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示:仔仔细细审题,认认真真答卷。 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匀称对称称职称心如意 B.着落着重着急着手成春 C.归省反省俭省不省人事 D.附和和面和谐一唱百和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健忘教诲测隐恪尽职守 B.清澈鞭挞辍泣因地治宜 C.接济烦燥凌驾视同人 D.推崇收敛诀别眼花缭乱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它是一片毫不起眼的叶子。整整一个夏天,它以自己的本色隐没于大树的盛装之中·给 炎热的日子平添了_①(一抹一片)绿意。可是,如今秋天到了。在瑟瑟风声中,它日渐 王枯,模样却变得越来越难看了。 终于有一天,它从高高的枝头_②(吹落飘落)到了地上。那一刻,它不由得发出最 后一声叹息:“唉,可悲的命呀,现在我一无用处了!” 恰好有一只小虫子经过,看到面前的落叶,二话没说,就钻到了它的下面。 “多厚实的被子!”虫子发出由衷的赞叹 (1)文中的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分)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联系上文,在文尾补写出表现虫子心理活动的语句。(3分,加上标点不超过30个字) 4.名著阅读。(4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 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 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 争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的主人公是 (2)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5.徐州电视台拟推出一档反映徐州历史文化传统的新栏目“话说徐州”,分若干期播出。请 利用下面提供的古人咏徐州诗句中的景点或人物,仿照示例,拟定第三期节目的标题。(3 分)
徐州市 200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友情提示:仔仔细细审题,认认真真答卷。 一 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7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匀称. 对称. 称.职 称.心如意 B.着.落 着.重 着.急 着.手成春 c.归省. 反省. 俭省. 不省.人事 D.附和. 和.面 和.谐 一唱百和.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健忘 教诲 测隐 恪尽职守 B.清澈 鞭挞 辍泣 因地治宜 C.接济 烦燥 凌驾 一视同人 D.推崇 收敛 诀别 眼花缭乱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6 分) 它是一片毫不起眼的叶子。整整一个夏天,它以自己的本色隐没于大树的盛装之中·给 炎热的日子平添了 ① (一抹 一片)绿意。可是,如今秋天到了。在瑟瑟风声中,它日渐 干枯,模样却变得越来越难看了。 终于有一天,它从高高的枝头 ② (吹落 飘落)到了地上。那一刻,它不由得发出最 后一声叹息:“唉,可悲的命呀,现在我一无用处了!” 恰好有一只小虫子经过,看到面前的落叶,二话没说,就钻到了它的下面。 “多厚实的被子!”虫子发出由衷的赞叹, 。 (1)文中的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 分) ① ②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3)联系上文,在文尾补写出表现虫子心理活动的语句。(3 分,加上标点不超过 30 个字) 4.名著阅读。(4 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 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 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 争。”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的主人公是 (2)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5.徐州电视台拟推出一档反映徐州历史文化传统的新栏目“话说徐州”,分若干期播出。请 利用下面提供的古人咏徐州诗句中的景点或人物,仿照示例,拟定第三期节目的标题。(3 分)
当年放鹤人何处?胜地尚传项王名。苏堤南北一行柳,黄河襟带古今情。 万顷碧波荡楚韵,九里烟云接汉营。回首云龙霜色动,戏马台前尽秋声。 第一期:放鹤亭内,领略苏轼(东坡)豪放情怀。 第二期:九里山巅,追忆历代兵家争雄。 第三期 6.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10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6)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 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7)《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春夏景象的两句是 二古诗文阅读(23分) 令。()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屋舍俨然 (2)鸡犬相闻: (3)咸来问讯 (4)皆叹惋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问今是何世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10.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二)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
当年放鹤人何处?胜地尚传项王名。苏堤南北一行柳,黄河襟带古今情。 万顷碧波荡楚韵,九里烟云接汉营。回首云龙霜色动,戏马台前尽秋声。 第一期:放鹤亭内,领略苏轼(东坡)豪放情怀。 第二期:九里山巅,追忆历代兵家争雄。 第三期: 6.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10 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 (6)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 ? 。” 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7)《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春夏景象的两句是: , 。 二古诗文阅读(23 分)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 分) (1)屋舍俨然..: (2)鸡犬相闻.: (3)咸.来问讯:———— (4)皆叹惋.: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问今是.何世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 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10.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2 分) 【 】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二)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
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2分) (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吾用多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君之楚.奚为北面? 译文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 13.成语“南辕北辙”现在用来比喻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 泰山的 点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分)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宽容是一种爱肖复兴 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 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 宽容是一种爱。 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 于针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但是,我还是要说:宽容是一种爱 十八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关于“定比”这一定律争论 了九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的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 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但他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他真诚 的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疑,我是很难把定比定律深入 地研究下去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这就是宽容。