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重“尊德性”,提倡“德治” 2.致力于经学,推行“礼治” 3.他用儒家三纲五常的礼教,尊卑上下的封建等级,同乡同井的乡土观念,武装编 练湘军 4.主张学习西方的船炮技术,注重水师建设 (二)左宗棠的经世实践 1.本之于外儒内法思想,认定为政在重纲纪,信赏必罚,主张以威与势整顿纲纪 2.主张各省自筹防御。主张兴办造船厂,仿造西洋船炮,改革旧有的水师 3重民情,关心人民的生活状况,重视农事及农民生活的改善,并以此为施政重心 4.注重边疆,喜好地理学及兵学,即曾自绘全国地图,成功经营陕甘边疆 学习目标 本次课内容主要是地主阶级革新派的革新思想和近现代的经世思想。通过该专 题的学习,使学生对革新派的革新思想有具体认识,这是中国跨入近代以来学习西 方迈出的重要一步,提出了许多新的革新观念。经世思想是贯穿近现代的重要思想, 是近代政治思想改革的指导理论。 作业 经世思潮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影响作用? 参考书目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 2.包世臣:《安吴四种》 3.魏源:《海国图志》 4.林则徐:《林则徐集》 .9
- 9 - 1.首重“尊德性”,提倡“德治” 2.致力于经学,推行“礼治” 3.他用儒家三纲五常的礼教,尊卑上下的封建等级,同乡同井的乡土观念,武装编 练湘军 4.主张学习西方的船炮技术,注重水师建设 (二)左宗棠的经世实践 1.本之于外儒内法思想,认定为政在重纲纪,信赏必罚,主张以威与势整顿纲纪 2.主张各省自筹防御。主张兴办造船厂,仿造西洋船炮,改革旧有的水师 3.重民情,关心人民的生活状况,重视农事及农民生活的改善,并以此为施政重心 4.注重边疆,喜好地理学及兵学,即曾自绘全国地图,成功经营陕甘边疆 学习目标 本次课内容主要是地主阶级革新派的革新思想和近现代的经世思想。通过该专 题的学习,使学生对革新派的革新思想有具体认识,这是中国跨入近代以来学习西 方迈出的重要一步,提出了许多新的革新观念。经世思想是贯穿近现代的重要思想, 是近代政治思想改革的指导理论。 作业 经世思潮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影响作用? 参考书目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 2.包世臣:《安吴四种》 3.魏源:《海国图志》 4.林则徐:《林则徐集》
专题二洋务思潮与改良思潮的比较分析 课程教学目标 本专题主要是对贯穿于洋务思潮和改良思潮中的思想内容进行讲解学习,通过 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把握指导洋务运动进行的思想观念及早期改良派提出 的思想主张,改良派既继承了洋务派提出的思想观念,又做了进一步发展,向西方 学习的深度加大。 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一、从“自强求富”到“中体西用”的洋务派 1.“洋务”代替“夷务” 2.“法贵变通”与“自强求富” 曾国藩与李鸿章承继了龚自珍、魏源的变易史观,主张“变通”。 李鸿章认为“自强”是国家“自立”的前提。“求富”是洋务派的另一主张, 就是创办民用工业,增加财政收入和开辟兵饷来源,使政治力量更加雄厚。 3.“中体西用”论 “中体西用”的大旨,可以变通的是优于中国的具体器物,如制器、练兵及科学 技术等,而作为中国立国之本的等级制度、伦常纲纪等是不变的。 “中体西用”是早期改良派与洋务派的共同主张,经早期改良派阐发而成为洋务 派的从政纲领 二、早期改良派的政治思想 1860年前后到甲午战争期间,是早期改良派活跃时期。代表人物有冯桂芬、薛 福成、王韬、郑观应、马建忠等。代表作有《庸庵全书》、《盛世危言》、《适可斋记 言记行》等。 1.变通趋时的圣人形象 早期改良派将圣人改塑与重构成为变通随时的楷模,他们认为社会历史的变易 是永恒的自然规律,当今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变动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变古以就 今” 2.中西论争中的道器、本末之辨 王韬以道器、本末来区分中学与西学,以为器是可变的,道是不变的,主张“器 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 -10
- 10 - 专题二 洋务思潮与改良思潮的比较分析 课程教学目标 本专题主要是对贯穿于洋务思潮和改良思潮中的思想内容进行讲解学习,通过 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把握指导洋务运动进行的思想观念及早期改良派提出 的思想主张,改良派既继承了洋务派提出的思想观念,又做了进一步发展,向西方 学习的深度加大。 课程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一、从“自强求富”到“中体西用”的洋务派 1.“洋务”代替“夷务” 2.“法贵变通”与“自强求富” 曾国藩与李鸿章承继了龚自珍、魏源的变易史观,主张“变通”。 李鸿章认为“自强”是国家“自立”的前提。“求富”是洋务派的另一主张, 就是创办民用工业,增加财政收入和开辟兵饷来源,使政治力量更加雄厚。 3.“中体西用”论 “中体西用”的大旨,可以变通的是优于中国的具体器物,如制器、练兵及科学 技术等,而作为中国立国之本的等级制度、伦常纲纪等是不变的。 “中体西用”是早期改良派与洋务派的共同主张,经早期改良派阐发而成为洋务 派的从政纲领。 二、早期改良派的政治思想 1860 年前后到甲午战争期间,是早期改良派活跃时期。代表人物有冯桂芬、薛 福成、王韬、郑观应、马建忠等。代表作有《庸庵全书》、《盛世危言》、《适可斋记 言记行》等。 1.变通趋时的圣人形象 早期改良派将圣人改塑与重构成为变通随时的楷模,他们认为社会历史的变易 是永恒的自然规律,当今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变动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变古以就 今”。 2.中西论争中的道器、本末之辨 王韬以道器、本末来区分中学与西学,以为器是可变的,道是不变的,主张“器 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
正是在中体西用、中道西器说的指引下,中国人对西学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 过程:船坚炮利 一一制器练兵一一科学技术一一政治制度。 3.提出对君主立宪制的设想 一面批判专制制度,一面提倡立宪。 首先,挽救民族危亡是设立议院的一个主要出发点。 其次,设立议院为国家富强之本。 再次,议院设立是杜绝君主专制的良方,并由此对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指责。 把商人参政看作“新政”的前提,要求商人参政,以财产限选、商人应选为议员的 要求。 4.民权思想的倡导 认为民众的权力是天所赋予的,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人不得以各种借口剥夺, 人人都有自主的权利,庸愚与圣智同一。借助上天的权威,否定了人间圣人崇拜的 权威。认为民权之有无是国家兴废的标准。王韬主张“伸民权” 学习目标 本次课内容主要是对洋务思潮和早期改良思潮的比较分析,通过该专题内容的 学习,使学生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思想主张有明确的认识,他们的思想既有 脉相承之处,又有差异处。 作业 洋务思潮与改良思潮的比较分析。 参考书目 1.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 2.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 3.张之洞:《劝学篇》 4.薛福成:《庸庵全书》 5郑观应:《盛世危言》 6.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11
