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六校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27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bei)▲烧②(qie)▲意③分道扬_▲(biao)④玲珑(t)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甜静。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浅吟低唱, 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水面,或优雅别至,或玲珑飘逸。乘一叶扁舟撑一支篙,穿行于青山绿 水,两岸是历经风浪的班驳和亘古柔情的飘零,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苍 桑 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10分) ①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③蒹葭凄凄,▲。所谓伊人, (《蒹葭》)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 ,君子好逑。 (《关雎》) ⑥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名著阅读(5分) (1).离开飞岛后格列佛到了“拉格多”,在那里他到了数学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奇特 请简答。(3分) 2)《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 情节。(2分) 5、阅读下面文字,答题
苏州市六校 2015-2016 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 27 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①(bèi) ▲ 烧 ②(qiè) ▲ 意 ③分道扬 ▲ (biāo) ④玲珑(tī) ▲ 透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甜静。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浅吟低唱, 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水面,或优雅别至,或玲珑飘逸。乘一叶扁舟撑一支篙,穿行于青山绿 水,两岸是历经风浪的班驳和亘古柔情的飘零,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苍 桑。 错别字 ▲ ▲ ▲ ▲ 正确字 ▲ ▲ ▲ ▲ 3、 默写(10 分) ①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 ② ▲ , 春风不度玉门关。( ▲ 《凉州词》) ③蒹葭凄凄, ▲ 。所谓伊人, ▲ 。 (《蒹葭》) ④_ ▲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 ▲ 》) ⑤) ▲ _,君子好逑。 (《关雎》) ⑥ ▲ ,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名著阅读(5 分) (1).离开飞岛后格列佛到了“拉格多”,在那里他到了数学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奇特。 请简答。(3 分) ▲ (2)《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 情节。(2 分) ▲ 5、阅读下面文字,答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苏州城里人利用各种节假日自己驾车涌入周边,住农家屋,吃农家 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十 ”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 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 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分) 【答】 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 分) 【答]】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43分) 6、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7分) 塞下曲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 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 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3分) (2)自选角度,赏析三四句。(4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二)(12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 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 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 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 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郧、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 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如今,越来越多的苏州城里人利用各种节假日自己驾车涌入周边,住农家屋,吃农家 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次“十 一” 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心:一是在树干“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 三是到小河里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 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请你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得体的话。(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 43 分) 6、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7 分)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 ▲ ”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 ▲ ” 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 ▲ 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3 分) (2)自选角度,赏析三四句。(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阅读文言文,完成 7~10 题(12 分) (二)(12 分)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 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 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 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 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 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其九月,会稽守通①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 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 在泽。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 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 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皆 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 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分) ①吴广素爱人▲ ②比至陈 ③使公及桓楚将▲ ④桓楚亡在泽 8.下列句子加点字“之”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令辱之 B.皆下之C.此亦天亡秦之时也D.独籍知之耳 9.翻译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文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文 10.从上述两个语段,可以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答 阅读钱科峰的《读书风雅事何必硬上弓》一文,完成11-13题。(8分) 读书风雅事何必硬上弓 钱科峰 ①绿衣捧砚催颋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红烛佳人,西窗伴读,古人这种读书意境曾经是 许多读书人的美好向往。然而时过境迁,佳丽多在夜总会,窗前多是游人。在现代人的文化 生活,一个ipad玩一宿,一个手机捧半夭,就是缺失了捧书夜读这档事,家里可以没有书, 却不能没有wifi,读书者几何?我们已可想而知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其九月,会稽守通①谓梁② 曰“江西皆反,此 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 在泽。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 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 籍曰“可行矣!”于 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皆 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 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 分) ①吴广素.爱人 ▲ ②比.至陈 ▲ ③使公及桓楚将.▲ ④桓楚亡.在泽 ▲ 8.下列句子加点字“之”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 分) A.令辱之 B.皆下之 C.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D.独籍知之耳 9.翻译句子。(4 分) ①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 ②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 。 10.从上述两个语段,可以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2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 阅读钱科峰的《读书风雅事何必硬上弓》一文,完成 11-13 题。(8 分) 读书风雅事何必硬上弓 钱科峰 ①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红烛佳人,西窗伴读,古人这种读书意境曾经是 许多读书人的美好向往。然而时过境迁,佳丽多在夜总会,窗前多是游人。在现代人的文化 生活,一个 ipad 玩一宿,一个手机捧半天,就是缺失了捧书夜读这档事,家里可以没有书, 却不能没有 wifi,读书者几何?我们已可想而知
②一天工作八小时,睡觉除去八小时,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大家都在干什么?在这个相 对浮躁的时代,写书的都在搞穿越搞戏说搞低俗围着重口味打转,读书的哪能聚精会神一门 心思看名著读经典?职场要拼杀,社交要应酬,友情要联络,身心要娱乐,读书,有时即便 有那个心,也未必有那份闲情。于是,图书大多成了家居装修时点缀书柜的软包装。 ③中国是个出版大国,每年出版的图书总量世界第一,然而与成反比的是中国读者群却 不是世界第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 人,平均每人一年读64本,俄罗斯人均每年读55本,日本人均每年读40本,就连忙着整 容做泡莱的韩国人毎年也要读书7本,而中国人均每年看书是0.7本。值得关注的是,三年 前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平均看书是4.5本,由此可见,中国人不仅读书少,而且变 得越来越不爱读书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④文化大国居然读者寥寥,这事儿说出去确实有伤面子,于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有识之 士和官方组织坐不住了,意欲立法强制人们读书,不读书就是违法,违法就要处罚。这不 新华有报道称,我国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依法读书,守法读书,霸王硬上弓,此情 形说出去照样不光彩,老外那是自愿读书热爱读书,咱却是牛不喝水强按头,这读书读得也 太无奈了些。 ⑤“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唐 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一首劝学诗,既然大伙儿黑发不知勤学早,那么依靠点法律手段促进社会 读书热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然而我总觉得立法读书看上去很美,做起会很囧,试想,依法 读书如何实施?读书多少如何计量?光买书不看书又如何鉴别?图书借而不阅又如何界 定?真读与假读如何评判?一字一句看到脑子里的东西还真不好依法查处,硬制度要个软着 陆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由此看,为阅读立法实在是不靠谱。 ⑥阅读是对知识的渴求,是一种精神的享受。阅读好比谈恋爱,没感觉、不喜欢的总是 很难通过外力捆绑到一起的,即便通过法規硬性捆绑,读者与作者都不会有幸福感 ⑦读书本是风雅事,如今却弄得像霸王硬上弓,这多少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还是 明代的于谦说得好书卷多情似古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要阅读更要悦读,只有发自内心地产 生一种对书的热爱与嗜好,这书才能读到心里记在脑里,否则,徒增一种形式主义而已。因 此,读书之事可引导可激励而不可霸王硬上弓,有关部门肯花这番心思去立法,倒不如岀台 政策把书价降下,把更多的图书馆和便利借书点建起,通过各种方式让读书益智养心的氛围 浓起。风雅之事文雅办,岂不更好更有效?!
