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物中毒的预防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大家了解食物中毒的基本知 识和处理、预防方法。 教学内容:一、概 述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三、有毒动植物中毒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 五、亚硝酸盐类中毒 六、食物中毒的处理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2 学时 教学要求:积极思考、认真笔记、准确理解。 授 课 实 施 人类生存离不开食品,自然界提供的食品种类繁多,质量各 异,但如果食品不卫生,往往因食品中含有的各种有害因素带来 疾病,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和子孙后代,所以作为食品必须 符合《食品卫生法》要求,无毒无害,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不利 的影响,上堂课我们在讲食品的卫生与检验时,曾提到 食品的基本要求:1、对人体无害;2、具有营养价值;3、 感官性状好。 这堂课就让我和大家一起共同了解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一、概 述
1 食物中毒的预防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大家了解食物中毒的基本知 识和处理、预防方法。 教学内容:一、概 述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三、有毒动植物中毒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 五、亚硝酸盐类中毒 六、食物中毒的处理 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2 学时 教学要求:积极思考、认真笔记、准确理解。 授 课 实 施 人类生存离不开食品,自然界提供的食品种类繁多,质量各 异,但如果食品不卫生,往往因食品中含有的各种有害因素带来 疾病,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和子孙后代,所以作为食品必须 符合《食品卫生法》要求,无毒无害,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不利 的影响,上堂课我们在讲食品的卫生与检验时,曾提到 食品的基本要求:1、对人体无害;2、具有营养价值;3、 感官性状好。 这堂课就让我和大家一起共同了解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一、概 述
2 食物中毒一般认为是由于食用各种“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以 急性或亚急性过程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所谓“有毒食物”是 指可食状态的、正常数量的、经口摄入而使健康人发病的食物。 与之相对应的摄取非可食状态的(如未成熟的西红柿)、非正常 数量的(如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肠炎)某些食物虽也可以引起 疾病,但不能认为是食物中毒。另外,某些疾病与食物中毒类似, 但不属于食物中毒。例如:食用大量脂肪引起的消化不良、特异 体质者食后所致的变态反应、食用刺激性食品所引起局部刺激症 状、经饮食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如旋毛虫、囊虫病)、人畜共患 传染病(禽流感、疯牛病)、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营养 缺乏病或过多症。 综上所述,食物中毒的概念是指人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 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 现的非传染性或亚急性疾病。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正常情况下,一般食物并不具有毒性。那么它的毒性从哪里 来的呢?食品从生产加工直到销售食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 可以使食品具有毒性。例如,使用未经检疫的病死家畜肉加工的 肉制品;熟肉制品加工制作时,生熟不分交叉污染而引起食物中 毒;使用搀假的牛乳加工的奶粉;使用未经消毒的牛乳生产的雪 糕;使用非食品原料—工业酒精(或甲醇)兑制的“配制酒”造 成的甲醇中毒 (山西假酒案),使用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添 加剂(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或加工助剂(含砷等有毒物质)也曾造 成食物中毒。以上情况归总一下 食物产生毒性并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某些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并 急剧繁殖,以致食品中存有大量活菌(如沙门氏菌)或产生大量
2 食物中毒一般认为是由于食用各种“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以 急性或亚急性过程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所谓“有毒食物”是 指可食状态的、正常数量的、经口摄入而使健康人发病的食物。 与之相对应的摄取非可食状态的(如未成熟的西红柿)、非正常 数量的(如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肠炎)某些食物虽也可以引起 疾病,但不能认为是食物中毒。另外,某些疾病与食物中毒类似, 但不属于食物中毒。例如:食用大量脂肪引起的消化不良、特异 体质者食后所致的变态反应、食用刺激性食品所引起局部刺激症 状、经饮食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如旋毛虫、囊虫病)、人畜共患 传染病(禽流感、疯牛病)、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营养 缺乏病或过多症。 综上所述,食物中毒的概念是指人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 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 现的非传染性或亚急性疾病。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正常情况下,一般食物并不具有毒性。那么它的毒性从哪里 来的呢?食品从生产加工直到销售食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因素 可以使食品具有毒性。例如,使用未经检疫的病死家畜肉加工的 肉制品;熟肉制品加工制作时,生熟不分交叉污染而引起食物中 毒;使用搀假的牛乳加工的奶粉;使用未经消毒的牛乳生产的雪 糕;使用非食品原料—工业酒精(或甲醇)兑制的“配制酒”造 成的甲醇中毒 (山西假酒案),使用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添 加剂(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或加工助剂(含砷等有毒物质)也曾造 成食物中毒。以上情况归总一下 食物产生毒性并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某些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并 急剧繁殖,以致食品中存有大量活菌(如沙门氏菌)或产生大量
