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任课班级生科2009 级(3-4)班任课教师夏新福化学化工学院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组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课程名称 无机及分析化学 任课班级 生科 2009 级(3-4)班 任课教师 夏新福 化学化工学院 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组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夏新福职称副教投总学时56使用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呼世斌黄蔷蕾1.学握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和落液中的平衡理论等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原理阐明一些化学变化课的规律和现象,指导化学分析。程2.了解重要生命元素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等基本知识。教3.学握化学计算等基本技能,能使用化学手册查阁有关资料。学4.了解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5.适当介绍科学发展的近代理论,新技术和新成就,使学目生对当代科学发展的先进水平有一般的了解。的学时章次章名第一章4溶液和胶体第四章8物质结构简介6第二章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5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学4第六章分析化学概论时8第七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第八章5沉淀平衡与沉淀滴定法分7第九章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配第十章8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第十二章1吸光光度分折法
姓名 夏新福 职称 副教授 总学时 56 使用教材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呼世斌 黄蔷蕾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和溶液中 的平衡理论等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原理阐明一些化学变化 的规律和现象,指导化学分析。 2.了解重要生命元素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 变化规律等基本知识。 3.掌握化学计算等基本技能,能使用化学手册查阅有关资料。 4.了解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5.适当介绍科学发展的近代理论、新技术和新成就,使学 生对当代科学发展的先进水平有一般的了解。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时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4 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 8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 6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5 第六章 分析化学概论 4 第七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8 第八章 沉淀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5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7 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8 第十二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 1
年月日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教学2.掌握物质浓度的不同表示方法。目的3.了解水的相图。分散系s1-1一、分散系的概念二、分散系分类$1-2溶液的浓度教、物质的量及单位二、物质的量浓度学三、质量摩尔浓度四、摩尔分数五、质量分数内81-3稀溶液的依数性容一、水的相图二、稀溶液的依数性:1.蒸汽压下降2.沸点升高教学重教学重点: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质量分数。点、难教学难点:水的相图。点及教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辅以课件等。学方法作业、思考作业:P25,1-8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1页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1 页 教 学 目 的 1. 了解分散系的分类。 2. 掌握物质浓度的不同表示方法。 3. 了解水的相图。 教 学 内 容 §1―1 分散系 一、分散系的概念 二、分散系分类 §1―2 溶液的浓度 一、 物质的量及单位 二、 物质的量浓度 三、 质量摩尔浓度 四、摩尔分数 五、质量分数 §1―3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水的相图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 1.蒸汽压下降 2.沸点升高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质量分数。 教学难点:水的相图。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辅以课件等。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P25,1-8 课 后 记
年月日1.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在测定非电解质的教学分子量方面的应用。目的2.掌握溶胶的性质,胶体的结构(常见),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S1-3稀溶液的依数性二、稀溶液的依数性:教3.凝固点下降学4.渗透压5.强电解质简介内81-4胶体溶液容一、表面吸附二、溶胶的性质三、胶团的结构四、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教学重点: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教学重强电解质简介。点、难教学难点: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点及教强电解质简介。学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辅以课件等。作业、思作业:P259,10,11,12。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第2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2 页 教 学 目 的 1. 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在测定非电解质的 分子量方面的应用。 2. 掌握溶胶的性质,胶体的结构(常见),溶胶的稳定性 和聚沉。 教 学 内 容 §1―3 稀溶液的依数性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 3.凝固点下降 4.渗透压 5.强电解质简介 §1―4 胶体溶液 一、表面吸附 二、溶胶的性质 三、 三、胶团的结构 四、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 、 强电解质简介。 教学难点: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 、 强电解质简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辅以课件等。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读 材料 作业:P25 9,10,11,12。 课 后 记
年月日教学1.了解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目的2.掌握四个量子数。84-1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一、氢原子光谱二、玻尔理论s4-2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一、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教1.德布罗意波2.不确定原理学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内1.波函数与原子轨道2.概率密度和电子云容三、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像1.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2.四个量子数s4-3原子核外电子结构、多电子原子的能级教学重点:重点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薛定调方教学重程。波函数与原子轨道:四个量子数的取值。点、难教学难点: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点及教性;薛定调方程。学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辅以课件等。作业、思考作业:阅读教材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第3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3 页 教学 目的 1.了解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掌握四个量子数。 教 学 内 容 §4―1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一、氢原子光谱 二、玻尔理论 §4―2 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一、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德布罗意波 2.不确定原理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 1.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2.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三、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像 1.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2.四个量子数 §4―3 原子核外电子结构 一、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重点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及薛定谔方 程。波函数与原子轨道;四个量子数的取值。 教学难点: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 性;薛定谔方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辅以课件等。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阅读教材 课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