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正确; D.“世民善之”,善,赞赏;句意为:李世民十分赞赏他的计策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CD.正确 B.依据原文“伺间而动”可知,“不要等待,应立即率军攻打窦建德的军队”错误,另外“李世民率军” 在文中也没有充分的依据 (5)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 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股,大腿;几,几乎;走,跑;句子翻译为:两条大腿打哆嗦,几乎想先跑 2句中重点词有:以,因为;足,足以;若,比得上;句子翻译为: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 的穿的不如人 ③句中重点词有:以,用;易,交换;许,答应;句子翻译为: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 定要答应我。 (2)A (5)①两条大腿打哆嗦,几乎想先跑;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③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参考译文
ABC.正确; D.“世民善之”,善,赞赏;句意为:李世民十分赞赏他的计策。 故选:D。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CD.正确; B.依据原文“伺间而动”可知,“不要等待,应立即率军攻打窦建德的军队”错误,另外“李世民率军” 在文中也没有充分的依据。 故选:B。 (5)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 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股,大腿;几,几乎;走,跑;句子翻译为:两条大腿打哆嗦,几乎想先跑; ②句中重点词有:以,因为;足,足以;若,比得上;句子翻译为: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 的穿的不如人; ③句中重点词有:以,用;易,交换;许,答应;句子翻译为: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 定要答应我。 答案: (1)D (2)A (3)D (4)B (5)①两条大腿打哆嗦,几乎想先跑; 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③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参考译文:
窦建德写信给秦王李世民,请唐军退到潼关,退还夺取的郑国土地,重修原来的睦邻关系。李世民召集 将佐商议此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兵锋,郭孝恪说:“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马上就会成阶下囚, 窦建德远道而来救助王世充,这是天意要郑、夏两国灭亡。我们应当凭借武牢之险抵御窦建德,视情况而 动,肯定能打败他们!″薛收说:“王世充保据东都,仓库充实,统帅的兵马,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现 在的困难只不过是缺粮。因为这个缘故,被我们拖住,想打打不了,要坚守又难以持久。窦建德亲自统帅 大军远道赴援,也会尽出其精锐。如果放他到此,两寇合兵,将河北的粮食运来供给洛阳,那么大战才展 开,不知什么时候结束。现在我们应当分出兵力围困洛阳,加深壕沟增高壁垒,如果王世充出兵,要小吣 不和他交战,大王您亲自率领骁勇精锐,先占据成皋,磨快兵器训练兵马,等他们到来,以逸待劳,一定 能够克敌。打败窦建德后,王世充自然也就败亡,不出二十天,就会捉住两个国君!”李世民十分赞赏他 的计策。 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以此来帮助自己理解句子的意思,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 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 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特定语气要译出来,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 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二)古诗词鉴赏(4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4分) 乙卯重五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2,艾束著危冠3。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 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 ③3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 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 (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
窦建德写信给秦王李世民,请唐军退到潼关,退还夺取的郑国土地,重修原来的睦邻关系。李世民召集 将佐商议此事,众人都请求避开窦建德的兵锋,郭孝恪说:“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马上就会成阶下囚, 窦建德远道而来救助王世充,这是天意要郑、夏两国灭亡。我们应当凭借武牢之险抵御窦建德,视情况而 动,肯定能打败他们!”薛收说:“王世充保据东都,仓库充实,统帅的兵马,都是江淮地区的精锐,现 在的困难只不过是缺粮。因为这个缘故,被我们拖住,想打打不了,要坚守又难以持久。窦建德亲自统帅 大军远道赴援,也会尽出其精锐。如果放他到此,两寇合兵,将河北的粮食运来供给洛阳,那么大战才展 开,不知什么时候结束。现在我们应当分出兵力围困洛阳,加深壕沟增高壁垒,如果王世充出兵,要小心 不和他交战,大王您亲自率领骁勇精锐,先占据成皋,磨快兵器训练兵马,等他们到来,以逸待劳,一定 能够克敌。打败窦建德后,王世充自然也就败亡,不出二十天,就会捉住两个国君!”李世民十分赞赏他 的计策。 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以此来帮助自己理解句子的意思,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 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 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特定语气要译出来,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 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二)古诗词鉴赏(4 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4 分) 乙卯重五①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②,艾束著危冠③。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注释】①乙卯:指 1195 年,这年作者 71 岁,在 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 ③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 (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 (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