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 课程英文名称:Foreign Relationg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课程号:305040013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开课学期:春季 总学时:54学时 当.3 先修课程:国际关系史国际政治学原理口述当代中国外交中国对外关系与边疆问题 面向对象:国际政治专业 开课院/郡(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研究所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国际政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是面向国际政治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 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今的中国对外政策及 对外关系,迄今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大致划分为前30年(1949 1978)和后3 年(1979年至今)两大时期。本课程以中国对外政策为线索和依据,概括分析1949年以来中 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以呈现这段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概貌。目的在于使学生 全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过程,为将米从事有关工作打下较为坚实的 基础。教学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导论.3学时 知识单元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研究对象 参考学时:1学时 学习内容 1.对外关系概念的界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特点 学习目标 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特点。 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知识单元2:《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发展的阶段 参考学时:1学时 学习内容: 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 课程英文名称: Foreign Relationg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课程号:305040013 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 开课学期:春季 总学时:54 学时 学分:3 先修课程:国际关系史 国际政治学原理 口述当代中国外交 中国对外关系与边疆问题 面向对象:国际政治专业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研究所/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国际政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是面向国际政治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 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今的中国对外政策及 对外关系,迄今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大致划分为前 30 年(1949 一 l978)和后 30 年(1979 年至今)两大时期。本课程以中国对外政策为线索和依据,概括分析 l949 年以来中 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以呈现这段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概貌。目的在于使学生 全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过程,为将来从事有关工作打下较为坚实的 基础。教学方式: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 导论:3 学时 知识单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研究对象 参考学时:1 学时 学习内容: 1.对外关系概念的界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特点。 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知识单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发展的阶段 参考学时:1 学时 学习内容: 1.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到 50 年代中期。 2.第二个时期是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中期
3.第三个时期是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 4.第四个时期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5.第五个阶段是0年代末到现在 学习目标: 1.了解60多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知识单元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研究概况 参老学时.03学时 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研究和各高校开设情况 学习日标: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研究和各高校开设情况。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研究最主要的方法。 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现在研究最主要的成果? 知识单元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散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参考学时:0.3学时 学习内容: 1.系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情况,充分领会新中国领导人不同特色的 外交战略。 2.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3.开拓视野。 学习日标 了解不同时期的外交战 2.掌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情况 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是什么? 知识单元5: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学习方法 参考学时:0.4学时 学习内容: 1,老师课堂讲授 2.同学课堂上讨论 3.多媒体教学。 学习目标 了解如何准备收集课下阅读资料和准备课堂上讨论。 作业:
3. 第三个时期是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 4. 第四个时期是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 5. 第五个阶段是 80 年代末到现在 学习目标: 1.了解 60 多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知识单元 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研究概况 参考学时:0.3 学时 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研究和各高校开设情况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研究和各高校开设情况。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研究最主要的方法。 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现在研究最主要的成果? 知识单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参考学时:0.3 学时 学习内容: 1.系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情况,充分领会新中国领导人不同特色的 外交战略。 2.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3.开拓视野。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时期的外交战略。 2.掌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情况。 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是什么? 知识单元 5: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学习方法 参考学时:0.4 学时 学习内容: 1.老师课堂讲授。 2.同学课堂上讨论。 3.多媒体教学。 学习目标: 了解如何准备收集课下阅读资料和准备课堂上讨论。 作业:
