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任课班级生科09(1-2)任课教师赵芳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课程名称 无机及分析化学 任课班级 生科 09(1-2) 任课教师 赵 芳 化学化工 学院 化学 系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
杜志坚、姓名职称教授、副教授总学时56赵芳使用教材《无机及分析化学》呼世斌黄蔷蕾1.掌握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和溶液中课的平衡理论等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原理阐明一些化学变化的规律和现象,指导化学分析。程2.了解重要生命元素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等基本知识。教3.掌握化学计算等基本技能,能使用化学手册查阅有关资料。学4,了解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5.适当介绍科学发展的近代理论、新技术和新成就,使学目生对当代科学发展的先进水平有一般的了解。的章章次名学时5第一章溶液和胶体第二章物质结构简介8第三章6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第四章5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学5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论7第六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时5第七章沉淀平衡与沉淀滴定法分8第八章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8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配1第十章吸光光度分析法
姓名 杜志坚、 赵芳 职称 教授、副教授 总学时 56 使用教材 《无机及分析化学》 呼世斌 黄蔷蕾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和溶液中 的平衡理论等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原理阐明一些化学变化 的规律和现象,指导化学分析。 2.了解重要生命元素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 变化规律等基本知识。 3.掌握化学计算等基本技能,能使用化学手册查阅有关资料。 4.了解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5.适当介绍科学发展的近代理论、新技术和新成就,使学 生对当代科学发展的先进水平有一般的了解。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时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5 第二章 物质结构简介 8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 6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5 第五章 分析化学概论 5 第六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7 第七章 沉淀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5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8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8 第十章 吸光光度分析法 1
年月日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教学2.掌握物质浓度的不同表示方法。目的3.了解水的相图。$1-1分散系一、分散系的概念二、分散系分类教三、分散度和比表面积。学81-2溶液的浓度内物质的量及单位二、物质的量浓度一容三、质量摩尔浓度四、摩尔分数五、质量分数S1-3稀溶液的依数性一、水的相图教学重教学重点: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质量分数。点、难教学难点:水的相图。点及教教学方法:合班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应学方法用教具等。作业、思考作业:P25,1-8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第1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1 页 教 学 目 的 1. 了解分散系的分类。 2. 掌握物质浓度的不同表示方法。 3. 了解水的相图。 教 学 内 容 §1―1 分散系 一、分散系的概念 二、分散系分类 三、分散度和比表面积。 §1―2 溶液的浓度 一、 物质的量及单位 二、 物质的量浓度 三、 质量摩尔浓度 四、摩尔分数 五、质量分数 §1―3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水的相图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质量分数。 教学难点:水的相图。 教学方法:合班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应 用教具等。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作业:P25,1-8 课 后 记
年月日1.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教学殿下降及渗透压与浓度间的定量关系及其在测定非电目的解质的分子量方面的应用。2.能解释各种简单的自然现象。S1-3稀溶液的依数性二、稀溶液的依数性:教1.蒸汽压下降学2.沸点升高内3.凝固点下降容4.渗透压5.强电解质简介。教学重点: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教学重强电解质简介。点、难教学难点: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点及教强电解质简介。学方法教学方法:利用挂图,课堂讲授。作业、思作业:P259,10,11,12。考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第2页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2 页 教 学 目 的 1. 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 殿下降及渗透压与浓度间的定量关系及其在测定非电 解质的分子量方面的应用。 2. 能解释各种简单的自然现象。 教 学 内 容 §1―3 稀溶液的依数性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 1. 蒸汽压下降 2. 沸点升高 3. 凝固点下降 4. 渗透压 5. 强电解质简介。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 、 强电解质简介。 教学难点: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 、 强电解质简介。 教学方法:利用挂图,课堂讲授。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读 材料 作业:P25 9,10,11,12。 课 后 记
年月日1、掌握溶胶的性质,胶体的结构(常见),溶胶的稳定性和教学聚沉。目的2、了解表面活性物质和乳状液。s1-4胶体溶液一、表面吸附二、溶胶的性质教三、胶团的结构学四、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内81-5乳状液容一、表面活性物质二、乳状液。教学重点:胶团的结构: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教学重教学难点:表面吸附;溶胶的性质;胶团的结构;溶胶的稳点、难定性和聚沉。点及教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学方法作业、思考P2513,14。题、讨论题阅读材料课后记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第3页
年 月 日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3 页 教学 目的 1、掌握溶胶的性质,胶体的结构(常见),溶胶的稳定性和 聚沉。 2、了解表面活性物质和乳状液。 教 学 内 容 §1―4 胶体溶液 一、表面吸附 二、溶胶的性质 三、 三、胶团的结构 四、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1―5 乳状液 一、表面活性物质 二、乳状液。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胶团的结构;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教学难点:表面吸附;溶胶的性质;胶团的结构;溶胶的稳 定性和聚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作业、思考 题、讨论题 阅读材料 P25 13,14。 课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