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代码 C03050402 受理部门 收件日期 受理编 解除保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请书 资助类别:面上项目 亚类说明:自由申请项目 附注说明 项目名称:岀血性血小板病凝血酶受体研究及益气活血方的治疗作用 申请者:沈霖 电话:027-85726395 依托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航空路13号 邮政编码:430030 单位电话:027-87543437 电子邮件:shenIinhb@yahoo.com.cn 申报日期 2005年2月2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申请代码: C03050402 受理部门: 收件日期: 受理编号: 解除保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 请 书 资助类别:面上项目 亚类说明:自由申请项目 附注说明: 项目名称:出血性血小板病凝血酶受体研究及益气活血方的治疗作用 申 请 者:沈霖 电话: 027-85726395 依托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航空路 13 号 邮政编码:430030 单位电话:027-87543437 电子邮件:shenlinhb@yahoo.com.cn 申报日期: 2005年2月2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 基本信息 名/沈霖 性别男年月952年12月民族汉族 申请者 位学士 职称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 研究 话027-85726395 电子邮件|shenlinhbeyahod.com.cn 信传真 个人网页无 息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在研项目批准号 名 称|华中科技大学 代码43007402 单 联系人张婷姣 电子邮件|kjcjcb@hust.edu.cn 话|027-87543437 网站地址www.husteducn 单位名称 代码 单[在此录入修改 位 信「[在此录入修改 项目名称 出血性血小板病凝血酶受体研究及益气活血方的治疗作用 项目基本 资助类别面上项目 亚类说明自由申请项目 附注说明 03050402:中西医结合临床基 申请代码础研究 信基地类别 息预计研究年限200年1月-2008年12月研究属性|应用基础研究 申请经费26.0000万元 项目研究内容和意义简介(限400字):出血性血小板病是以反复发作性皮肤粘膜出血、月 经过多、鼻衄或眼底、球结膜出血为主症,血小板计数正常,但血小板聚集功能存在缺陷 摘|的出血性疾病。其发病因未明,西医药疗效不甚理想。理论上任何途径的血小板聚集过程 都涉及血小板活化,最终归之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Ⅲb/Ⅲa复合物。凝血酶在其中占 有重要地位。凝血酶是最强的血小板活化剂。其活化血小板主要是通过一个G蛋白偶联七 个穿膜区受体和GPIb-Ⅺ-V两种途径。新近发现人类血小板表达的PAR1和PAR4受体,激 活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诱导血小板活化。本项目拟采用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及分子 要生物学技术,在受体及分子水平上研究出血性血小板病凝血酶受体功能与活性,以探讨该 病的发病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益气活血方治疗,并重点观察中药对凝血酶受体的影响 为中医药治疗受体性疾病提供临床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用分号分开,最多5个)出血性血小板病:凝血酶受体;益气活血方 第2页 版本1003.0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第 2 页 版本 1.003.094 基本信息 wpPIYr6r/9B 姓 名 沈霖 性别 男 出生 年月 1952 年 12 月 民 族 汉族 学 位 学士 职称 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 研究 电 话 027-85726395 电子邮件 shenlinhb@yahoo.com.cn 传 真 个 人 网 页 无 工 作 单 位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 申 请 者 信 息 在研项目批准号 名 称 华中科技大学 代 码 43007402 联 系 人 张婷姣 电子邮件 kjcjcb@hust.edu.cn 依托单位信息 电 话 027-87543437 网站地址 www.hust.edu.cn 单 位 名 称 代 码 [在此录入修改] 合作单位信息 [在此录入修改] 项目名称 出血性血小板病凝血酶受体研究及益气活血方的治疗作用 资助类别 面上项目 亚类说明 自由申请项目 附注说明 申请代码 C03050402:中西医结合临床基 础研究 基地类别 预计研究年限 2006 年 1 月 — 2008 年 12 月 研究属性 应用基础研究 项 目 基 本 信 息 申请经费 26.0000 万元 摘 要 项目研究内容和意义简介(限 400 字):出血性血小板病是以反复发作性皮肤粘膜出血、月 经过多、鼻衄或眼底、球结膜出血为主症,血小板计数正常,但血小板聚集功能存在缺陷 的出血性疾病。其发病因未明,西医药疗效不甚理想。理论上任何途径的血小板聚集过程 都涉及血小板活化,最终归之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 复合物。凝血酶在其中占 有重要地位。凝血酶是最强的血小板活化剂。其活化血小板主要是通过一个 G 蛋白偶联七 个穿膜区受体和 GPⅠb-Ⅺ-Ⅴ两种途径。新近发现人类血小板表达的 PARl 和 PAR4 受体,激 活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诱导血小板活化。本项目拟采用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及分子 生物学技术,在受体及分子水平上研究出血性血小板病凝血酶受体功能与活性,以探讨该 病的发病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益气活血方治疗,并重点观察中药对凝血酶受体的影响, 为中医药治疗受体性疾病提供临床及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用分号分开,最多 5 个) 出血性血小板病;凝血酶受体;益气活血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讠 项目组主要成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不填此栏) 编号姓名 出生年月性别职称学位 单位名称 电话 电子邮件 项目分工作时间 (月) 19271男教授其他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913shendiwh/@yahoo.com.cn指导研究|6 