3 毒素(如金黄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 (2)已达急性中毒剂量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如农药的 污染,食品中过量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或包装容器中有毒、有害物 质的迁移等原因造成食品污染。2004.3.10,从湖南购进 40 箱 SO2 残留量严重超标的“有毒黄花菜”流入沈阳市场,该黄花菜 SO2 含量超过国家规定 20 倍,加工商利用 SO2 对黄花菜进行 漂白、防腐、着色。)。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污染,误为食 品,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 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 剂。 (3)外形与食物相似本身含有毒成分的物质(如毒蕈、桐 油等)。 (4)本身含有毒成分,而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能将其除 去(如河豚含有河豚毒素。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鲜碱)。 (5)食品的贮存条件不当而产生了有毒物质(如马铃薯发 芽产生龙葵素)。 (6)因摄入有毒成分的某些动植物(如生长被严重污染的 湖水中的鱼类,有的鱼加工前后都有一股浓重的煤油味,大家误 认为是运输过程中被煤油或柴油污染,其实是被含酚废水污 染。)。长期生存在有毒环境下的这些动植物对毒素起着转移与富 集的作用(科研人员发现在含汞极少的水里放养鲢鱼,40 天后 捞出化验,鲢鱼体内汞含量比水体里汞的含量高出上千倍)。 食物中毒的种类很多,发病情况亦有不同,但一般都具有下 列共同特征: (1)潜伏期短而集中,具有暴发性。一般都在 24 小时或 48 小时以内,大量病人同时发病
3 毒素(如金黄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 (2)已达急性中毒剂量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如农药的 污染,食品中过量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或包装容器中有毒、有害物 质的迁移等原因造成食品污染。2004.3.10,从湖南购进 40 箱 SO2 残留量严重超标的“有毒黄花菜”流入沈阳市场,该黄花菜 SO2 含量超过国家规定 20 倍,加工商利用 SO2 对黄花菜进行 漂白、防腐、着色。)。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污染,误为食 品,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 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 剂。 (3)外形与食物相似本身含有毒成分的物质(如毒蕈、桐 油等)。 (4)本身含有毒成分,而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能将其除 去(如河豚含有河豚毒素。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鲜碱)。 (5)食品的贮存条件不当而产生了有毒物质(如马铃薯发 芽产生龙葵素)。 (6)因摄入有毒成分的某些动植物(如生长被严重污染的 湖水中的鱼类,有的鱼加工前后都有一股浓重的煤油味,大家误 认为是运输过程中被煤油或柴油污染,其实是被含酚废水污 染。)。长期生存在有毒环境下的这些动植物对毒素起着转移与富 集的作用(科研人员发现在含汞极少的水里放养鲢鱼,40 天后 捞出化验,鲢鱼体内汞含量比水体里汞的含量高出上千倍)。 食物中毒的种类很多,发病情况亦有不同,但一般都具有下 列共同特征: (1)潜伏期短而集中,具有暴发性。一般都在 24 小时或 48 小时以内,大量病人同时发病
4 (2)所有病人都具有相同的症状或症状基本相似。一般来 讲,都是从胃肠道的刺激症状开始的,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3)发病的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吃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 限在吃了这种有毒食物的人群中。(伙食管理中建立食物留验制 度,保留 24 小时) 4)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在流行病学曲线上呈现突然 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趋势,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式仍然十分严峻。 卫生部 2001、2002、2003 年度重大食物中毒情况通报: 2001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85起,15715人中毒, 死亡 146 人。 2002 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128 起,7127 人中毒, 死亡 138 人。 2003 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379 起, 12876 人中毒,323 人死亡。吉林 12 起,252 人中毒,19 人 死亡。 2004 年 1 月,卫生部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 24 起,376 人 中毒,28 人死亡。 从食物中毒报告数量来看,2003 年报告数量与过去几年相 比明显增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 2003 年国家出台 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食物中 毒的报告管理明显加强,食物中毒的漏报、瞒报情况有所减少; 二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明显加大;三是进一步加强了食物 中毒报告制度建设,卫生部对瞒报或报告不及时的部门和单位进 行了通报