思考如何学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这门课程? (二)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949 -1955)12学时 知识单元1:第一节 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制订 参考学时:1.5学时 学习内容: 一、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二、新的对外基本方针的制订 1.“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2 “另起炉灶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三、《共同纲领》和第一部宪法对外交政策的规定 四、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1.解放前和新中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概识 2. 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的概况 五、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1.关于承认问题 2,第一次建交高潮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概念、理论和针政策: 2.掌握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制订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作业 如何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 边倒”方针 3,新中国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之我见? 4.新中国是如何争取国际社会承认的? 5.为什么中英建立的是代办级外交关系? 参考书目 1,《毛洋东外交文选》 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2.《周恩来外交文选》 中央文献出版,1990 3.《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4.《周恩来传》(全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伍修权 《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 9 4958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 6.李越然回忆,权延赤整理《外交舞台上的新中国领袖》解放军出版社,1989 7.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新中国外交风云》(1 -3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8.李同成《中外建交秘闻》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9,陶文到《中关关系史 一1911一1950》重庆出版社,1995 10. 爱德温·马丁:《抉择与分歧: 英美对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的反应》,中共党史资料 出版社1990年版 1山.何虎生《告别西柏坡走进中南海的中共领袖》中共党史出版社 12.阮虹《一个外交家的经历:韩叙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思考如何学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这门课程? (二)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949—1955)12 学时 知识单元 1:第一节 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制订 参考学时:1.5 学时 学习内容: 一、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二、新的对外基本方针的制订 1.“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2.“另起炉灶” 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三、《共同纲领》和第一部宪法对外交政策的规定 四、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1. 解放前和新中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概况 2. 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的概况 五、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1..关于承认问题 2.第一次建交高潮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概念、理论和方针政策。 2.掌握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制订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作业: 1.如何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一边倒”方针? 3.新中国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之我见? 4.新中国是如何争取国际社会承认的? 5.为什么中英建立的是代办级外交关系? 参考书目: 1.《毛泽东外交文选》 中央文献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2.《周恩来外交文选》 中央文献出版,1990 3.《毛泽东传》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4.《周恩来传》(全四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5.伍修权 《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1950——1958)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 6.李越然 回忆,权延赤整理 《外交舞台上的新中国领袖》 解放军出版社,1989 7.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 《新中国外交风云》(1——3 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8.李同成 《中外建交秘闻》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9.陶文钊 《中美关系史——1911—1950》 重庆出版社,1993 10.爱德温•马丁:《抉择与分歧:英美对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的反应》,中共党史资料 出版社 1990 年版 11.何虎生 《告别西柏坡走进中南海的中共领袖》 中共党史出版社 12.阮 虹 《一个外交家的经历:韩叙传》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13.陈敦德《开国外交实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14.尼·特·费德林等《毛泽东与斯大林、赫鲁晓夫交往录》东方出版社,2004 15.伍修权《回忆与怀念》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1991 16.安·葛罗米柯鲍·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89 17.汪东兴《汪东兴日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8.薛衔天《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45~194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19 黄华《亲历与见闻 一黄华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20.宗道 《周南口述遥想当年羽扇纶今 21.《章汉夫传》编写组《章汉夫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22.耿飚《歌飚回忆录》上、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馆《解密外交文献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档案》(1949 1955)中国报出断社,2006 24.徐京利 《解密中国外交档案》中国档案出版社,200 25.陈敦德《起在1949 -开国外交实求》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 26.徐友珍 《分歧与协调 一美英关系中的承认新中国问题》(1949一1951)武汉 大学出版补2007 27.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全两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知识单元2:第二节以中苏同盟为核心的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参考学时:1.5学时 学习内容: 中苏同盟关系的建立 毛泽东 一次访 1中苏新条约的缔结 3.中苏关系的全面发展 4.中关系中的矛盾和问圆 二、同南斯拉夫和古巴的关系 1.同南斯拉夫的关系 )·南斯拉夫概况 (2).中南外交关系的建立 (3).中南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 2.同古巴的关系 1) 古巴概 中古外交关系的建立 (3).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 三、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 1。中国同周边补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 (1).中朝关系 (2).中越关系 (3).中蒙关系 2.中国同欧洲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
