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无锡市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空格中, 2、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3、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1-3分。 4、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2分) 1.根据拼音完成词语。(3分) ①罪n②叱zh_风云③jing乎不同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是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 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 时时反思。 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和充满吸引力的。 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3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废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 ①適 ②等 ③死 4.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 ,只有香如故 ⑤江山代有才人出, ⑥江山如此多娇, 注意:⑦⑧⑨三题任选两题。 ⑦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到过三峡的人都说,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元笔下所描写的那 样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⑧虽然社会还存在着贫富差距,但是许多人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种现象,就像黔娄之妻 所说的那样“ ”,默默地为社会努力工作着 ⑨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诗句是 5.仿写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上下文结构一致,意思连贯,所用修辞方法相同。(2分) 在生活的困境中,牵挂是温暖的春风,抚慰受伤的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牵挂是 在家庭中,牵挂是美丽的玫瑰,创造幸福
2 0 06 年无锡市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空格中。 2、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3、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 1—3 分。 4、本学科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为 130 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 22 分) 1.根据拼音完成词语。(3 分) ①罪 niè ②叱 zhà 风云 ③jiǒng 乎不同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是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 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 时时反思。 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和充满吸引力的。 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3 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废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 ①適 ②等 ③死 4.根据课文默写。(10 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 。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 ③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 ,只有香如故。 ⑤江山代有才人出, 。 ⑥江山如此多娇, 。 注意:⑦⑧⑨三题任选两题。 ⑦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到过三峡的人都说,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元笔下所描写的那 样 “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⑧虽然社会还存在着贫富差距,但是许多人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种现象,就像黔娄之妻 所说的那样“ , ”,默默地为社会努力工作着。 ⑨ 苏 轼 在 《 水 调 歌 头 · 明 月 几 时 有 》 中 道 尽 千 载 离 人 心 愿 的 诗句是 “ , ”。 5.仿写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上下文结构一致,意思连贯,所用修辞方法相同。(2 分) 在生活的困境中,牵挂是温暖的春风,抚慰受伤的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牵挂是 , ;在家庭中,牵挂是美丽的玫瑰,创造幸福
的人生。 6.阅读下列对话,用一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2分 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答 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 最安全的。” 二、阅读分析共40分) (一)(2分) 7.对下列占涛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干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A.首联总写“山行”所见所感,先写所感再写所见,突出了诗人爱山的情趣。 B.颔联用一“改”字写山的千姿百态,用一“迷”字写诗人游兴之浓,两字十分传神 C.颈联采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山行”所见的动景,可见诗人内心非常闲适。 D.最后写云外传来一声鸡呜,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她友疆很远很远,。诗人内心陡生隐 隐懊恼之情 (二)(11分) 王翦将兵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干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 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 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①势壮勇, 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龟信攻 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
