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说中“狂人”的“狂”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9.这是一篇日记体小说,以“日记”方式写小说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该博,文章典稚,弱冠以词赋中选,为东平 行台掌书纪。参政贾居贞一见器重,俾其子受学焉。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时丞相伯颜伐宋, 先下诏让之,命构属草以进,世祖大悦。宋亡构与李凤被道系杭取天馆图太常天章礼器仪 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还,入觐,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时丞相阿合马为盗击死, 世祖亦悟其奷,复相和礼霍孙,更张庶务,构之谋画居多。历吏部、礼部郎中,审囚河南,多所 平反。改太常少卿,定亲享太庙仪注。属桑哥为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 负。以十一月晦行,期岁终复命。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设 有罪,构当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会桑哥死,乃免。有旨出铨选江西。入翰林,为侍讲学士。 世祖崩,构撰谥册。成宗立,由侍讲为学士,纂修实录,书成,参议中书省事。时南士有陈利便 请搜括田赋者,执政欲从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得不行。以疾归东平。 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 所侵者,理而归之。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武宗即位,以纂修国史,趣召 赴阙,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年六十三。构历事三朝,练习台阁典故,凡祖宗谥册册文 皆所撰定,朝廷每有大议,必咨访焉。喜荐引寒士,前后省台、翰苑所辟,无虑数十人,后居清 要,皆有名于时。 (选自《元史·王构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 名士 B.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 名士 C.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 名士 D.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拨/皆时之 名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后来“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B.太庙,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
8.小说中“狂人”的“狂”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简要分析。(6 分) 9.这是一篇日记体小说,以“日记”方式写小说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少颖悟,风度凝厚。学问该博,文章典稚,弱冠..以词赋中选,为东平 行台掌书纪。参政贾居贞一见器重,俾其子受学焉。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时丞相伯颜伐宋, 先下诏让之,命构属草以进,世祖大悦。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 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还,入觐,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时丞相阿合马为盗击死, 世祖亦悟其奸,复相和礼霍孙,更张庶务,构之谋画居多。历吏部、礼部郎中,审囚河南,多所 平反。改太常少卿,定亲享太庙..仪注。属桑哥为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 负。以十一月晦.行,期岁终复命。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设 有罪,构当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会桑哥死,乃免。有旨出铨选..江西。入翰林,为侍讲学士。 世祖崩,构撰谥册。成宗立,由侍讲为学士,纂修实录,书成,参议中书省事。时南士有陈利便 请搜括田赋者,执政欲从之。构与平章何荣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得不行。以疾归东平。 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 所侵者,理而归之。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武宗即位,以纂修国史,趣召 赴阙,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年六十三。构历事三朝,练习台阁典故,凡祖宗谥册册文 皆所撰定,朝廷每有大议,必咨访焉。喜荐引寒士,前后省台、翰苑所辟,无虑数十人,后居清 要,皆有名于时。 (选自《元史·王构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 名士 B.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 名士 C.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拔/皆时之 名士 D.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凡所荐拨/皆时之 名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后来“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B.太庙,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
C.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农历每月第一天称为“朔”,农历每月十五日可以称为“望”。 D.铨选,选官制度。吏部主选文武官员。官员有的由皇帝任命,有的由有关部门补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构富有文才,获得赏识。他从小聪明,学问渊博,文章雅典,凭文章入仕;他被贾居贞器重, 贾居贞让儿子跟他学习;他写的诏书得到皇帝的欢心。 B.王构恪尽职守,主动担当。他为朝廷积极谋划;平反了一些冤案;他和卜忽木去办事,因故可 能获罪,他主动要求承担责任,最终被朝廷免职。 C.王构积极议政,不惧权贵。有人上书主张搜刮民众,他和何荣祖极力反对,予以阻止;有人倚 仗权贵作恶,百姓侧目面视,他把此事上报朝廷 D.王构富有威望,引荐后生。他是三朝元老,熟悉一些事务,朝廷碰到大事都会向他咨询,他 喜欢推荐贫寒之士,所推荐的几十人后来都身居高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5分) (2)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4~15题 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宋之问 侵星发洛城,城中歌吹声。 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 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 大隐德所薄,归来可退耕。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的,“歌吹”一词以点带面,勾勒出一幅歌舞升平、民乐安康的繁盛之景 B.缑岭之上,云蒸霞蔚。颔联点题,从视觉写出了诗人经过缎岭时所看到的动态之美 C.先交代一天行程,再由眼前之景触发历史之感,后写心里所想,本诗层次分明 D.因为大隐品行不被人们理解,所以诗人决定归隐田园,尾联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取向 15.请结合全诗,赏析颈联的丰富意蕴。(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一个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 出》篇,即文中所谓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傍晚时分山静鸟倦令作者留恋不已的图景的诗句:
C.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农历每月第一天称为“朔”,农历每月十五日可以称为“望”。 D.铨选,选官制度。吏部主选文武官员。官员有的由皇帝任命,有的由有关部门补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构富有文才,获得赏识。他从小聪明,学问渊博,文章雅典,凭文章入仕;他被贾居贞器重, 贾居贞让儿子跟他学习;他写的诏书得到皇帝的欢心。 B.王构恪尽职守,主动担当。他为朝廷积极谋划;平反了一些冤案;他和卜忽木去办事,因故可 能获罪,他主动要求承担责任,最终被朝廷免职。 C.王构积极议政,不惧权贵。有人上书主张搜刮民众,他和何荣祖极力反对,予以阻止;有人倚 仗权贵作恶,百姓侧目面视,他把此事上报朝廷。 D.王构富有威望,引荐后生。他是三朝元老,熟悉一些事务,朝廷碰到大事都会向他咨询,他 喜欢推荐贫寒之士,所推荐的几十人后来都身居高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5 分) (2)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14~15 题。 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宋之问 侵星发洛城,城中歌吹声。 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 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 大隐德所薄,归来可退耕。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中的,“歌吹”一词以点带面,勾勒出一幅歌舞升平、民乐安康的繁盛之景。 B.缑岭之上,云蒸霞蔚。颔联点题,从视觉写出了诗人经过缎岭时所看到的动态之美。 C.先交代一天行程,再由眼前之景触发历史之感,后写心里所想,本诗层次分明。 D.因为大隐品行不被人们理解,所以诗人决定归隐田园,尾联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取向。 15.请结合全诗,赏析颈联的丰富意蕴。(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一个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 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傍晚时分山静鸟倦令作者留恋不已的图景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