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 、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而是托物寄语,借用 观念化形象,寄托人们对关好生活的向往。质朴怪诞、率真至美的剪纸 来源 于原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民间审关观念:来自于中国的本原哲学和世界观,更具感人的艺术 魅力。 A.平铺直叙一脉相承形象 B.平铺直叙约定俗成造型 C.平易近人一脉相承造型 D.平易近人约定俗成形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今年2月份CPI同比涨幅之所以扩大,主要是春节因素和同比基数较低,春节效应带 动了消费增长,去年2月份CPI涨幅同比基数较低。 B.芒果为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含有糖、蛋白质、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其中前体胡萝 卜素成分特别高,是所有水果中没有的。 C.以“孝”为核心要素的中国家庭伦理,不仅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根脉 而且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气质 D.北宋后期,宋微宗赵佶对书画的痴迷和身体力行的推动,花鸟画以院体为主流进一步 向工笔写实方向发展,工笔花鸟画达到巅峰。 3.所用修辞与其它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多长一岁只是加重我们头上的枷,加紧脚胫上的链,我们何尝不羡都小猫追自己的尾 巴,但我们的枷,我们的链永远是制定我们行动的上司!(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B.高女人抬起被折磨得如同一片皱巴巴的枯叶般的瘦脸,好像忽然明白了截缝老婆的话, 眼里闪出一股嘲讽、倔强、傲岸的光芒。(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C.歌声妤似被鞭梢越沟撩过来,抑或是被风断断续续扔过来,满地是无边的黄土壑,昏 黄的夕阳浮在黄土上,满地好似涂着秦汉边卒那风干的血。(马步升《绝地之音》 D.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 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汪曾祺《鉴贫家》)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真正的朋友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就像理想的父母对子女的爱不以子女的外表和社会地
2017~2018 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 语文 I 一、语言文字运用(21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 ▲ ,而是托物寄语,借用 ▲ 的 观念化形象,寄托人们对关好生活的向往。质朴怪诞、率真至美的剪纸 ▲ ,来源 于原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民间审关观念;来自于中国的本原哲学和世界观,更具感人的艺术 魅力。 A.平铺直叙一脉相承形象 B.平铺直叙约定俗成造型 C.平易近人一脉相承造型 D.平易近人约定俗成形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3 分) A.今年 2 月份 CPI 同比涨幅之所以扩大,主要是春节因素和同比基数较低,春节效应带 动了消费增长,去年 2 月份 CPI 涨幅同比基数较低。 B.芒果为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含有糖、蛋白质、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其中前体胡萝 卜素成分特别高,是所有水果中没有的。 C.以“孝”为核心要素的中国家庭伦理,不仅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根脉, 而且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气质。 D.北宋后期,宋微宗赵佶对书画的痴迷和身体力行的推动,花鸟画以院体为主流进一步 向工笔写实方向发展,工笔花鸟画达到巅峰。 3.所用修辞与其它各句不相同 ...的一项是(3 分) A.多长一岁只是加重我们头上的枷,加紧脚胫上的链,我们何尝不羡都小猫追自己的尾 巴,但我们的枷,我们的链永远是制定我们行动的上司!(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B.高女人抬起被折磨得如同一片皱巴巴的枯叶般的瘦脸,好像忽然明白了截缝老婆的话, 眼里闪出一股嘲讽、倔强、傲岸的光芒。(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C.歌声好似被鞭梢越沟撩过来,抑或是被风断断续续扔过来,满地是无边的黄土壑,昏 黄的夕阳浮在黄土上,满地好似涂着秦汉边卒那风干的血。(马步升《绝地之音》) D.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 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汪曾祺《鉴贫家》)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真正的朋友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就像理想的父母对子女的爱不以子女的外表和社会地