的人生。 6.阅读下列对话,用一一句话概括对话的主要意思。(2 分) 2002 年 5 月 24 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答 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 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 最安全的。” 答: 二、阅读分析(共 40 分) (一)(2 分) 7.对下列占涛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A.首联总写“山行”所见所感,先写所感再写所见,突出了诗人爱山的情趣。 B.颔联用一“改”字写山的千姿百态,用一“迷”字写诗人游兴之浓,两字十分传神。 C.颈联采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山行”所见的动景,可见诗人内心非常闲适。 D.最后写云外传来一声鸡呜,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她友疆很远很远,。诗人内心陡生隐 隐懊恼之情。 (二)(11 分) 王翦将兵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 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 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①势壮勇, 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龟信攻 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
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日:“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 不可。”始皇曰:“为③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①果:果断。②顿舍:停止。③为:惟。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4分) ①少而好兵 ②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③于是引兵而西 ④李信果辱秦军一一 9.下列句中的“以”与“寡人以不用将军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始皇以为贤勇 D.扶苏以数谏故 10.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儿何人而足? 11.你怎样看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结合义段作简 要分析。(2分) 答 (三)(6分) 大象报仇二十年不晚 ①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新科学家》杂志16日公布了科学家进行大象行为研究的结 果。负责这一研究的科学家乔伊斯·普尔认为,大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记忆力,它 们会在遭人类虐待多年后对人类进行报复。 ②科学家介绍说,他们最初在乌干达发现,那里的象群数目从未减少,它们的食物种类 更是日益繁多,但六象挡路和践踏村庄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些举动看起来似乎并无任何动 机缘由 ③通过一系列研究,科学家们推测,20世纪70-80年代偷猎者大肆捕杀大象的行为 叮能给当年的幼象们造成了心理阴影。在人们的肆意捕猎中,幼象们因为父母被捕杀而沦落
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 不可。”始皇曰:“为③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①果:果断。 ②顿舍:停止。 ③为:惟。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4 分) ①少而好.兵—— ②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③于是引.兵而西—— ④李信果辱.秦军—— 9.下列句中的“以”与“寡人以不用将军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始皇以为贤勇 D.扶苏以数谏故 10.翻译下列句子。(3 分) ①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儿何人而足? ’ 11.你怎样看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结合义段作简 要分析。(2 分) 答: (三)(6 分) 大象报仇二十年不晚 ①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新科学家》杂志 16 日公布了科学家进行大象行为研究的结 果。负责这一研究的科学家乔伊斯·普尔认为,大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记忆力,它 们会在遭人类虐待多年后对人类进行报复。 ②科学家介绍说,他们最初在乌干达发现,那里的象群数目从未减少,它们的食物种类 更是日益繁多,但六象挡路和践踏村庄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些举动看起来似乎并无任何动 机缘由。 ③通过一系列研究,科学家们推测,20 世纪 70—80 年代偷猎者大肆捕杀大象的行为 叮能给当年的幼象们造成了心理阴影。在人们的肆意捕猎中,幼象们因为父母被捕杀而沦落
为孤儿,它们可能还目睹了亲人惨遭屠戮的情景,受到精神创伤。此后,落单的小象不得不 跟着经验欠缺的“少女妈妈”将就过活,加上缺乏成年象的成长指导,这-代小象们长大后 极易发生“青少年犯罪” ④硏究表明,缺乏长辈榜样指引的幼年动物对同类以及其他动物都存在暴力倾向。南非 阿多大象国家公园就是一个例证,公园90%的公象都是遭同类袭击而亡,这一数字是 正常数值的15倍。 ⑤科学家认为,大象在饱经人类长年虐待后,很可能因此“记仇”,并袭击人类的居住区 如果人类长此以往摧残大象,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⑥乔伊斯说:“也许野外管理者们认为,击毙一些所谓的问题大象′比舒缓人们的愤怒更 简单轻松,于是射杀了这些象。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对大象家庭成员的影响,这极 有可能造成暴力的恶性循环。” 2.本文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2分 1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③段中“青少年犯罪”的含义,并指出这一词语使用的好处。(2 分) 答 14.阅读本文“如果人类长此以往摧残大象,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的句子,你得到什 么启发?(2分) 答 (四)(6分) 上海市—位政协委员近日陪同外籍专家去外滩和新天地游览时发现,那里的餐厅、酒吧 普遍只提供英文菜谱和酒水单。当他建议商家増加中文菜谱和酒水单时,商家却强调,他们 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外国人。同行的外籍专家对此事也感到不可思议: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 冷落母语,中国现在经济强大了,为什么母语的地位这么可怜ξ 近年来,来华工作、经商、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但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是 中国服务业平等的服务对象,中国土地上的餐饮服务场所不提供中文菜谱是不尊重母语、片 曰理解国际化的错误行为
