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氏置节度观察判官书记支使推官十一员留守置判官各一员三京府置判官馀并罢俸钱自节度判官三十 千已降有差谦。又奏百官俸钱数目人多折支非实请减半数皆支实钱并从之洎同光末谦得罪废租庸使 额谦之弊政皆削除惟有定官员减俸之事因循未革所及一半实俸馀从虚折议者非之 长兴二年闰五月起居郎曹琛奏两班或请假归宁或染病未损才注班簿便住料钱敕旨有礼於君克勤 於国为臣所重自古皆然其或令朝不朝即亏匪懈无病称病亦属自欺傥异下冰须资勿药卧疾非人情所欲 归宁光孝治之朝曹琛所奏文武官员请归宁准式假及实卧病者并许支给本官料钱宜依或有〓病不赴朝 参故涉旷怠者慢於事君何以食禄如闻纠奏当责尤违。 是月敕诸道行军司马副使判官已下宾寮等考满未有使替人宜令并全支俸料元不在省司给俸者不 在此例。 八月敕刑法之司朝廷重委是以前王应运必繇狱讼所归庶物无冤然後阴阳式序岂独系於彼相实亦 赖於有司会致和平共期仁寿宜示优崇之道以明奖激之方此後大理寺官员宜同台省官吏〓〓进其法直 比礼直官任使庶皆知劝咸切奉公如有能雪冤疑则别议超擢苟舞弄文法必举宪章明悬黜陟之科贵益公 忠之恳御史台每月支钱三百贯充曹司人力纸笔粮课其大理寺先支钱二十贯文与台中此类全少刑部 司则未曾支给宜於两班罚钱及三京诸道赃罚钱内每月支钱一百贯文赐两司其刑部官吏人力不多兼使 纸笔较少宜於所赐一百贯内三分支与一分。 十月将作丞袭封介国公宇文颉奏泰恩袭封除官无袭爵俸给诏时给本官俸。 三年五月枢密使范延光等奏诸道指挥使月俸未有定制请大藩镇都指挥使月赐料钱三十贯粮二十 石春衣十五匹冬衣二十五匹其馀藩府约此为等第从之 七月范延光奏侍卫亲军都指挥与小指挥毎月料钱春冬衣赐元一例支给无等差昨并省军都自捧圣 严卫相羽林已下逐厢都指挥使新定名管禁兵五千人欲为等第每月添支料钱各三十千粮十五石衙官粮 十分从之 四年七月辛丑以亲直指挥使王敬迁领高州刺史奉化左厢都指挥使乌敬千领漳州刺史神武右厢都 指挥使安彦〓领融州刺史神武右厢都指挥使李彦超领〓州刺史内直都指挥使薛怀德领峦州刺史将校 赏功遥领郡牧而以郡之高下给刺史俸料故也。 九月范延光奏隔在两川兵土家口自来支给衣粮今缘国计不充欲权停支给帝曰:彼非愿留因事暌 阻父子仳离非人情也。不可顿绝支给其间愿归乡贯者从之如有子弟许继其父兄本军名粮如无乡里可 归无子弟承继。且粮支一半以是晓喻其家愍帝以长兴四年即位十一月前祁州军事判官张东周献封事 判官及长史司马无料钱处请权停掾曹一员以本官料钱充给从之 末帝清泰元年七月诏洋王从璋泾王从敏月各给俸钱一十万米麦各五十石〓兼三十人衣粮马十五 匹刍粟(二王自方镇入朝自是留守洛阳 晋高祖天福二年十月详定院奏前隰州蒲县令窦温颜进策一十一件可行者有二其一曰伏见所在县 令有差配百姓纸笔及课钱户者朝廷付以宰字贵要抚绥支给料钱合专慎守逐日纸笔之用所费不多随处 等力之名皆有定数多是擅放甚为贪污时望降以严条除其宿弊伏虑州县官逐月所给正俸皆无见钱使府 给配之时皆是虚额计〓伏请州县官所给料钱杂物准折一依逐处时估者臣等参详凡关课户皆是强名县 宰将治凋疲不合别生差配据兹条件请赐改更所给料钱难议条理敕旨宜并施行。 六年二月甲午诏诸卫上将军月增俸钱二万。 少帝天福八年二月权知开封府事边蔚逐月支钱七十贯米五石面十石〓兼人十人日食十匹马草料 别支公用米二十石面五十石羊二十口每年面三十斤钱四百贯 汉少帝乾〓三年七月敕节文诸道州府令录判司主簿宜并等第支与俸户每月纳钱五百文与除二税 外免放杂差遣不得更种职田所定俸户於中等无色役人户内差置不得令当直及赴衙参如有阙额及不达 明申州府差填不得里私替换。若是令录判司主簿除本分人数外剩占一人俸户及今当直手力更纳课钱 并许百姓陈告事。若不虚其陈告人与免户下诸杂差徭所犯人追毁告身配遽力役如令佐录事参军内有 员阙州府差摄亦依例支与俸钱其差摄曹官不得援例供破内三千以上县令逐月一十贯文主簿六贯文 千户已上至三千户县令八贯文主簿五贯文一千户以下县令六贯文主簿四贯文录事参军判司依本部内
册府元龟 21 氏置节度观察判官书记支使推官十一员留守置判官各一员三京府置判官馀并罢俸钱自节度判官三十 千已降有差谦。又奏百官俸钱数目人多折支非实请减半数皆支实钱并从之洎同光末谦得罪废租庸使 额谦之弊政皆削除惟有定官员减俸之事因循未革所及一半实俸馀从虚折议者非之)。 长兴二年闰五月起居郎曹琛奏两班或请假归宁或染病未损才注班簿便住料钱敕旨有礼於君克勤 於国为臣所重自古皆然其或令朝不朝即亏匪懈无病称病亦属自欺傥异下冰须资勿药卧疾非人情所欲 归宁光孝治之朝曹琛所奏文武官员请归宁准式假及实卧病者并许支给本官料钱宜依或有〓病不赴朝 参故涉旷怠者慢於事君何以食禄如闻纠奏当责尤违。 是月敕诸道行军司马副使判官已下宾寮等考满未有使替人宜令并全支俸料元不在省司给俸者不 在此例。 八月敕刑法之司朝廷重委是以前王应运必繇狱讼所归庶物无冤然後阴阳式序岂独系於彼相实亦 赖於有司会致和平共期仁寿宜示优崇之道以明奖激之方此後大理寺官员宜同台省官吏〓〓进其法直 比礼直官任使庶皆知劝咸切奉公如有能雪冤疑则别议超擢苟舞弄文法必举宪章明悬黜陟之科贵益公 忠之恳御史台每月支钱三百贯充曹司人力纸笔粮课其大理寺先支钱二十贯文与台中此类全少刑部一 司则未曾支给宜於两班罚钱及三京诸道赃罚钱内每月支钱一百贯文赐两司其刑部官吏人力不多兼使 纸笔较少宜於所赐一百贯内三分支与一分。 十月将作丞袭封介国公宇文颉奏泰恩袭封除官无袭爵俸给诏时给本官俸。 三年五月枢密使范延光等奏诸道指挥使月俸未有定制请大藩镇都指挥使月赐料钱三十贯粮二十 石春衣十五匹冬衣二十五匹其馀藩府约此为等第从之。 七月范延光奏侍卫亲军都指挥与小指挥每月料钱春冬衣赐元一例支给无等差昨并省军都自捧圣 严卫相羽林已下逐厢都指挥使新定名管禁兵五千人欲为等第每月添支料钱各三十千粮十五石衙官粮 十分从之。 四年七月辛丑以亲直指挥使王敬迁领高州刺史奉化左厢都指挥使乌敬千领漳州刺史神武右厢都 指挥使安彦〓领融州刺史神武右厢都指挥使李彦超领〓州刺史内直都指挥使薛怀德领峦州刺史将校 赏功遥领郡牧而以郡之高下给刺史俸料故也。 九月范延光奏隔在两川兵士家口自来支给衣粮今缘国计不充欲权停支给帝曰:彼非愿留因事暌 阻父子仳离非人情也。不可顿绝支给其间愿归乡贯者从之如有子弟许继其父兄本军名粮如无乡里可 归无子弟承继。且粮支一半以是晓喻其家愍帝以长兴四年即位十一月前祁州军事判官张东周献封事 判官及长史司马无料钱处请权停掾曹一员以本官料钱充给从之。 末帝清泰元年七月诏洋王从璋泾王从敏月各给俸钱一十万米麦各五十石〓兼三十人衣粮马十五 匹刍粟(二王自方镇入朝自是留守洛阳)。 