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度第二学期溧水县初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题号 三总分 得分 (26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①⑥题必答,第⑦题四处任答两处)(8分) ①口□,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口[口·(周敦颐《爱莲说》)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春蚕到死丝方口口口。(李商隐《无题》) ⑦胡锦涛同志最近提出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条就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这样的爱国主义诗篇。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 出猎》中用 ”表达了渴望为国抗敌 戍边的雄心;诗人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希望 □ ”,以此决心奋战沙场,为国家 诗人陆游在睡梦中也希望为国拼杀疆场(《十一月四 日风雨大作》) ,诗人文天 祥用此表明自己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根据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狭隘的欣赏是需要抵御的。譬如地域审美的局限,南宋偏安江南,高谈玄理,品第风流 耳闻丝竹管弦()雅乐艳歌,对北朝苍茫刚硬棱角毕露的书风未免不适。而北朝人在朔 ()漠苍凉胡马嘶风中,感受劳作艰辛的粗 guang( 浑厚。欣赏缺乏兼容的胸 襟与视野,就造成了j()形欣赏。 粗 guang()j( )形朔( )漠丝竹管弦( 3.下面文字划横线的句子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在下面横线上加以改正。(4分) A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 中,B不仅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而且影响着社会的风气。荣辱观念,古已有 之。C我国历来古代的思想家十分重视荣辱观念。“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
2005~2006 年度第二学期溧水县初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26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①~⑥题必答,第⑦题四处任答两处)(8 分) ①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③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⑤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⑦胡锦涛同志最近提出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条就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这样的爱国主义诗篇。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 出猎》中用“ , , ”表达了渴望为国抗敌 戍边的雄心;诗人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希望“ , ”,以此决心奋战沙场,为国家献身;“ , ”,诗人陆游在睡梦中也希望为国拼杀疆场(《十一月四 日风雨大作》);“ , ”,诗人文天 祥用此表明自己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根据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 狭隘的欣赏是需要抵御的。譬如地域审美的局限,南宋偏安江南,高谈玄理,品第风流, 耳闻丝竹管弦.( )雅乐艳歌,对北朝苍茫刚硬棱角毕露的书风未免不适。而北朝人在朔. ( )漠苍凉胡马嘶风中,感受劳作艰辛的粗 guǎng( )浑厚。欣赏缺乏兼容的胸 襟与视野,就造成了 jī( )形欣赏。 粗 guǎng( ) jī( )形 朔.( )漠 丝竹管弦.( ) 3.下面文字划横线的句子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在下面横线上加以改正。(4 分) A 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 中,B 不仅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而且影响着社会的风气。荣辱观念,古已有 之。C 我国历来古代的思想家十分重视荣辱观念。“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
志,不可富而失节”等格言警句,D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 地位。 4.下面是对《次北固山下》(王湾)一诗的赏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诗作者把江南残冬早春的景象描绘得新鲜而又精致,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山水 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三、四两句中的“平” 和“阔”,显得恢宏阔大,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 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想做北归的大雁,梦归故乡。与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形成 鲜明的反差。 5.南方中学初一(6)班的同学在参加“探索月球奥秘”这一综合性 学习时收集到了下面这幅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请根据你的知识积累 完成下面两小题 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月球探测工程标志的内容。(2分) ②他们对标志进行了一番探究,知道了标志以蓝色为底色,突出浩淼的太空;落笔的飞白 由和平鸽构成,表达了我国和平利用空间的愿望。请你继续探究它所隐含的信息,把探究所 得写在下面。(2分)
志,不可富而失节”等格言警句,D 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 地位。 ① ② 4.下面是对《次北固山下》(王湾)一诗的赏析,请选出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这首诗作者把江南残冬早春的景象描绘得新鲜而又精致,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山水 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三、四两句中的“平” 和“阔”,显得恢宏阔大,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 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想做北归的大雁 ,梦归故乡。与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形成 鲜明的反差。 5.南方中学初一(6)班的同学在参加“探索月球奥秘”这一综合性 学习时收集到了下面这幅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请根据你的知识积累, 完成下面两小题。 ①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月球探测工程标志的内容。(2 分) ② 他们对标志进行了一番探究,知道了标志以蓝色为底色,突出浩淼的太空;落笔的飞白 由和平鸽构成,表达了我国和平利用空间的愿望。请你继续探究它所隐含的信息,把探究所 得写在下面。(2 分)
6.同学们在阅读名著时,运用“颁奖词”的形式汇报阅读名著的成果。请仿照例句,根据提示完成该题 提供人物有:简·爱(《简·爱》)、阿廖沙(《童年》)、武松(《水浒》)、祥子(《骆驼祥子》 (4分) 如:孙悟空 颁奖词:你桀骜不驯、敢作敢为,是西天取经路上的第一功臣;你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风趣,深 受人们喜爱。 事迹:他大闹天宫,打败天兵天将,令玉皇大帝无可奈何;西天取经路上出生入死,制服无数妖魔鬼怪, 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选择人物: 颁奖词 事迹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1题(12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干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土之怒也。夫专诸 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麑击于殿上。此 三子者,皆布衣之土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土必怒,伏尸二人,流 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 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
6.同学们在阅读名著时,运用“颁奖词”的形式汇报阅读名著的成果。请仿照例句,根据提示完成该题。 提供人物有:简·爱(《简·爱》)、阿廖沙(《童年》)、武松(《水浒》)、祥子(《骆驼祥子》)。 (4 分) 如:孙悟空 颁奖词:你桀骜不驯、敢作敢为,是西天取经路上的第一功臣;你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风趣,深 受人们喜爱。 事迹:他大闹天宫,打败天兵天将,令玉皇大帝无可奈何;西天取经路上出生入死,制服无数妖魔鬼怪, 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选择人物: 颁奖词: 事迹: 二 (44 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7—11 题(12 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 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 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 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乙)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 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
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 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 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2分) ①天下缟素( ②曹沫三战所亡地( 8.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以勇力事鲁庄公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①休祲降于天 ②贤于材人远矣 C、①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②王之蔽甚矣 D、①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翻译: 10.根据要求填空。(2分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描写和动作描写。从而表现了唐雎和曹 沫 的精神。 1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对。请揣 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分)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答: ②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答 (二)阅读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一文,完成12—17题。(17分) 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 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②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 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 种凛然之气和磅礴之势。A
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 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 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2 分) ①天下缟素.. ( ) ②曹沫三战所亡.地( ) 8.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①以.勇力事鲁庄公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①休祲降于.天 ②贤于.材人远矣 C、①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②王之.蔽甚矣 D、①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翻译: 10.根据要求填空。(2 分)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描写和动作描写。从而表现了唐雎和曹 沫 的精神。 1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对。请揣 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 分)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答: ②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答: (二)阅读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一文,完成 12—17 题。(17 分) 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 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②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 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 种凛然之气和磅礴之势。 A
③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干 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 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 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 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山 他 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B ④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抹成的。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 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 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⑤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戒酒》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 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 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 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 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 他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 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 本生活节奏,也是他-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 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⑥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 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⑦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 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岀来的豆浆汁液。他
③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 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 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 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 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山, , 。他 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B ④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抹成的。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 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 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⑤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戒酒》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 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 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 臣民共生活了 40 年,倒有近 20 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 20 多年间又 有 37 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 他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 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 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 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⑥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 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⑦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 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