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2012届高三模块检测 语文试题 说明: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写在答题 纸开头的“第Ⅰ卷答题表中”第Ⅱ卷为各类题型,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 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②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 A.绸缪/荒谬 积攒/攒动 馈赠/匮 乏 裨益/稗官野史 B.玷污/粘连 作揖/通缉 缜密/嗔 怒 诋毁/抵掌而谈 C.饯别/栈道 弦歌/眩晕 垢污/诟 着迷/不着边际 D.旋律/舷梯 蝉联/禅让 置喙/姻 蛮横/飞来横祸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部署 破天荒 先发治人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B.慰藉 百叶窗 戮力同心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C.炫耀 股份制 铩羽而归 言既出,驱马难追 D.笑靥 讲意气 额手称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当地的人们渐渐地把 转向了文化 事业上,从而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②尽管德国方面出面证实了西班牙黄瓜的“清白”,但自德国肠道疾病疫 情 以来,西班牙蔬菜种植业蒙受了巨大损失, ③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手机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部分,每位智能手机用户平 均 每天 手机34次,频率有时高达每10分钟1次 A.视线暴发查看 B视线爆发查看 C.视野爆发察看 D.视野暴发察看 4.下列各句申,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尽管当前德国经济仍未摆脱衰退困扰,但德国政府未雨绸缀,从长计议,制定 了新的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战略 B.陈洪瑶热情周到地接受艾滋病患者的咨询,不厌其烦地讲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 国家政策,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C.近年来,黄山市旅游业已从单一接待型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经营型转 变,乡村特色旅游方兴未艾,成为该市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近来,欧洲债务危机的消息充斥着各类媒体,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法很多,呼吁 中国出资救欧洲于“水火”的声音不绝于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萨科齐与卡梅伦在当地时间15日抵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成为首批卡扎菲 政权倒台后访问利比亚的外国首脑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一中 2012 届高三模块检测 语文试题 说明: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写在答题 纸开头的“第Ⅰ卷答题表中”第Ⅱ卷为各类题型,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 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②本试题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 A.绸缪/荒谬 积攒/攒动 馈赠/匮 乏 裨益/稗官野史 B.玷污/粘连 作揖/通缉 缜密/嗔 怒 诋毁/抵掌而谈 C.饯别/栈道 弦歌/眩晕 垢污/诟 病 着迷/不着边际 D.旋律/舷梯 蝉联/禅让 置喙/姻 缘 蛮横/飞来横祸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部署 破天荒 先发治人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B.慰藉 百叶窗 戮力同心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C.炫耀 股份制 铩羽而归 二言既出,驱马难追 D.笑靥 讲意气 额手称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当地的人们渐渐地把 转向了文化 事业上,从而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②尽管德国方面出面证实了西班牙黄瓜的“清白”,但自德国肠道疾病疫 情 以来,西班牙蔬菜种植业蒙受了巨大损失。 ③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手机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部分,每位智能手机用户平 均 每天 手机 34 次,频率有时高达每 10 分钟 1 次。 A.视线 暴发 查看 B.视线 爆发 查看 C.视野 爆发 察看 D.视野 暴发 察看 4.下列各句申,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尽管当前德国经济仍未摆脱衰退困扰,但德国政府未雨绸缀,从长计议,制定 了新的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战略。 B.陈洪瑶热情周到地接受艾滋病患者的咨询,不厌其烦地讲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 国家政策,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C.近年来,黄山市旅游业已从单一接待型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经营型转 变,乡村特色旅游方兴未艾,成为该市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D.近来,欧洲债务危机的消息充斥着各类媒体,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法很多,呼吁 中国出资救欧洲于“水火”的声音不绝于耳。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萨科齐与卡梅伦在当地时间 15 日抵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成为首批卡扎菲 政权倒台后访问利比亚的外国首脑
B.近年来,我国千旱天气发生频率居高不下,水资源危机正步步逼近袖口何加强 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己迫在眉睫。 C.“十一”长假期间,各地旅游出行人数大幅上涨,各地铁路、公路;交通、民 航等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保障游客出行安全畅通。 D.“地沟油”案的宣判,彰显了我国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决心和力度,给那 些置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于不顾的食品生产销售者敲响了警钟。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社日 在充满自然信仰的上古时代,从土地中讨生活的先民,很容易对土地生发万物的 功用 产生神秘的理解,将土地神化,所以在商周时代出现“社”这一土地之神是自然 而然的事 情,“社,所以神地之道也”。既然土地有灵,就需礼敬献祭,所以人们“封土 以为社”,“封 土”为社神原始的象征。 社稷在周代即被奉为国家主神,列入祀典,并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国家有太杜, 王室 有王社,诸侯国有国社,诸侯有侯社,大夫以下与百姓一起按地域立社。周朝词 俗制礼,将 祭祀活动作了系统的整饬与安排,因此大致有了祭社的日期,时间确定在仲春之 月。这 是根据土神自然属性的选择。仲春之月,阳气发动,万物萌生,自然是祭祝的好 时机,“元 日”为二月的甲日,即选用二月中吉利的甲日作为百姓祭祀社神的日子,这也就 是最初的 社日。 秦汉时期,社日有了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春祈秋报的需要,形成了春社与秋社两 个社 日。汉代以后,社日时间虽出现过几次变化,但一般确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 分前 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秋分前后)。这一时期,由于统一的封建政权的建立, 形成了官 社与民社的区别。上层社会的社祀活动庄严、隆重,祭品丰厚,享以太牢之礼, 民间社祀简朴,随意。尽管民间社日活动在生时为上层人士所讥讽,但因其更接 近人情、人性的本原,因而具有更生动的色彩,更能体验到社日的欢乐。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承了汉代社会风习,但稍有变化,这一时期的基层社会组织 “里”已开始过渡为地域性的“村”,村虽然大小不一,但“百家为村”的 形态较为常见。因此,村社活动表现为“结综会社”的形式,春社日,村邻纠集 准备社猪、社酒,在社树下搭起供台,祭祀社神,然后分享祭肉,百家共度社日, 社日活动的规模较前代为大。秋社一如春社,并有卜问年成的内容。此时亦由于 佛、道信仰渗入,村社生活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与佛、道有关的社会 活动
