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散拓展2中生代不只有爬行动物 (2)植物:被子植物繁盛。 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繁盛时代,并不是说中生代只有爬 (3)动物: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 行动物。古生代出现的无脊椎动物以及中生代后期出现的 (4)第四纪时期,地球出现多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 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均存在于中生代。 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4.新生代 微思考成煤时期的地球具有怎样的气候特点? (1)地表的演化: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地壳运动剧烈, 提示温暖、湿润。 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课堂·重难突破 化石和地质年代 4 典例剖析 重难归纳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它主要 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 1.地层层序法确定沉积岩层的新老关系 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层层序法就是根据地层下老上新的规律来确定其相 (1)水平地层( ) 对新老关系的基本方法。沉积岩形成后,如未经剧烈的变 A.下新上老 B.下老上新 动,则下面的岩层较老,而上面的岩层较新,即有下老上新的 C.同时形成 D.陆地缺少 规律。如下图,A、B、C、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 (2)下列能确定某地层形成时间的是() C>D。 A.化石种类和数量 B.组成物质成分和性质 C.岩石的绝对年龄 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 8 答案(1)B(2)C 解析第(1)题,水平地层越深,形成时间越早,呈现下 2.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 老上新的关系。第(2)题,化石种类和数量不能判断地层的 几条线索 形成时间:不同的地层可能存在相同的组成物质和性质:通 (1)时间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 过同位素方法测得的岩石绝对年龄可用于判断地层的形成 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加以记忆)。 时间:地层的深度不能反映地层的形成时间,故植物化石的 (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 埋藏深度不能确定地层的形成时间。 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 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学以致用 (3)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 下列关于化石和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A.不同时代的地层也可能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情境体验 B.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 材料一科学家往往从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冰 C.研究地层及其包含的化石,是研究地球生命演化的 芯、黄土、树木年轮以及考古遗迹、文献资料等信息源中获取 重要途径 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环境特征的信息,依此推测过去的 D.化石不能反映地球生命演化过程 全球气侯变化。 答案C 材料二地质学家认为,在距今约2.8亿年的二叠纪, 解析同一时代的地层中,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 南极洲作为古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 石,不同时代的地层中,不会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是古 带,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盛。 老的地层中,应该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一般而 (1)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 言,地层中低级化石形成年代早,高级化石形成年代晚,可据 (2)如何确定地质历史时期南极洲的气候? 此研究地球生命的演化进程。 提示(1)地层层序法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 法,未经过构造运动改造的层状岩层大多为水平岩层,下老 地球的演化历程 上新。 (2)大量煤炭资源在南极洲被发现,说明地质历史时期 重难归纳 南极洲气候温暖潮湿,分布有大量繁茂的植物,之后被掩埋, 1.海陆的演变 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煤炭。 (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 16
地 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微拓展 2 中生代不只有爬行动物 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繁盛时代,并不是说中生代只有爬 行动物。古生代出现的无脊椎动物以及中生代后期出现的 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均存在于中生代。 4.新生代 (1)地表的演化:联合古陆最终 解体 ,地壳运动剧烈, 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植物:被子 植物繁盛。 (3)动物:哺乳 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 出现人类。 (4)第四纪时期,地球出现多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 球处于一个 温暖 期。 微思考 成煤时期的地球具有怎样的气候特点? 提示 温暖、湿润。 课堂·重难突破 一 化石和地质年代 重难归纳 1.地层层序法确定沉积岩层的新老关系 地层层序法就是根据地层下老上新的规律来确定其相 对新老关系的基本方法。沉积岩形成后,如未经剧烈的变 动,则下面的岩层较老,而上面的岩层较新,即有下老上新的 规律。如下图,A、B、C、D 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 A>B> C>D。 2.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 几条线索 (1)时间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 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加以记忆)。 (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 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 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 (3)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 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材料一 科学家往往从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冰 芯、黄土、树木年轮以及考古遗迹、文献资料等信息源中获取 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环境特征的信息,依此推测过去的 全球气候变化。 材料二 地质学家认为,在距今约2.8亿年的二叠纪, 南极洲作为古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 带,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盛。 (1)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 (2)如何确定地质历史时期南极洲的气候? 提示 (1)地层层序法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 法,未经过构造运动改造的层状岩层大多为水平岩层,下老 上新。 (2)大量煤炭资源在南极洲被发现,说明地质历史时期 南极洲气候温暖潮湿,分布有大量繁茂的植物,之后被掩埋, 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煤炭。 典例剖析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地层,它主要 包括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 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水平地层( ) A.下新上老 B.下老上新 C.同时形成 D.陆地缺少 (2)下列能确定某地层形成时间的是( ) A.化石种类和数量 B.组成物质成分和性质 C.岩石的绝对年龄 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水平地层越深,形成时间越早,呈现下 老上新的关系。第(2)题,化石种类和数量不能判断地层的 形成时间;不同的地层可能存在相同的组成物质和性质;通 过同位素方法测得的岩石绝对年龄可用于判断地层的形成 时间;地层的深度不能反映地层的形成时间,故植物化石的 埋藏深度不能确定地层的形成时间。 学以致用 下列关于化石和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时代的地层也可能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B.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越复杂生物的化石 C.研究地层及其包含的化石,是研究地球生命演化的 重要途径 D.化石不能反映地球生命演化过程 答案 C 解析 同一时代的地层中,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 石,不同时代的地层中,不会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是古 老的地层中,应该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一般而 言,地层中低级化石形成年代早,高级化石形成年代晚,可据 此研究地球生命的演化进程。 二 地球的演化历程 重难归纳 1.