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区城郊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2006.11 注意:三、四两大题是选考题,考生只选做其中一道,记分也只记一道的分数。 I卷(阅读66分) 甲必考题(51分) 本试卷包括阅读和表达两部分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 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4题 汉语,我想对你哭 北国骑士 ①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 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 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 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 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 ②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但是,如果 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 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③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 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硏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 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 。具体地 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国家线”的话,即 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水平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
1 潮阳区城郊中学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2006.11 注意:三、四两大题是选考题,考生只选做其中一道,记分也只记一道的分数。 Ⅰ卷 (阅读 66 分) 甲 必考题(51 分) 本试卷包括阅读和表达两部分,共 8 页。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 题卷上。 一、 现代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 1—4 题。 汉语,我想对你哭 北国骑士 ①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 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 ,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 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 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 ②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但是,如果 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 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③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 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 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 。具体地 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国家线”的话,即 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水平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
④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年武汉大学博士 生录取的英语线,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分、50分,而理科应届、往届考生分别只 需50分、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 分之多。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土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 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 ⑤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冷漠,了解也浅陋。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 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两干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 “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 混乱真是让人惊叹! ⑥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 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 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几十年前,美籍华人 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 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在许多最需要 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 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消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 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大奇观。 ⑦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想这篇体现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 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 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
2 ④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0 年武汉大学博士 生录取的英语线,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 55 分、50 分,而理科应届、往届考生分别只 需 50 分、45 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 100 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 10 分之多。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 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 ⑤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冷漠,了解也浅陋。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 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两千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 “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 混乱真是让人惊叹! ⑥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 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 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几十年前,美籍华人 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 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在许多最需要 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 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消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 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 ⑦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想这篇体现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 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 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
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吗? ⑧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 “狼″。但我想,即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 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 ⑨汉语,我只有对你哭 请根据文意,在①段和③段的横线上分别按要求填上适当的词语。(2分) 答:(1)①段横线上填 (双音词) (2)③段横线上填 (熟语) 2.文中引用丁肇中先生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请根据文意回答。(6分) 3.题目是《汉语,我想对你哭》,而篇末则说:“汉语,我只有对你哭”。为什么“我”开始是“想 哭”而结尾则“只有……哭”?(6分) 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认为一个民族陷入了对英语的畸形崇拜、狂热追求,其实学不到什么新东西,只是花 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B.第四段谈到“我们对英语的态度是矛盾的”,意在说明对英语的学习、考试都要从实际需要 出发。 C.文中列举“准大学生们”在高考作文中反映的问题,其原因是英语的泛滥导致年轻一代对 汉语的冷漠 D.文中引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意在说明汉语是美丽的,不要盲目迷信外语万能,不要等 到危及汉语存亡时后悔不迭。 E.作者写作本文旨在向全社会呼吁:要加强对汉语的重视,使汉语能够取代英语的现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目 杨琰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阃(k un统兵在外的将帅)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琰。逾 年,安丰被兵,琰慨然曰:“事亟矣,琰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琰念置身行伍间, 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 3