晋高祖天福二年十月详定院奏前隰州蒲县令窦温颜进策一十一件可行者有二其一曰伏见所在县 令有差配百姓纸笔及课钱户者朝廷付以宰字贵要抚绥支给料钱合专慎守逐日纸笔之用所费不多随处 等力之名皆有定数多是擅放甚为贪污时望降以严条除其宿弊伏虑州县官逐月所给正俸皆无见钱使府 给配之时皆是虚额计〓伏请州县官所给料钱杂物准折一依逐处时估者臣等参详凡关课户皆是强名县 宰将治凋疲不合别生差配据兹条件请赐改更所给料钱难议条理敕旨宜并施行。 六年二月甲午诏诸卫上将军月增俸钱二万。 少帝天福八年二月权知开封府事边蔚逐月支钱七十贯米五石面十石〓兼人十人日食十匹马草料 别支公用米二十石面五十石羊二十口每年面三十斤钱四百贯。 汉少帝乾〓三年七月敕节文诸道州府令录判司主簿宜并等第支与俸户每月纳钱五百文与除二税 外免放杂差遣不得更种职田所定俸户於中等无色役人户内差置不得令当直及赴衙参如有阙额及不达 明申州府差填不得里私替换。若是令录判司主簿除本分人数外剩占一人俸户及今当直手力更纳课钱 并许百姓陈告事。若不虚其陈告人与免户下诸杂差徭所犯人追毁告身配遽力役如令佐录事参军内有 员阙州府差摄亦依例支与俸钱其差摄曹官不得援例供破内三千以上县令逐月一十贯文主簿六贯文一 千户已上至三千户县令八贯文主簿五贯文一千户以下县令六贯文主簿四贯文录事参军判司依本部内
册府元龟 户口取最多县分例支破其录事参军依县令例判司即依主簿例周太祖广顺元年四月敕牧守之任委遇非 轻分忧之务既同制禄之数宜等自前者富庶之郡请给则优或边远之州俸料素薄以至迁除之际拟议亦难 既论资叙之高低。又患禄秩之〓〓降所宜分多益寡均利同恩曾无党偏以劝勋效今重定则例者州防御 使料钱二百贯禄粟百石食?五石马十匹草粟元随三十人衣粮团练使料钱一百五十贯禄粟七十石食?五 石马十匹草粟元随三十人衣粮刺史料钱一百贯禄粟五十石食?五石马五匹草粟元随二十人衣粮仍取 今年五月一日後到任者依新定例支其已前在任者所请如故 世宗显德三年十二月谓侍臣曰:文武百寮所请俸给支遣之时非唯後於诸军抑亦。又多折估岂均 养之理邪如其有过朕不敢私责重俸薄甚无谓也。此後并宜支与实钱。 五年十二月中书奏诸道州府县官及军事判官一例逐月各据逐处主户等第依下项例别定料钱及米 麦等取显德六年三月一日後起支其俸户并停废一万户已上县县令逐月料钱二十贯米麦共五石主簿料 钱一十二贯米麦共三石七千户已上县县令每月料钱一十八贯米麦共五石主簿料钱一十贯米麦共三石 五千户已上县县令逐月料钱一十五贯米麦共四石主簿料钱八贯米麦共三石三千户已上县县令逐月料 钱一十二贯米麦共四石主簿料钱七贯文米麦共二石不满三千户县县令逐月料钱一十贯米麦共三石主 簿料钱六贯米麦共二石五万户已上州司录录事参军及两京司录每月料钱二十贯米麦共五石司户司法 每月料钱一十贯米麦共三石三万户已上州司录录事参军每月料钱一十八贯米麦共五石司户司法料钱 八贯米麦共三石一万户已上州司录录事参军每月料钱一十五贯米麦共四石司户司法每月料钱七贯米 麦共三石五千户已上州司录录事参军每月料钱十二贯米麦共四石司户司法每月料钱六贯米麦共二石 不满五千户州录事参军每月料钱一十贯米麦共三石司户司法每月料钱五贯米麦共二石诸州军事判官 例每月料钱一十贯米麦共二石其诸州府京百司内诸司州县官课户庄户俸户柴炭纸笔户等望令本州 及简田使臣依前项指挥勒归州县侯施行毕具户数闻奏仍差本判官精细点简如他後差使臣点简及有人 论诉称其漏落祇罪在本判官及行系官典如今後更有人户愿充此等户者便仰本州勒充军户配本州牢城 执役从之。 六年十二月诏诸道州府摄官起今後支给本官所请俸钱之半 卷五百九 邦计部·爵赎罪 尚。《书》日:德懋懋官不闻以贿也。秦汉以来乃悬纳粟之令开鬻爵之品及参错建议并许赎罪其 初或因岁之荐饥兵之屡出边陲〓鬼运国用虚乏因立从权之制以济一时之务至於免转饷之役无雠敛之 烦斯亦足食之奇策爱民之深旨也。厥後作法於贪流风益蠹乃有贮之别库入於私门浸以成弊莫之能救 还於蠲课役之户度释老之徒条制弥烦驱役不已政典益坏俗化弥薄仲尼曰: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固在 上者之所慎自非因时救急不得已者非可拟议焉。 秦始皇四年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蔽天天下疫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汉惠帝元年十二月诏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谓人出买爵之钱以赎罪一级直钱二千凡为 六万。若令赎罪入三十匹缣矣。) 六年十月令民得买爵 文帝後六年四月诏民得买爵时中大夫参错说帝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 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捐谓民有饥相弃捐者瘠 瘦病也。言无相弃捐而瘦疲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 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馀力生囗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 未尽归农也。民贫则奸邪生贫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 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於衣不待轻(风霜不求靡丽也。)暖饥之於食不待甘旨(旨美 也。〕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父不能保 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於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
