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广泛的国际統一战线,是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中间地带”理论:1946年 两个“中间地带”理论:1963年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1974年
➢ 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中间地带”理论:1946年 两个“中间地带”理论:1963年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1974年
、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24-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三、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1924—1927)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27—193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1945)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45—1949)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1924-1927) >1919年,毛泽东发表《民众的大联合》毛泽东统战 思想萌芽 1922年,中共“二大”《关于“民主联合战线”的决 议案》明确提出统战方针 1923年,中共“三大”分析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 性可能性制定统战政策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1924—1927) ➢1919年,毛泽东发表《民众的大联合》 毛泽东统战 思想萌芽 ➢1922年,中共“二大” 《关于“民主联合战线”的决 议案》 明确提出统战方针 ➢1923年,中共“三大” 分析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 性可能性 制定统战政策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民党“一大”主要成就 第一、改组丁国民党,把国民党由一个资产阶级 性质的政觉改组成为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 民族资产阶级參加的民主革命联盟 第二、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 成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 第三,确立了联饑、联共、执助农工三大政草
国民党“一大”主要成就 第一、改组了国民党,把国民党由一个资产阶级 性质的政党改组成为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 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民主革命联盟 第二、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 成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 第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1937) 目标:反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反封建压迫 特点:统一战线范围较窄小,基本上是工人、农 民、小资产阶级联盟 错误;“左”倾关门主义错误,集中在对待民族 资产阶级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1937) ➢目标:反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反封建压迫 ➢特点:统一战线范围较窄小,基本上是工人、农 民、小资产阶级联盟 ➢错误;“左”倾关门主义错误,集中在对待民族 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