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考试在线 http://www.jxgk.net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江西省六所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景德镇一中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答案一律写在第I 卷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试卷卷面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如遇到挫折,就自抱自弃,那么什么成就也不能取得。 B.尽管她在重要场合是那么娴于辞令,可平常却总是端庄娴静,不苟 言笑 C.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其实是貌和神离。 D.遵照上级的布置,他们认真地组织了一堂观摹课,引起了强烈的反 应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是文化塑造了人,还是人塑造了文化;是文化选择了社会,还是 时社会选择了文化…比起“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古老的论题,这显然 更是一个 复杂错综的问题 线 (2)这一套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真是 丰富多彩 (3)我国的扇子种类繁多,羽扇、纸扇、葵扇、蒲扇、骨扇……可以 甚称一个扇子王国。 (4)中国人将办事和做戏太 ,而别人却很切实 A莫衷一是包罗万象举不胜举混为一谈 B扑朔迷离蔚为大观应有尽有相提并论
江西考试在线 http://www.jxgk.net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密 封 线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江西省六所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景德镇一中 试卷说明: 1、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第 I 卷答案一律写在第 II 卷答题卡上,第 II 卷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试卷卷面分值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如遇到挫折,就自抱自弃,那么什么成就也不能取得。 B.尽管她在重要场合是那么娴于辞令,可平常却总是端庄娴静,不苟 言笑。 C.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其实是貌和神离。 D.遵照上级的布置,他们认真地组织了一堂观摹课,引起了强烈的反 应。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是文化塑造了人,还是人塑造了文化;是文化选择了社会,还是 社会选择了文化……比起“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古老的论题,这显然 更是一个 、复杂错综的问题。 (2)这一套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真是 、 丰富多彩。 (3)我国的扇子种类繁多,羽扇、纸扇、葵扇、蒲扇、骨扇……可以 说 ,甚称一个扇子王国。 (4)中国人将办事和做戏太 ,而别人却很切实。 A 莫衷一是 包罗万象 举不胜举 混为一谈 B 扑朔迷离 蔚为大观 应有尽有 相提并论
江西考试在线 http://www.jxgk.net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C莫衷一是蔚为大观应有尽有混为一谈 D扑朔迷离包罗万象举不胜举相提并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话是 A古人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有文不加点之说 B一位编辑对我说:“这两篇文章太差劲了,真是不刊之论。” C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有如坐春风之感。 D有的同学学习是整天打疲劳仗,这是不足为训的。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下列文献资料 (2)巴勒斯坦游击队 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3)任何人 领导的缺点错误都可以进行批评。 A对于对关于 B关于对于对 C关于对对于 D对关于对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许多有名的钢琴变奏曲。 B从祥林嫂的一生遭遇中完全可以看出,在旧社会的宗法制度是怎样摧 残劳动妇女的,是怎样夺去广大劳动人民生命的。 C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加倍减少,目前仅 存两千多只。 D“团结?”他扬了扬手里得的一沓“大团结”,“先讲这个‘团结’吧!”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 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 A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 B求知可以启迪智慧,寻找真理。 C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D读书能使人充实,使人机敏,使人精确 7: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倪焕之》一叶绍钧一现代《神曲》一但丁一德国
江西考试在线 http://www.jxgk.net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C 莫衷一是 蔚为大观 应有尽有 混为一谈 D 扑朔迷离 包罗万象 举不胜举 相提并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话是: A 古人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有文不加点 ....之说。 B 一位编辑对我说:“这两篇文章太差劲了,真是不刊之论 ....。” C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有如坐春风 ....之感。 D 有的同学学习是整天打疲劳仗,这是不足为训 ....的。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下列文献资料。 (2)巴勒斯坦游击队 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3)任何人 领导的缺点错误都可以进行批评。 A 对于 对 关于 B 关于 对于 对 C 关于 对 对于 D 对 关于 对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许多有名的钢琴变奏曲。 B 从祥林嫂的一生遭遇中完全可以看出,在旧社会的宗法制度是怎样摧 残劳动妇女的,是怎样夺去广大劳动人民生命的。 C 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加倍减少,目前仅 存两千多只。 D “团结?”他扬了扬手里得的一沓“大团结”,“先讲这个‘团结’吧!”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 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 。 A 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 B 求知可以启迪智慧,寻找真理。 C 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D 读书能使人充实,使人机敏,使人精确。 7: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倪焕之》—叶绍钧—现代 《神曲》—但丁—德国