B.近年来,我国干旱天气发生频率居高不下,水资源危机正步步逼近袖口何加强 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己迫在眉睫。 C.“十一”长假期间,各地旅游出行人数大幅上涨,各地铁路、公路;交通、民 航等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保障游客出行安全畅通。 D.“地沟油”案的宣判,彰显了我国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决心和力度,给那 些置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于不顾的食品生产销售者敲响了警钟。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8 题。 社 日 在充满自然信仰的上古时代,从土地中讨生活的先民,很容易对土地生发万物的 功用 产生神秘的理解,将土地神化,所以在商周时代出现“社”这一土地之神是自然 而然的事 情,“社,所以神地之道也”。既然土地有灵,就需礼敬献祭,所以人们“封土 以为社”,“封 土”为社神原始的象征。 社稷在周代即被奉为国家主神,列入祀典,并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国家有太杜, 王室 有王社,诸侯国有国社,诸侯有侯社,大夫以下与百姓一起按地域立社。周朝词 俗制礼,将 祭祀活动作了系统的整饬与安排,因此大致有了祭社的日期,时间确定在仲春之 月。这 是根据土神自然属性的选择。仲春之月,阳气发动,万物萌生,自然是祭祝的好 时机,“元 日”为二月的甲日,即选用二月中吉利的甲日作为百姓祭祀社神的日子,这也就 是最初的 社日。 秦汉时期,社日有了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春祈秋报的需要,形成了春社与秋社两 个社 日。汉代以后,社日时间虽出现过几次变化,但一般确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 分前 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秋分前后)。这一时期,由于统一的封建政权的建立, 形成了官 社与民社的区别。上层社会的社祀活动庄严、隆重,祭品丰厚,享以太牢之礼, 民间社祀简朴,随意。尽管民间社日活动在生时为上层人士所讥讽,但因其更接 近人情、人性的本原,因而具有更生动的色彩,更能体验到社日的欢乐。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承了汉代社会风习,但稍有变化,这一时期的基层社会组织 ——“里”已开始过渡为地域性的“村”,村虽然大小不一,但“百家为村”的 形态较为常见。因此,村社活动表现为“结综会社”的形式,春社日,村邻纠集, 准备社猪、社酒,在社树下搭起供台,祭祀社神,然后分享祭肉,百家共度社日, 社日活动的规模较前代为大。秋社一如春社,并有卜问年成的内容。此时亦由于 佛、道信仰渗入,村社生活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与佛、道有关的社会 活动
唐宋时期,社日达到全盛状态,社日的欢愉成为唐宋社会富庶大平的标识。社日 在传承汉魏以来神人共娱传统的同时,不断她吸收民众的愿望与思想。社日是妇 女儿童的节日,在社日/勤劳的妇女有了难得的闲暇,“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 朱樱树下行”(张籍《吴楚歌词》)。儿童亦兴髙采烈,“大平处处是优场,社 日儿童喜欲狂”(陆游《春社》)。成年男子更是社日活动的主角,伸们共祭社神 分享社酒、社肉,笑语欢歌不绝;"春谬酒共饮,野老暮相夸"。社日是乡村的集 体公共节日,家家参与,人人踊跃,“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咏 社佳句给我们传递了社日宴乐的盛况(王驾《社日》)。在礼教束缚较少的唐宋社 会,社日给人们提供了狂欢的机会,民众在社日中的尽情娱乐,又为社日增添了 喜气与热闹。 社日在盛极唐宋之后,元明顿衰,虽然在一些地方(主要是偏远地区)仍有保留 有的还比较热烈,犹有古风,但社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乃至社会生活申的地 位大大下降。秦汉以前,社腊并称,为一年中数一数二的重要节目,及至唐宋 社日依然盖过中秋、重阳诸节,成为民众生活的兴奋点。但元明之后,社日连保 持一般节日地位都不可能。社日衰落的原因,有人说是元蒙主政,蹂躏汉俗的结 果。恐怕不仅仅如此,衰落的根本原因,当从社会结构内部变动与社会文化背景 方面去寻找。 6.下列关于“社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日”时中的“社”为土神,出现在商周时代,人们“封土以为社”,对社 神礼敬献祭。 B.“社日”这一盛大的古代节日,可以说是发端于中国古代的先民对土地崇敬与 膜拜之情。 C.“社日”的内容随着社会结构内部变动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 变化,但组织形式直到唐宋都没有发生变化。 D.“社日”起源于商周,初兴于秦汉,传承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衰微于 元明 7.