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中阶段性测试 常州市理想中学庄留平 、积累和运用(共24分) 得分 (一)积累(共1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我已不记得是怎样认识你的,只知道你如影相随地伴随在我的身边已有十几zai①春秋,我感觉到你 像一位智慧的老人,饱经风霜,思想深su@,在耐心地给我指点迷jn③,我真庆Ⅺing④拥有你这样一 位本质永远不变的朋友 读者》 2、默写(任选8句,共8分) ①晓战随金鼓 愿将腰下剑, ②黄河远山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 正是河豚欲上时。 ⑤父亲叮嘱刚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的旷达胸襟,不因外部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忧伤。 3、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用谚语、诗歌、成语来记录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气象物候现象。阅读下 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2分) 垂柳成林,正像是一种倒挂林,春天当柳絮抽芽的时候,枝条上满是白白的絮芽,淡淡的,白中带绿 绿中带黄,整片柳林上就像笼着一层淡淡的绿烟;等到柳絮飞遍原野的时候,像满夭的棉花,又像是满天 的白雪,而树下却又是碧绿的田野。 (——选自李辉英《垂柳》,有删改)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 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干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旳蝴 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一选自朱自清《春》) ①请你用宋祁《木兰花》中的两句词句来表现语段中景物的特点 九年级语文卷第1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1 页 共 11 页 九年级语文期中阶段性测试 常州市理想中学 庄留平 一、积累和运用(共 24 分) 得分 (一)积累(共 12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我已不记得是怎样认识你的,只知道你如影相随地伴随在我的身边已有十几 zăi①春秋,我感觉到你 像一位智慧的老人,饱经风霜,思想深 suì②,在耐心地给我指点迷 jīn③,我真庆 xìng④ 拥有你这样一 位本质永远不变的朋友——《读者》。 ① ; ② ; ③ ; ④ ; 2、默写(任选 8 句,共 8 分) ①晓战随金鼓, 。愿将腰下剑, 。 ②黄河远山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 ③ ,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 。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 。 ,正是河豚欲上时。 ⑤父亲叮嘱刚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不因外部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忧伤。 3、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用谚语、诗歌、成语来记录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气象物候现象。阅读下 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2 分) 垂柳成林,正像是一种倒挂林,春天当柳絮抽芽的时候,枝条上满是白白的絮芽,淡淡的,白中带绿, 绿中带黄,整片柳林上就像笼着一层淡淡的绿烟;等到柳絮飞遍原野的时候,像满天的棉花,又像是满天 的白雪,而树下却又是碧绿的田野。 (——选自李辉英《垂柳》,有删改)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 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 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选自朱自清《春》) ①请你用宋祁《木兰花》中的两句词句来表现语段中景物的特点
②请你写一两条关于上面两个语段所示季节物候的谚语或成语 得分 (二)运用(共9分) 4、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2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 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5、仿写。(3分) 仔细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按照其内容和形式仿写一段,不超过40字 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衣着俭朴,辛劳不辍,仍笑呵呵地说:“全家平平安安,比什么都让我快乐 重新找到工作的下岗女工说:“有一份工作,真快乐 背着沉重书包的中学生说:“星期天早上让我睡够了,最快乐! 6、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进行修改(不得超过6处),使文句表更加准 确流畅。(4分) /8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5)调位号: (6)留空号: 春天来了,和煦的春风在呼呼地吹着,好像在提醒放风筝的季节 这不,星期一下午一节课后,班主任王老师就带领我们全班所有的 同学来到市中心的文化宫广场放飞风筝。来到广场,就手忙脚乱起来 有的同学似乎很老炼,放一段线,提着风筝马上跑起来,借助人力 与风力,风筝”呼”地一下就窜入九霄云外。有的同学不管怎么努力, 风筝硬是奈着不肯上天。 得分 (三)探究(共4分) 7、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前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一个目标。综合下面资料,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用简洁的话加以表述 九年级语文卷第2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2 页 共 11 页 ②请你写一两条关于上面两个语段所示季节物候的谚语或成语。 得分 (二)运用(共 9 分) 4、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2 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 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5、仿写。(3 分) 仔细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按照其内容和形式仿写一段,不超过 40 字。 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衣着俭朴,辛劳不辍,仍笑呵呵地说:“全家平平安安,比什么都让我快乐!” 