江西考试在线 http://www.jxgk.net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B《镜花缘》一李汝珍一明代《汤姆·索亚历险记》一马克·吐温一美国 C《西厢记》一王实甫一元代《唐璜》一拜伦一英国 D《桃花扇》一孔尚任一清代《红与黑》一莫泊桑一法国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唐)杜甫 (宋)萧德藻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三年夜朗客,一柁洞庭秋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8:对这两首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诗“戎马关山北”一句,是指西北边防正处在战争频繁的多事之秋 B萧诗“得句鹭飞处”的意思是,作者看到白鹭翩翩起舞,产生了灵感, 从而吟成佳句 C杜诗的“孤舟”句和萧诗的“一柁”句写出了两位诗人乘船在湖上飘 泊的生活。 D杜诗“凭轩”句和萧诗的“看山”句,都抒写了诗人登楼远望,无限 感慨之情。 9: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对仗工整,气势宏大,仿佛把 浩淼无垠的洞庭湖水展现在我们眼前 B萧诗最后两句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两诗都抒发了诗人“不以己悲”,关注社稷安危的豪壮之情。 D杜诗以咏叹登楼始,以感慨家国多难结,诗风苍凉沉郁;萧诗以浪迹 江湖始,以登楼揽胜结,诗风淸新飘逸 10:对毛泽东《虞美人·枕上》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堆来枕上悉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 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 眼泪也无由
江西考试在线 http://www.jxgk.net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C《西厢记》—王实甫—元代 《唐璜》—拜伦—英国 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红与黑》—莫泊桑—法国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8、9 题: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唐)杜甫 (宋)萧德藻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三年夜朗客,一柁洞庭秋。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8:对这两首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杜诗“戎马关山北”一句,是指西北边防正处在战争频繁的多事之秋。 B 萧诗“得句鹭飞处”的意思是,作者看到白鹭翩翩起舞,产生了灵感, 从而吟成佳句。 C 杜诗的“孤舟”句和萧诗的“一柁”句写出了两位诗人乘船在湖上飘 泊的生活。 D 杜诗“凭轩”句和萧诗的“看山”句,都抒写了诗人登楼远望,无限 感慨之情。 9: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杜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对仗工整,气势宏大,仿佛把 浩淼无垠的洞庭湖水展现在我们眼前。 B 萧诗最后两句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C 两诗都抒发了诗人“不以己悲”,关注社稷安危的豪壮之情。 D 杜诗以咏叹登楼始,以感慨家国多难结,诗风苍凉沉郁;萧诗以浪迹 江湖始,以登楼揽胜结,诗风清新飘逸。 10:对毛泽东《虞美人•枕上》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堆来枕上悉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 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 眼泪也无由
江西考试在线 http://www.jxgk.net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A这首词写于1921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革命者的感情世界。“离 人”,指作者的夫人杨开慧。 B上阕写得是“愁”,以“翻波浪”、“披衣起坐”表现作者内心思念的 强烈,是离别之愁,更有对革命前途的忧虑 C“数寒星”更是形象地流露出作者寂寞难遣、孤独凄苦的情怀 D下阕末两句写作者触景生情,愁绪倍添的情忧。“月圆思团圆,月残 伤离别”,这是人之常情 二(共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6题 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 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 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早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 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 息数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 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 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远,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 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 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税大 减,民皆富之。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 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 索无厌,文炳抑不予。或馋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 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元史·董文炳传》 l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抱案求署字几案 B县贫,重以早蝗增添 C文炳曰:“后当德我”。感激D时府索无厌 满足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2)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 (3)乃以田庐若干计直于贷家(4)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
