视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愬“有筹略”的一组是()(3分) 第2页共14页
第 2 页 共 14 页 很高,她的通俗化解读经典的书籍销售得异常火爆。《于丹<庄子>心得》新书签售活动曾创下日 签售 1.5 万册的纪录。与此同时,就在签售会当天,一位男士冲入会场,脱去外套,露出 T 恤, 上面赫然写着“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几个大字。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一些博士生在网上 联合发帖,称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来猥亵孔子”,甚至希望“‘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 课,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答:(1) (2) 二、(3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李愬以父荫起家,授卫尉少卿。愬有筹略,善骑射。元和十一年,用兵讨蔡州吴元济[注]。 七月,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战败,又命袁滋为帅,滋亦无功。愬抗表自陈,愿于军前自效。宰相李 逢吉亦以愬才可用,遂充随唐邓节度使。兵士摧败之余,气势伤沮,愬揣知其情,乃不肃部伍。 或以不肃为言,愬曰:“贼方安袁尚书之宽易,吾不欲使其改备。”乃绐.告三军曰:“天子知愬柔 而忍耻,故令抚养尔辈。战者,非吾事也。”军众信而乐之。士卒伤痍者,愬亲自抚之。贼以尝 败高、袁二帅,又以忽名位非所畏惮者,不甚增其备。 愬沉勇长算,推诚待士,故能用其卑弱之势,出贼不意。居半岁,知人可用,完缉器械,乃 谋袭蔡。尝获贼将丁士良,召入与语,辞气不挠,愬异之,因释其缚。士良感之,乃曰:“贼将 吴秀琳总众数千,不可遽破者。士良能降秀琳。”愬从之,十二月,吴秀琳以兵三千降。愬乃以 秀琳之众攻吴房县,收其外城,胜捷而归。或劝愬遂拔吴房,愬曰:“取之则合势而固其穴,不 如留之以分其力。” 初,吴秀琳之降,愬单骑至栅下与之语,亲释其缚,署为衙将。秀琳感恩,期.于效报,谓愬 曰:“若欲破贼,须得李佑,某无能为也。”佑者,贼之骑将,有胆略,守兴桥栅,常侮易官军, 去来不可备。愬召其将史用诚诫之曰:“今佑以众获麦于张柴,尔可以三百骑伏旁林中,又使摇 旆于前,示将焚麦者。佑素易.我军,必轻而来逐,尔以轻骑搏之,必获佑。”用诚等如其料,果 擒佑而还。愬解缚而客礼之,署为散兵马使,令佩刀巡警,出入帐中,略无猜闲。愬乘间常召桔, 屏人而语,或至夜分。愬益知贼中虚实。 陈许节度使李光颜勇冠诸军,贼悉以精卒抗光颜。由是愬乘其无备,十月,将袭蔡州。十日 夜,阴晦雨雪,以李佑率突将三千为先锋,愬自帅中军而行。贼恃吴房之固,晏然无一人知者。 李佑坎墉而先登,敢锐者从之,尽杀守门卒而登其门。元济请罪,乃槛送京师。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三) [注]吴元济,唐宪宗时淮西节度使,长期割据蔡州(今河南汝南)。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愬揣知其情,乃不肃.部伍 肃:恭敬 B.乃绐.告三军日 绐:欺骗 C.秀琳感恩,期.于效报 期:希望 D.佑素易.我军,必轻而来逐 易:轻视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愬“有筹略”的一组是( )(3 分)
①愬抗表白陈,愿于军前自效 ②贼方安袁尚书之宽易,吾不欲使其改备 ③战者,非吾事也 ④攻吴房县,收其外城,胜捷而归 ⑤若欲破贼,须得李佑 ⑥尔以轻骑搏之,必获祜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出兵讨伐叛将蔡州吴元济,两任统帅作战不利。李愬上奏自荐,宰相李逢吉认为李 愬有才能,可以任用,就任命他担任随唐邓节度使,参与平叛。 李愬谋袭蔡州,对兵士以诚相待,并准备好充足的武器装备,同时,利用叛军新近战败 士气低落,被自己的军威所震慑的有利时机,出兵奇袭,攻克蔡州。 C.李愬采用降将吴秀琳建议,先擒叛军悍将李佑。他在李祜率兵收割麦子时,派兵佯装要 放火烧毁麦田,引诱李佑轻率追击,结果预先埋伏的唐军骑兵将其活捉。 D.李祜被俘,李愬以礼相待,委以官职,不加猜忌防范,使李祜感激报效,不仅提供了叛 军的虚实,而且作为前锋在雨雪之夜偷袭蔡州,率先登城,占领了城门。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召入与语,辞气不挠,愬异之,因释其缚 译文: (2)取之则合势而固其穴,不如留之以分其力。 