为孤儿,它们可能还目睹了亲人惨遭屠戮的情景,受到精神创伤。此后,落单的小象不得不 跟着经验欠缺的“少女妈妈”将就过活,加上缺乏成年象的成长指导,这一代小象们长大后 极易发生 “青少年犯罪”。 ④研究表明,缺乏长辈榜样指引的幼年动物对同类以及其他动物都存在暴力倾向。南非 阿多大象国家公园就是一个例证,公园 90%的公象都是遭同类袭击而亡,这一数字是 正常数值的 15 倍。 ⑤科学家认为,大象在饱经人类长年虐待后,很可能因此“记仇”,并袭击人类的居住区。 如果人类长此以往摧残大象,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⑥乔伊斯说:“也许野外管理者们认为,击毙一些所谓的‘问题大象’比舒缓人们的愤怒更 简单轻松,于是射杀了这些象。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对大象家庭成员的影响,这极 有可能造成暴力的恶性循环。” 12.本文主要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2 分) 1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③段中“青少年犯罪”的含义,并指出这一词语使用的好处。(2 分) 答: 14.阅读本文“如果人类长此以往摧残大象,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的句子,你得到什 么启发? (2 分) 答: 。 (四)(6 分) 上海市一位政协委员近日陪同外籍专家去外滩和新天地游览时发现,那里的餐厅、酒吧 普遍只提供英文菜谱和酒水单。当他建议商家增加中文菜谱和酒水单时,商家却强调,他们 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外国人。同行的外籍专家对此事也感到不可思议: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 冷落母语,中国现在经济强大了,为什么母语的地位这么可怜? 近年来,来华工作、经商、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但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是 中国服务业平等的服务对象,中国土地上的餐饮服务场所不提供中文菜谱是不尊重母语、片 曰理解国际化的错误行为
母语是一个国家本土文化的集中载体。令人忧心的是,我们身边冷落母语、轻视本土文 化的现象远不止这些服务场所。不少地方的科研人员为了晋升职务、职称,80%以上的精 力都用在了“拼外语”上,出成果无从谈起;国内不少企业以突出外文标识为高档的标志, 有些产品干脆假冒洋货只标外文;国外“中文热”方兴未艾,来华学汉语的留学生越来越多 国内许多学生甚至在汉语比赛中屡屡败给来华留学生。 2005年6月,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文字大赛中,第一名得主是一支留学生队伍。更可 悲的事发生在上海最近举行的一次高级口译人才招聘考试中,有的考生竞把“人之初,性本 善”译成“人之初,性都是很关的”;有的人把“八年抗战”译成“八年反战行动"。 当今中国,上大学、读研、读博、求职、评职称,外语都是必考科目,汉语水平反而不 是大学必修课,更不是考研、评职称的考查项目。“为考试而学外语″的指挥棒,不但使“外 语热”中的急功近利色彩日趋浓厚,而且导致了母语被边缘化的危险。 外语热”是中国社会融入国际大家庭的必要步骤,但国际化必须建立在本土文化的根 基之上 15.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2分 16.(1)在文中作者列举了哪些冷落母语、轻视本土文化的现象?(2分) 答 (2)你如何理解“国际化必须建立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之上这句话的含义?(2分) (五)(15分) 江南的雪 鲁涛 ①对于位在江南住惯的人在严寒的冬天也难得一见雪的踪影舂天下雪便是奇迹了 物以稀为贵,今年的春雪就越发显得珍贵。 ②雪从正月十一下起。刚开始,雪肆无忌惮如同撒盐般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同时也不 停地侧敲着人们的房子、窗户和雨伞,发出吱吱的声音,清脆而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觉 这声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远逝的梦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里小溪
母语是一个国家本土文化的集中载体。令人忧心的是,我们身边冷落母语、轻视本土文 化的现象远不止这些服务场所。不少地方的科研人员为了晋升职务、职称,80%以上的精 力都用在了“拼外语”上,出成果无从谈起;国内不少企业以突出外文标识为高档的标志, 有些产品干脆假冒洋货只标外文;国外“中文热”方兴未艾,来华学汉语的留学生越来越多, 国内许多学生甚至在汉语比赛中屡屡败给来华留学生。 2005 年 6 月,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文字大赛中,第一名得主是一支留学生队伍。更可 悲的事发生在上海最近举行的一次高级口译人才招聘考试中,有的考生竞把“人之初,性本 善”译成“人之初,性都是很关的”;有的人把“八年抗战”译成“八年反战行动”。 当今中国,上大学、读研、读博、求职、评职称,外语都是必考科目,汉语水平反而不 是大学必修课,更不是考研、评职称的考查项目。“为考试而学外语”的指挥棒,不但使“外 语热”中的急功近利色彩日趋浓厚,而且导致了母语被边缘化的危险。 “外语热”是中国社会融入国际大家庭的必要步骤,但国际化必须建立在本土文化的根 基之上。 15.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2 分) 16.(1)在文中作者列举了哪些冷落母语、轻视本土文化的现象?(2 分) 答: (2)你如何理解“国际化必须建立在本土文化的根基之上’’这句话的含义?(2 分) 答: (五)(15 分) 江南的雪 鲁 涛 ①对于一位在江南住惯的人,在严寒的冬天也难得一见雪的踪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迹了。 物以稀为贵,今年的春雪就越发显得珍贵。 ②雪从正月十一下起。刚一开始,雪肆无忌惮如同撒盐般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同时也不 停地侧敲着人们的房子、窗户和雨伞,发出吱吱的声音,清脆而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觉 这声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远逝的梦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里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