位为转移, 伊壁鸠鲁分析了我们内心的需要以后,指出: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 发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能提供的。 ①否则他们会对我们视而不见 ②更重要的动机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 ③所以子女身穿旧衣服、承认今年没赚多少钱,都不会于心不安 ④我们追求发财最大的目的可能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 ⑤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修生活的渴望 A.②①⑤③④B.⑤②④①③C.③⑤②④①D.⑤③④②① 对下列的材料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吾之一身,常有少不同壮,壮不同老:吾之身后,焉有子能肖父,孙能肖祖?如此期, 必属妄想,所可尽者,惟留好样与儿孙而已。 A.时移世殊,榜样长留。 B.今不同古,少不同老。 C.顺时而变,与时俱进。 D.后世可期,明朝更佳 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病:缺陷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与:朋友 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已:太,甚 B.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见:同“现”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之 腆:厚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弊:疲困 行成于思毁于随 行:德行 C.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捐:舍弃 上规姒嫩,浑浑无涯 规:效法 踵常途之促促 题:跟随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 以:率领 D.揖西山之白云 揖:引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适宜
位为转移, ▲ 伊壁鸠鲁分析了我们内心的需要以后,指出: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 发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能提供的。 ①否则他们会对我们视而不见 ②更重要的动机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 ③所以子女身穿旧衣服、承认今年没赚多少钱,都不会于心不安 ④我们追求发财最大的目的可能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 ⑤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修生活的渴望 A.②①⑤③④ B.⑤②④①③ C.③⑤②④① D.⑤③④②① 5.对下列的材料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吾之一身,常有少不同壮,壮不同老;吾之身后,焉有子能肖父,孙能肖祖?如此期, 必属妄想,所可尽者,惟留好样与儿孙而已。 A.时移世殊,榜样长留。 B.今不同古,少不同老。 C.顺时而变,与时俱进。 D.后世可期,明朝更佳。 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病:缺陷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廉:少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与:朋友 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已:太,甚 B.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见:同“现”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之 腆:厚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弊:疲困 行.成于思毁于随 行:德行 C.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捐:舍弃 上规.姒嫩,浑浑无涯 规:效法 踵常途之促促 题:跟随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 以:率领 D.揖.西山之白云 揖:引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适:适宜
绝类离伦 绝:超出 孰云多而不扬 扬:选拔 7.下列选项中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朝奏”与“夕 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写出遭遇的天壤之别。 B.“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李商隐《安定城楼》》诗人触景生情:登最高 之楼,望最远之,高瞻远瞩,气象万千,且总领后文的无穷感慨 C.“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诗人高声恳请邻翁共饮作陪,看 似与“客至”无,实是烘托老友相逢酒兴之高,情意之浓烈。 D.“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借齐景公在牛山为百年 之后离开世界坠泪的典故,写出人生虽短当奋发有为的积极心态。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涂可以息,恶气苟疾无自至。夫治身与治国, 理之术也。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主亦有地 臣主同地,则臣有所匿其都邪矣,主无所避其累矣。 凡为善难,任善易。奚以知之?人与骥俱走,则人不胜骥矣;居於车上而仼骥,则骥不 胜人矣。人主好治人官之事,则是与骥俱走也,必多所不及矣。夫人主亦有居车,无去车, 则众善皆尽力竭能矣,谄谀被贼巧佞之人无所窜其奷矣。人主之车,所以乘物也。察乘物之 理,则四极可有。不知乘物,而自怙恃,夺其智能,多其教诏,而好自以,若此则百官恫扰, 少长相越,万邪并起。权威分移,不可以卒,不可以教,此亡国之风也 有道之主,其所以使群臣者亦有辔。其辔何如?正名审分,是治之辔已。故按其实而审 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放悖。夫名多不当其实,而事多不当其用者,故人 主不可以不审名分也。不审名分,是恶壅而愈塞也。壅塞之任,不在臣下,在於人主。尧 舜之臣不独义,汤、禹之臣不独忠,得其数也:桀、纣之臣不独鄙,幽、厉之臣不独辟,失 其理也。 不正其名,不分其职,而数用刑罚,乱莫大焉。夫说以智通,而实以过愧:誉以高贤, 而充以卑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任以公法,而处以贪枉:用以勇敢,而堙以罢怯。故 名不正,则人主忧劳勤苦,而官职烦乱悖逆矣。国之亡也,名之伤也,从此生矣。白之顾益 黑,求之愈不得者,其此义邪!
