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高三语文2008.1 本试卷分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县区、考试号、姓名、座 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 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甲必考题 、文学类作品阅读(共20分) 草原上的日出 [英】多丽丝·莱辛[译]青闰 (1)在清晨的灌木丛中,一个小男孩遇到了如下情景: 2)他跑得更近了,然后又静静地站住,一种莫名的新的恐惧使他停下了脚步。他 四周的草儿生机勃勃,正在窃窃私语。他狂乱地四下张望,接着低头看去。地上黑压压的 全是蚂蚁,又大又壮,它们对他视而不见,急匆匆地向挣扎着的什么东西奔去,好像亮闪 闪的黑水在草中流淌着。 (3)之后,他屏住呼吸。怜悯和惊惧攫住了他,只见一只野兽倒在地上并停止了尖 叫。.此时此刻,他只听见一只鸟儿在鸣唱,以及行色匆匆的蚂蚁的沙沙声。 (4)他抬头冲那只不住扭动、时而抽搐的黑色东西望去。它比刚才安静了。从那团 微微扭动的东西尚能模糊看出是只小鹿。 (5)他突然想到他可以开枪射击,让它结束痛苦:于是,他举起枪。然而,他又缓 缓地放下了枪。那只鹿再不可能有什么感觉了,它的挣扎是神经的机械反射。但使他放下 枪的并不仅仅是这个,而是一种在脑海里逐渐膨胀的愤怒、痛苦和抗拒感:如果我没来 它也会这样死去。我干吗要干涉呢?类似这样的事情灌木丛中随处可见,随时都在发生。 活着的东西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这是生命的演变过程。我阻止不了,我也无法阻止。我无 能为力。他很高兴那只鹿已经失去知觉不再感到痛苦了,因此他不必下决心去杀死它。此 时,他脚下的蚂蚁们嘴里衔着粉红色的肉片正浩浩荡荡地返回。他的鼻子闻到了新鲜鹿肉 的酸味。他极力控制着空胃徒劳地抽搐,然后提醒自己:这些蚂蚁也需要吃东西 (6)那东西已经小了。现在,它看上去已经难以辨别。他不晓得时间已经过去了多 久,随后看见那个黑影渐渐变小,些许白色从中显露出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是的,是 太阳刚刚升起来了,它照耀在岩石上。唉,整个事情不可能超过几分钟 (⑦)他跨步前行,信步踩碎了几只蚂蚁,将它们从衣服上拂掉,直至他站到那具骨 架前。它已经被剔净了肉。除了白骨上粉红色的碎肉块,仿佛它已经在那里躺了好多年。 骨头四周,蚂蚁嘴里衔着肉,渐渐稀少 (8)那个男孩朝它们一一又大又黑又丑的蚂蚁们望去。其中有几只站住,正用闪亮 的时小眼睛盯住他看。“滚!”他冷酷地对那些蚂蚁说:“我不喜欢你们!不管怎么样,都
扬州市 2007~2008 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高三语文 2008.1 本试卷分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县区、考试号、姓名、座 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 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甲 必考题 一、文学类作品阅读(共 20 分) 草原上的日出 [英】多丽丝·莱辛 [译]青 闰 (1)在清晨的灌木丛中,一个小男孩遇到了如下情景: (2)他跑得更近了,然后又静静地站住,一种莫名的新的恐惧使他停下了脚步。他 四周的草儿生机勃勃,正在窃窃私语。他狂乱地四下张望,接着低头看去。地上黑压压的 全是蚂蚁,又大又壮,它们对他视而不见,急匆匆地向挣扎着的什么东西奔去,好像亮闪 闪的黑水在草中流淌着。 (3)之后,他屏住呼吸。怜悯和惊惧攫住了他,只见一只野兽倒在地上并停止了尖 叫。.此时此刻,他只听见一只鸟儿在鸣唱,以及行色匆匆的蚂蚁的沙沙声。 (4)他抬头冲那只不住扭动、时而抽搐的黑色东西望去。它比刚才安静了。从那团 微微扭动的东西尚能模糊看出是只小鹿。 (5)他突然想到他可以开枪射击,让它结束痛苦;于是,他举起枪。然而,他又缓 缓地放下了枪。那只鹿再不可能有什么感觉了,它的挣扎是神经的机械反射。但使他放下 枪的并不仅仅是这个,而是一种在脑海里逐渐膨胀的愤怒、痛苦和抗拒感:如果我没来, 它也会这样死去。我干吗要干涉呢?类似这样的事情灌木丛中随处可见,随时都在发生。 活着的东西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这是生命的演变过程。我阻止不了,我也无法阻止。我无 能为力。他很高兴那只鹿已经失去知觉不再感到痛苦了,因此他不必下决心去杀死它。此 时,他脚下的蚂蚁们嘴里衔着粉红色的肉片正浩浩荡荡地返回。他的鼻子闻到了新鲜鹿肉 的酸味。他极力控制着空胃徒劳地抽搐,然后提醒自己:这些蚂蚁也需要吃东西! (6)那东西已经小了。现在,它看上去已经难以辨别。他不晓得时间已经过去了多 久,随后看见那个黑影渐渐变小,些许白色从中显露出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是的,是 太阳刚刚升起来了,它照耀在岩石上。唉,整个事情不可能超过几分钟。 (7)他跨步前行,信步踩碎了几只蚂蚁,将它们从衣服上拂掉,直至他站到那具骨 架前。它已经被剔净了肉。除了白骨上粉红色的碎肉块,仿佛它已经在那里躺了好多年。 骨头四周,蚂蚁嘴里衔着肉,渐渐稀少。 (8)那个男孩朝它们——又大又黑又丑的蚂蚁们望去。其中有几只站住,正用闪亮 的时小眼睛盯住他看。“滚! ”他冷酷地对那些蚂蚁说:“我不喜欢你们!不管怎么样,都
不喜欢。滚吧!”说完,他想像着那些蚂蚁转身离去的情景 (9)他在那些骨头边弯下腰,触摸头颅上的孔穴:那是眼睛所在的地方,他想到了 鹿那水汪汪的黑眼睛,觉得这一切难以置信。 (10)那天早上,也许一小时前这只小生灵还骄傲又自由地走在灌木丛中,感受着皮肤 上的凉意,就像他自己感受到的那样,感到兴奋。它自豪地踩着大地,轻轻地甩动着漂亮 的白尾巴,嗅着清晨寒冷的空气。它像国王和统治者们那样行走。自由漫步在这片灌木丛 中。每片草叶为它而生长,闪亮纯净的河水供它饮用。 (11)但是,接着一一发生了什么事呢?谁会想到这样一只箭步如飞的动物会被一群蚂 蚁困住呢? (《意林》2007年第11期,本文作者系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联系下文,第(1)段中写“四周的草儿生机勃勃”、“窃窃私语”,分别使用了什 么手法?各有什么作用?(4分) ①写草儿“生机勃勃”②写草儿“窃窃私语″ 2.第(5)段小男孩为什么先“举起枪”?(2分)然后又为什么“放下枪”?(4分) 3.第(10)段主要描写了小鹿的什么特征?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5分) 4.对文题“草原上的日出’’有下列三种理解,你赞成哪一种?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理 解,解说你赞成的理由。(5分) (1)草原上的日出,象征着小男孩当天在草原上目睹蚂蚁吞噬小鹿一事后获得了新 想法。 (2)早晨的太阳起着烘托作用,渲染小鹿瞬间被蚂蚁吞噬的悲剧气氛。 (3)草原上的日出是每天都有的事情,象征新生命总是在旧生命消亡的基础上产生 的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 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四十八年,秦复定上党郡 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 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日:“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 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 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 下,固不得已矣。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 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武安君闻之, 由是与应侯有隙 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病愈,秦王欲使 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孥秦之日久矣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 ,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使王龅代陵将,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 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 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
不喜欢。滚吧!”说完,他想像着那些蚂蚁转身离去的情景。 (9)他在那些骨头边弯下腰,触摸头颅上的孔穴:那是眼睛所在的地方,他想到了 鹿那水汪汪的黑眼睛,觉得这一切难以置信。 (10)那天早上,也许一小时前这只小生灵还骄傲又自由地走在灌木丛中,感受着皮肤 上的凉意,就像他自己感受到的那样,感到兴奋。它自豪地踩着大地,轻轻地甩动着漂亮 的白尾巴,嗅着清晨寒冷的空气。它像国王和统治者们那样行走。自由漫步在这片灌木丛 中。每片草叶为它而生长,闪亮纯净的河水供它饮用。 (11)但是,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呢?谁会想到这样一只箭步如飞的动物会被一群蚂 蚁困住呢? (《意林》2007 年第 11 期,本文作者系 2007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联系下文,第(1)段中写“四周的草儿生机勃勃”、“窃窃私语”,分别使用了什 么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4 分) ①写草儿“生机勃勃”②写草儿“窃窃私语" 2.第(5)段小男孩为什么先“举起枪”? (2 分)然后又为什么“放下枪”? (4 分) 3.第(10)段主要描写了小鹿的什么特征?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 (5 分) 4.对文题“草原上的日出’’有下列三种理解,你赞成哪一种?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理 解,解说你赞成的理由。 (5 分) (1)草原上的日出,象征着小男孩当天在草原上目睹蚂蚁吞噬小鹿一事后获得了新 想法。 (2)早晨的太阳起着烘托作用,渲染小鹿瞬间被蚂蚁吞噬的悲剧气氛。 (3)草原上的日出是每天都有的事情,象征新生命总是在旧生命消亡的基础上产生 的。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8 题。(18 分)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 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四十八年,秦复定上党郡。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 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日:“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 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 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 下,固不得已矣。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 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武安君闻之, 由是与应侯有隙。 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病愈,秦王欲使 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孥秦之日久矣。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 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使王龅代陵将,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 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 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
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 将自到,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 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起迁为武安君 迁:升迁 B.且诸侯救日至 且:而且;况且 C.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 怨:埋怨 D.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 乃:于是 6.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白起“善用兵”的一组是(3分) ①白起攻魏,虏三晋将②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 ③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④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⑤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⑥武安君言日:“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A.①⑧⑥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昭王四十八年,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苏代凭借巧妙的外交辞令说服了秦国丞相 应侯,解除了韩、赵两国灭亡的危机。 