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 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单元: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课题: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授课人:深圳市罗湖区滨河实验中学袁黎明 审核人:深圳市罗湖区教科院 肖仕扬(填二审人员信息) 一、教学分析 1.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7课,讲述的是我 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一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课上承第6课“文 化大革命”,下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和深刻的转折意义。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是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课包括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两个子目。第一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 要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内容及历史意义:第二目“拨乱反正”主要讲述的是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 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 本课以“伟大的历史转折”为主线,通过“徘徊前进扫残霾一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革故鼎新启新程一一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拨乱反正迎春风一一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三部分 内容,依次展开,先后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具 体内容、历史意义及会后全面拨乱反正工作。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教学设计 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 八年级下册) 单元: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课题:第 7 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授课人:深圳市罗湖区滨河实验中学 袁黎明 审核人:深圳市罗湖区教科院 肖仕扬(填二审人员信息) 一、教学分析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 7 课,讲述的是我 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课上承第 6 课“文 化大革命”,下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和深刻的转折意义。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是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课包括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两个子目。第一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 要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内容及历史意义;第二目“拨乱反正”主要讲述的是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 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 本课以“伟大的历史转折”为主线,通过“徘徊前进扫残霾——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革故鼎新启新程——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拨乱反正迎春风——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三部分 内容,依次展开,先后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具 体内容、历史意义及会后全面拨乱反正工作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历史图片和史料分析,使学生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的背景,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影响,培养学生史料阅 读分析的能力,史料实证以及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通过对教材、视频和史料的分析,使学生概括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增强学生历史解释能力;通 过对新中国以来各发展阶段分期的回顾,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时空观 念。 3.通过学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通 过会后拨乱反正历史的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勇于自 我革命的伟大精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提升学生唯物史观和 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1.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伟大历史意义 2.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通过深圳改革开放前和2021年两幅图片对比,引导学生赶感悟 深圳改革开放40年的华丽蜕变,从而导入本课一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图片,创设情境,设疑导思,在提高学生 解读图片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2.正课讲授。 环节一:徘徊前进扫残霾一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探究一:1976年10月“文革”就结束了,为何到1978年12 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才迎来伟大历史转折? (1)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文革”后的中国面临的问题? 材料一:“文化大革命”也大大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把多年辛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历史图片和史料分析,使学生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的背景,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影响,培养学生史料阅 读分析的能力,史料实证以及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 通过对教材、视频和史料的分析,使学生概括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增强学生历史解释能力;通 过对新中国以来各发展阶段分期的回顾,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时空观 念。 3.通过学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通 过会后拨乱反正历史的学习,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勇于自 我革命的伟大精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提升学生唯物史观和 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伟大历史意义 2. 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通过深圳改革开放前和 2021 年两幅图片对比,引导学生赶感悟 深圳改革开放 40 年的华丽蜕变,从而导入本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图片,创设情境,设疑导思,在提高学生 解读图片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正课讲授。 环节一:徘徊前进扫残霾——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探究一:1976 年 10 月“文革” 就结束了,为何到 1978 年 12 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才迎来伟大历史转折? (1)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文革”后的中国面临的问题? 材料一:“文化大革命”也大大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把多年辛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苦建立的各级人民政权机构打碎了,把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机构 公、检、法砸烂了一金春明《大变动年代的探索》 材料二:“仅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和地方副省长以上的高级千 部,被立案审查的即占总人数的75%左右。…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 冤假错案…全国被株连的群众达1亿人。” 一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这次大折腾,初步估算损失了五千亿 元…这个数字比建国30年的全部基本建设总投资还多。当然,我 们的损失不止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宝贵的时间。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四: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停止招生,教育事业受到极 大摧残。学校关闭,教育质量下降,文盲大量增加;文艺界百花调零, 万马齐暗…“文革”十年,是新中国科学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一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小结:十年动乱积累下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人们迫切要求对 “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结合课本知识思考: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影响? 展示“两个凡是”方针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历史 图片,分析其实质是“左”倾错误的继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徘 徊时期。“两个凡是”方针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思想理论界展开了 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uC3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性质和影响。 小结: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促进了 人们的思想解放,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的思想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图片和史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到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 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能力和崇尚科学的精神,提升史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苦建立的各级人民政权机构打碎了,把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机构 公、检、法砸烂了……——金春明《大变动年代的探索》 材料二:“仅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和地方副省长以上的高级干 部,被立案审查的即占总人数的 75%左右。……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 冤假错案……全国被株连的群众达 1 亿人。”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这次大折腾,初步估算损失了五千亿 元……这个数字比建国 30 年的全部基本建设总投资还多。当然,我 们的损失不止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宝贵的时间。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四: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停止招生,教育事业受到极 大摧残。学校关闭,教育质量下降,文盲大量增加;文艺界百花凋零, 万马齐喑……“文革”十年,是新中国科学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小结:十年动乱积累下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人们迫切要求对 “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结合课本知识思考: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影响? 展示“两个凡是”方针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历史 图片,分析其实质是“左”倾错误的继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徘 徊时期。“两个凡是”方针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思想理论界展开了 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性质和影响。 小结: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促进了 人们的思想解放,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的思想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图片和史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到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通过小组讨论,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 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能力和崇尚科学的精神,提升史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料实证及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过渡:通过两份《时代周刊》关于邓小平介绍的变化,引出伟大 的历史转折一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环节二:革故鼎新启新程一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探究二: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1)学生活动:观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视频,结合课本, 概括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小结: 思想 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 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闭结 路线 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全会内容 政治 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路线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组织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路线 知识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 产党是执政党,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 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 (2)学生活动:结合材料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 始起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 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一邓小 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一《人民日报·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材料二: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 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 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料实证及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过渡:通过两份《时代周刊》关于邓小平介绍的变化,引出伟大 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环节二:革故鼎新启新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探究二: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1)学生活动:观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视频,结合课本, 概括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小结: 知识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共 产党是执政党,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 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 (2)学生活动:结合材料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 始起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 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邓小 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人民日报·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材料二:1978 年 12 月 18 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 在中国共产 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 这一天, 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 大征程。 一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讲话》 小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 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3)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发展分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过渡 全面建设社 文革 徘徊 社会主义现代 时期 会主义时期 时期 时期 化建设新时期 1949 1956 1966 19761978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视频和史料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概括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历史意义,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增强 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新中国以来历史时期的回顾,帮助学生 进一步树立时空观念。 过渡: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 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 拨乱反正。 环节三: “拨乱反正迎春风一一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然首海限面想地装地”“ 刘少奇同老迫悼大会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著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学生活动: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史料,从教育工作、冤假 错案、指导思想三个方面思考拨乱反正工作的主要内容? 小结:①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②1980 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同志平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 案得到平反。③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 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 大征程。 ——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讲话》 小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 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3)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发展分期。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视频和史料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概括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历史意义,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增强 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新中国以来历史时期的回顾,帮助学生 进一步树立时空观念。 过渡: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 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 拨乱反正。 环节三: “拨乱反正迎春风——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1)学生活动: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史料,从教育工作、冤假 错案、指导思想三个方面思考拨乱反正工作的主要内容? 小结:①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②1980 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同志平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 案得到平反。③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