译文: (3)愬乘间常召裙,屏人而语,或至夜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寄鉴上人 [唐]左偃 从携手阻戈鋋③,屈指如今已十年 长记二林②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 冬夜听雨戏作 [宋]陆游 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 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注]①戈鋋(yon),借指战争。②二林,庐山东林寺、西林寺的合称。③本诗作于淳煕五年 秋,这年诗人54岁,他告别四川军旅生活,回到故乡绍兴。 (1)这两首诗分别“记”、“快”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情景?(4分) 答 (2)这两首诗在写“听雨”的内容时,运用的手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 第3页共14页
第 3 页 共 14 页 ①愬抗表白陈,愿于军前自效 ②贼方安袁尚书之宽易,吾不欲使其改备 ③战者,非吾事也 ④攻吴房县,收其外城,胜捷而归 ⑤若欲破贼,须得李佑 ⑥尔以轻骑搏之,必获祜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朝廷出兵讨伐叛将蔡州吴元济,两任统帅作战不利。李愬上奏自荐,宰相李逢吉认为李 愬有才能,可以任用,就任命他担任随唐邓节度使,参与平叛。 B.李愬谋袭蔡州,对兵士以诚相待,并准备好充足的武器装备,同时,利用叛军新近战败, 士气低落,被自己的军威所震慑的有利时机,出兵奇袭,攻克蔡州。 C.李愬采用降将吴秀琳建议,先擒叛军悍将李佑。他在李祜率兵收割麦子时,派兵佯装要 放火烧毁麦田,引诱李佑轻率追击,结果预先埋伏的唐军骑兵将其活捉。 D.李祜被俘,李愬以礼相待,委以官职,不加猜忌防范,使李祜感激报效,不仅提供了叛 军的虚实,而且作为前锋在雨雪之夜偷袭蔡州,率先登城,占领了城门。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召入与语,辞气不挠,愬异之,因释其缚。 译文: (2)取之则合势而固其穴,不如留之以分其力。 译文: (3)愬乘间常召裙,屏人而语,或至夜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寄鉴上人 [唐]左偃 一从携手阻戈鋋①,屈指如今已十年。 长记二林②同宿夜,竹斋听雨共忘眠。 冬夜听雨戏作③ [宋]陆游 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 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注]①戈鋋(yán),借指战争。②二林,庐山东林寺、西林寺的合称。③本诗作于淳熙五年 秋,这年诗人 54 岁,他告别四川军旅生活,回到故乡绍兴。 (1)这两首诗分别“记”、“快”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情景?(4 分) 答: (2)这两首诗在写“听雨”的内容时,运用的手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鹏之徙于南冥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逍遥游》) (3)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 《登高》) (5)桃李不言, (《史记·李将军列传》) 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巴黎圣母院 柳鸣九 圣诞节下午,我来到了巴黎圣母院。 弥撒正在进行。大厅里坐满了人,走道上也站满了人。走道上的人像坐着的听众一样,也在 胸前画十字,也随着神父的指挥唱圣诗圣歌。音乐声和神父的声音一停,上千人的大厅里没有一 点嘈杂声,人群只在唱圣歌的时候,在齐声回答“阿门”的时候,才发出声音。这里什么人都有 有穿着讲究的,也有服装寒酸的,有老夫老妻,也有年轻的夫妇们和他们未成年的孩子,还有各 种身份、各种年龄的男女。他们的表情样虔诚,法国人平时脸部常有的那种机智、活跃、调皮 甚至玩世不恭的神情,都不见踪影了,完全沉浸在宣道和音乐声中。有些人低着头在沉思,有的 人把木椅转过来,跪在椅子上。过道上不时有人走动,但动作缓慢轻柔,大气都不敢出,即使是 青年人,也早已收起了他们一出教堂门也许就要恢复的放肆轻佻的常态。我看到个男子坐在神 父的面前,这是一个练达世故的中年人,从讲究的衣着来看,他显然在世俗中混得相当不错,现 多么值得深思在法国封建社会,从教会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以后,神父和教士就成为讽刺 揭露的对象,宗教教义就受到诘难。拉伯雷在《巨人传》里几乎把有关宗教的一切神圣的事物都 嘲笑遍了。到18世纪,宗教和教会更是遭到彻底的否定。到了18世纪末,巴黎民众干脆涌入 巴黎圣母院,打碎了原来的宗教偶像,在这里举行了理性女神即位的典礼。然而,理性女神在巴 黎圣母院的地位却难以巩固。后来,拿破仑与教皇签订协议,在法国恢复宗教信仰,承认天主教 是“大多数法国人的宗教”,于是,巴黎圣母院停敲了近十年之久的大钟又敲了起来,巴黎圣母 院的“香火”再也没有断过。 他们真相信天主?现在已经是科学高度发达、人类进入了宇宙空间的新世纪,他们仍然相信 诺亚方舟那些陈旧的神话?记得两三个星期前,我和一对老夫妇坐在圣母院广场旁边的椅子上聊 天时,我这样问他们。那位衣着整齐的老先生回答说:“"的确相信。如果您不相信,您怎么解释 这样奇妙的世界是谁创造的?而且,人,总应该相信一点什么。 第4页共14页
