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贽 高二语文备课组廖文华
【明】李贽 高二语文备课组 廖文华
教学目标 读懂原文。 2、了解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 念 3、《童心说》具有了近代启蒙思想的色 彩。是人的主体自觉的渴求和觉悟;无论是对 文艺批评,还是对教育的理论与实施,都具有 深刻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 读懂原文。 教学难点: 了解《童心说》对现代教育的理论与施 具有的积极意义
教学目标 1、读懂原文。 2、了解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 念。 3、《童心说》具有了近代启蒙思想的色 彩。是人的主体自觉的渴求和觉悟;无论是对 文艺批评,还是对教育的理论与实施,都具有 深刻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 读懂原文。 教学难点: 了解《童心说》对现代教育的理论与实施 具有的积极意义
背景介绍 反理学思潮的兴起,主要在于反对禁欲 主义观点。南宋时的陈亮、叶适等已开始反 对。到了明清之际,王夫之、戴震等人更指 出“天理”是离不开人欲、人情的,并控诉 了道学家们“以理杀人”的罪状。 学习李贽《童心说》,首先要明确它 所出现的思想史背景,即针对程朱理学成为 官方哲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成为桎梏 人的僵化思想而发,这样才能更好理解李贽 反对虚伪的世风,赞赏童心、突出个体的思 想意义
反理学思潮的兴起,主要在于反对禁欲 主义观点。南宋时的陈亮、叶适等已开始反 对。到了明清之际,王夫之、戴震等人更指 出“天理”是离不开人欲、人情的,并控诉 了道学家们“以理杀人”的罪状。 学习李贽《童心说》,首先要明确它 所出现的思想史背景,即针对程朱理学成为 官方哲学、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成为桎梏 人的僵化思想而发,这样才能更好理解李贽 反对虚伪的世风,赞赏童心、突出个体的思 想意义。 背景介绍
《童心说》是李贽公开诗伐假道学假文 学的一篇檄文,有着很大的震撼力。 、“童心说”反对把文学作为阐发孔孟 之道的工具,甚至把矛头指向孔孟及儒家经典, 指出他们的说教非“万世之至论”,不能“以 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童心说”反对复古主义的“文必秦 汉,诗必盛唐”的理论。他认为文学是在不断 变化和发展中出好作品,而作品的优劣不是愈 古愈好。 三、“童心说”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 偏见。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进而把 《西厢记》、《水浒传》列为“古今之至文
《童心说》是李贽公开讨伐假道学、假文 学的一篇檄文,有着很大的震撼力。 一、 “童心说”反对把文学作为阐发孔孟 之道的工具,甚至把矛头指向孔孟及儒家经典, 指出他们的说教非“万世之至论”,不能“以 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 二、“童心说”反对复古主义的“文必秦 汉,诗必盛唐”的理论。他认为文学是在不断 变化和发展中出好作品,而作品的优劣不是愈 古愈好。 三、“童心说”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 偏见。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进而把 《西厢记》、《水浒传》列为“古今之至文”
强调抒真情,说真话的《童 心说》,对古人今人以至后人 都有启迪,是为千古之至文
强调抒真情,说真话的《童 心说》,对古人今人以至后人 都有启迪,是为千古之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