1957-12-31女教授博士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682 mz1988@yahoo.com 凝血酶受体 3 196121女主治医师博士华中科技大学 0285259Ilileilei2l@yahoo.com.cn/RT-PCR技术 谢晶 1965312男副教授博士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639 Jingxieg@hotmail.com 流式细胞仪 5网不球c3男助理研究硕士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682 中|8 杨艳萍 19626-29女副教授学士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639 Yanpingyang@ yahooco血小板膜糖 戴燚 19713男博士生|硕士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682| daiyifreeman'9401@cn.免疫印迹实 com 19781123男|博土生硕士华中科技大学 02785282|yuanjunxia/@yahoo.com血小板活化 9|【在此录入修改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博士后 博士生 硕士生 说明:1.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人员数由申请者负责填报,总人数自动生成。 2.项目组主要成员不包括项目申请者 版本10030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第 3 页 版本 1.003.094 项目组主要成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不填此栏) 编号 姓 名 出生年月 性别 职 称 学 位 单位名称 电话 电子邮件 项目分工 每年工 作时间 (月) 1 沈迪 1922-7-1 男 教授 其他 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913 9 shendiwh@yahoo.com.cn 指导研究 6 2 朱闽 1957-12-31 女 教授 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682 3 mz1988@yahoo.com 凝血酶受体 检测 4 3 李蕾 1966-1-21 女 主治医师 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639 5 lileilei21@yahoo.com.cn RT-PCR技术 测定 6 4 谢晶 1965-3-12 男 副教授 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639 5 Jingxie9@hotmail.com 流式细胞仪 检测 6 5 周丕琪 1968-1-3 男 助理研究 员 硕士 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682 3 zhoupiqi@yahoo.com.cn 免疫印迹实 验 8 6 杨艳萍 1962-6-29 女 副教授 学士 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639 5 Yanpingyang@yahoo.co m.cn 血小板膜糖 蛋白试验 8 7 戴燚 1977-11-3 男 博士生 硕士 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682 3 daiyifreeman9401@21cn. com 免疫印迹实 验 8 8 夏远军 1978-11-23 男 博士生 硕士 华中科技大学 027-8572682 3 yuanjunxia@yahoo.com. cn 血小板活化 实验 8 9 [在此录入修改] 总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生 硕士生 9 5 2 2 说明: 1. 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人员数由申请者负责填报,总人数自动生成。 说明: 2. 项目组主要成员不包括项目申请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经费申请表 (金额单位:万元) 科目 申请经费 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 研究经费 以下严格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管理办法”执 23.7500 1.科研业务费 3.3000 (1)测试/计算/分析费 1.5000血小板聚集、流式细胞仪、血小板活化试验检测 (2)能源/动力费 0.5000水电费 (3)会议费/差旅费 0.8000重要学术会议支出 (4)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 0.5000文献查询、论文版面费和印刷费 (5)其它 0.0000 2.实验材料费 18.4500 (1)原材料/试剂/药品购置费 18.0000 单克隆抗体,各种荧光与酶标二抗,PVDF膜:ECL 显色试剂盒:中药材及制剂 (2)其它 0.4500购买实验耗材 3.仪器设备费 1.0000 (1)购置 0.0000 (2)试制 1.000制备实验标本 4.实验室改装费 0.0000 5.协作费 1.0000 实验标本收集;化验室进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 时间等常规检测协作费 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0.0000 1.项目组成员出国合作交流 0.0000 2.境外专家来华合作交流 0.0000 三.劳务费 1.0000究生及博士后人员科研劳务费 四管理费 1.2500按申请金额5%计算 合计 26.0000 国家其他计划资助经费 与本项目相关的 其他经费来源 其他经费资助(含部门匹配) 其他经费来源合计 0.0000 版本1003.0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第 4 页 版本 1.003.094 经费申请表 (金额单位:万元) 科目 申请经费 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 一.研究经费 23.7500 以下严格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管理办法”执 行 1.科研业务费 3.3000 (1)测试/计算/分析费 1.5000 血小板聚集、流式细胞仪、血小板活化试验检测 (2)能源/动力费 0.5000 水电费 (3)会议费/差旅费 0.8000 重要学术会议支出 (4)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 0.5000 文献查询、论文版面费和印刷费 (5)其它 0.0000 2.实验材料费 18.4500 (1)原材料/试剂/药品购置费 18.0000 单克隆抗体,各种荧光与酶标二抗,PVDF 膜;ECL 显色试剂盒;中药材及制剂 (2)其它 0.4500 购买实验耗材 3.