册府元龟 22 户口取最多县分例支破其录事参军依县令例判司即依主簿例周太祖广顺元年四月敕牧守之任委遇非 轻分忧之务既同制禄之数宜等自前者富庶之郡请给则优或边远之州俸料素薄以至迁除之际拟议亦难 既论资叙之高低。又患禄秩之〓〓降所宜分多益寡均利同恩曾无党偏以劝勋效今重定则例者州防御 使料钱二百贯禄粟百石食?五石马十匹草粟元随三十人衣粮团练使料钱一百五十贯禄粟七十石食?五 石马十匹草粟元随三十人衣粮刺史料钱一百贯禄粟五十石食?五石马五匹草粟元随二十人衣粮仍取 今年五月一日後到任者依新定例支其已前在任者所请如故。 世宗显德三年十二月谓侍臣曰:文武百寮所请俸给支遣之时非唯後於诸军抑亦。又多折估岂均 养之理邪如其有过朕不敢私责重俸薄甚无谓也。此後并宜支与实钱。 五年十二月中书奏诸道州府县官及军事判官一例逐月各据逐处主户等第依下项例别定料钱及米 麦等取显德六年三月一日後起支其俸户并停废一万户已上县县令逐月料钱二十贯米麦共五石主簿料 钱一十二贯米麦共三石七千户已上县县令每月料钱一十八贯米麦共五石主簿料钱一十贯米麦共三石 五千户已上县县令逐月料钱一十五贯米麦共四石主簿料钱八贯米麦共三石三千户已上县县令逐月料 钱一十二贯米麦共四石主簿料钱七贯文米麦共二石不满三千户县县令逐月料钱一十贯米麦共三石主 簿料钱六贯米麦共二石五万户已上州司录录事参军及两京司录每月料钱二十贯米麦共五石司户司法 每月料钱一十贯米麦共三石三万户已上州司录录事参军每月料钱一十八贯米麦共五石司户司法料钱 八贯米麦共三石一万户已上州司录录事参军每月料钱一十五贯米麦共四石司户司法每月料钱七贯米 麦共三石五千户已上州司录录事参军每月料钱十二贯米麦共四石司户司法每月料钱六贯米麦共二石 不满五千户州录事参军每月料钱一十贯米麦共三石司户司法每月料钱五贯米麦共二石诸州军事判官 一例每月料钱一十贯米麦共二石其诸州府京百司内诸司州县官课户庄户俸户柴炭纸笔户等望令本州 及简田使臣依前项指挥勒归州县侯施行毕具户数闻奏仍差本判官精细点简如他後差使臣点简及有人 论诉称其漏落祗罪在本判官及行系官典如今後更有人户愿充此等户者便仰本州勒充军户配本州牢城 执役从之。 六年十二月诏诸道州府摄官起今後支给本官所请俸钱之半。 卷五百九 邦计部·鬻爵赎罪 尚。《书》曰:德懋懋官不闻以贿也。秦汉以来乃悬纳粟之令开鬻爵之品及参错建议并许赎罪其 初或因岁之荐饥兵之屡出边陲〓鬼运国用虚乏因立从权之制以济一时之务至於免转饷之役无雠敛之 烦斯亦足食之奇策爱民之深旨也。厥後作法於贪流风益蠹乃有贮之别库入於私门浸以成弊莫之能救 还於蠲课役之户度释老之徒条制弥烦驱役不已政典益坏俗化弥薄仲尼曰: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固在 上者之所慎自非因时救急不得已者非可拟议焉。 秦始皇四年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蔽天天下疫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汉惠帝元年十二月诏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谓人出买爵之钱以赎罪一级直钱二千凡为 六万。若令赎罪入三十匹缣矣。)。 六年十月令民得买爵。 文帝後六年四月诏民得买爵时中大夫参错说帝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 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捐谓民有饥相弃捐者瘠 瘦病也。言无相弃捐而瘦疲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 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馀力生�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 未尽归农也。民贫则奸邪生贫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 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於衣不待轻(风霜不求靡丽也。)暖饥之於食不待甘旨(旨美 也。)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父不能保 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於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
册府元龟 也。民者在上所以收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夫珠玉金钱饥不可食塞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 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於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周谓周遍而游行)此令臣轻背其主 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於地长於时聚於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 中人弗胜(中人者处强弱之中也。)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囗而贱金玉今农夫 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服事也。给公事之役也。)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 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繇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 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 而暮改当其有者半贾而卖(本直千钱者止得五百也。)亡者取倍称之息(取一偿二为倍称举称也。今 俗所谓举钱者也。),於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行卖曰 商坐贩曰:贾列贩。若市中卖物行也。)操其奇赢日游都市〔奇赢谓有馀财蓄聚奇异之物也。一说残 馀长也。)乘上之急所卖必倍(上所急求其偿倍贵)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梁好 粟也。)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仟谓千钱伯谓百钱也。