B.秦王派王龅统率部队攻打邯郸没能攻下来,打算让武安君赴任,武安君不肯;于 是再派应侯去请他,武安君就称病情严重不肯赴任 C.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刻画了白起杰出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也揭示了 其嗜。杀成性的性格缺陷,体现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D.居功自恃,不能正确处理与应侯的矛盾,不能顺从秦昭王是导致白起悲剧发生的 主要原因,文本流露出作者对白起悲剧结局的深沉慨叹和惋惜之情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分,每题3分) ①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②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 ③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①第一句所描写的骆氏亭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写这种环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旬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④积土成山 蛟龙生焉。(苟子《劝学》) ⑤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⑥天行健, 地势坤, (《周易》)
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 将自到,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 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白起迁为武安君 迁:升迁 B.且诸侯救日至 且:而且;况且 C.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 怨:埋怨 D.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 乃:于是 6.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现白起“善用兵”的一组是(3 分) ①白起攻魏,虏三晋将 ②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 ③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 ④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⑤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⑥武安君言日:“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A.①⑧⑥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昭王四十八年,秦军再次平定上党郡。苏代凭借巧妙的外交辞令说服了秦国丞相 应侯,解除了韩、赵两国灭亡的危机。 B.秦王派王龅统率部队攻打邯郸没能攻下来,打算让武安君赴任,武安君不肯;于 是再派应侯去请他,武安君就称病情严重不肯赴任。 C.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刻画了白起杰出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也揭示了 其嗜。杀成性的性格缺陷,体现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 D.居功自恃,不能正确处理与应侯的矛盾,不能顺从秦昭王是导致白起悲剧发生的 主要原因,文本流露出作者对白起悲剧结局的深沉慨叹和惋惜之情。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 分,每题 3 分) ①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②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 ③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①第一句所描写的骆氏亭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写这种环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旬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① ,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④积土成山, ; ,蛟龙生焉。(苟子《劝学》) ⑤定乎内外之分, ,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⑥天行健 , ;地势坤, 。 (《周易》)
三、语言知识和表达(共18分) 1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缭绕/潦倒熨贴/熨烫杏坛/昙花一现 B.停泊/湖泊便笺/缄默铜臭/臭味相投 C.积攒/攒动街巷/巷道寒暄/喧宾夺主 D.调皮/调剂花卉/荟萃救济/同舟共济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包括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球队卫冕的前景微乎其微,但是也要有一个成绩的底线,就是最少要获得明 年亚冠的参赛资格,也就是说必须要确保前两名,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B.戊戌变法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西方的教育体系也登堂 入室,私塾成了布满历史尘蠹的老朽,科学成了新宠 C.美国就有亨特兄弟哄抬银价而招致交易所限制措施惨遭滑铁卢的事例:所以,期 货市场根本就不存在大户战无不胜的神话,小户亦不必存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无 力感 D.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我 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常有男生抱怨说,如今这世道实在是不景气,十个女生中有十一个不会做饭的 可好消息则是,十个女生中起码有十个会对漂亮的厨具器皿爱不释手。 B.社区常年坚持卫生管理的周考查、月考评、季复査制度、常规考核制度和门前三 包制度,做到卫生工作规范化与制度化 C.我国新颁布的《物权法》.深受广大业主所欢迎,因为它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 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 D.在文昌西路与扬子江路交叉路口建设立交系统,将大大缓解这两条主干道在交通 高峰期的堵车问题。 14.下面是一位同学致老师的赠言,请仿照示例,以“人间的友情”开头写一段文字, 送给你即将毕业的同学。(4分) 示例: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生活是一组乐曲。亲爱的老师,愿你永远拥有 最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乐章 人间的友情 15.“金阳光房地产公司”对2007年与2006年不同年龄结构的购房群体购房增减情 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下面的图表是这次调查的统计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 后面的题目。(5分)
