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传热过程 (3)非定态传热过程 对非定态传热问题通常关心的是一段时间内所传递的累积总热 量QT。设夹套传热面积为A,则 9 dor Adr er=ARqdr 因此,要求QT,只知道热流密度q的计算式是不够的,还须 知道q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6.1.2 传热过程 (3)非定态传热过程 对非定态传热问题通常关心的是一段时间内所传递的累积总热 量QT。设夹套传热面积为A,则 d d T A Q q = = 0 QT A q d 因此,要求QT ,只知道热流密度q的计算式是不够的,还须 知道q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6.1.2传热过程 (4)传热机理 任何热量的传递只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进行。 固体内部的热量传递只能以传导的方式进行。 流体与换热器壁面之间的给热过程往往同时包含对流与传导, 对高温流体还有热辐射。热传导、对流传热需介质,能量形式不 变;而辐射传热无须介质,但能量形式发生变化(热→波→热)。 工程上的传热过程一般都是三种形式同时存在的
6.1.2 传热过程 (4)传热机理 任何热量的传递只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进行。 固体内部的热量传递只能以传导的方式进行。 流体与换热器壁面之间的给热过程往往同时包含对流与传导, 对高温流体还有热辐射。热传导、对流传热需介质,能量形式不 变;而辐射传热无须介质,但能量形式发生变化(热→波→热)。 工程上的传热过程一般都是三种形式同时存在的
6.2热传导 6.2.1傅立叶定律和导热系数 (1)傅立叶定律 9=-181 on 式中 at/am一法向温度梯度,℃/m或Km; 一比例系数,称为导热系数,Wm℃)或 W/(mK). 注:此处的入与第一章摩擦系数九的区别
6.2 热传导 6.2.1 傅立叶定律和导热系数 (1)傅立叶定律 n t q = − 式中 t / n ── 法向温度梯度,℃/m或K/m; ── 比 例 系 数 , 称 为 导 热 系 数 , W/(m·℃) 或 W/(m·K)。 注:此处的 与第一章摩擦系数 的区别
6.2.1傅立叶定律和导热系数 (2)导热系数 物体的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温度、湿度、 压强以及聚集状态等许多因素有关。它是物性,一般通 过实验测定。 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大小依次为: 几金属>几-般固体非金属>人液体>固体绝缘材料>九气体
6.2.1 傅立叶定律和导热系数 (2)导热系数 物体的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温度、湿度、 压强以及聚集状态等许多因素有关。它是物性,一般通 过实验测定。 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的大小依次为: 金属 一般固体非金属 液体 固体绝缘材料 气体
6.2.1傅立叶定律和导热系数 ①固体入 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而变,绝大多数质地均匀的固体,导 热系数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2=o(1+at) 式中 2一t℃时固体的导热系数,W/m℃)或WmK): 一0℃时固体的导热系数,W(m℃)或WmK): a一温度系数,1/℃。 对大多数金属材料(汞除外)为a负值(a<0), t个↓ 对大多数非金属材料a为正值(a>0), t个元个 若金属材料的纯度不纯,会使导热系数大大降低
6.2.1 傅立叶定律和导热系数 ① 固体 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而变,绝大多数质地均匀的固体,导 热系数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1 ) = 0 + at 式中 0 ── t℃时固体的导热系数,W/(m·℃)或W/(m·K); ── 0℃时固体的导热系数,W/(m·℃)或W/(m·K); a ── 温度系数,1/℃。 对大多数金属材料(汞除外)为a负值(a< 0), 对大多数非金属材料a为正值(a> 0), 若金属材料的纯度不纯,会使导热系数大大降低。 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