绝.类离伦 绝:超出 孰云多而不扬. 扬:选拔 7.下列选项中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朝奏”与“夕 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写出遭遇的天壤之别。 B.“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李商隐《安定城楼》》诗人触景生情:登最高 之楼,望最远之,高瞻远瞩,气象万千,且总领后文的无穷感慨。 C.“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诗人高声恳请邻翁共饮作陪,看 似与“客至”无,实是烘托老友相逢酒兴之高,情意之浓烈。 D.“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借齐景公在牛山为百年 之后离开世界坠泪的典故,写出人生虽短当奋发有为的积极心态。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涂可以息,恶气苟疾无自至。夫治身与治国, 一理之术也。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主亦有地, 臣主同地,则臣有所匿其都邪矣,主无所避其累矣。 凡为善难,任.善易。奚以知之?人与骥俱走,则人不胜骥矣;居於车上而任骥,则骥不 胜人矣。人主好治人官之事,则是与骥俱走也,必多所不及矣。夫人主亦有居车,无去车, 则众善皆尽力竭能矣,谄谀诐贼巧佞之人无所窜其奸矣。人主之车,所以乘物也。察乘物之 理,则四极可有。不知乘物,而自怙恃..,夺.其智能,多其教诏,而好自以,若此则百官恫扰, 少长相越,万邪并起。权威分移,不可以卒.,不可以教,此亡国之风也。 有道之主,其所以使群臣者亦有辔。其辔何如?正名审分,是治之辔已。故按其实而审 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放悖。夫名多不当其实,而事多不当其用者,故人 主不可以不审名分也。不审名分,是恶壅而愈塞也。壅塞之任,不在臣下,在於人主。尧.、 舜.之臣不独义,汤、禹之臣不独忠,得其数也;桀、纣之臣不独鄙,幽、厉之臣不独辟,失 其理也。 不正其名,不分其职,而数用刑罚,乱莫大焉。夫说以智通,而实以过悗;誉以高贤, 而充以卑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任以公法,而处以贪枉;用以勇敢,而堙以罢怯。故 名不正,则人主忧劳勤苦,而官职烦乱悖逆矣。国之亡也,名之伤也,从此生矣。白之顾益 黑,求之愈不得者,其此义邪!
故至治之务,在于正名。名正则人主不忧劳矣,不忧劳则不伤其耳目之主。故得道忘人 乃大得人也,夫其非道也?知德忘知,乃大得知也,夫其非德也?至知不几,静乃明几也。 (选自《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 治:安定 B.凡为善难,任善易 任:听凭 C.夺其智能 夺:强行改变 D.不可以卒 卒:善终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主:人君,国君,专指一国之主,即帝王。人主与人臣相对,人臣即下面的官吏。 B.怙恃:怙,父亲的代称:恃,母亲的代称:怙恃,父母的代称。文中的意思是“依赖 C.尧舜:传说两人治理有方,社会祥和。作者将他们与汤禹对比,意在强调双臣要得法 D.《吕氏春秋》:是中国第一部有组织编写的文集,熔百家学说为一炉,对后世影响甚大。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夫人主亦有居车,无去车,则众善皆尽力竭能矣,谄谀詖贼巧佞之人无所窜其奸矣。 (4分 (2)有道之主,其所以使群臣者亦有辔。其辔何如?正名审分,是治之辔已。(5分) 1.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概括人主善“驾车“任我”的好处。(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鹧鸪天·赏荷 [金]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晩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注:①樾(ye):路旁遮阴的树。②沉水:即沉香,闺房熏用。③凌波:曹植《洛神赋》 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本意形容诗人心目中的女神行走波上轻盈飘逸。 12.上片通过“荷”的哪些方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4分) 13.这首词情感丰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故至治之务,在于正名。名正则人主不忧劳矣,不忧劳则不伤其耳目之主。故得道忘人, 乃大得人也,夫其非道也?知德忘知,乃大得知也,夫其非德也?至知不几,静乃明几也。 (选自《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 治:安定 B.凡为善难,任.善易 任:听凭 C.夺.其智能 夺:强行改变 D.不可以卒. 卒:善终 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人主:人君,国君,专指一国之主,即帝王。人主与人臣相对,人臣即下面的官吏。 B. 怙恃:怙,父亲的代称;恃,母亲的代称;怙恃,父母的代称。文中的意思是“依赖”。 C.尧舜:传说两人治理有方,社会祥和。作者将他们与汤禹对比,意在强调双臣要得法 D.《吕氏春秋》:是中国第一部有组织编写的文集,熔百家学说为一炉,对后世影响甚大。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夫人主亦有居车,无去车,则众善皆尽力竭能矣,谄谀诐贼巧佞之人无所窜其奸矣。 (4 分) (2)有道之主,其所以使群臣者亦有辔。其辔何如?正名审分,是治之辔已。(5 分) 1.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概括人主善“驾车“任我”的好处。(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3 题。 鹧鸪天·赏荷 [金]蔡松年 秀樾①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②,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注:①樾(yuè):路旁遮阴的树。②沉水:即沉香,闺房熏用。③凌波:曹植《洛神赋》 云”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本意形容诗人心目中的女神行走波上轻盈飘逸。 12.上片通过“荷”的哪些方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4 分) 13.这首词情感丰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官盛则近谀 (韩念《师说》 ,多于机上之工女。 (杜牧《阿房宫赋》) (4)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 (苏软《赤壁赋》) (5)_▲,又重之以修能 (屈原《离骚》) (6)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7)日知其所亡,▲,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 (8)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朱自清 ①外国也有乞丐,是的:但他们的丐道或丐术不大一样。近些年在上海常见,用粉笔写 着困难情形,求人帮助,粉笔字一边就坐着那写字的人,一一北平也见过一一却和外国乞丐 相像:这办法不知是来路货呢,还是此心同,此理同呢? ②伦救乞可在路旁画画的多,写字的却少。只在特拉伐加方场附近见过一个长须老者, 说自己是大学出身,现在一寒至此,几句牢骚话似乎颇打动了一些人,加上炯炯的双眼,不 露半星儿可怜相,教人有点肃然。 ③画画的大半用各色粉笔,也有用颜料的。见到的有三种花样。或双钩 Tolive(求生)二 字,每一个字母约一英尺见方,在双钩的轮廊里精细地作画。字母整齐匀净,通体一笔不苟 或双钩 Goodluck(好运)二字,也有只用Luck(运气)一字的,一一求生是自道:好运气是 为过客颂祷之辞。 ④这些画丐有些在艺术学校受过正式训练,有些平日爱画两笔,算是玩艺儿。到没了落 儿,便只好在水门汀上动起手来了。一九三二年五月十日,这些人还来了一回展览会。那天 的晚报上选印了几幅,有两幅是彩绣的。绣的人诨名牛津街开特尔老大,他绣过英王爱德华 像,那是他生平最得意的时候。现在却只在牛津街上浪荡着。 ⑤晚报上还记着一个人。他在杂戏馆干过三十五年,名字常大书在海报上。三年前还领 了一个杂戏班子游行各处,他扮演主要的角色。英伦三岛的城市都到过:也认识贾波林。可 是时运不济,却没一个子儿。他想起从前朋友们说过静物写生多么有意思,自己也曾学着玩 儿:此时,说不得只好凭着这点玩艺儿在泰晤士河长堤上混混了。但是他怕认得他的人太多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 (《荀子,劝学》) (2) ▲ , 官盛则近谀 。 ( 韩念《师说》) (3) ▲ ,多于机上之工女。 (杜牧《阿房宫赋》) (4)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 。 (苏软《赤壁赋》) (5) ▲ ,又重之以修能。 (屈原《离骚》) (6)转轴拨弦三两声, ▲ 。 (白居易《琵琶行》) (7)日知其所亡, ▲ ,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 (8)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 。 (《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8 题。 乞丐 朱自清 ①外国也有乞丐,是的;但他们的丐道或丐术不大一样。近些年在上海常见,用粉笔写 着困难情形,求人帮助,粉笔字一边就坐着那写字的人,一一北平也见过—一却和外国乞丐 相像;这办法不知是来路货呢,还是此心同,此理同呢? ②伦救乞可在路旁画画的多,写字的却少。只在特拉伐加方场附近见过一个长须老者, 说自己是大学出身,现在一寒至此,几句牢骚话似乎颇打动了一些人,加上炯炯的双眼,不 露半星儿可怜相,教人有点肃然。 ③画画的大半用各色粉笔,也有用颜料的。见到的有三种花样。或双钩 Tolive(求生)二 字,每一个字母约一英尺见方,在双钩的轮廊里精细地作画。字母整齐匀净,通体一笔不苟。 或双钩 Goodluck(好运)二字,也有只用 Luck(运气)一字的,——求生是自道;好运气是 为过客颂祷之辞。 ④这些画丐有些在艺术学校受过正式训练,有些平日爱画两笔,算是玩艺儿。到没了落 儿,便只好在水门汀上动起手来了。一九三二年五月十日,这些人还来了一回展览会。那天 的晚报上选印了几幅,有两幅是彩绣的。绣的人诨名牛津街开特尔老大,他绣过英王爱德华 像,那是他生平最得意的时候。现在却只在牛津街上浪荡着。 ⑤晚报上还记着一个人。他在杂戏馆干过三十五年,名字常大书在海报上。三年前还领 了一个杂戏班子游行各处,他扮演主要的角色。英伦三岛的城市都到过;也认识贾波林。可 是时运不济,却没一个子儿。他想起从前朋友们说过静物写生多么有意思,自己也曾学着玩 儿;此时,说不得只好凭着这点玩艺儿在泰晤士河长堤上混混了。但是他怕认得他的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