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 16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布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 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①皿含三叶虫化石③含裸子植物化石煤层 2.大气层的演变 ②雷含鱼类化石 ④含恐龙化石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氨,缺少氧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2)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 氧气,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的增多密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不可分。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3.主要成矿期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1)前寒武纪,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期。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2)晚古生代,重要的成煤期。 (3)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3)中生代,主要的成煤期。 A.三叶虫化石存在于元古代地层中 4.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 B.各类岩石组成的地层中都有化石 C.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D.元古代地层中常含有恐龙化石 答案(1)A(2)B(3)C 解析第(1)题,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另 外还有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动物在古生 爬行到 代同时灭绝,所以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含三叶虫和原始鱼类 化石的地层。第(2)题,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 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经过漫长演化,原核生物演化 核生 出真核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春椎动物出现在 海洋无脊椎动物 粮核生段 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梧动物、爬行动 物、哺乳动物、人类。第(3)题,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 ?情境体验 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 某科幻冒险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位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 不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不同种属生物的化石,恐龙化石 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 所在的地层属中生代,三叶虫化石所在的地层属古生代。 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 学以致用 整个岛成为恐龙的乐园。在博士带孙子孙女首次游览时,恐 龙发咸了。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 (1)该科幻电影中的恐龙这一物种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 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 上的哪个时代?该时代距今约多少年? 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恐龙早已灭绝了,我们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期的 (1)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 爬行动物的? 可能是( (3)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为主? A.古生代、三叶虫 对于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B.中生代、恐龙 提示(1)恐龙主要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 C.新生代新近纪、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距今约2.52亿年至6600万年。 (2)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我们获知了恐龙的基本 (2)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湿热的草原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信息以及其生活的古地理环境。 C.湿热的森林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3)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繁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 位。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因此可以说该时代茂密的植物 答案(1)B(2)C 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化石能源。 解析第(1)题,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在中 生代,恐龙是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第(2)题,湿热的森 典例剖析 林环境应是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布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 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大气层的演变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 氨,缺少氧气。 (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 氧气,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的增多密 不可分。 3.主要成矿期 (1)前寒武纪,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期。 (2)晚古生代,重要的成煤期。 (3)中生代,主要的成煤期。 4.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 某科幻冒险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位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 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 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 整个岛成为恐龙的乐园。在博士带孙子孙女首次游览时,恐 龙发威了。 (1)该科幻电影中的恐龙这一物种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 上的哪个时代? 该时代距今约多少年? (2)恐龙早已灭绝了,我们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期的 爬行动物的? (3)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为主? 对于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提示 (1)恐龙主要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 距今约2.52亿年至6600万年。 (2)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我们获知了恐龙的基本 信息以及其生活的古地理环境。 (3)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繁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 位。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因此可以说该时代茂密的植物 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化石能源。 典例剖析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 A.海生无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 (3)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叶虫化石存在于元古代地层中 B.各类岩石组成的地层中都有化石 C.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D.元古代地层中常含有恐龙化石 答案 (1)A (2)B (3)C 解析 第(1)题,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另 外还有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动物在古生 代同时灭绝,所以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含三叶虫和原始鱼类 化石的地层。第(2)题,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 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经过漫长演化,原核生物演化 出真核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 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 物、哺乳动物、人类。