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2、根据第一段内容,画出瓦尔登湖及周围景物 3、瓦尔登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用书中的词来概括。 4、课文中说,瓦尔登湖同时具有两种颜色,这是哪两种? 5、哪一段文字详细描写了宁静的瓦尔登湖变化莫测的颜色? 6、为什么文中说瓦尔登湖湖水“很值得让米开朗琪罗去琢磨 作者写钓狗鱼这件事,是为了什么 8、第六自然段的描写突出了瓦尔登湖的什么特色?请用此段中的 一个词来概括 9、哪处具体叙述瓦尔登湖“坚持着自身的纯洁 10、作者提及夏娃和亚当被逐出伊甸园一事,是为了突出什么? 11、把本课分别与《黄山记》和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比较,说说 三位作者对自然的态度有何不同?你更欣赏谁的态度?为什么? 五、教师讲评 参考答案: 1、答:b。第一部分:总介瓦尔登湖及其特点。第二部分:描写瓦 尔登湖湖水美丽多变的色彩。第三部分:描写瓦尔登湖湖水的清澈洁净。 第四部分:从历史角度赞美瓦尔登湖美如钻石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2、根据第一段内容,画出瓦尔登湖及周围景物。 3、瓦尔登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用书中的词来概括。 4、课文中说,瓦尔登湖同时具有两种颜色,这是哪两种? 5、哪一段文字详细描写了宁静的瓦尔登湖变化莫测的颜色? 6、为什么文中说瓦尔登湖湖水“很值得让米开朗琪罗去琢磨一 番”? 7、作者写钓狗鱼这件事,是为了什么? 8、第六自然段的描写突出了瓦尔登湖的什么特色?请用此段中的 一个词来概括。 9、哪处具体叙述瓦尔登湖“坚持着自身的纯洁”? 10、作者提及夏娃和亚当被逐出伊甸园一事,是为了突出什么? 11、把本课分别与《黄山记》和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比较,说说 三位作者对自然的态度有何不同?你更欣赏谁的态度?为什么? 五、教师讲评 参考答案: 1、答: b。第一部分:总介瓦尔登湖及其特点。第二部分:描写瓦 尔登湖湖水美丽多变的色彩。第三部分:描写瓦尔登湖湖水的清澈洁净。 第四部分:从历史角度赞美瓦尔登湖美如钻石
3、答:深邃,清澈。 5、答:第18页第9行-17行 7、答:为了突出湖水的清澈。 8、答:清净无垢。 答:第7自然段 10、答:从历史角度突出瓦尔登湖美如钻石 11、答:《黄山记》:赞美大自然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瓦尔登湖》:赞美大自然的美丽和洁静,安心思考 《归田园居》:沉缅于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逃避世俗 六、辅助阅读: 《瓦尔登湖》的读法 杨灏 据说,诗人海子去山海关自杀时带着4本书,其中有一本是梭罗的 《瓦尔登湖》,这和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到死不放王羲之的《兰亭序》颇 为相似。看来对好的东西还真有死都舍不得的人。《瓦尔登湖》是1854 年出版的著作,在中国有好几种版本,已经流传50年了。《瓦尔登湖》 至少影响了中国两代人。一本100多年前出版的书,在另一个国度里仍 然让许多人痴迷。 我们从梭罗的研究专家哈丁的论述中或许可以获得一些信息,哈丁 说:《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 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
3、答:深邃,清澈。 5、答:第 18 页第 9 行-17 行。 7、答:为了突出湖水的清澈。 8、答:清净无垢。 9、答:第 7 自然段。 10、答:从历史角度突出瓦尔登湖美如钻石。 11、答: 《黄山记》:赞美大自然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瓦尔登湖》:赞美大自然的美丽和洁静,安心思考。 《归田园居》:沉缅于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逃避世俗。 六、辅助阅读: 《瓦尔登湖》的读法 杨灏 据说,诗人海子去山海关自杀时带着 4 本书,其中有一本是梭罗的 《瓦尔登湖》,这和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到死不放王羲之的《兰亭序》颇 为相似。看来对好的东西还真有死都舍不得的人。《瓦尔登湖》是 1854 年出版的著作,在中国有好几种版本,已经流传 50 年了。《瓦尔登湖》 至少影响了中国两代人。一本 100 多年前出版的书,在另一个国度里仍 然让许多人痴迷。 我们从梭罗的研究专家哈丁的论述中或许可以获得一些信息,哈丁 说:《瓦尔登湖》至少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 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
