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一、(四)操作步骤 2、样品的测定(单向展开法) (5)稀释定量 样液中的AFTB1荧光点的荧光强度与AFTB1标准点 (最低检出量)的荧光强度一致,则表示样品AFTB1含 量在5μg/kg;如样液中荧光强度比最低检出量强,则根 据其强度估计减少点样量或将样液稀释后再点样,直至 样液点的荧光强调与最低检出量的荧光强度一致为止, 滴加样式如下: 第一点:10μg/ml AFTB1标使液。 第二点:根据具体情况点10μl样液。 第三点:根据具体情况点15μl样液。 第四点:根据具体情况点20μl样液
第三章 第一节 一、(四)操作步骤 2、样品的测定(单向展开法) (5)稀释定量 样液中的AFTB1荧光点的荧光强度与AFTB1标准点 (最低检出量)的荧光强度一致,则表示样品AFTB1含 量在5μg/kg;如样液中荧光强度比最低检出量强,则根 据其强度估计减少点样量或将样液稀释后再点样,直至 样液点的荧光强调与最低检出量的荧光强度一致为止, 滴加样式如下: 第一点:10μg/ml AFTB1标使液。 第二点:根据具体情况点10μl样液。 第三点:根据具体情况点15μl样液。 第四点:根据具体情况点20μl样液
第三章 第一节 有毒有害物质测定 一、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五)计 算 X=0.0004× V m V D 2 1 式中:X —— 样品中AFTB1的含量,μg/kg; V1 —— 稀释前样液的体积,ml; V2 —— 出现同样最低荧光强度时滴加样液的点 样量,μl; D —— 样液的总稀释倍数; m —— 稀释前相当样品的质量,g; 0.0004 —— AFTB1的最低检出量,μg
第三章 第一节 有毒有害物质测定 一、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五)计 算 X=0.0004× V m V D 2 1 式中:X —— 样品中AFTB1的含量,μg/kg; V1 —— 稀释前样液的体积,ml; V2 —— 出现同样最低荧光强度时滴加样液的点 样量,μl; D —— 样液的总稀释倍数; m —— 稀释前相当样品的质量,g; 0.0004 —— AFTB1的最低检出量,μg
1、本法的灵敏度较高,容易产生误差。如薄层板制作不平整、不均 匀,点样的间距太小等都会产生误差。 2、AFTB1标准储备液应密封于具塞试管中,在4oc冰箱中避光保存。 如果在保存期间体积明显减少,应及时补充溶剂。使用前,应对其测定 标准液的浓度。 3、AFT是一种剧毒和强致癌性物质,因此,在使用时特别注意其安 全保护。如实验时应佩戴口罩,配标液时应戴乳胶手套。如被标液污染 时应及时用50g/L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实验结束后应做好清洗消毒工 作,对于剩余的AFT标液以及呈阳性样液,应先用50g/L次氯酸钠处理后 方可倒在指定的地方。实验所用玻璃器皿消毒后再进行清洗(用50g/L次 氯酸那浸泡5min)。 第三章 第一节 有毒有害物质测定 一、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六)注意事项
1、本法的灵敏度较高,容易产生误差。如薄层板制作不平整、不均 匀,点样的间距太小等都会产生误差。 2、AFTB1标准储备液应密封于具塞试管中,在4oc冰箱中避光保存。 如果在保存期间体积明显减少,应及时补充溶剂。使用前,应对其测定 标准液的浓度。 3、AFT是一种剧毒和强致癌性物质,因此,在使用时特别注意其安 全保护。如实验时应佩戴口罩,配标液时应戴乳胶手套。如被标液污染 时应及时用50g/L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实验结束后应做好清洗消毒工 作,对于剩余的AFT标液以及呈阳性样液,应先用50g/L次氯酸钠处理后 方可倒在指定的地方。实验所用玻璃器皿消毒后再进行清洗(用50g/L次 氯酸那浸泡5min)。 第三章 第一节 有毒有害物质测定 一、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六)注意事项
第三章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 二、食品中N-亚硝胺化合物的测定 (一)原 理 (二)试 剂 (三)仪器和用具 (四)操作步骤 (五)计 算 (六)注意事项 第一节 有毒有害物质测定
第三章 食品卫生检测技术 二、食品中N-亚硝胺化合物的测定 (一)原 理 (二)试 剂 (三)仪器和用具 (四)操作步骤 (五)计 算 (六)注意事项 第一节 有毒有害物质测定
第三章 第一节 有毒有害物质测定 二、食品中N-亚硝胺化合物的测定 (一)原 理 本法是测定食品中挥发性N-亚硝胺总量的方法。 食品中挥发性亚硝胺经水蒸气蒸馏纯化后,经过 紫外光照射,分解释放为亚硝酸根。然后利用强碱性 离子交换树脂浓缩,在酸性条件下与对位氨基苯磺酸 形成重氮盐,最后与N-萘乙烯二胺二盐酸盐形成红 色偶氮染料。颜色的深浅与N-亚硝胺的含量成正比
第三章 第一节 有毒有害物质测定 二、食品中N-亚硝胺化合物的测定 (一)原 理 本法是测定食品中挥发性N-亚硝胺总量的方法。 食品中挥发性亚硝胺经水蒸气蒸馏纯化后,经过 紫外光照射,分解释放为亚硝酸根。然后利用强碱性 离子交换树脂浓缩,在酸性条件下与对位氨基苯磺酸 形成重氮盐,最后与N-萘乙烯二胺二盐酸盐形成红 色偶氮染料。颜色的深浅与N-亚硝胺的含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