第(3)题,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 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 不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不同种属生物的化石,恐龙化石 所在的地层属中生代,三叶虫化石所在的地层属古生代。 学以致用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 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 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 可能是( ) A.古生代、三叶虫 B.中生代、恐龙 C.新生代新近纪、哺乳类 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2)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湿热的草原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森林地区 D.干旱的陆地环境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在中 生代,恐龙是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第(2)题,湿热的森 林环境应是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 17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随堂训练 “燕子石”是奇石市场的重要成员。其实,“燕子石”并非 C.中生代末期 是燕子的化石,而是三叶虫的化石。据此完成12题。 D.新生代末期 4.下列对百岁兰特征形成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 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 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答案3.B4.A 1.三叶虫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解析第3题,百岁兰为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盛行于中生 A.温暖海水里 B.寒冷海水里 代,但其出现的地质年代最可能为古生代末期,B项正 C.温带陆地上 D.热带陆地上 确。第4题,百岁兰生活在沙漠地区,根极长,说明百岁 2.下列事件与三叶虫生活的地质时期相同的是 兰生存环境地下水埋藏深,百岁兰根系发达,A项正确。 A.蓝细菌大爆发 5.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B.蕨类植物繁盛 C.无脊椎动物繁盛 ② D.脊椎动物繁盛 新生代地层 答案1.A2.C ]中生代地员 古生代晚期距层 古生代早期地层 解析第1题,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当时海洋面积远 网元古宙地层 太古宙地层 大于现在,因此三叶虫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温暖的海洋, A项正确。第2题,三叶虫生活的地质时期为早古生代, (1)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 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C项正确。蓝 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 细菌大爆发应在前寒武纪的元古宙:蕨类植物繁盛的地 石的地层数码是,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 质时代是晚古生代: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 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期鱼类大量繁衍。 (2)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类不可复生, 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 性。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 答案(1)④②① “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 (2)不可逆 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 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据此完成 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叶虫化石形成在古 34题。 生代早期地层(即④层):恐龙蛋化石形成在中生代地层 3.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即②层):早期人类遗迹则会保留在新生代地层(即 A.元古宙末期 ①层)。第(2)题,结合材料信息,不难得出地理环境的演 B.古生代末期 化具有不可逆性的结论。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答案1.D2.D 生物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而 解析第1题,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 且演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 1.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 程序幕。第2题,古生代未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球生命 A.鱼类 B.哺乳动物 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 C.两栖动物 D.无脊椎动物 2.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 2015年初,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 期是() 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科学家认为这一类肉食动物最 A.中生代和新生代 终进化成为现代的哺乳动物。下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 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 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 18
地 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随堂训练 “燕子石”是奇石市场的重要成员。其实,“燕子石”并非 是燕子的化石,而是三叶虫的化石。据此完成1~2题。 1.三叶虫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 A.温暖海水里 B.寒冷海水里 C.温带陆地上 D.热带陆地上 2.下列事件与三叶虫生活的地质时期相同的是 ) A.蓝细菌大爆发 B.蕨类植物繁盛 C.无脊椎动物繁盛 D.脊椎动物繁盛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当时海洋面积远 大于现在,因此三叶虫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温暖的海洋, A项正确。第2题,三叶虫生活的地质时期为早古生代, 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C项正确。蓝 细菌大爆发应在前寒武纪的元古宙;蕨类植物繁盛的地 质时代是晚古生代;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 期鱼类大量繁衍。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 “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 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 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据此完成 3~4题。 3.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 A.元古宙末期 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末期 4.下列对百岁兰特征形成原因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 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 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 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百岁兰为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盛行于中生 代,但其出现的地质年代最可能为古生代末期,B项正 确。第4题,百岁兰生活在沙漠地区,根极长,说明百岁 兰生存环境地下水埋藏深,百岁兰根系发达,A项正确。 5.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 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 ,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 石的地层数码是 ,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 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2)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类不可复生, 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 性。 答案 (1)④ ② ① (2)不可逆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叶虫化石形成在古 生代早期地层(即④层);恐龙蛋化石形成在中生代地层 (即 ② 层);早期人类遗迹则会保留在新生代地层 (即 ①层)。第(2)题,结合材料信息,不难得出地理环境的演 化具有不可逆性的结论。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 基础巩固 生物总是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而 且演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 A.鱼类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D.