江西考试在线 http://www.jxgk.net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A 这首词写于 1921 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革命者的感情世界。“离 人”,指作者的夫人杨开慧。 B 上阕写得是“愁”,以“翻波浪”、“披衣起坐”表现作者内心思念的 强烈,是离别之愁,更有对革命前途的忧虑。 C “数寒星”更是形象地流露出作者寂寞难遣、孤独凄苦的情怀。 D 下阕末两句写作者触景生情,愁绪倍添的情忧。“月圆思团圆,月残 伤离别”,这是人之常情。 二(共 18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6 题: 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 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 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早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 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 息数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 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 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远,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 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 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税大 减,民皆富之。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 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 索无厌,文炳抑不予。或馋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 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元史•董文炳传》 1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吏抱案.求署字 几案 B 县贫,重.以早蝗 增添 C 文炳曰:“后当德.我”。 感激 D 时府索无厌. 满足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 (2)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 (3)乃以田庐若干计直.于贷家 (4)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
江西考试在线 http://www.jxgk.net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A(1)与(2)相同,(3)与(4)相同 B(1)与(2)相同,(3)与(4)不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不同 13:下列句中“为”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父任为藁城令担任 B吾为会,义不忍视也充当 C吾当为代偿替 D民亦有不乐为者做,干 14:(1)“未几,同列束手下之”(2)“于是,流离渐远”这两句在文中 正确的意思是 A(1)不久,同僚们老老实实地甘居其下。(2)于是渐渐很少有人出外 流浪 B(1)不久,同僚们老老实实地甘居其下。(2)于是人们渐渐流离失所 到很远的地方 C(1)不久,同僚们无能为力地听命于他。(2)于是渐渐很少有人出外 流浪 D(1)不久,同僚们无能为力地听命于他。(2)于是人们渐渐流离失所 到很远的地方 15:下列各项中最能表现董文炳施政为民的一项是 (1)于听断,以恩济威(2)以私谷数千石与县(3)以田庐若干亩 计直与贷家(4)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5)使民聚口而居,少 为户数(6)不愿剥民求利,弃官而去 A(1)(3)(4)(6)B(2)(3)(4)(5)C(1)(2)(5)(6) D(2)(3)(5)(6)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元朝董文炳因科举及第,走上仕途。 B元朝整顿户籍,按成年人口多少征税,隐瞒实际人口的官员将被诛
江西考试在线 http://www.jxgk.net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A(1)与(2)相同,(3)与(4)相同 B(1)与(2)相同,(3)与(4)不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不同 13:下列句中“为”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以父任为.藁城令 担任 B 吾为.会,义不忍视也 充当 C 吾当为.代偿 替 D 民亦有不乐为.者 做,干 14:(1)“未几,同列束手下之”(2)“于是,流离渐远”这两句在文中 正确的意思是: A(1)不久,同僚们老老实实地甘居其下。(2)于是渐渐很少有人出外 流浪 B(1)不久,同僚们老老实实地甘居其下。(2)于是人们渐渐流离失所 到很远的地方 C(1)不久,同僚们无能为力地听命于他。(2)于是渐渐很少有人出外 流浪 D(1)不久,同僚们无能为力地听命于他。(2)于是人们渐渐流离失所 到很远的地方 15:下列各项中最能表现董文炳施政为民的一项是: (1) 于听断,以恩济威(2)以私谷数千石与县(3)以田庐若干亩 计直与贷家(4)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5)使民聚口而居,少 为户数(6)不愿剥民求利,弃官而去 A(1)(3)(4)(6) B(2)(3)(4)(5) C(1)(2)(5)(6) D(2)(3)(5)(6)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元朝董文炳因科举及第,走上仕途。 B 元朝整顿户籍,按成年人口多少征税,隐瞒实际人口的官员将被诛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