仪器设备费 1.0000 (1)购置 0.0000 (2)试制 1.0000 制备实验标本 4.实验室改装费 0.0000 5.协作费 1.0000 实验标本收集;化验室进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 时间等常规检测协作费 二.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0.0000 1.项目组成员出国合作交流 0.0000 2.境外专家来华合作交流 0.0000 三.劳务费 1.0000 研究生及博士后人员科研劳务费 四.管理费 1.2500 按申请金额 5%计算 合 计 26.0000 国家其他计划资助经费 其他经费资助(含部门匹配) 与本项目相关的 其他经费来源 其他经费来源合计 0.0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查看报告正文撰写提纲 报告正文 )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 1.项目的立项依据 出血性血小板病是一组反复发作性出血性疾病。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肢体瘀斑,月 经过多,鼻衄,齿龈出血或眼底、球结膜等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形态、出凝 血时间及凝血象均属正常,且除外其它原因所致的出血,但血小板聚集功能存在缺陷。 在本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面虽有不少论点,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西医药用 强的松、氨肽素、安络血及维生素C、P等治疗,疗效也不甚理想。 关于皮肤粘膜出血和月经过多症状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的关系,是我们在临床上 研究类似出血性疾病时所见到的。早在1984年,同济医科大学沈迪等人发现一组血小板 计数正常而对刺参粘多糖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明显减低或缺如的皮肤粘膜出血或伴 月经过多患者,当时称为“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并经国内部分血液学家的复 制和证实。然而其中有些出血者的血小板被腺苷二磷酸(ADP)、花生四烯酸(AA)、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肾上腺素和胶原等诱导,也可出现血小板聚集缺陷,其缺陷 率在752例中约占316%,称为“未明原因血小板病”。这两组出血性血小板病的研究 均曾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编号3870716和39370322),研究结果共发表论文40 余篇,他人重复试验和证实的发表论文37篇。 90年代初,在湖北省卫生厅资助下,研究组开始运用中医药辩证治疗本病。本病的 出血症状属中医“血证”。在临床辩证中,发现上述两种血小板病患者中有“气虚”者 占78.1%,提示该病中医病机多属“气不摄血证”。根据中医“活血止血”的理论,经 体外筛选及临床摸索,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本病。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当归活血补血 黄芪、当归含有当归补血汤之意。赤芍、桃仁活血化瘀,甘草和中。经临床验证467 例,中药组在控制出血,改善气虚症状,对血小板聚集缺陷的纠正及停药1年后复发率 等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氨肽素、安络血、维生素C、P对照组。但其确切的药理作 用有待深入研究 第5页 版本1003.0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第 5 页 版本 1.003.094 查看报告正文撰写提纲 报告正文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4000-8000 字): 1. 项目的立项依据 出血性血小板病是一组反复发作性出血性疾病。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肢体瘀斑,月 经过多,鼻衄,齿龈出血或眼底、球结膜等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形态、出凝 血时间及凝血象均属正常,且除外其它原因所致的出血,但血小板聚集功能存在缺陷。 在本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面虽有不少论点,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西医药用 强的松、氨肽素、安络血及维生素 C、P 等治疗,疗效也不甚理想。 关于皮肤粘膜出血和月经过多症状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的关系,是我们在临床上 研究类似出血性疾病时所见到的。早在 1984 年,同济医科大学沈迪等人发现一组血小板 计数正常而对刺参粘多糖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明显减低或缺如的皮肤粘膜出血或伴 月经过多患者,当时称为“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并经国内部分血液学家的复 制和证实。然而其中有些出血者的血小板被腺苷二磷酸(ADP)、花生四烯酸(AA)、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肾上腺素和胶原等诱导,也可出现血小板聚集缺陷,其缺陷 率在 752 例中约占 31.6%,称为“未明原因血小板病”。这两组出血性血小板病的研究 均曾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编号 3870716 和 39370322),研究结果共发表论文 40 余篇,他人重复试验和证实的发表论文 37 篇。 90 年代初,在湖北省卫生厅资助下,研究组开始运用中医药辩证治疗本病。本病的 出血症状属中医“血证”。在临床辩证中,发现上述两种血小板病患者中有“气虚”者 占 78.1%,提示该病中医病机多属“气不摄血证”。根据中医“活血止血”的理论,经 体外筛选及临床摸索,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本病。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当归活血补血, 黄芪、当归含有当归补血汤之意。赤芍、桃仁活血化瘀,甘草和中。经临床验证 467 例,中药组在控制出血,改善气虚症状,对血小板聚集缺陷的纠正及停药 1 年后复发率 等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氨肽素、安络血、维生素 C、P 对照组。但其确切的药理作 用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