无脊椎动物 2.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 期是( ) A.中生代和新生代 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 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 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 程序幕。第2题,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球生命 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 2015年初,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 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科学家认为这一类肉食动物最 终进化成为现代的哺乳动物。下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 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18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7一8题。 D. 3.关于材料中的信息的判断,合理的是( ) 习含三叶虫化石 已☑含棵子植物化石 A.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 日含鱼类化石 迅含恐龙化石 B.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7.图中属于中生代地层的是( C.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 A.①② B.①③ D.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造环境 C.②④ D.③④ 4.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8.石炭纪和二叠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恐龙 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B.爬行类动物 A.干燥,冷热多变 C.被子植物 B.全球气候分异明显 D.三叶虫 C.湿润,森林茂密 答案3.B4.D D.寒冷,冰雪广布 解析第3题,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有关:生物进化是由低 答案7.A8.C 级到高级的过程: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的是食肉动物的 解析第7题,图中含三叶虫化石的为早古生代地层,含 祖先,没有出现哺乳动物:只有人类才能主动政造环境。 鱼类化石的为晚古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 第4题,图示时期是古生代末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层,含裸子植物化石的为古生代晚期或中生代地层。图 海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恐龙在中生代末期灭绝:爬行 中①为中生代地层,图中②为古生代晚期或中生代地层, 类动物活跃在中生代,没有灭绝:被子植物出现在新 图中③④均为古生代地层。第8题,煤炭是地质历史上 生代。 的森林埋藏到地下,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2019年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 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见下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 7000万年前,它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 “霸主”。据此完成5一6题。 5.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元古代 (1)填出四幅图所代表的地质年代。 6.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A .B .C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形成于该地质年代 D 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2)四幅图代表的地质时期,为重要造煤时期的有 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 图。 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5.C6.C 答案(1)中生代早古生代新生代晚古生代 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海王龙生活在7000万年 (2)A、D 前,属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至6600万年),C项正 (3)一方面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生物不能脱离环 确。第6题,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中生代裸 境,而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维持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 子植物盛行,C项正确。地球的铁矿等金属矿成矿时期 生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生物作为地理环境的组成 是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新生代 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特殊、重要 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的作用。 19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3.关于材料中的信息的判断,合理的是( ) A.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 B.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 D.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造环境 4.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 A.恐龙 B.爬行类动物 C.被子植物 D.三叶虫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有关;生物进化是由低 级到高级的过程;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的是食肉动物的 祖先,没有出现哺乳动物;只有人类才能主动改造环境。 第4题,图示时期是古生代末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海生无脊椎动物三叶虫。恐龙在中生代末期灭绝;爬行 类动物活跃在中生代,没有灭绝;被子植物出现在新 生代。 2019年7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矿工在当地矿区发 现了完整的海王龙化石(见下图),这种海洋爬行动物生活在 7000万年前,它与恐龙属于同一时代,曾经是海洋里的一代 “霸主”。据此完成5~6题。 5.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新生代 C.中生代 D.元古代 6.关于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铁矿总储量的60%形成于该地质年代 B.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 C.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 D.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答案 5.C 6.C 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海王龙生活在7000万年 前,属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至6600万年),C项正 确。第6题,海王龙生存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中生代裸 子植物盛行,C项正确。地球的铁矿等金属矿成矿时期 是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新生代 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7~8题。 7.图中属于中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石炭纪和二叠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异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答案 7.A 8.C 解析 第7题,图中含三叶虫化石的为早古生代地层,含 鱼类化石的为晚古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 层,含裸子植物化石的为古生代晚期或中生代地层。图 中①为中生代地层,图中②为古生代晚期或中生代地层, 图中③④均为古生代地层。第8题,煤炭是地质历史上 的森林埋藏到地下,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四幅图所代表的地质年代。 A ,B ,C , D 。 (2)四幅图代表的地质时期,为重要造煤时期的有 图。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 (1)中生代 早古生代 新生代 晚古生代 (2)A、D (3)一方面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生物不能脱离环 境,而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维持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 生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生物作为地理环境的组成 要素之一,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特殊、重要 的作用。 19