4 (2)所有病人都具有相同的症状或症状基本相似。一般来 讲,都是从胃肠道的刺激症状开始的,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3)发病的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吃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 限在吃了这种有毒食物的人群中。(伙食管理中建立食物留验制 度,保留 24 小时) 4)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在流行病学曲线上呈现突然 上升又迅速下降的趋势,无传染病流行时的余波。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式仍然十分严峻。 卫生部 2001、2002、2003 年度重大食物中毒情况通报: 2001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85起,15715人中毒, 死亡 146 人。 2002 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128 起,7127 人中毒, 死亡 138 人。 2003 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379 起, 12876 人中毒,323 人死亡。吉林 12 起,252 人中毒,19 人 死亡。 2004 年 1 月,卫生部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 24 起,376 人 中毒,28 人死亡。 从食物中毒报告数量来看,2003 年报告数量与过去几年相 比明显增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 2003 年国家出台 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食物中 毒的报告管理明显加强,食物中毒的漏报、瞒报情况有所减少; 二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明显加大;三是进一步加强了食物 中毒报告制度建设,卫生部对瞒报或报告不及时的部门和单位进 行了通报
5 通过对比研究可发现几个特点: 1、就时间而言第三季度报告的重大食物中毒起数、中毒人 数、死亡人数最多。 2、就病因而言报告的重大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人 数最多,这与第三季度细菌性食物中毒起数增加有关;化学性食 物中毒发生起数最多,且死亡人数最多。 3、从食物中毒发生的地点可以看出,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最 多,占中毒人数的 73.04%;家庭中毒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 人数的 72.60%。 全年重大食物中毒致病因素分析 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影响食品卫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食品加工和保存不当。 2、化学性食物中毒报告起数最多,中毒原因以投毒或误食 为主。投毒的物质主要是剧毒急性鼠药(大多数为毒鼠强)。 3、有毒动植物引发的食物中毒危害较大。有些消费者缺乏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和鉴别有毒动植物的能力,自我保护意 识较弱。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这三种情况下食物中毒的预防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系指因摄入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 后发生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2003 年 12 月 13 日讯,四川都江堰市大观镇园林村刘某为亡 父举办大型丧宴,100 多名食客出现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没有 人员死亡。当地卫生检疫机构证实是细菌性食物中毒。2003 年 夏,正阳街西域食府,婚宴多人食物中毒)
5 通过对比研究可发现几个特点: 1、就时间而言第三季度报告的重大食物中毒起数、中毒人 数、死亡人数最多。 2、就病因而言报告的重大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人 数最多,这与第三季度细菌性食物中毒起数增加有关;化学性食 物中毒发生起数最多,且死亡人数最多。 3、从食物中毒发生的地点可以看出,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最 多,占中毒人数的 73.04%;家庭中毒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 人数的 72.60%。 全年重大食物中毒致病因素分析 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影响食品卫生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食品加工和保存不当。 2、化学性食物中毒报告起数最多,中毒原因以投毒或误食 为主。投毒的物质主要是剧毒急性鼠药(大多数为毒鼠强)。 3、有毒动植物引发的食物中毒危害较大。有些消费者缺乏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和鉴别有毒动植物的能力,自我保护意 识较弱。 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这三种情况下食物中毒的预防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系指因摄入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 后发生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2003 年 12 月 13 日讯,四川都江堰市大观镇园林村刘某为亡 父举办大型丧宴,100 多名食客出现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没有 人员死亡。当地卫生检疫机构证实是细菌性食物中毒。2003 年 夏,正阳街西域食府,婚宴多人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