今俗犹谓百钱为一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 过吏执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乘坚谓好车也。缟皓素也。缯之精白者也。) 此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 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迕违也。)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方今之务莫。若使民 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於贵粟贵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民有爵农民有所渫(渫散也。)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馀者也。取於有馀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 损(损减也。)所谓损有馀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於民心所补者三一日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日劝 农功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复三卒之〓钱也,或日:除三夫不作甲卒也。又曰:为卒者免 其三人不为卒者复其钱也。)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八尺曰:〓刃 取人申臂之一寻也。)汤池百步(池城边池也。以沸汤为池不可辄近喻严周之甚也。)带甲百万而亡 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五大夫第九 等爵也。)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於口而亡穷(擅专也。)粟者民之所种生於地 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於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於 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於边三百石爵上造(上造第二等爵也。)稍增至四千石以五大夫万二千石为 大庶长(大庶长第十八等爵也。)各以多少级数为差景帝时上郡以西旱复修卖爵令而裁其贾以招民(裁 谓减省之也。)及徒复作得输粟於县官以除罪(时司马相如以赀为郎) 武帝时事边府库并虚乃募民能入奴婢先为郎者增秩及入半者为郎(庶人入婢奴则复终身先为郎 者就增其秩也。一曰奴婢少者复终身多者得为郎旧仓郎更增秩也。)後卫青比岁十馀万众击胡(比岁 频岁也。)斩捕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馀万斤而汉军士马死者十馀万兵甲转漕之费不与焉,於是大司 农陈赋钱经用赋税既竭不足以奉战士(陈谓列奏之经常也。既尽也。言常用之钱及诸赋秩并竭)有 司请令民得买爵及赎禁故免减罪请置赏官名曰:武功爵(茂陵中书有武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 舆卫三级曰:良士四级日:元戎土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铎七级曰:千夫八级曰:乐卿九级曰 执戎十级曰:政戾庶长十一级曰:军卫此武帝所制以宠军功也。)级十七万凡直三十馀万金诸买武功 爵官首者使补吏先除千夫如五大夫(五大夫旧二十等爵之第九级也。至此以下始免徭役故每先选以 为吏千夫者武功十一等爵之第七也。亦得免役今则先除为吏比於五大夫也。)其有罪。又减二等爵皆 至乐卿(乐卿者武功爵第八等也。言买爵唯得至第八也。)臣显军功军功多用超等大者封侯卿大夫小 者郎吏道杂而多端则官职耗废,於是以东郭咸阳孔忄堇为大农丞(姓东郭名咸阳并孔忄堇二人也。) 咸阳齐之大鬻监孔忄堇南阳大冶皆致产累千金是时豪富皆匿财唯卜式数求入财以助县官天子乃超拜 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以风百姓其後桑宏羊为大司农中丞管设会计事始令吏得入囗补 官郎至六百石(吏迁补高官郎。又就增其秩得至六百石也。)近臣所忠言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弋 猎忄专戏乱齐民(所姓忠名也。)乃徵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名曰:株送徒入财者得补郎郎选衰矣。(诸 坐博戏事史为徒者能入钱得补郎,或曰:被引者为其根株所送当充徒役而能入财者即当补郎)时江 充为直指绣衣使者督三辅盗贼禁察逾侈贵戚近臣多奢僭充皆举刻奏请没λ车马令身待北军击匈奴
册府元龟 23 也。民者在上所以收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夫珠玉金钱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 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於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周谓周遍而游行)此令臣轻背其主 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於地长於时聚於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 中人弗胜(中人者处强弱之中也。)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而贱金玉今农夫 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服事也。给公事之役也。)