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更多的人愿意把《瓦尔登湖》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 来读。因为梭罗经过实践发现,他能以28.12元来建立一个家,用0.27 元来维持一周的生活。他以一年中6个星期的时间,去赚取足够一年的 生活费用。剩余的46个星期,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因为如此《瓦尔登湖》 在当时便具有了巨大的诱惑力,那几年里,梭罗的仿效者究竟有多少难 以计数,他们引退林中,在瓦尔登湖畔建造茅舍,成为美国风行一时的 时尚。更有趣的是梭罗曾在书中特地说:"我绝不希望有任何人采取我的 生活方式谁也说不清是勾引者的提醒还是先见者的劝说? 乔治·艾略特在《西敏寺周报》上撰文指出:《瓦尔登湖》″深沉 而敏感的抒情”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向往瓦尔登 湖和山林的澄净和清新的空气。梭罗的《瓦尔登湖》便被整个世界阅读 和怀念了 在《瓦尔登湖》中有梭罗的题词:"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倒 是想像在自己的栖所报晓的雄鸡/劲头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为了提醒我 的邻居″。这种夸耀其实就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梭罗不满当时的复杂 生活,提出"人口膨胀"将导致”生活绝望”;他断言当时所谓之进步是不 必要的,成功"常常是"失败”;他声言我们往往由于手段而搞不清目标, 为了达成目的而误用了方法;甚至断言原始人的生活在某种情况下比现 实快乐而完满。 哈丁提醒我们,可以把《瓦尔登湖》当作一种19世纪的《鲁滨逊 飘流记》来阅读;并认为《瓦尔登湖》是现代美国散文最早的榜样;《瓦 尔登湖》与其时代的作品,比如具有写作天赋的霍桑、梅尔维尔以及爱 默生等人有截然不同之处,这种迥异之处具有20世纪散文的风格。梭罗 深信如果人能专注于乐观,就能在人世间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而且 他相信人类美好的未来。梭罗是一位彻底的超越论者,超越论者相信人 有非凡的能力,用于在对与错之间做选择。不幸的是,目前的人类对内
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更多的人愿意把《瓦尔登湖》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 来读。因为梭罗经过实践发现,他能以 28.12 元来建立一个家,用 0.27 元来维持一周的生活。他以一年中 6 个星期的时间,去赚取足够一年的 生活费用。剩余的 46 个星期,去做他喜欢做的事。因为如此《瓦尔登湖》 在当时便具有了巨大的诱惑力,那几年里,梭罗的仿效者究竟有多少难 以计数,他们引退林中,在瓦尔登湖畔建造茅舍,成为美国风行一时的 时尚。更有趣的是梭罗曾在书中特地说:"我绝不希望有任何人采取我的 生活方式谁也说不清是勾引者的提醒还是先见者的劝说? 乔治·艾略特在《西敏寺周报》上撰文指出:《瓦尔登湖》"深沉 而敏感的抒情"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向往瓦尔登 湖和山林的澄净和清新的空气。梭罗的《瓦尔登湖》便被整个世界阅读 和怀念了。 在《瓦尔登湖》中有梭罗的题词:"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倒 是想像在自己的栖所报晓的雄鸡/劲头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为了提醒我 的邻居"。这种夸耀其实就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梭罗不满当时的复杂 生活,提出"人口膨胀"将导致"生活绝望";他断言当时所谓之进步是不 必要的,成功"常常是"失败";他声言我们往往由于手段而搞不清目标, 为了达成目的而误用了方法;甚至断言原始人的生活在某种情况下比现 实快乐而完满。 哈丁提醒我们,可以把《瓦尔登湖》当作一种 19 世纪的《鲁滨逊 飘流记》来阅读;并认为《瓦尔登湖》是现代美国散文最早的榜样;《瓦 尔登湖》与其时代的作品,比如具有写作天赋的霍桑、梅尔维尔以及爱 默生等人有截然不同之处,这种迥异之处具有 20 世纪散文的风格。梭罗 深信如果人能专注于乐观,就能在人世间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而且 他相信人类美好的未来。梭罗是一位彻底的超越论者,超越论者相信人 有非凡的能力,用于在对与错之间做选择。不幸的是,目前的人类对内
心的乐观需求变得冷酷无情,因此人类只有恢复那孩童们的天真无邪, 才能在道德方面有所进展。把《瓦尔登湖》作为神圣的书来读的人,无 疑关注了《瓦尔登湖》中人类灵性恢复这个主题 感受《瓦尔登湖》 口袁敏杰阅读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仿佛置身于瓦尔登湖畔, 为那美妙的湖光山色所陶醉。瓦尔登湖的四季风景、黎明傍晚、阳光雨 丝、游船鱼虾、树木花草、飞鸟走兽,还有那个特立独行离群索居的年 轻人的身影,以及他那宁静的心境,恬静的生活,智慧的思想,深深地 感染着我。捧读《瓦尔登湖》,为梭罗那朴实美好的文笔,以及对大自 然深入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所折服;梭罗的平民意识、躬身耕种、采果 垂钓的体验,俭朴的生活态度,让人深深感动。梭罗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真实的“世外桃源”意境,但却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博大、深刻、 积极得多,让人体会到一股向上的精神,体悟到生命的意义,也对美与 宁静、对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有了一种真切而深切的体味。梭罗的一些议 论实在精采睿智极了:“要是没有衣服,人们的相对身份还可以保持吗?