- 11 - 正是在中体西用、中道西器说的指引下,中国人对西学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 过程:船坚炮利——制器练兵——科学技术——政治制度。 3.提出对君主立宪制的设想 一面批判专制制度,一面提倡立宪。 首先,挽救民族危亡是设立议院的一个主要出发点。 其次,设立议院为国家富强之本。 再次,议院设立是杜绝君主专制的良方,并由此对君主专制进行激烈指责。 把商人参政看作“新政”的前提,要求商人参政,以财产限选、商人应选为议员的 要求。 4.民权思想的倡导 认为民众的权力是天所赋予的,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人不得以各种借口剥夺, 人人都有自主的权利,庸愚与圣智同一。借助上天的权威,否定了人间圣人崇拜的 权威。认为民权之有无是国家兴废的标准。王韬主张“伸民权” 学习目标 本次课内容主要是对洋务思潮和早期改良思潮的比较分析,通过该专题内容的 学习,使学生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思想主张有明确的认识,他们的思想既有一 脉相承之处,又有差异处。 作业 洋务思潮与改良思潮的比较分析。 参考书目 1.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 2.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 3.张之洞:《劝学篇》 4.薛福成:《庸庵全书》 5.郑观应:《盛世危言》 6.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专题三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思潮 课程教学目标 本部分主要是维新运动前后思想界宣传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相关内容,通过本 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细致深入地了解思想家宣传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依据和提 出的思想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对其思想主张进行客观分析评价。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一、进化论与进化史观 严复系统地向国人介绍进化论思想,梁启超、谭嗣同也都介绍过进化论。 (一)严复的“天演之学” 1.译介《天演论》 赫胥黎《天演论》依据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论点是:生物是进化的,不 是不变的,进化的理由是“物竞天择”。 2.比较中西政治思想 他认为中国古代圣贤是惧怕自由的,而西方思想家则崇尚自由,认为自由是根 本,民主是自由的表现形式,主张“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他认为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日开民智,三日新民德 (二)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 1.公羊“三世”说 “三世”分别代表了三种各异的政治体制,即君主专制、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 2.借孔子“托古改制” 康有为用托古改制的手法对孔子这一理想人格进行了改塑,认为孔子是变通趋 时的楷模,是讲进化论和主张民主的,他说:“六经之中尧、舜、文王,皆孔子民 主君主之所寄托。” 3.创办刊物,提倡议院制 康有为将自己的理论化为政治实践,创办《时务报》、《强学会》,在《上清帝第 二书》中讲议院制,提出富国之法、养民之法、教民之法,要求设置定期变换的“议 郎”,以行开设议院之实。 (三)谭嗣同的“器体道用”论 .12
- 12 - 专题三 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思潮 课程教学目标 本部分主要是维新运动前后思想界宣传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相关内容,通过本 专题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细致深入地了解思想家宣传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依据和提 出的思想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对其思想主张进行客观分析评价。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一、进化论与进化史观 严复系统地向国人介绍进化论思想,梁启超、谭嗣同也都介绍过进化论。 (一)严复的“天演之学” 1.译介《天演论》 赫胥黎《天演论》依据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论点是:生物是进化的,不 是不变的,进化的理由是“物竞天择”。 2.比较中西政治思想 他认为中国古代圣贤是惧怕自由的,而西方思想家则崇尚自由,认为自由是根 本,民主是自由的表现形式,主张“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他认为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二)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 1.公羊“三世”说 “三世”分别代表了三种各异的政治体制,即君主专制、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 2.借孔子“托古改制” 康有为用托古改制的手法对孔子这一理想人格进行了改塑,认为孔子是变通趋 时的楷模,是讲进化论和主张民主的,他说:“六经之中尧、舜、文王,皆孔子民 主君主之所寄托。” 3.创办刊物,提倡议院制 康有为将自己的理论化为政治实践,创办《时务报》、《强学会》,在《上清帝第 二书》中讲议院制,提出富国之法、养民之法、教民之法,要求设置定期变换的“议 郎”,以行开设议院之实。 (三)谭嗣同的“器体道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