13.陈敦德 《开国外交实录》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14.尼·特·费德林 等 《毛泽东与斯大林 、赫鲁晓夫交往录》 东方出版社,2004 15.伍修权 《回忆与怀念》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6.安·葛罗米柯 鲍·波诺马廖夫 《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 》 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89 17.汪东兴 《汪东兴日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8.薛衔天 《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45~1949)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19.黄 华 《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7 20.宗道一 等 《周南口述 遥想当年羽扇纶今》 21.《章汉夫传》编写组 《章汉夫传》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22.耿飚 《耿飚回忆录》上、下册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馆《解密外交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档案》(1949 ——1955) 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 24.徐京利 《解密中国外交档案》 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 25.陈敦德 《崛起在 1949——开国外交实录》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 26.徐友珍 《分歧与协调——美英关系中的承认新中国问题》(1949—1951) 武汉 大学出版社 2007 27.杨奎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全两册)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知识单元 2:第二节 以中苏同盟为核心的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参考学时:1.5 学时 学习内容: 一、 中苏同盟关系的建立 1.中苏结盟的历史背景 2.毛泽东第一次访苏和中苏新条约的缔结 3.中苏关系的全面发展 4.中苏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 二、同南斯拉夫和古巴的关系 1.同南斯拉夫的关系 (1) .南斯拉夫概况 (2).中南外交关系的建立 (3). 中南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 2.同古巴的关系 (1).古巴概况 (2).中古外交关系的建立 (3).两国关系的曲折发展 三、 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 1.中国同周边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 (1).中朝关系 (2).中越关系 (3).中蒙关系 2.中国同欧洲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50年代以中苏同盟为核心的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2.掌握新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交往的原则 作业 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如何看待中国同南斯拉夫的关系。 参考书目: 1.徐则浩《王稼样年谱》中央文献出板社,2001 2.刘晓《出使苏联八年》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3.[俄]尼·费德林著,周爱琦译《我所接触德中苏领导人 一一费德林回忆录》新 华出版社195 4.伍修权 《回忆与怀念》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 5.师哲口述《在历史巨人身边一一师哲回忆录》,李海文整理,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 6.安·葛罗米柯鲍·被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一1980)》中国人 民大学出5社,1989 7.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一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人 民出版社,2006 8.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 一1991)新华出版社,2007 9.叶子龙口述《叶子龙回忆录》温卫东整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0.李家忠《越南国父胡志明》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1.师 《外蒙古独立 内幕》 人民中国出 社, 12.李健《台湾与前苏联交往秘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3.邸延生《历史的真迹:毛泽东两访莫斯科》新华出版社2006 14.李华《北京与莫斯科:结盟·对抗·合作》人民出版社,2007 15.中央档案馆《共和国五十年(珍贵档案)》档案出版社,1999 16.蒋本良 《给共和国领导人作翻译(见证历史:共和国大使讲述)》上海辞 书出 200 17.《斯大林文选 人民出版社,1962 18.杨尚昆《杨尚昆日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0.李仁峰《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毛泽东与 斯不 4的恩恩 江西 版社,1999 《冷战时期的中因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3.师秋郎整理《师哲回忆一 一领袖毛泽东》红旗出版社,1997 24.《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迹》(1949一1975)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 25.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一1976)》(上中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 26.尹家民《红墙见证录》(上中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 27.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62 28.李巧宁《新中国的中苏友好话语构建》(1949一196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学习目标: 1.了解 50 年代以中苏同盟为核心的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2.掌握新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交往的原则。 作业: 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如何看待中国同南斯拉夫的关系。 参考书目: 1.徐则浩 《王稼祥年谱》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2.刘晓 《出使苏联八年》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3.[俄]尼•费德林著,周爱琦译 《我所接触德中苏领导人——费德林回忆录》 新 华出版社,1995 4.伍修权 《回忆与怀念》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师哲口述 《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李海文整理,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 6.安·葛罗米柯 鲍·波诺马廖夫 ,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 》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1989 7.沈志华 李丹慧 《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 人 民出版社,2006 8.沈志华 《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 新华出版社,2007 9.叶子龙口述 《叶子龙回忆录》 温卫东整理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0.李家忠 《越南国父胡志明》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1.师 博 《外蒙古独立内幕》 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12. 李 健 《台湾与前苏联交往秘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3.邸延生 《历史的真迹:毛泽东两访莫斯科》 新华出版社 2006 14.李 华 《北京与莫斯科:结盟·对抗·合作》 人民出版社, 2007 15.中央档案馆 《共和国五十年(珍贵档案) 》 档案出版社,1999 16.蒋本良 《给共和国领导人作翻译(见证历史:共和国大使讲述) 》上海辞 书出版社,2007 17.《斯大林文选》 人民出版社,1962 18.杨尚昆 《杨尚昆日记》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9.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0.李仁峰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1.杨奎松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22.杨奎松 《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3.师秋郎 整理 《师哲回忆——领袖毛泽东》 红旗出版社,1997 24.《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迹》(1949—1975)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 25.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周恩来年谱(1949—1976) 》(上中下)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7 26.尹家民 《红墙见证录》(上中下)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27.王铁崖 《中外旧约章汇编》 三联书店,1962 28. 李巧宁 《新中国的中苏友好话语构建》(1949—196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