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次第13周课次第18次课时_2时间 任课教师 课程主题第四章第一节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提出第二节若干基本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环境多媒体(普通)教窒 了解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提岀的背景,掌握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教学目的|中变量的分类,掌握结构式模型、简化式模型的有关概念,了解参数关系 体系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变量的分类,结构式模型、简化式模型的有关 重点、难点 概念 李长风,《经济计量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经济研究中的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问题 计量经济学方法中的联立方程问题 三、变量 1.内生变量 2.外生变量 教学内容 3.先决变量 四、结构式模型 1.结构式模型 2.结构方程 3.结构参数
周次 第 13 周 课次 第 18 次 课时 2 时间 任课教师 课程主题 第四章第一节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提出 第二节若干基本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环境 多媒体(普通)教室 教学目的 了解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提出的背景,掌握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中变量的分类,掌握结构式模型、简化式模型的有关概念,了解参数关系 体系 重点、难点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变量的分类,结构式模型、简化式模型的有关 概念 参考文献 李长风,《经济计量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内容 一、经济研究中的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问题 二、计量经济学方法中的联立方程问题 三、变量 1.内生变量 2.外生变量 3.先决变量 四、结构式模型 1.结构式模型 2.结构方程 3.结构参数
4.结构方程的分类 5.结构方程的正规飛式 五、简化式模型 1.简化式模型 2.简化式方程 3.简化式参数 六、参数关系体系 课后教材第183页本章思考题第一题、第三节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 作业第二题 内容识别第四节递归系统模型 周次_第13周课次第18次课时2时间 任课教师 课程主题|第三节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识别第四节递归系统模型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环境 多媒体(普通)教室 教学目掌握识别的有关概念,能够利用结构式识别条件进行模型识别,了解递归 系统模型的形式 重点、难点识别的有关概念,利用结构式识别条件进行模型识别 李长风,《经济计量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4.结构方程的分类 5.结构方程的正规形式 五、简化式模型 1.简化式模型 2.简化式方程 3.简化式参数 六、参数关系体系 课后 作业 教材第183页本章思考题第一题、 第二题 预习 内容 第三节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 识别 第四节 递归系统模型 周次 第 13 周 课次 第 18 次 课时 2 时间 任课教师 课程主题 第三节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识别 第四节 递归系统模型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环境 多媒体(普通)教室 教学目的 掌握识别的有关概念,能够利用结构式识别条件进行模型识别,了解递归 系统模型的形式 重点、难点 识别的有关概念,利用结构式识别条件进行模型识别 参考文献 李长风,《经济计量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识别的概念 1.识别的定义 2.模型的识别 3.恰好识别与过渡识别 4.定义识别举例 二、结构式识别条件 教学内容1.识别条件 2.应用举例 三、简化式识别条件 四、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方法 五、递归系统模型 课后款材第183页本章思考题第三题预习 作业|第四题第五题及模型识别题 内容 准备 Eviews软件应用(上机实践) 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 Eviews使用指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课后 预习|第五节联立方程模型的单方程估计 作业 内容 方法(一)
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内容 一、识别的概念 1.识别的定义 2.模型的识别 3.恰好识别与过渡识别 4.定义识别举例 二、结构式识别条件 1.识别条件 2.应用举例 三、简化式识别条件 四、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方法 五、递归系统模型 课后 作业 教材第183页本章思考题第三题、 第四题、第五题及模型识别题 预习 内容 准备 Eviews 软件应用(上机实践) 参考文献 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 Eviews 使用指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课后 作业 预习 内容 第五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单方程估计 方法(一)
周次第14周课次第20次课时2时间 任课教师 课程主题第五节联立方程模型的单方程估计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环境 多媒体(普通)教室 掌握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估计方法的分类,掌握单方程估计方法的种 教学目的|类,了解狭义工具变量法、间接最小二乘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 路 重点、难点计量经济学模型估计方法的分类,单方程估计方法的种类 李长风,《经济计量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丶、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方法分类 1.单方程估计方法 2.系统估计方法 二、单方程估计方法分类 教学内容1.经典方法 2.有限信息估计方法 狭义的工具变量法 1.工具变量的选取 2.参数估计量及其统计特性
周次 第 14 周 课次 第 20 次 课时 2 时间 任课教师 课程主题 第五节 联立方程模型的单方程估计方法(一)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环境 多媒体(普通)教室 教学目的 掌握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估计方法的分类,掌握单方程估计方法的种 类,了解狭义工具变量法、间接最小二乘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 路 重点、难点 计量经济学模型估计方法的分类,单方程估计方法的种类 参考文献 李长风,《经济计量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内容 一、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方法分类 1.单方程估计方法 2.系统估计方法 二、单方程估计方法分类 1.经典方法 2.有限信息估计方法 三、狭义的工具变量法 1.工具变量的选取 2.参数估计量及其统计特性
3.参数估计量与工具变量的次序无关 四、间接最小二乘法 定义 2.间接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的统计性质 五、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1.定义 2.二阶段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 课后教材第18页本章思考题第八题,预习第章单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作业 内容 第九题 第一节生产函数模型 第四章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 §4.1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是出 、模型的提出 l、问题的出一个经济系统一般同时受多个因素(变量) 的影响,变量之间存在多方面的依存关系一只用一个单一方程无 法完整描述系统,而应该用多个方程共同描述;不同方程描述的 是同一经济系统,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是相互联系的
3.参数估计量与工具变量的次序无关 四、间接最小二乘法 1.定义 2.间接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的统计性质 五、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1.定义 2.二阶段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 课后 作业 教材第183页本章思考题第八题、 第九题 预习 内容 第五章 单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第一节 生产函数模型 第四章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 §4.1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提出 一、模型的提出 1、问题的提出 一个经济系统一般同时受多个因素(变量) 的影响,变量之间存在多方面的依存关系—只用一个单一方程无 法完整描述系统,而应该用多个方程共同描述;不同方程描述的 是同一经济系统,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是相互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