下列对“社日”发展演变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以后,由于统一的封建政权的建立,又形成了官社与民社的区别,同时村 社生活中出现了与佛、道有关的活动 B.魏晋南北朝时期,百家共度社日,活动的规模较前代为大;秋社较春社增加了 卜间年成的内容 C.唐宋时期,社日在传承前代传统的同时,不断地吸收民众的愿望与思想,成为 了人们尽情娱乐的狂欢节日,增添了喜气与热闹。 D.在元明时期,社日衰落,虽然在玉些地方仍有保留,古风犹存,但社日在整个 节日文化体系中乃至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大大下降。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朝把自发性质的祭祀活动作了整访与安排,大致确定了祭社的日期,选用二 月的甲日作为祭祀社神的日子,这也就是最初的社日。 B.秦汉时期的民间社祀活动简朴、随意,但因其更接近人情、人性的本原,因而 具有更生动的色彩,更能让人体验到社日的欢乐。 C.从众多唐宋文人对民间社日的生动咏唱中,我们在千年之后仍能强烈地感受到 当时社日气氛的浓烈。 D.关于社日衰落的原因,众说纷纭,外族文化入侵仅仅是根本原因,更多原因还 应该从社会和文化层面加以探寻
唐宋时期,社日达到全盛状态,社日的欢愉成为唐宋社会富庶大平的标识。社日 在传承汉魏以来神人共娱传统的同时,不断她吸收民众的愿望与思想。社日是妇 女儿童的节日,在社日/勤劳的妇女有了难得的闲暇,“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 朱樱树下行”(张籍《吴楚歌词》)。儿童亦兴高采烈,“大平处处是优场,社 日儿童喜欲狂”(陆游《春社》)。成年男子更是社日活动的主角,伸们共祭社神, 分享社酒、社肉,笑语欢歌不绝;"春谬酒共饮,野老暮相夸"。社日是乡村的集 体公共节日,家家参与,人人踊跃,“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咏 社佳句给我们传递了社日宴乐的盛况(王驾《社日》)。在礼教束缚较少的唐宋社 会,社日给人们提供了狂欢的机会,民众在社日中的尽情娱乐,又为社日增添了 喜气与热闹。 社日在盛极唐宋之后,元明顿衰,虽然在一些地方(主要是偏远地区)仍有保留, 有的还比较热烈,犹有古风,但社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乃至社会生活申的地 位大大下降。秦汉以前,社腊并称,为一年中数一数二的重要节目,及至唐宋, 社日依然盖过中秋、重阳诸节,成为民众生活的兴奋点。但元明之后,社日连保 持一般节日地位都不可能。社日衰落的原因,有人说是元蒙主政,蹂躏汉俗的结 果。恐怕不仅仅如此,衰落的根本原因,当从社会结构内部变动与社会文化背景 方面去寻找。 6.下列关于“社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日”时中的“社”为土神,出现在商周时代,人们“封土以为社”,对社 神礼敬献祭。 B.“社日”这一盛大的古代节日,可以说是发端于中国古代的先民对土地崇敬与 膜拜之情。 C.“社日”的内容随着社会结构内部变动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 变化,但组织形式直到唐宋都没有发生变化。 D.“社日”起源于商周,初兴于秦汉,传承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衰微于 元明。 7.下列对“社日”发展演变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以后,由于统一的封建政权的建立,又形成了官社与民社的区别,同时村 社生活中出现了与佛、道有关的活动。 B.魏晋南北朝时期,百家共度社日,活动的规模较前代为大;秋社较春社增加了 卜间年成的内容。 C.唐宋时期,社日在传承前代传统的同时,不断地吸收民众的愿望与思想,成为 了人们尽情娱乐的狂欢节日,增添了喜气与热闹。 D.在元明时期,社日衰落,虽然在玉些地方仍有保留,古风犹存,但社日在整个 节日文化体系中乃至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大大下降。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朝把自发性质的祭祀活动作了整访与安排,大致确定了祭社的日期,选用二 月的甲日作为祭祀社神的日子,这也就是最初的社日。 B.秦汉时期的民间社祀活动简朴、随意,但因其更接近人情、人性的本原,因而 具有更生动的色彩,更能让人体验到社日的欢乐。 C.从众多唐宋文人对民间社日的生动咏唱中,我们在千年之后仍能强烈地感受到 当时社日气氛的浓烈。 D.关于社日衰落的原因,众说纷纭,外族文化入侵仅仅是根本原因,更多原因还 应该从社会和文化层面加以探寻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裴宽,字长宽,河东闻喜人也。仪貌瑰伟,博沙群书,弱冠为州里所称。亲硬, 抚弟以笃友闻。及孝武西迁,宽谓其诸曰:“权臣擅命,乘舆播越,战争方始, 当何所依?”诸弟咸不能对。宽曰:“君臣逆顺,大义昭然。今天子西幸,理无 东面,以亏臣节。”乃将家属避难于大石岩。独孤信镇洛阳,始出见焉。 时汾州刺史韦子桑降于东魏,子桑兄弟在关中者,咸已从坐。其季弟子爽先在洛, 窘急,乃投宽。宽开怀纳之。遇有大赦,或传子爽合免,因尔遂出。子爽卒以伏 法。独孤信召而责乏。宽曰:“穷来见归,义无执送。今日获罪,是所甘心。” 以经赦宥,遂得不坐。 