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 其营养。这种宽容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天色云影、落花流水 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我们的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头顶的天空并不尽是凡·高涂抹的一片灿烂的金黄色,脚下 的大地也不如天安门广场一样平坦。烦恼、忧愁、甚至能让我们恼怒、无法容忍的事情,可 能天天会摩肩接踵而来一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抽刀断水水更流。我说的宽容,并不是让 你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宽容的核心是爱。宽容,不 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 粗糙世界变得湿润一些。而不是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你死我活, 什么都要勾心斗角。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做到如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泓深邃的湖,我们起码可 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我们面前的世界不也会 多一份美好,自己的心里不也多一些宽慰吗?
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2 分) (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吾用.多。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 分) (1)君之楚.奚为北面? 译文: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 13.成语“南辕北辙”现在用来比喻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 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 分)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宽容是一种爱 肖复兴 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蚪/那又黑又长的尾 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会有夏夜的蛙声。” 宽容是一种爱。 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 于针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但是,我还是要说:宽容是一种爱。 十八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关于“定比”这一定律争论 了九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的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 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但他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天功为己有。他真诚 的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疑,我是很难把定比定律深入 地研究下去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 这就是宽容。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而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 其营养。这种宽容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一切映在湖面上,天色云影、落花流水。 这种宽容让人感动。 我们的生活日益纷繁复杂,头顶的天空并不尽是凡·高涂抹的一片灿烂的金黄色,脚下 的大地也不如天安门广场一样平坦。烦恼、忧愁、甚至能让我们恼怒、无法容忍的事情,可 能天天会摩肩接踵而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抽刀断水水更流。我说的宽容,并不是让 你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宽容的核心是爱。宽容,不 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 粗糙世界变得湿润一些。而不是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你死我活, 什么都要勾心斗角。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做到如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泓深邃的湖,我们起码可 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我们面前的世界不也会 多一份美好,自己的心里不也多一些宽慰吗?
宽容是一种爱,要相信,斤斤计较的人、工于心计的人、心胸狭窄的人、心狠手辣的人 可能一时会占得许多便宜,或阴谋得逞,或飞黄腾达,或春光占尽,或独占鳌头……但不要 对宽容的力量丧失信心。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一定会得到回报,也 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对手,也许来自你的上司,也许更来自时间的检验 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选自《华夏时报》,略有改动) 16本文的主要观点是 (2分) 17.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中第四段所举的事例。(2分) 18.文中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做到“宽容”2(4分) 下面这句话语意含蓄而深刻,请把你的理解写下来。(4分) 宽容,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20.请你对下面提供的几则材料作一番探究,围绕“宽容”这一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 己的观点(至少两个)。(4分)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公报。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同时,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从中日两国人民长期友好的大局出发,决定放弃对日 本作为侵华战争战败国的战争索赔。这一举措受到了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高 度赞扬 (2)小泉纯一郎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不愿反省战争罪行,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为侵略战 争罪犯招魂,激起了中国及其它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日本希望借助联合国改革成为常 任理事国,却未能赢得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 (3)今年5月17日,在日本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 日本需要正视当年侵略亚洲的血腥历史,对当年的战争罪行进行深刻反思和道歉。 答 (二)(14分) 两片秋叶陈薇莉 我悲秋,我亦恋秋。 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看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 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 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那种 夹杂着甜味的秋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 作一缕莫名的悲哀 有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 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 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
