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西方政治思想史 深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Westem Political Thoughts 深程号:405010182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通识选修课 开课学期:春 总学时:36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学时) 学分:2 先修误程:政治学原理,西方文明通论 面向对象: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全校学生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部政治学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并是面向全校 学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使非政治学理论专业的学生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 发展的基本脉络:2、熟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重要思想家及其理论:3、从侧面了 解西方政治史及政治文明史:4、比较中西政治思想及其文明。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西方政治思 想史发展脉络和重要思想家及其理论等基础知识,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要概 念和重要思想,以便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这些实用学科学生 的理论素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理论教学:36学时 知识单元1:导论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2.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价值。 3、课程安排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西方政治思想史 课程英文名称: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s 课程号:405010182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通识选修课 开课学期:春 总学时:36 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 学时) 学分:2 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西方文明通论 面向对象: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全校学生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部 政治学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并是面向全校 学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使非政治学理论专业的学生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 发展的基本脉络;2、熟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重要思想家及其理论;3、从侧面了 解西方政治史及政治文明史;4、比较中西政治思想及其文明。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西方政治思 想史发展脉络和重要思想家及其理论等基础知识,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主要概 念和重要思想,以便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这些实用学科学生 的理论素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 理论教学:36 学时 知识单元 1:导论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2.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价值。 3、课程安排
学习目标: 梳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历史分期,总结各个历史时期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总体 特征,从而把握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脉络主要线索。 作业: 整理中西著名西方政治思想史教科书的编排模式并从中总结各种思想范式。 参阅文献 1、乔治·霍兰·萨拜因著,托马斯·兰敦·索尔森修订,《政治学说史》,商务 印书馆1986年。 2、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 社1993年。 3、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2003年。 4、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有出版社2002年。 知识单元2:(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城邦时期的政治思想 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内容: 1.希腊城邦与雅典民主制度。 2.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 3、柏拉图的政治理念。 4、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的创立 学习目标: 1.了解希腊城邦制度和雅典民主安排。 2.了解作为政治和思想事件的苏格拉底之死 3、把握柏拉图的城邦理念和亚里斯多德的政体分类。 作业:
学习目标: 梳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历史分期,总结各个历史时期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总体 特征,从而把握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脉络主要线索。 作业: 整理中西著名西方政治思想史教科书的编排模式并从中总结各种思想范式。 参阅文献 1、乔治•霍兰•萨拜因著,托马斯•兰敦•索尔森修订,《政治学说史》,商务 印书馆 1986 年。 2、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 主编,《政治哲学史》,河北人民出版 社 1993 年。 3、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 2003 年。 4、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知识单元 2:(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4 世纪)古希腊城邦时期的政治思想 参考学时:6 学时 学习内容: 1.希腊城邦与雅典民主制度。 2.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民主 3、柏拉图的政治理念。 4、亚里士多德与政治学的创立 学习目标: 1.了解希腊城邦制度和雅典民主安排。 2.了解作为政治和思想事件的苏格拉底之死。 3、把握柏拉图的城邦理念和亚里斯多德的政体分类。 作业:
1、雅典民主的定位(与现代西方民主比较)。 2、雅典民主中的个人自由问题。 3、polity的翻译问题。 参阅文献 1、约翰·索利,《雅典的民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2、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商务印书馆 3、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 4、柏拉图,《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商务印书馆。 5、斯东,《苏格拉底的审判》,北京三联1998年。 6、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或《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之《国 家篇》,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 7、柏拉图,《法律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或《柏拉图全集》第 三卷之《法篇》,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 8、柏拉图,〈第七封信),《柏拉图全集》第四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 社2003年。 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亚里士 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8、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日知、力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年。 9、WD.罗斯,《亚里士多德》,商务印书馆。 知识单元3:(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希腊化时期的政治思想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城邦的崩溃与世界性帝因的建立, 2.犬儒主义。 3、伊比鸠鲁学派。 4、斯多葛学派