大统五年,加正虏将军。十三年,从韦法保向颖川。解侯景围。时侯景密图南叛, 军中颇有知者。以其事计未成,外示无贰,往来诸军间,侍从寡少。军中店将, 必躬自造,至于法保,尤被亲附。宽谓法保曰:“侯景狡猾,必不肯入关。虽托 款于公,恐未可信。若仗兵以斩之,亦一时之计也。如曰不然,便须深加严警 不得信其诳诱,自贻后悔。”法保纳之 十四年,与东魏将彭乐战于新城,因伤被擒。至河阴,见齐文襄。宽举止详雅, 善于占对,文襄甚赏异乏。谓宽曰:"卿三河冠盖,材识如此,我必使卿富贵。关 中贫狭,何足可依,勿怀异图也。"因解锁付馆,厚加其礼。宽乃裁卧毡,夜缝 而出,因得遁还,见于太祖。 太祖顾谓诸公曰:"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裴长宽为文襄如 此厚遇。乃能冒死归我。虽古之竹帛所载,何以加之! 天和三年,以宽为污州刺史。涌州城碑狭,器械又少,宽知其难守,深以为恍。 又恐秋水暴长,陈人得乘其便。宽乃量度年常水至之处,竖大木于岸,以备船行。 陈将程灵洗率众至于城下,遂分布战舰,四面攻之,水势犹山,灵洗未得近城。 宽每简募挠兵,令夜掩击,频挫其锐″俄而雨水暴长,所竖木上,皆通船过。灵 洗乃以大舰临逼,弓弩矢石,昼夜攻支。城陷之后,陈人乃执宽至扬州,寻被送 岭外。经数载,复还建业,遂卒于江左 (节选自《周书.裴宽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抚弟以笃友闻 笃:深厚。 B.咸已从坐 坐:获罪 C何以加之 加:施加 D.宽每简募晓兵 简:选拔。 10.下列句子申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乃将家属避难于大石岩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B.①虽托款于公 ②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 远近 C.①因解锁付馆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①灵洗乃以大舰临逼 ②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11.下面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裴宽”有节操″和″讲谋略"的一组是 A.①亲殁,抚弟以笃友闻 ②乃将家属避 难于大石岩 B.①今天子西幸,理无东面,以亏臣节 ②若仗兵以斩之,亦一时之 计也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裴宽,字长宽,河东闻喜人也。仪貌瑰伟,博沙群书,弱冠为州里所称。亲硬, 抚弟以笃友闻。及孝武西迁,宽谓其诸曰:“权臣擅命,乘舆播越,战争方始, 当何所依?”诸弟咸不能对。宽曰:“君臣逆顺,大义昭然。今天子西幸,理无 东面,以亏臣节。”乃将家属避难于大石岩。独孤信镇洛阳,始出见焉。 时汾州刺史韦子桑降于东魏,子桑兄弟在关中者,咸已从坐。其季弟子爽先在洛, 窘急,乃投宽。宽开怀纳之。遇有大赦,或传子爽合免,因尔遂出。子爽卒以伏 法。独孤信召而责乏。宽曰:“穷来见归,义无执送。今日获罪,是所甘心。” 以经赦宥,遂得不坐。 大统五年,加正虏将军。十三年,从韦法保向颖川。解侯景围。时侯景密图南叛, 军中颇有知者。以其事计未成,外示无贰,往来诸军间,侍从寡少。军中店将, 必躬自造,至于法保,尤被亲附。宽谓法保曰:“侯景狡猾,必不肯入关。虽托 款于公,恐未可信。若仗兵以斩之,亦一时之计也。如曰不然,便须深加严警, 不得信其诳诱,自贻后悔。”法保纳之。 十四年,与东魏将彭乐战于新城,因伤被擒。至河阴,见齐文襄。宽举止详雅, 善于占对,文襄甚赏异乏。谓宽曰:"卿三河冠盖,材识如此,我必使卿富贵。关 中贫狭,何足可依,勿怀异图也。"因解锁付馆,厚加其礼。宽乃裁卧毡,夜缝 而出,因得遁还,见于太祖。 太祖顾谓诸公曰:"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裴长宽为文襄如 此厚遇。乃能冒死归我。虽古之竹帛所载,何以加之!" 天和三年,以宽为污州刺史。涌州城碑狭,器械又少,宽知其难守,深以为恍。 又恐秋水暴长,陈人得乘其便。宽乃量度年常水至之处,竖大木于岸,以备船行。 陈将程灵洗率众至于城下,遂分布战舰,四面攻之,水势犹山,灵洗未得近城。 宽每简募挠兵,令夜掩击,频挫其锐"俄而雨水暴长,所竖木上,皆通船过。灵 洗乃以大舰临逼,弓弩矢石,昼夜攻支。城陷之后,陈人乃执宽至扬州,寻被送 岭外。经数载,复还建业,遂卒于江左。 (节选自《周书.裴宽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抚弟以笃友闻. 笃:深厚。 B.咸已从坐 坐:获罪。 C.何以加之 加:施加。 D.宽每简募晓兵 简:选拔。 10.下列句子申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乃将家属避难于大石岩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B.①虽托款于公 ②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 远近 C.①因解锁付馆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①灵洗乃以大舰临逼 ②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11.下面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裴宽"有节操"和"讲谋略"的一组是 A.①亲殁,抚弟以笃友闻 ②乃将家属避 难于大石岩 B.①今天子西幸,理无东面,以亏臣节 ②若仗兵以斩之,亦一时之 计也