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 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繇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 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 而暮改当其有者半贾而卖(本直千钱者止得五百也。)亡者取倍称之息(取一偿二为倍称举称也。今 俗所谓举钱者也。),於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行卖曰: 商坐贩曰:贾列贩。若市中卖物行也。)操其奇嬴日游都市(奇嬴谓有馀财蓄聚奇异之物也。一说残 馀长也。)乘上之急所卖必倍(上所急求其偿倍贵)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梁好 粟也。)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仟谓千钱伯谓百钱也。今俗犹谓百钱为一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 过吏执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乘坚谓好车也。缟皓素也。缯之精白者也。) 此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 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迕违也。)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方今之务莫。若使民 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於贵粟贵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 如此富民有爵农民有所渫(渫散也。)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馀者也。取於有馀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 损(损减也。)所谓损有馀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於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 农功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复三卒之〓钱也,或曰:除三夫不作甲卒也。又曰:为卒者免 其三人不为卒者复其钱也。)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八尺曰:〓刃 取人申臂之一寻也。)汤池百步(池城边池也。以沸汤为池不可辄近喻严周之甚也。)带甲百万而亡 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五大夫第九 等爵也。)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於口而亡穷(擅专也。)粟者民之所种生於地 而不乏夫得高爵与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於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於 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於边三百石爵上造(上造第二等爵也。)稍增至四千石以五大夫万二千石为 大庶长(大庶长第十八等爵也。)各以多少级数为差景帝时上郡以西旱复修卖爵令而裁其贾以招民(裁 谓减省之也。)及徒复作得输粟於县官以除罪(时司马相如以赀为郎)。 武帝时事边府库并虚乃募民能入奴婢先为郎者增秩及入半者为郎(庶人入婢奴则复终身先为郎 者就增其秩也。一曰奴婢少者复终身多者得为郎旧仓郎更增秩也。)後卫青比岁十馀万众击胡(比岁 频岁也。)斩捕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馀万斤而汉军士马死者十馀万兵甲转漕之费不与焉,於是大司 农陈赋钱经用赋税既竭不足以奉战士(陈谓列奏之经常也。既尽也。言常用之钱及诸赋秩并竭)有 司请令民得买爵及赎禁故免减罪请置赏官名曰:武功爵(茂陵中书有武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 舆卫三级曰:良士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铎七级曰:千夫八级曰:乐卿九级曰: 执戎十级曰:政戾庶长十一级曰:军卫此武帝所制以宠军功也。)级十七万凡直三十馀万金诸买武功 爵官首者使补吏先除千夫如五大夫(五大夫旧二十等爵之第九级也。至此以下始免徭役故每先选以 为吏千夫者武功十一等爵之第七也。亦得免役今则先除为吏比於五大夫也。)其有罪。又减二等爵皆 至乐卿(乐卿者武功爵第八等也。言买爵唯得至第八也。)臣显军功军功多用超等大者封侯卿大夫小 者郎吏道杂而多端则官职耗废,於是以东郭咸阳孔忄堇为大农丞(姓东郭名咸阳并孔忄堇二人也。) 咸阳齐之大鬻监孔忄堇南阳大冶皆致产累千金是时豪富皆匿财唯卜式数求入财以助县官天子乃超拜 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以风百姓其後桑宏羊为大司农中丞管设会计事始令吏得入�补 官郎至六百石(吏迁补高官郎。又就增其秩得至六百石也。)近臣所忠言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弋 猎忄专戏乱齐民(所姓忠名也。)乃徵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名曰:株送徒入财者得补郎郎选衰矣。(诸 坐博戏事史为徒者能入钱得补郎,或曰:被引者为其根株所送当充徒役而能入财者即当补郎)时江 充为直指绣衣使者督三辅盗贼禁察逾侈贵戚近臣多奢僭充皆举刻奏请没入车马令身待北军击匈奴