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要是没有衣服,你能够准确地告诉我,文明人 中谁是属于最高贵的阶层吗?”“许多国王疯狂地保留了大量经过仔细 雕琢的石头,希望使自己永恒,假如他们用这些心思来雕琢自己的思想, 又会如何?一件合乎理性的事情比高大的纪念碑更值得纪念。”读着这 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文字,灿烂的阳光一下豁亮了人的心灵。《瓦尔登 湖》出版于1854年,是19世纪美国文学非小说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 书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称“《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 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 和怀念 七、练习 1、抄写生字词
心的乐观需求变得冷酷无情,因此人类只有恢复那孩童们的天真无邪, 才能在道德方面有所进展。把《瓦尔登湖》作为神圣的书来读的人,无 疑关注了《瓦尔登湖》中人类灵性恢复这个主题。 感受《瓦尔登湖》 □袁敏杰 阅读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仿佛置身于瓦尔登湖畔, 为那美妙的湖光山色所陶醉。瓦尔登湖的四季风景、黎明傍晚、阳光雨 丝、游船鱼虾、树木花草、飞鸟走兽,还有那个特立独行离群索居的年 轻人的身影,以及他那宁静的心境,恬静的生活,智慧的思想,深深地 感染着我。 捧读《瓦尔登湖》,为梭罗那朴实美好的文笔,以及对大自 然深入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所折服;梭罗的平民意识、躬身耕种、采果 垂钓的体验,俭朴的生活态度,让人深深感动。梭罗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真实的“世外桃源”意境,但却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博大、深刻、 积极得多,让人体会到一股向上的精神,体悟到生命的意义,也对美与 宁静、对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有了一种真切而深切的体味。梭罗的一些议 论实在精采睿智极了:“要是没有衣服,人们的相对身份还可以保持吗?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要是没有衣服,你能够准确地告诉我,文明人 中谁是属于最高贵的阶层吗?”“许多国王疯狂地保留了大量经过仔细 雕琢的石头,希望使自己永恒,假如他们用这些心思来雕琢自己的思想, 又会如何?一件合乎理性的事情比高大的纪念碑更值得纪念。”读着这 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文字,灿烂的阳光一下豁亮了人的心灵。《瓦尔登 湖》出版于 1854 年,是 19 世纪美国文学非小说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 书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称“《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 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 和怀念。” 七、练习: 1、 抄写生字词
2、学习第22页《.浓妆浓抹总相宜》一文。 3、结合旅游或休闲,描写一段自然景色。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 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通过三首诗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 4、了解卫、秦、邶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 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 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 不同的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
2、 学习第 22 页《.浓妆浓抹总相宜》一文。 3、 结合旅游或休闲,描写一段自然景色。 《诗经》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 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通过三首诗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 4、了解卫、秦、邶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 氓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 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 不同的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两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