C.①宽举止详雅,善于占对 ②竖大木于岸, 以备船行 D.①宽乃裁卧毡,夜缒而出 ②短兵相拒,犹 经二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武帝西迁后,裴宽对不知何去何从的弟弟们说明作为臣子应该保持气节,带 领家属到大石岩避难,直到独孤信镇守洛阳,才出来做官。 B.裴宽在韦子爽走投无路前来投奔时,不惜冒着受牵连被治罪的风险收容了他, 最终因为皇帝赦免了韦子爽而没有被治罪。 C.在侯景密谋叛逃而暗中有所行动时,裴宽提辖韦法保,不可相信此人,必须严 加防备,不能相信他的欺骗引诱 D.裴宽做了污州刺史,积极采取措施,在岸上竖起大木,防备敌船靠近袭击,但 由于战时雨水突然上涨而功亏一赞,城陷被擒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穷来见归,义无执送。今日获罪,是所甘心(3分) (2)宽乃裁卧毡,夜缒而出,因得遁还,见于太祖(4分) (3)以其事计未成,外示无贰,往来诸军间,侍从寡少。(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邓纺、张彻落第 白居易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寒松无妖花,枝下元人行 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 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 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 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 怀哉二夫子,念此无自轻。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全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个小题)(6分) (1)夙兴夜 寐经 《诗 ·氓》 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2)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4)间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C.①宽举止详雅,善于占对 ②竖大木于岸, 以备船行 D.①宽乃裁卧毡,夜缒而出 ②短兵相拒,犹 经二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武帝西迁后,裴宽对不知何去何从的弟弟们说明作为臣子应该保持气节,带 领家属到大石岩避难,直到独孤信镇守洛阳,才出来做官。 B.裴宽在韦子爽走投无路前来投奔时,不惜冒着受牵连被治罪的风险收容了他, 最终因为皇帝赦免了韦子爽而没有被治罪。 C.在侯景密谋叛逃而暗中有所行动时,裴宽提辖韦法保,不可相信此人,必须严 加防备,不能相信他的欺骗引诱。 D.裴宽做了污州刺史,积极采取措施,在岸上竖起大木,防备敌船靠近袭击,但 由于战时雨水突然上涨而功亏一赞,城陷被擒。 第Ⅱ卷 (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穷来见归,义无执送。今日获罪,是所甘心(3 分) (2)宽乃裁卧毡,夜缒而出,因得遁还,见于太祖(4 分) (3)以其事计未成,外示无贰,往来诸军间,侍从寡少。(3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邓纺、张彻落第 白居易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寒松无妖花,枝下元人行。 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 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 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 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 怀哉二夫子,念此无自轻。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2)全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 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个小题)(6 分) (1)夙兴夜 寐, 。《诗 经·氓》 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2)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4)间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