三、语言知识和表达(共 18 分) 1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缭绕/潦倒 熨贴/熨烫 杏坛/昙花一现 B.停泊/湖泊 便笺/缄默 铜臭/臭味相投 C.积攒/攒动 街巷/巷道 寒暄/喧宾夺主 D.调皮/调剂 花卉/荟萃 救济/同舟共济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包括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尽管球队卫冕的前景微乎其微,但是也要有一个成绩的底线,就是最少要获得明 年亚冠的参赛资格,也就是说必须要确保前两名,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B.戊戌变法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西方的教育体系也登堂 入室,私塾成了布满历史尘蠹的老朽,科学成了新宠。 C.美国就有亨特兄弟哄抬银价而招致交易所限制措施惨遭滑铁卢的事例;所以,期 货市场根本就不存在大户战无不胜的神话,小户亦不必存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无 力感。 D.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我 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常有男生抱怨说,如今这世道实在是不景气,十个女生中有十一个不会做饭的; 可好消息则是,十个女生中起码有十个会对漂亮的厨具器皿爱不释手。 B.社区常年坚持卫生管理的周考查、月考评、季复查制度、常规考核制度和门前三 包制度,做到卫生工作规范化与制度化。 C.我国新颁布的《物权法》.深受广大业主所欢迎,因为它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 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 D.在文昌西路与扬子江路交叉路口建设立交系统,将大大缓解这两条主干道在交通 高峰期的堵车问题。 14.下面是一位同学致老师的赠言,请仿照示例,以“人间的友情”开头写一段文字, 送给你即将毕业的同学。(4 分) 示例: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生活是一组乐曲。亲爱的老师,愿你永远拥有 最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乐章! 人间的友情 , 。 , , 。 15.“金阳光房地产公司”对 2007 年与 2006 年不同年龄结构的购房群体购房增减情 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下面的图表是这次调查的统计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 后面的题目。 (5 分)
购房群体年龄结构比例变化图 ■比例 15.0% 99% 0.3% 69 0.0% 10.0% 20岁以下 21-30岁 3l-40岁 41-50岁 岁以上 (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文字,解说这幅图表的主要内容。(3分) 2007年购房群体的年龄结构与2006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变化为: 2)请你根据这幅图表呈现的统计结果,对扬州的房地产公司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2分) 四、作文(70分) 16.以“平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套作和 宿构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五、六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8分) 无所求 余秋雨 (1)友情的错位,来源于我仃自身的错乱 (2)一些珍贵的缘分都己经稍纵即逝,而一堆无聊的关系却仍在不断灌溉。你去灌 溉,它就生长,长得密密层层、遮天避日,长得枝如虬龙、根如罗网,不能怪它,它以为 在烘托你、卫护你、宠爱你。几十年的积累,说不定已把自己与它长成一体。就像东南亚 热带雨林中,建筑与植物已不分彼此 (3)谁也没有想到,从企盼友情开始的人生,却被友情拥塞到不知自己是什么人 川端康成自杀时的遗言是“太拥塞了”,可见拥塞可以致命。我们会比他顽泼一点,还有 机会面对拥塞向自己高喊一声:你到底要什么样的友情 (4)只能等待我们自己来回答。然而可笑的是,我们的回答大部分都是早年的老师 慈祥的长辈、陈旧的著作所发出过的声音
(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文字,解说这幅图表的主要内容。 (3 分) 2007 年购房群体的年龄结构与 2006 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变化为: (2)请你根据这幅图表呈现的统计结果,对扬州的房地产公司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2 分) 四、作文(70 分) 16.以“平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套作和 宿构。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五、六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18 分) 无所求 余秋雨 (1)友情的错位,来源于我仃自身的错乱。 (2)一些珍贵的缘分都已经稍纵即逝,而一堆无聊的关系却仍在不断灌溉。你去灌 溉,它就生长,长得密密层层、遮天避日,长得枝如虬龙、根如罗网,不能怪它,它以为 在烘托你、卫护你、宠爱你。几十年的积累,说不定已把自己与它长成一体。就像东南亚 热带雨林中,建筑与植物已不分彼此。 (3)谁也没有想到,从企盼友情开始的人生,却被友情拥塞到不知自己是什么人。 川端康成自杀时的遗言是“太拥塞了”,可见拥塞可以致命。我们会比他顽泼一点,还有 机会面对拥塞向自己高喊一声:你到底要什么样的友情? (4)只能等待我们自己来回答。然而可笑的是,我们的回答大部分都是早年的老师、 慈祥的长辈、陈旧的著作所发出过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