第 4 页 共 14 页 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逍遥游》)) (3)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 《登高》) (5)桃李不言, 。(《史记·李将军列传》) (6) ,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三、(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巴黎圣母院 柳鸣九 圣诞节下午,我来到了巴黎圣母院。 弥撒正在进行。大厅里坐满了人,走道上也站满了人。走道上的人像坐着的听众一样,也在 胸前画十字,也随着神父的指挥唱圣诗圣歌。音乐声和神父的声音一停,上千人的大厅里没有一 点嘈杂声,人群只在唱圣歌的时候,在齐声回答“阿门”的时候,才发出声音。这里什么人都有, 有穿着讲究的,也有服装寒酸的,有老夫老妻,也有年轻的夫妇们和他们未成年的孩子,还有各 种身份、各种年龄的男女。他们的表情一样虔诚,法国人平时脸部常有的那种机智、活跃、调皮 甚至玩世不恭的神情,都不见踪影了,完全沉浸在宣道和音乐声中。有些人低着头在沉思,有的 人把木椅转过来,跪在椅子上。过道上不时有人走动,但动作缓慢轻柔,大气都不敢出,即使是 青年人,也早已收起了他们一出教堂门也许就要恢复的放肆轻佻的常态。我看到一个男子坐在神 父的面前,这是一个练达世故的中年人,从讲究的衣着来看,他显然在世俗中混得相当不错,现 在,他两手合在胸前,与神父严肃认真地交谈。 多么值得深思!在法国封建社会,从教会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以后,神父和教士就成为讽刺 揭露的对象,宗教教义就受到诘难。拉伯雷在《巨人传》里几乎把有关宗教的一切神圣的事物都 嘲笑遍了。到 18 世纪,宗教和教会更是遭到彻底的否定。到了 18 世纪末,巴黎民众干脆涌入 巴黎圣母院,打碎了原来的宗教偶像,在这里举行了理性女神即位的典礼。然而,理性女神在巴 黎圣母院的地位却难以巩固。后来,拿破仑与教皇签订协议,在法国恢复宗教信仰,承认天主教 是“大多数法国人的宗教”,于是,巴黎圣母院停敲了近十年之久的大钟又敲了起来,巴黎圣母 院的“香火”再也没有断过。 他们真相信天主?现在已经是科学高度发达、人类进入了宇宙空间的新世纪,他们仍然相信 诺亚方舟那些陈旧的神话?记得两三个星期前,我和一对老夫妇坐在圣母院广场旁边的椅子上聊 天时,我这样问他们。那位衣着整齐的老先生回答说:“的确相信。如果您不相信,您怎么解释 这样奇妙的世界是谁创造的?而且,人,总应该相信一点什么
人,总应该相信一点什么。现在,这些人的态度和表情,清凊楚楚地告诉我,对于他们来说 这是一个严肃而神圣的时刻,他们从生存竞争中、从灯红酒绿中完全超脱了出来,正在思考一些 严肃的事物。我深知,他们所相信的东西只不过是并不存在的彼岸世界,然而,他们却相信得这 样认真、这样严肃、这样执著、这样热烈,我多少有些感动了! 我走出教堂的大门,准备乘地铁回我的住所。我知道,地铁站旁有一个花市,那是一个五彩 缤纷的地方;还有个鸟市,有各种奇珍鸟雀的啾叫与婉转啼鸣。但今天是圣诞,恐怕不会开市。 走完.了阿尔戈尔街,到了塞纳河边,河对岸一排大电影广告赫赫在目,画的是……请允许我不 加复述,画面实在不雅,而且,画的下方还有一句隐晦的粗话。我知道这张广告在地铁的走道里、 在街口、在河岸,到处都有,它像海洋一样包围着巴黎,因为,圣诞节期间,这部片子正在巴黎 各影院上演 这时,我产生一个感觉比起这张广告来我刚才在巴黎圣母院里所见识到的那一点“灵性 也许是巴黎世俗扭转里的一缕轻烟 12.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对巴黎圣母院大厅内仪式的场景进行描写?(4分) 13.作者“深思,,的内容有哪些?请分条加以概括。(6分) 答 14.第六段中,作者写花市、鸟市和广告牌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5答 15.结合作品,说说你对文章结尾段画线语句的理解。