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3.表现形式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①概念: 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 称 运动。 ②分类: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压力、 张力等,从而发生 或 方向上的变形或变位
导航 3.表现形式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①概念: 岩石圈 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 称 构造 运动。 ②分类: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压力、 张力等,从而发生 水平 或 垂直 方向上的变形或变位
2)岩浆活动:当 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 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岩浆只有喷出 才可以直接 影响地表形态。 3)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 构发生改变。一般发生在 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 形态。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
导航 (2)岩浆活动:当 岩石圈 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 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岩浆只有喷出 地表 才可以直接 影响地表形态。 (3)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 构发生改变。一般发生在 地壳 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 形态。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 高低 不平
导航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地球外部,主要是 2.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在 、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 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 、化学分解和 生物分解等过程。分为 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基本类 型
导航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地球外部,主要是 太阳辐射能 。 2.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在 温度 、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 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 崩解 、化学分解和 生物分解等过程。分为 物理 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基本类 型
(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 的过程 。 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 等外力的作用下,被 离开原来的位置。 (4)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 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 微思考1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坚如磐石”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风化等外力作用能使地表破碎,改变地表形 态
导航 (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 破坏 的过程。 (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 等外力的作用下,被 搬运 离开原来的位置。 (4)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 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 堆积地貌 。 微思考1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坚如磐石”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风化等外力作用能使地表破碎,改变地表形 态
导 3.表现差异 在不同的地区, 组合状况不同,塑造地表形态的主 要外力及其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不 同特征的地表形态。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 5.内外力的关系 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导航 3.表现差异 在不同的地区, 水热 组合状况不同,塑造地表形态的主 要外力及其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不 同特征的地表形态。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 平缓 。 5.内外力的关系 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