宽容是一种爱,要相信,斤斤计较的人、工于心计的人、心胸狭窄的人、心狠手辣的人…… 可能一时会占得许多便宜,或阴谋得逞,或飞黄腾达,或春光占尽,或独占鳌头……但不要 对宽容的力量丧失信心。用宽容所付出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有一天一定会得到回报,也 许来自你的朋友,也许来自你的对手,也许来自你的上司,也许更来自时间的检验。 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选自《华夏时报》,略有改动) 16.本文的主要观点是: (2 分) 17.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中第四段所举的事例。(2 分) 18.文中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做到“宽容”?(4 分) 答: 19.下面这句话语意含蓄而深刻,请把你的理解写下来。(4 分) 宽容,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答: 20.请你对下面提供的几则材料作一番探究,围绕“宽容”这一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 己的观点(至少两个)。(4 分) (1)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公报。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同时,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从中日两国人民长期友好的大局出发,决定放弃对日 本作为侵华战争战败国的战争索赔。这一举措受到了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高 度赞扬。 (2)小泉纯一郎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不愿反省战争罪行,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为侵略战 争罪犯招魂,激起了中国及其它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日本希望借助联合国改革成为常 任理事国,却未能赢得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 (3)今年 5 月 1 7 日,在日本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 日本需要正视当年侵略亚洲的血腥历史,对当年的战争罪行进行深刻反思和道歉。 答: (二)(14 分) 两片秋叶 陈薇莉 我悲秋,我亦恋秋。 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看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 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 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那种 夹杂着甜味的秋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 作一缕莫名的悲哀。 有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 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 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
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 着大山—一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 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 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一一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愈发显 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自己先前为何竞会产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叶 儿珍藏起来的雅兴! “你爱这大山的红枫吗?”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说,“是的, 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 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觉得,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因为,即使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 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21.本文以两片秋叶为线索,写出了“我”情感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 22.作者笔下的两片秋叶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答 第一片: 第二片 23.作者写第二片秋叶时,由物及人,向我们展示了赠叶者怎样的精神世界?(3分) 24.请把你对“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这句话的 理解写在下面。(3分) 25.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写有什么好处?(2分) 答 四作文(70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央视广告中的一句经典广告词。 “心是什么?它既是一种人生理想(志向、信念……),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毅力、勇气 …):“舞台”是什么?它可以指展示才华的空间,也可以指人生取得的成就 请以“心”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格子写不下 可以写在格子外,但不得另附纸)。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徐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7分) 1.(2分)答案:A 2.(2分)答案:D 3.(6分) (1)(2分①一抹②飘落
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 着大山——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 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 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愈发显 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自己先前为何竟会产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叶 儿珍藏起来的雅兴! “你爱这大山的红枫吗?”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说,“是的, 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 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觉得,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因为,即使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 吗? 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21.本文以两片秋叶为线索,写出了“我”情感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 。(2 分) 22.作者笔下的两片秋叶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4 分) 答: 第一片: 第二片: 23.作者写第二片秋叶时,由物及人,向我们展示了赠叶者怎样的精神世界?(3 分) 答: 24.请把你对“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这句话的 理解写在下面。(3 分) 答: 25.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写有什么好处?(2 分) 答: 四 作文(70 分,其中含卷面分 5 分)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央视广告中的一句经典广告词。 “心是什么?它既是一种人生理想(志向、信念……),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毅力、勇气 ……);“舞台”是什么?它可以指展示才华的空间,也可以指人生取得的成就…… 请以“心”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 600 字(格子写不下, 可以写在格子外,但不得另附纸)。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徐州市 2006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7 分) 1.(2 分)答案:A 2.(2 分)答案:D 3.(6 分) (1)(2 分)①一抹②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