地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解析依据图中的动植物种类和特点,判断出每幅图所代 B.晚期出现了人类 表的地质年代,然后根据每个地质年代的特征回答。最 C.晚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后在归纳地理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时,要遵循相互影响的 D.末期三叶虫等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了 原理。 答案3.C4.B5.A 等级考·拓展提高 解析第3题,通过材料中对动植物的描述,可以判断其 地质年代为中生代。该题也可以根据恐龙繁盛这一条件 读表,完成1~2题。 来判断地质年代。第4题,银杏、松柏属于裸子植物。第 5题,这一时期是恐龙繁盛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距今 年代 1.4亿年 3.3亿年 含有恐龙化石。 被 海生 植物 裸子植物 藻类 挑战·创新 7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动物界 两栖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 动物 时代各种古春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 代 甲 贵的古春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 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春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 1.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藏高原降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 ( 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一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 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1)考察名称:」 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 2.乙的末期( 境的关系。 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2)考察工具准备: B.恐龙灭绝 C.出现被子植物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 D.爬行动物盛行 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答案1.B2.A B三叶虫化石 →北 解析中生代是恐龙繁殖的活跃年代。乙末期出现了两 恐龙化石 栖动物,为晚古生代,晚古生代末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恐龙化石 ,C恐龙化石 E 8 哺乳类化石 9 一亿两千多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湿润 D 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水龟出没,蛙声阵阵,天空中不 8m 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类似银杏、松柏的高大 ①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 乔木形成片片森林,树木之间遍布小的蕨类植物,栖息于树 _代。 枝上的鸟群发出欢快的鸣叫。体长十几米的蜥脚类恐龙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区应为 环境:恐龙繁 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个体较小的 盛时期,该地区应为」 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 食草恐龙在草丛中咀嚼着低矮植物的叶片;一只体长1米左 右,身披绒毛,前脚很短而后肢长的兽脚类恐龙,甩动两条强 (4)考察结论: 劲有力的后腿,疾奔几步,追上一只拼命递跑的蜥蜴,将其 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 口吞下:身材很小的哺乳动物捕食着各种昆虫。真是一幅 原地区: “万类竞自由”的景象。据此完成3~5题。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 环境向 环境的 3.此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 演变。 A.元古宙 B.古生代 ②分析可知,地壳经历了 (填“拾升”“下降”或 C.中生代 D.新生代 “水平”)运动。 4.该时期出现的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属于( 答案(1)生物化石 A.被子植物 (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 B.裸子植物 理即可) C.孢子植物 (3)古生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D.蕨类植物 (4)海洋陆地抬升 5.有关这一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解答该题应从掌握地球演化、化石与地层的关系、 A.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 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等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理解所 20
地 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解析 依据图中的动植物种类和特点,判断出每幅图所代 表的地质年代,然后根据每个地质年代的特征回答。最 后在归纳地理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时,要遵循相互影响的 原理。 等级考 拓展提高 读表,完成1~2题。 1.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2.乙的末期( ) 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B.恐龙灭绝 C.出现被子植物 D.爬行动物盛行 答案 1.B 2.A 解析 中生代是恐龙繁殖的活跃年代。乙末期出现了两 栖动物,为晚古生代,晚古生代末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一亿两千多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景秀丽、气候湿润 的浩瀚湖区,水中鱼虾成群,水龟出没,蛙声阵阵,天空中不 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类似银杏、松柏的高大 乔木形成片片森林,树木之间遍布小的蕨类植物,栖息于树 枝上的鸟群发出欢快的鸣叫。体长十几米的蜥脚类恐龙正 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个体较小的 食草恐龙在草丛中咀嚼着低矮植物的叶片;一只体长1米左 右,身披绒毛,前脚很短而后肢长的兽脚类恐龙,甩动两条强 劲有力的后腿,疾奔几步,追上一只拼命逃跑的蜥蜴,将其一 口吞下;身材很小的哺乳动物捕食着各种昆虫。真是一幅 “万类竞自由”的景象。据此完成3~5题。 3.此文描述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4.该时期出现的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孢子植物 D.蕨类植物 5.有关这一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 B.晚期出现了人类 C.晚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D.末期三叶虫等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了 答案 3.C 4.B 5.A 解析 第3题,通过材料中对动植物的描述,可以判断其 地质年代为中生代。该题也可以根据恐龙繁盛这一条件 来判断地质年代。第4题,银杏、松柏属于裸子植物。第 5题,这一时期是恐龙繁盛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含有恐龙化石。 挑战 创新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 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 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 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 藏高原降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 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一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 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 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 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 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 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 。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 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 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区应为 环境;恐龙繁 盛时期,该地区应为 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 。 (4)考察结论: 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 原地区: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 环境向 环境的 演变。 ②分析可知,地壳经历了 (填“抬升”“下降”或 “水平”)运动。 答案 (1)生物化石 (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 理即可) (3)古生 海洋 陆地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4)海洋 陆地 抬升 解析 解答该题应从掌握地球演化、化石与地层的关系、 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等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理解所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