3 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吗? ⑧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 “狼”。但我想,即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 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 ⑨汉语,我只有对你哭! 1.请根据文意,在①段和③段的横线上分别按要求填上适当的词语。(2 分) 答:(1)①段横线上填 (双音词) (2)③段横线上填 (熟语) 2.文中引用丁肇中先生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请根据文意回答。(6 分) 3.题目是《汉语,我想对你哭》,而篇末则说:“汉语,我只有对你哭”。为什么“我”开始是“想…… 哭”而结尾则“只有……哭”?(6 分) 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作者认为一个民族陷入了对英语的畸形崇拜、狂热追求,其实学不到什么新东西,只是花 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B.第四段谈到“我们对英语的态度是矛盾的”,意在说明对英语的学习、考试都要从实际需要 出发。 C.文中列举“准大学生们”在高考作文中反映的问题,其原因是英语的泛滥导致年轻一代对 汉语的冷漠。 D.文中引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意在说明汉语是美丽的,不要盲目迷信外语万能,不要等 到危及汉语存亡时后悔不迭。 E.作者写作本文旨在向全社会呼吁:要加强对汉语的重视,使汉语能够取代英语的现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3 分) (一)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9 题目。 杨琰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阃(k ǔn,统兵在外的将帅)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琰。逾 年,安丰被兵,琰慨然曰:“事亟矣,琰请行。” 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琰念置身行伍间, 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
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琰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 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琰偿之,琰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琰目汉高祖以黄金万厅付 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态之心邪似道始置之。洪尝宴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 琰从容回:“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 受其拜,琰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 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壁守黄州,檄λ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琰 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琰退曰:“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琰副之,何 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通时,士壁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 (《宋史·杨琰传》)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琰 征谋:征战的计谋 B.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 稽数:核实数目 C.珙坐受其拜,琰为动色 动色:生气变脸色。 D.惜欠沉细者 沉细:沉稳细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 B.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杲幕 尝用其策为“小子房” C.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D.寻以战功升三官 但恐终以勇败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杨琰出任驻淮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很器重他,多次向他咨询政治军事方面的事。安丰被 敌兵包围,情况危急时,他主动提出前去,用奇策解围。 B.杨琰能非常刻苦地训练自己的军事本领。在制置使盂珙手下为官时,曾因财务事招致贾似 道要杀他,杨琰不惜金钱结交豪杰说服贾似道赦免了他。 C.杨琰曾说服孟珙不斩宴客时出语不逊的手下军官。后来有大将立了功,庆贺时盂珙竟傲慢 地坐着接受杨琰拜见,杨琰很受触动,于是专心学业,后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 D.杨琰受向士壁征召人其幕府,不久立战功升官。后来在沙市同王登畅谈到半夜,回来后他 说,王登勇敢有胆量,恐怕会因不够沉稳细致而失败。王登死后,人们认为他的话是知人之言 用“/”给文段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似道欲杀之琰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 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
4 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琰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 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琰偿之,琰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琰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 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洪尝宴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 琰从容回:“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 受其拜,琰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 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壁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琰 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琰退曰:“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琰副之,何 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壁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 (《宋史·杨琰传》)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琰 征谋:征战的计谋。 B.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 稽数:核实数目 C.珙坐受其拜,琰为动色.. 动色:生气变脸色。 D.惜欠沉细..者 沉细:沉稳细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 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 B.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杲幕 尝用.其策为“小子房” C.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D.寻以.战功升三官 但恐终以.勇败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杨琰出任驻淮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很器重他,多次向他咨询政治军事方面的事。安丰被 敌兵包围,情况危急时,他主动提出前去,用奇策解围。 B.杨琰能非常刻苦地训练自己的军事本领。在制置使盂珙手下为官时,曾因财务事招致贾似 道要杀他,杨琰不惜金钱结交豪杰说服贾似道赦免了他。 C.杨琰曾说服孟珙不斩宴客时出语不逊的手下军官。后来有大将立了功,庆贺时盂珙竟傲慢 地坐着接受杨琰拜见,杨琰很受触动 ,于是专心学业,后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 D.杨琰受向士壁征召人其幕府,不久立战功升官。后来在沙市同王登畅谈到半夜,回来后他 说,王登勇敢有胆量,恐怕会因不够沉稳细致而失败。王登死后,人们认为他的话是知人之言。 8.用“/”给文段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 分) 似 道 欲 杀 之 琰 曰 汉 高 祖 以 黄 金 万 斤 付 陈 平 不 问 出 入 公乃 顾 此 区 区 不 以 结 豪 杰 之 心 邪 似 道 始 置 之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题4分) )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2)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 (二)诗歌阅读(7分) 鉴赏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0-11题。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10.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3分) 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1.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4分) (三)名言名篇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2)塞上长城空自许, ,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阿房宫赋》 乙选考题(15分) 请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跨大题选做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列小说,完成13-15题 秘密 邵昌玺 早上七点钟,新来的办事员周可就早早地来到工厂,因为今天要举行一项同外商洽谈合作项 目并引进外资的重要活动,他必须赶在八点之前把会场布置妥当。昨天下班之前周可就已经把会 场布置好了,今天需要在一些细节上完善一下
5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每题 4 分) (1)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2)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 (二)诗歌阅读(7 分) 鉴赏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0-11 题。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 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 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 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10. 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3 分) A. 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 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C. 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 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11. 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4 分) (三)名言名篇默写(6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 (2)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房宫赋》 乙 选考题(15 分) 请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跨大题选做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列小说,完成 13—15 题: 秘密 邵昌玺 早上七点钟,新来的办事员周可就早早地来到工厂,因为今天要举行一项同外商洽谈合作项 目并引进外资的重要活动,他必须赶在八点之前把会场布置妥当。昨天下班之前周可就已经把会 场布置好了,今天需要在一些细节上完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