重新找到工作的下岗女工说:“有一份工作,真快乐!” 背着沉重书包的中学生说:“星期天早上让我睡够了,最快乐!” 6、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进行修改(不得超过 6 处),使文句表更加准 确流畅。(4 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春 天 来 了 , 和 煦 的 春 风 在 呼 呼 地 吹 着 , 好 像 在 提 醒 放 风 筝 的 季 节 。 这 不 , 星 期 一 下 午 一 节 课 后 , 班 主 任 王 老 师 就 带 领 我 们 全 班 所 有 的 同学来到市中心的文化宫广场放飞风筝。来到广场,就手忙脚乱起来。 有 的 同 学 似 乎 很 老 炼 , 放 一 段 线 , 提 着 风 筝 马 上 跑 起 来 , 借 助 人 力 与风力,风筝“呼”地一下就窜入九霄云外。有的同学不管怎么努力, 风 筝 硬 是 奈 着 不 肯 上 天。 得分 (三)探究(共 4 分) 7、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前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一个目标。综合下面资料,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用简洁的话加以表述
材料一:有人人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 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总 之,知识是形成创新的素材。 材料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土比亚这些伟大的人物,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非凡的灵感, 他们的非凡的灵感产生的途径是:关注极其普通的、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们反复思考、推敲,不断 充实。 材料三:伽利略有一次在大教堂祈祷的时候,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一盏的油灯的挂灯链条不断晃动的 嘀嗒声惊扰了他,引起了他的一连串思考,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他立刻回家进行了反复的 实验,最后发现了自然的节奏的规律。 阅读(共56分) 得分 (一)阅读《林中小溪》选段,完成8-12题。(共15分) (溪水)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却毫不在乎,它只是聚集为一股股水流,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 中收紧肌肉一样。 流过一段又浅又阔的地方,水急急注入狭窄的深水道,因为流得急而无声,就好象在收紧肌肉,而太 阳不甘寂寞,让那水流紧张的影子在树干和青草上不住忽闪。 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淌着,它们兴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流都流到了一起 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又说话又呼唤——这是所有来到起又要分开的水流在打招呼呢。 就让路途当中岀现阻碍吧,让它们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 立刻流入大洋,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九年级语文卷第3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3 页 共 11 页 材料一:有人人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 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总 之,知识是形成创新的素材。 材料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这些伟大的人物,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非凡的灵感, 他们的非凡的灵感产生的途径是:关注极其普通的、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们反复思考、推敲,不断 充实。 材料三:伽利略有一次在大教堂祈祷的时候,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一盏的油灯的挂灯链条不断晃动的 嘀嗒声惊扰了他,引起了他的一连串思考,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他立刻回家进行了反复的 实验,最后发现了自然的节奏的规律。 二、阅读(共 56 分) 得分 (一)阅读《林中小溪》选段,完成 8 —12 题。(共 15 分) (溪水)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却毫不在乎,它只是聚集为一股股水流,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 中收紧肌肉一样。 ……… 流过一段又浅又阔的地方,水急急注入狭窄的深水道,因为流得急而无声,就好象在收紧肌肉,而太 阳不甘寂寞,让那水流紧张的影子在树干和青草上不住忽闪。 ……… 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淌着,它们兴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流都流到了一起, 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又说话又呼唤——这是所有来到一起又要分开的水流在打招呼呢。 ……… 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碍吧,让它们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 立刻流入大洋,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途中有一片宽阔的洼地。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 有一棵大灌木被冬雪压弯了,现在有许多枝条垂挂到小溪中,煞像一只大蜘蛛,灰蒙蒙的,爬在水面 轻轻摇晃着所有细长的腿。 云杉和白杨的种子在漂浮着。 小溪流经树林的全程,是一条充满持续搏斗的道路,时间就由此而被创造岀来。搏斗持续不断,生活 和我的意识就在这持续不断中形成 是的,要是每一步没有这些障碍,水就会立刻流走了,也就根本不会有生活和时间了 小溪在搏斗中竭尽力量,溪中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动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小溪早晚会流入大 洋的自由的水中,而这“早晚”就正是时间,正是生活。 一股股水流在两岸紧夹中奋力前进,彼此呼唤,说着“早晩″二字,这“早晩″之声整天整夜地响个 不断。当最后一滴水还没有流完,当春天的小溪还没有干涸的时候,水总是不倦地反复说着:“我们早晚 会流入大洋 我的小溪到达了大洋 8、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语段的内容。