1、雅典民主的定位(与现代西方民主比较)。 2、雅典民主中的个人自由问题。 3、polity 的翻译问题。 参阅文献 1、约翰·索利,《雅典的民主》,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年。 2、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商务印书馆。 3、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 4、柏拉图,《游叙弗伦 / 苏格拉底的申辩 / 克力同》,商务印书馆。 5、斯东,《苏格拉底的审判》,北京三联 1998 年。 6、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或《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之《国 家篇》,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7、柏拉图,《法律篇》,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或《柏拉图全集》第 三卷之《法篇》,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8、柏拉图,〈第七封信〉,《柏拉图全集》第四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 社 2003 年。 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1965 年;《亚里士 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8、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日知、力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 年。 9、W. D. 罗斯,《亚里士多德》,商务印书馆。 知识单元 3:(公元前 4 世纪至公元前 1 世纪)希腊化时期的政治思想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城邦的崩溃与世界性帝国的建立。 2.犬儒主义。 3、伊比鸠鲁学派。 4、斯多葛学派
学习目标: 1.了解希腊化时期的政治及政治思想的总体特征。 2.掌握犬儒主义、伊比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基本政治主张。 作业: 为什么希腊化时期的政治思想基本表现为疏离政治这一总体特征。 参阅文献 1、阿里安著,《亚历山大远征记》商务印书馆。 2、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李菜佳德,《伊壁鸠鲁》,中华书局2005年 4、塞涅卡,《塞涅卡伦理文选》,中因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马可·奥勒留,《沉思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知识单元4:(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罗马的政治思想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古罗马政治制度。 2.波利比阿与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3、罗马法的政治意涵 学习目标: 1.了解古罗马政治制度和罗马法的政治意涵 2.掌握波利比阿与西塞罗的主要思想。 作业: 通过亚里斯多德对雅典民主和波利比阿、西塞罗对罗马共和的理论阐述,比 较雅典民主与罗马共和在制度安排上的不同
学习目标: 1.了解希腊化时期的政治及政治思想的总体特征。 2.掌握犬儒主义、伊比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基本政治主张。 作业: 为什么希腊化时期的政治思想基本表现为疏离政治这一总体特征。 参阅文献 1、阿里安著,《亚历山大远征记》商务印书馆。 2、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3、李莱佳德,《伊壁鸠鲁》,中华书局 2005 年 4、塞涅卡,《塞涅卡伦理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5、马可·奥勒留,《沉思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年。 知识单元 4:(公元前 2 世纪至公元 5 世纪)古罗马的政治思想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古罗马政治制度。 2.波利比阿与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3、罗马法的政治意涵 学习目标: 1.了解古罗马政治制度和罗马法的政治意涵 2.掌握波利比阿与西塞罗的主要思想。 作业: 通过亚里斯多德对雅典民主和波利比阿、西塞罗对罗马共和的理论阐述,比 较雅典民主与罗马共和在制度安排上的不同
参阅文献: 1、戴维·肖特,《罗马共和的衰亡》,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2、R.H.巴洛,《罗马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库朗热,《古代城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5、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知识单元5:(公元1世纪至公元16世纪)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 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内容: 1.基督教与中世纪封建制度。 2.基督教早期政治思想。 3、教权与政权之争一一从中世纪到宗教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发展简史。 2.掌握基督教早期政治思想和从中世纪开始的教权与政权之争中主要政治 思想。 作业: 1.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区别。 2.西欧封建与中国封建的区别。 参阅文献: 1、法兰克·卡尔蒂尼,《基督教历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2、G.F穆尔,《基督教简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 3、维尔纳·格茨,《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年。 4、布洛赫,《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年。 5、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参阅文献: 1、戴维·肖特,《罗马共和的衰亡》,海译文出版社 2001 年。 2、R. H. 巴洛,《罗马人》,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3、库朗热,《古代城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4、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5、朱塞佩·格罗索,罗马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知识单元 5:(公元 1 世纪至公元 16 世纪)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 参考学时:6 学时 学习内容: 1.基督教与中世纪封建制度。 2.基督教早期政治思想。 3、教权与政权之争——从中世纪到宗教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发展简史。 2.掌握基督教早期政治思想和从中世纪开始的教权与政权之争中主要政治 思想。 作业: 1.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区别。 2. 西欧封建与中国封建的区别。 参阅文献: 1、法兰克·卡尔蒂尼,《基督教历史》,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2、G.F.穆尔,《基督教简史》,商务印书馆 2000 年。 3、维尔纳•格茨,《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 2002 年。 4、布洛赫,《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 2004 年。 5、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