册府元龟 令贵戚身待於北军也。)奏可充即移书光禄勋中黄门逮召近臣侍中诸当诣北军者移劾门卫禁止无令 得出入宫殿,於是贵戚子弟惶恐皆见帝叩头求哀愿得入钱赎罪帝许之令各以秩次输钱北军凡数千万 大汉三年九月令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 大始二年秋旱九月募死罪人赎钱五十万减死 黄霸字次公准阳阳夏人以豪杰役使徒〓陵(身为豪杰而役乡里人也。)霸少学律令喜为吏(喜谓 爱好也。)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因入钱而见赏官)坐同产有过劾免(同产谓兄弟也。) 後复入口沈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三辅郡得仕门它〓人而卒史独二百石所谓尤异者)冯翊以霸 入财为官不署右职(轻其为人也。右职高职也。)使领郡钱囗计(计谓出入之数 章帝地节三年西羌反遣後将军征之京兆尹张散上书言国兵在外军以夏发陇西以北安定以西吏民 并给转输田事颇废素无馀积虽羌虏以破来舂民食必乏穷辟之处买亡所得县官囗度不足以振之愿令诸 有罪非盗受财杀人及犯法不得赦者皆以差入囗此八郡赎罪(差次也。八郡即陇西以北安定以西)务 益致囗以豫备百姓之急事下有司左冯翊萧望之与少府李疆议以为民函阴阳之气有仁义欲利之心在教 化之所助尧在上不能去民欲利之心而能令其欲利不胜其好义也。虽桀在上不能去民好义之心而能令 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尧桀之分在于义利而已道民不可不慎也。今欲令民量粟以赎罪如此则富者 得生贫者独死是贫富异刑而法不一也。人情贫穷父兄囚执闻出财得以生活为人子弟者将不顾死亡之 患败乱之行以赴财利求救亲戚一人得生十人以丧如此伯夷之行坏公绰之名灭(公绰鲁大夫孟公绰也 《论语》称孔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 政教一倾虽有周召之佐恐不能复古者藏于民不足则取有馀则与。《诗》曰:爰及矜人哀此鳏寡(小雅 鸿雁之诗也。矜人可哀矜之人谓贫弱者也。言王者惠泽下及哀矜之人以至鳏寡)上惠下也。又曰: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小雅大田之诗也。言庶众喜于时雨先润公田。又及私田是则其心先公後私)下 急上也。今有西边之役民失作业虽户赋口敛以赡其困乏(率户而赋计口而敛也。)古之通义百姓莫以 为非以死救生恐未可也。(子弟竭死以救父兄令其生也。)陛下布德施政教化既成尧舜亡以加之今议 开利路以伤既成之化臣窃痛之,於是天子复下其议两府丞相御史以难问张敞敞曰:少府左冯翊所言 常人之所守耳昔先帝征四夷兵行三十馀年百姓犹不加赋而军用给今羌虏一隅小夷跳梁於山谷间汉但 令罪人出财减罪以诛之其名贤於烦扰良民横兴赋敛也。又诸盗及杀人犯不道者百姓所疾苦也。皆不 得赎首匿见知纵所不当得为之属议者或颇言其法可蠲除(以其罪轻而法重故常欲除此科条)今因此 令赎其便明甚何化之所乱甫刑之罚小过赦薄罪赎(吕侯为周穆王司寇作赎刑之法谓之吕刑後改为甫 侯故。又称甫刑也。)有金选之品(金铢两名也。字本作锊锊即锾也。其重十一铢二十五分铢之十三 曰重六两吕刑日:墨辟疑赦其罚百锾劓辟疑赦其罚惟倍非刂辟疑赦其罚倍差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 大辟疑赦其罚千锾是其品也。)所从来久矣。何贼之所生敞备皂衣二十馀年(虽有五时服至朝皆着皂 衣)尝闻罪人赎矣。未闻盗贼起也。窃怜凉州被寇方秋饶时民尚有饥乏病死於道路况至来春将大困 乎!不早虑所以振救之策而引常经以难恐为後重责常人可与守经未可与权也。敞幸得备列卿以辅两 府为职不敢不尽愚望之疆复对曰:先帝圣德贤良在位作宪乖法为无穷之规永惟边境之不赡惟思也。) 故金布令甲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库金钱布帛之事因以篇名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边境数 被兵离饥寒(离遭也。)天绝天年父子相失令天下共给其费(同共给之也。自此以上令甲之文)故为 军旅卒暴之事也。(言此令文专为军旅卒暴而施设)闻天汉四年尝使死罪人入五十万钱减死罪一等豪 强吏民请夺假货至为盗贼以赎罪其後奷邪横暴群盗并起至攻城邑杀郡守充满山谷吏不能禁明诏遣绣 衣使者以兴兵击之(军兴之法也。)诛者过半然後衰止愚以为此使死罪赎之败也。。故曰:不便时丞 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亦以为羌虏。且破转输略足相给遂不施敞议 成帝鸿嘉三年四月赦天下令吏民得买爵贾级千钱。 永始二年诏曰: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入囗物助县官赈赡者已赐直(收食贫人谓收取 而养食之助县官赈赡谓出物以助郡之官也。已赐直谓官赐其所费直也。令方更入爵及免賦耳食读曰 饮)其百万以上加赐爵右更(第十四爵也。更音工行切。)欲为吏补三百石其吏也。迁二等(先以为 吏则迁二等)二十万以上赐爵五大夫(第九爵也。)吏亦迁二等民补郎十万以上家无出租赋三岁万钱
册府元龟 24 (令贵戚身待於北军也。)奏可充即移书光禄勋中黄门逮召近臣侍中诸当诣北军者移劾门卫禁止无令 得出入宫殿,於是贵戚子弟惶恐皆见帝叩头求哀愿得入钱赎罪帝许之令各以秩次输钱北军凡数千万。 大汉三年九月令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 大始二年秋旱九月募死罪人赎钱五十万减死一。 黄霸字次公准阳阳夏人以豪杰役使徒〓陵(身为豪杰而役乡里人也。)霸少学律令喜为吏(喜谓 爱好也。)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因入钱而见赏官)坐同产有过劾免(同产谓兄弟也。) 後复入�沈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三辅郡得仕门它〓人而卒史独二百石所谓尤异者)冯翊以霸 入财为官不署右职(轻其为人也。右职高职也。)使领郡钱�计(计谓出入之数)。 章帝地节三年西羌反遣後将军征之京兆尹张敞上书言国兵在外军以夏发陇西以北安定以西吏民 并给转输田事颇废素无馀积虽羌虏以破来春民食必乏穷辟之处买亡所得县官�度不足以振之愿令诸 有罪非盗受财杀人及犯法不得赦者皆以差入�此八郡赎罪(差次也。八郡即陇西以北安定以西)务 益致�以豫备百姓之急事下有司左冯翊萧望之与少府李疆议以为民函阴阳之气有仁义欲利之心在教 化之所助尧在上不能去民欲利之心而能令其欲利不胜其好义也。