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a 180 170 l60 g 150 Cd 140 NbwRe g Pd Mo Tc Rh 130 Ru C 120 Cr Mn Fe CoNi Increasing atomic number
11
H 30 140 B B C N O F 152111.38677.2706664154 Cl 186160143.111711010499188 8@@@s@ 232197135128121117114202 Rb @@⑨@ 248215167151145142133216 0o@@ 265217.3170175154.7164 对比: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pm)
12 对比: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pm)
、原子半径 周期 △Z △Z △r/p nS 减或m0.350.65 10 四、五、六(d1-d085015 5 镧系 1mn2厂→1很小镧系收缩 例:La:1877pmLu:173pm 187.8-173.5 ≈m 71-57 13
13 周期 Z * Z * r/pm 二、三 1 ns或np 0.35 0.65 10 四、五、六(d) 1 (n-1)d 0.85 0.15 5 镧系 1 (n-2)f →1 很小 镧系收缩 三 、原子半径 例:La:187.7 pm Lu:173.5 pm r 1pm 71 57 187.8 173.5 − − =
镧系收缩一从5La-丌Lu,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增加的电 子进入(m2)/(即4/)轨道(4/0+150-16);对于最外层6电 子而言,↓电子位于次外层,Z增加很小,因此 1)相邻两元素原子半径仅略为缩小(Δr≈1pm); (2)但5La-71Lu共15种元素,累积的原子半径缩小值ΣAr相 当大,达142pm。 镧系收缩的影响 (1)第五周期,IB族元素钇(Y)成为“稀土”一员: yy Sc 63Eu 4s 6s2 39Y 4d5s2 64Gd 4 5d652 五Y 198.3 180.3 180.1pm 六La-Lu67Ho3+ 39V3+ 68Er3+ 894 893 881pm 习惯上,把Y列入“重稀土” 14
14 镧系收缩 — 从57 La – 71 Lu,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增加的电 子进入(n-2) f(即4f)轨道(4f 0 ~145d 0~16s 2 );对于最外层6s电 子而言,4f 电子位于次外层, Z *增加很小,因此 (1)相邻两元素原子半径仅略为缩小 (Δr ≈ 1pm); (2) 但57 La – 71 Lu共15种元素,累积的原子半径缩小值Δr相 当大,达 14.2 pm 。 镧系收缩的影响: (1)第五周期,IIIB族元素钇(Y)成为“稀土”一员: 四 Sc 63Eu 4s 76s 2 39Y 4d 15s 2 64Gd 4f 75d 16s 2 五 Y 198.3 180.3 180.1 pm 六 La-Lu 67Ho3+ 39Y3+ 68Er3+ 89.4 89.3 88.1 pm 习惯上,把Y列入“重稀土
镧系收缩的影响(续) (2)紧随镧系之后的第六周期几种元素Hf(铪),Ia(钽) 与同族第五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相近,性质相似,难 以分离: Ⅲ Ⅵ 五Y Zr Nb 0 六 La-Lu Hf a (3)同一副族(VB~VI)第一电离能l1:第五周期<第六周期 第六周期7相近,第六周期元素z↑个 见教材p221-22,表82-表8-4 2.同一副族原子半径:第四周期元素<五~六 15
15 (2)紧随镧系之后的第六周期几种元素Hf(铪),Ta(钽) 和(钼)与同族第五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相近,性质相似,难 以分离: Ⅲ Ⅳ Ⅴ Ⅵ 五 Y Zr Nb Mo 六 La-Lu Hf Ta W 镧系收缩的影响(续) 2. 同一副族原子半径:第四周期元素< 五 ~ 六 (3)同一副族(VB ~ VIII)第一电离能I1 : 第五周期 < 第六周期 第五周期 第六周期 见教材p.221-222, 表8-2 –表8-4. r相近,第六周期元素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