(3分) 9、仿照下面例子,在语段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用心品味,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例句: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碍吧,让它们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 生气地立刻流入大洋,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品味:溪水遇到阻碍,就能溦起浪花,作者希望水能生机勃勃地往无前地奔腾,把战胜困难作为生 命的乐趣。 10、“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一种方法,你读了这段文字之后,肯定也有所得,请把你的感悟 写在下面。(3分) l1、阅读语段内容和下面两首古诗,你从中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九年级语文卷第4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4 页 共 11 页 途中有一片宽阔的洼地。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 有一棵大灌木被冬雪压弯了,现在有许多枝条垂挂到小溪中,煞像一只大蜘蛛,灰蒙蒙的,爬在水面 轻轻摇晃着所有细长的腿。 云杉和白杨的种子在漂浮着。 小溪流经树林的全程,是一条充满持续搏斗的道路,时间就由此而被创造出来。搏斗持续不断,生活 和我的意识就在这持续不断中形成。 是的,要是每一步没有这些障碍,水就会立刻流走了,也就根本不会有生活和时间了…… 小溪在搏斗中竭尽力量,溪中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动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小溪早晚会流入大 洋的自由的水中,而这“早晚”就正是时间,正是生活。 一股股水流在两岸紧夹中奋力前进,彼此呼唤,说着“早晚”二字,这“早晚”之声整天整夜地响个 不断。当最后一滴水还没有流完,当春天的小溪还没有干涸的时候,水总是不倦地反复说着:“我们早晚 会流入大洋。” ……… 我的小溪到达了大洋。 8、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语段的内容。(3 分) 9、仿照下面例子,在语段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用心品味,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横线上。(3 分) 例句: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碍吧,让它们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 生气地立刻流入大洋,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品味:溪水遇到阻碍,就能激起浪花,作者希望水能生机勃勃地一往无前地奔腾,把战胜困难作为生 命的乐趣。 例句: 品味: 10、“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一种方法,你读了这段文字之后,肯定也有所得,请把你的感悟 写在下面。(3 分) 11、阅读语段内容和下面两首古诗,你从中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 分)
石灰吟 竹石 [清]郑板桥 干锤万凿岀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2、、中国女子足球队在奧运会小组赛上就失利而归。假如想请你结合语段内容发一条手机短信息鼓 励他们,你想说什么?(不超过20个字)(2分) 得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先成1316题(共13分) 多问几个假若 经常问自己离奇的问题:如果怎么怎么样,会怎么怎么着。如果动物变得比人的智慧还要高,会怎么 样?如果高速公路依不同的车速限制分别做成蓝色、红色而不是清色的黑色怎样呢?如果男人生孩子会 怎么样呢?这类问题可以扩展你的思路并导致新的观念。 使用你的想象力 幼年时,不论讲故事,还是做游戏,都在培养激发你的想象力。渐渐地你长大了,人们会说:“你已 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而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13、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观点。(2分) 14、中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请结合文章内容 仔细品味,展开推理或想象,给这个句子加一点背景,作一些阐述。(3分) 15、结合文章内容,阅读下面材料,说出你的看法。(4分) 材料—:某一小学课堂,老师提问:“雪融化了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春天。”老师摇头,转身在 黑板上写下一个“水”字,并要求学生记住这个标准答案。 材料二:某一中学,老师将“烈士的鮮血染红了山茶花”,一学生举手发言,说鲜血不可能染红山茶 花,并解释了花朵呈不同颜色的科学道理,但老师不认同。 九年级语文卷第5页共11页
九年级语文卷第 5 页 共 11 页 石 灰 吟 竹 石 [明]于谦 [清]郑板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2、、中国女子足球队在奥运会小组赛上就失利而归。假如想请你结合语段内容发一条手机短信息鼓 励他们,你想说什么?(不超过 20 个字)(2 分) 得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3—16 题。(共 13 分) 多问几个假若 经常问自己离奇的问题:如果怎么怎么样,会怎么怎么着。如果动物变得比人的智慧还要高,会怎么 样?如果高速公路依不同的车速限制分别做成蓝色、红色而不是清一色的黑色怎样呢?如果男人生孩子会 怎么样呢?这类问题可以扩展你的思路并导致新的观念。 使用你的想象力 幼年时,不论讲故事,还是做游戏,都在培养激发你的想象力。渐渐地你长大了,人们会说:“你已 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而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 13、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观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4、中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请结合文章内容, 仔细品味,展开推理或想象,给这个句子加一点背景,作一些阐述。(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文章内容,阅读下面材料,说出你的看法。(4 分) 材料一:某一小学课堂,老师提问:“雪融化了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春天。”老师摇头,转身在 黑板上写下一个“水”字,并要求学生记住这个标准答案。 材料二:某一中学,老师将“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山茶花”,一学生举手发言,说鲜血不可能染红山茶 花,并解释了花朵呈不同颜色的科学道理,但老师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