虽桀在上不能去民好义之心而能令 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尧桀之分在于义利而已道民不可不慎也。今欲令民量粟以赎罪如此则富者 得生贫者独死是贫富异刑而法不一也。人情贫穷父兄囚执闻出财得以生活为人子弟者将不顾死亡之 患败乱之行以赴财利求救亲戚一人得生十人以丧如此伯夷之行坏公绰之名灭(公绰鲁大夫孟公绰也。 《论语》称孔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 政教一倾虽有周召之佐恐不能复古者藏于民不足则取有馀则与。《诗》曰:爰及矜人哀此鳏寡(小雅 鸿雁之诗也。矜人可哀矜之人谓贫弱者也。言王者惠泽下及哀矜之人以至鳏寡)上惠下也。又曰: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小雅大田之诗也。言庶众喜于时雨先润公田。又及私田是则其心先公後私)下 急上也。今有西边之役民失作业虽户赋口敛以赡其困乏(率户而赋计口而敛也。)古之通义百姓莫以 为非以死救生恐未可也。(子弟竭死以救父兄令其生也。)陛下布德施政教化既成尧舜亡以加之今议 开利路以伤既成之化臣窃痛之,於是天子复下其议两府丞相御史以难问张敞敞曰:少府左冯翊所言 常人之所守耳昔先帝征四夷兵行三十馀年百姓犹不加赋而军用给今羌虏一隅小夷跳梁於山谷间汉但 令罪人出财减罪以诛之其名贤於烦扰良民横兴赋敛也。又诸盗及杀人犯不道者百姓所疾苦也。皆不 得赎首匿见知纵所不当得为之属议者或颇言其法可蠲除(以其罪轻而法重故常欲除此科条)今因此 令赎其便明甚何化之所乱甫刑之罚小过赦薄罪赎(吕侯为周穆王司寇作赎刑之法谓之吕刑後改为甫 侯故。又称甫刑也。)有金选之品(金铢两名也。字本作锊锊即锾也。其重十一铢二十五分铢之十三 一曰重六两吕刑曰:墨辟疑赦其罚百锾劓辟疑赦其罚惟倍非刂辟疑赦其罚倍差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 大辟疑赦其罚千锾是其品也。)所从来久矣。何贼之所生敞备皂衣二十馀年(虽有五时服至朝皆着皂 衣)尝闻罪人赎矣。未闻盗贼起也。窃怜凉州被寇方秋饶时民尚有饥乏病死於道路况至来春将大困 乎!不早虑所以振救之策而引常经以难恐为後重责常人可与守经未可与权也。敞幸得备列卿以辅两 府为职不敢不尽愚望之疆复对曰:先帝圣德贤良在位作宪乖法为无穷之规永惟边境之不赡(惟思也。) 故金布令甲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库金钱布帛之事因以篇名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边境数 被兵离饥寒(离遭也。)夭绝天年父子相失令天下共给其费(同共给之也。自此以上令甲之文)故为 军旅卒暴之事也。(言此令文专为军旅卒暴而施设)闻天汉四年尝使死罪人入五十万钱减死罪一等豪 强吏民请夺假贷至为盗贼以赎罪其後奸邪横暴群盗并起至攻城邑杀郡守充满山谷吏不能禁明诏遣绣 衣使者以兴兵击之(军兴之法也。)诛者过半然後衰止愚以为此使死罪赎之败也。。故曰:不便时丞 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亦以为羌虏。且破转输略足相给遂不施敞议。 成帝鸿嘉三年四月赦天下令吏民得买爵贾级千钱。 永始二年诏曰: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入�物助县官赈赡者已赐直(收食贫人谓收取 而养食之助县官赈赡谓出物以助郡之官也。已赐直谓官赐其所费直也。令方更入爵及免赋耳食读曰 饮)其百万以上加赐爵右更(第十四爵也。更音工行切。)欲为吏补三百石其吏也。迁二等(先以为 吏则迁二等)二十万以上赐爵五大夫(第九爵也。)吏亦迁二等民补郎十万以上家无出租赋三岁万钱
册府元龟 以上一年 平帝元始元年六月诏天下徒已谕归家顾出钱月三百(谓女徒论罪已定并放归家不亲役之但令 月出钱三百以顾人) 王莽时雒阳张长叔薛子仲赀亦十千万莽皆以为纳言士欲法武帝然不能得其利(法武帝者言用卜 式东郭咸阳孔忄堇等为官也。 後汉明帝以中元二年二月即位十二月甲寅诏天下亡命殊死以下听得赎论死罪人缣二十匹右趾至 髡钳城旦舂十匹(右趾谓刖其右足次则左足次劓次髡次髡钳为城旦舂城旦者昼日司寇虏夜暮筑长城 舂者妇人犯罪不任军役之事但令舂以食徒者)完城旦舂至司寇作三匹(完者谓不加髡钳而筑城也。 次鬼薪白粲次隶臣妾次作司寇)其未发觉诏书到先自告者半入赎。 永平十五年二月辛丑诏亡命自殊死以下赎死罪缣四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十匹完城旦至司寇五 匹犯罪未发觉诏书到日自告者半入赎。 十八年三月丁亥诏曰:其令天下亡命自殊死已下赎死罪缣三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十匹完城旦 至司寇五匹吏人犯罪未发觉诏书到日自告者半入赎。 章帝建初七年九月辛夕〓诏赎死罪入缣二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十匹完城旦至司寇三匹吏人有 罪未发觉诏书到日自告者半入赎。 元和元年八月癸酉诏亡命者赎各有差 章和元年九月壬子诏亡命者赎死罪缣二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七匹完城旦至司寇三匹吏民犯罪 未发觉诏书到日告者半入赎。 和帝永元三年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郡国中都官系囚死罪赎缣至司寇及亡命各有差。 八年八月辛酉诏自死罪已下至司寇及亡命者入赎各有差。 安帝永初元年九月丙戌诏死罪以下及亡命者赎各有差 年四月丙寅三公以国用不足奏令吏人入钱囗得为关内侯虎贲羽林五大夫官府吏缇骑营士各有 元初二年十月诏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勿笞诣冯翊扶风屯妻子自随占著所在女子勿输亡命死 罪以下赎各有差其吏人聚为盗贼有悔过者除其罪。 延光三年九月乙巳诏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减罪一等诏敦煌陇西及度辽营其右趾以下及亡命者赎 各有差 顺帝永建元年十月诏减死罪以下徙边其亡命赎各有差 永和五年五月丁丑令死罪以下及亡命者赎各有差 汉安二年十月辛丑令郡国中都官系囚殊死以下出缣赎各有差其不能入赎者遣诣临羌县居作二 桓帝建和三年八月庚寅诏死罪以下及亡命者赎各有差。 