(6分) 请从以下四、五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荀子的文学创新 兴盛于汉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从文体流变探其渊源,如“赋也 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这主要是从汉赋形式的演变上,探求 其受诗、骚等前代文学样式的影响与联系。但真正自觉地去进行赋的创作并对汉赋产生重大影响 的第一个创赋人和奠基者,应该是荀子。 荀子是第—个以赋命篇的人。他的著作《赋篇》包括《礼》、《知》、《云》《蚕》、《针》等五 篇。其中,有对礼、知等抽象的精神产物的形象化描写,也有对云、蚕、针等具体事物的逼真摹 写。在形式上,采用主客问答方式,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七言或多言,善用排比,韵散间出。 在手法上,则铺陈回环,绘声绘色。这些都是后来汉赋作者所继承并发展的大赋特点,这应该是 严格意义上的最早的赋。看来,荀孑不仅是赋的创名者,也是赋作范式的创制者。这说明赋之最 早岀现应是荀子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当然,赋体在汉代蔚为大观,类型繁多,其发端和起源, 也不会是单一的。但荀子作为第一个自觉进行赋创作的人,应是体物赋的创始者。清人王芑孙在 《读赋卮言》中说:“相如之徒,敷典{离文,乃从荀法。″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所谓体物模型 的典型的汉大赋是以荀子作赋之法来创作的 第5页共14页
第 5 页 共 14 页 人,总应该相信一点什么。现在,这些人的态度和表情,清清楚楚地告诉我,对于他们来说, 这是一个严肃而神圣的时刻,他们从生存竞争中、从灯红酒绿中完全超脱了出来,正在思考一些 严肃的事物。我深知,他们所相信的东西只不过是并不存在的彼岸世界,然而,他们却相信得这 样认真、这样严肃、这样执著、这样热烈,我多少有些感动了!…… 我走出教堂的大门,准备乘地铁回我的住所。我知道,地铁站旁有一个花市,那是一个五彩 缤纷的地方;还有个鸟市,有各种奇珍鸟雀的啾叫与婉转啼鸣。但今天是圣诞,恐怕不会开市。 走完.了阿尔戈尔街,到了塞纳河边,河对岸一排大电影广告赫赫在目,画的是……请允许我不 加复述,画面实在不雅,而且,画的下方还有一句隐晦的粗话。我知道这张广告在地铁的走道里、 在街口、在河岸,到处都有,它像海洋一样包围着巴黎,因为,圣诞节期间,这部片子正在巴黎 各影院上演。 这时,我产生一个感觉:比起这张广告来,我刚才在巴黎圣母院里所见识到的那一点“灵性”, 也许是巴黎世俗扭转里的一缕轻烟。 12.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对巴黎圣母院大厅内仪式的场景进行描写?(4 分) 答: 13.作者“深思,,的内容有哪些?请分条加以概括。(6 分) 答: 14.第六段中,作者写花市、鸟市和广告牌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15.结合作品,说说你对文章结尾段画线语句的理解。(6 分) 答: 请从以下四、五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四、(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荀子的文学创新 兴盛于汉代、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特殊文体的赋,前人多从文体流变探其渊源,如“赋也 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这主要是从汉赋形式的演变上,探求 其受诗、骚等前代文学样式的影响与联系。但真正自觉地去进行赋的创作并对汉赋产生重大影响 的第一个创赋人和奠基者,应该是荀子。 荀子是第一个以赋命篇的人。他的著作《赋篇》包括《礼》、《知》、《云》、《蚕》、《针》等五 篇。其中,有对礼、知等抽象的精神产物的形象化描写,也有对云、蚕、针等具体事物的逼真摹 写。在形式上,采用主客问答方式,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七言或多言,善用排比,韵散间出。 在手法上,则铺陈回环,绘声绘色。这些都是后来汉赋作者所继承并发展的大赋特点,这应该是 严格意义上的最早的赋。看来,荀子不仅是赋的创名者,也是赋作范式的创制者。这说明赋之最 早出现应是荀子创新性文学实践的结晶。当然,赋体在汉代蔚为大观,类型繁多,其发端和起源, 也不会是单一的。但荀子作为第一个自觉进行赋创作的人,应是体物赋的创始者。清人王芑孙在 《读赋卮言》中说:“相如之徒,敷典{离文,乃从荀法。”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所谓体物模型 的典型的汉大赋是以荀子作赋之法来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