延熹四年七月占卖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五大夫钱各有差 灵帝建宁元年十月甲辰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各有差。 熹平三年十月癸丑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 四年十月丁巳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 光和元年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是岁卖关内侯假金印紫绶传世入钱五百 万晋武帝尝南郊礼毕问司隶校尉刘毅曰:卿以吾可方山阳公载记曰:时卖官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 百万其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立库以贮之)私令在左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是时太尉 段纪明樊陵司空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入钱上千万下五百万以买三公先输货财而後登公位崔烈名 重北州历位郡守九卿因传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 小靳可至千万(靳顾惜也。燿程夫人于傍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姝美也。) 烈于是声誉衰减曹嵩以货得拜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 年八月令系囚罪未决入缣赎各有差
册府元龟 25 以上一年。 平帝元始元年六月诏天下徒已谕归家顾出钱月三百(谓女徒论罪已定并放归家不亲役之但令一 月出钱三百以顾人)。 王莽时雒阳张长叔薛子仲赀亦十千万莽皆以为纳言士欲法武帝然不能得其利(法武帝者言用卜 式东郭咸阳孔忄堇等为官也。)。 後汉明帝以中元二年二月即位十二月甲寅诏天下亡命殊死以下听得赎论死罪人缣二十匹右趾至 髡钳城旦舂十匹(右趾谓刖其右足次则左足次劓次髡次髡钳为城旦舂城旦者昼日司寇虏夜暮筑长城 舂者妇人犯罪不任军役之事但令舂以食徒者)完城旦舂至司寇作三匹(完者谓不加髡钳而筑城也。 次鬼薪白粲次隶臣妾次作司寇)其未发觉诏书到先自告者半入赎。 永平十五年二月辛丑诏亡命自殊死以下赎死罪缣四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十匹完城旦至司寇五 匹犯罪未发觉诏书到日自告者半入赎。 十八年三月丁亥诏曰:其令天下亡命自殊死已下赎死罪缣三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十匹完城旦 至司寇五匹吏人犯罪未发觉诏书到日自告者半入赎。 章帝建初七年九月辛夕〓诏赎死罪入缣二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十匹完城旦至司寇三匹吏人有 罪未发觉诏书到日自告者半入赎。 元和元年八月癸酉诏亡命者赎各有差。 章和元年九月壬子诏亡命者赎死罪缣二十匹右趾至髡钳城旦舂七匹完城旦至司寇三匹吏民犯罪 未发觉诏书到日告者半入赎。 和帝永元三年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郡国中都官系囚死罪赎缣至司寇及亡命各有差。 八年八月辛酉诏自死罪已下至司寇及亡命者入赎各有差。 安帝永初元年九月丙戌诏死罪以下及亡命者赎各有差。 二年四月丙寅三公以国用不足奏令吏人入钱�得为关内侯虎贲羽林五大夫官府吏缇骑营士各有 差。 元初二年十月诏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勿笞诣冯翊扶风屯妻子自随占著所在女子勿输亡命死 罪以下赎各有差其吏人聚为盗贼有悔过者除其罪。 延光三年九月乙巳诏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减罪一等诏敦煌陇西及度辽营其右趾以下及亡命者赎 各有差。 顺帝永建元年十月诏减死罪以下徙边其亡命赎各有差。 永和五年五月丁丑令死罪以下及亡命者赎各有差。 汉安二年十月辛丑令郡国中都官系囚殊死以下出缣赎各有差其不能入赎者遣诣临羌县居作二 岁。 桓帝建和三年八月庚寅诏死罪以下及亡命者赎各有差。 延熹四年七月占卖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五大夫钱各有差。 灵帝建宁元年十月甲辰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各有差。 熹平三年十月癸丑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 四年十月丁巳令天下系囚罪未决入缣赎。 光和元年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是岁卖关内侯假金印紫绶传世入钱五百 万晋武帝尝南郊礼毕问司隶校尉刘毅曰:卿以吾可方山阳公载记曰:时卖官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 百万其以德次应选者半之或三分之一于西园立库以贮之)私令在左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是时太尉 段纪明樊陵司空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入钱上千万下五百万以买三公先输货财而後登公位崔烈名 重北州历位郡守九卿因传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 小靳可至千万(靳顾惜也。)程夫人于傍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姝美也。) 烈于是声誉衰减曹嵩以货得拜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 三年八月令系囚罪未决入缣赎各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