②一天工作八小时,睡觉除去八小时,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大家都在干什么?在这个相 对浮躁的时代,写书的都在搞穿越搞戏说搞低俗围着重口味打转,读书的哪能聚精会神一门 心思看名著读经典?职场要拼杀,社交要应酬,友情要联络,身心要娱乐,读书,有时即便 有那个心,也未必有那份闲情。于是,图书大多成了家居装修时点缀书柜的软包装。 ③中国是个出版大国,每年出版的图书总量世界第一,然而与成反比的是中国读者群却 不是世界第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 人,平均每人一年读 64 本,俄罗斯人均每年读 55 本,日本人均每年读 40 本,就连忙着整 容做泡菜的韩国人每年也要读书 7 本,而中国人均每年看书是 0.7 本。值得关注的是,三年 前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平均看书是 4.5 本,由此可见,中国人不仅读书少,而且变 得越来越不爱读书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④文化大国居然读者寥寥,这事儿说出去确实有伤面子,于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有识之 士和官方组织坐不住了,意欲立法强制人们读书,不读书就是违法,违法就要处罚。这不, 新华有报道称,我国民阅读立法已列入 2013 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依法读书,守法读书,霸王硬上弓,此情 形说出去照样不光彩,老外那是自愿读书热爱读书,咱却是牛不喝水强按头,这读书读得也 太无奈了些。 ⑤“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唐 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一首劝学诗,既然大伙儿黑发不知勤学早,那么依靠点法律手段促进社会 读书热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然而我总觉得立法读书看上去很美,做起会很囧,试想,依法 读书如何实施?读书多少如何计量?光买书不看书又如何鉴别?图书借而不阅又如何界 定?真读与假读如何评判?一字一句看到脑子里的东西还真不好依法查处,硬制度要个软着 陆难度还不是一般的大,由此看,为阅读立法实在是不靠谱。 ⑥阅读是对知识的渴求,是一种精神的享受。阅读好比谈恋爱,没感觉、不喜欢的总是 很难通过外力捆绑到一起的,即便通过法规硬性捆绑,读者与作者都不会有幸福感。 ⑦读书本是风雅事,如今却弄得像霸王硬上弓,这多少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还是 明代的于谦说得好书卷多情似古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要阅读更要悦读,只有发自内心地产 生一种对书的热爱与嗜好,这书才能读到心里记在脑里,否则,徒增一种形式主义而已。因 此,读书之事可引导可激励而不可霸王硬上弓,有关部门肯花这番心思去立法,倒不如出台 政策把书价降下,把更多的图书馆和便利借书点建起,通过各种方式让读书益智养心的氛围 浓起。风雅之事文雅办,岂不更好更有效?!
(摘自2013年9月《杂文报》有删改)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文章开头写古人与现代的不同表现有何作用?(3分) 13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6分) 李娟 ①在苏州的山塘街,我遇见-位卖茉莉花的老婆婆。她坐在街角的小木凳上,身旁放着 小竹篮,竹篮里盛满洁白的茉莉花。她低着花白的头,苍老干枯的手指,轻轻捻起那些小苿 莉。雪白的苿莉,淡然、羞涩、洁净,如待字闺中的少女。她将一根细铁丝从花瓣中穿过, 不一会,一串茉莉花就穿好了。她缓慢的举止,满头的银发,慈祥的模样,那么像我的祖母。 我蹲在她身旁静静看着,茉莉如_群白衣的小姑娘排着队,牵手站在-起,我买了几串茉莉 花,戴在手腕上,清芬袅袅,有暗香盈袖 ②慢,原来这样娴雅和静好。 ③慢,是在苏州留园里听苏州评弹。小桥流水,水榭亭台,也只有在古老的姑苏,才滋 生出人世间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吴侬软语,那么柔软、湿润、惆怅,无尽的缠绵, 浓郁的化不开的情思,细听原来是一曲《梁祝》。台上一袭长衫的翩翩男子,是从周瘦鹃笔 下走出来的吗?穿桃红色旗袍的女子,仿佛一朵嫣然的蔷薇,她唱着:“同窗共读三长载, 你和我促膝并肩两情深似海,你我在人间不能成婚配,身化彩蝶花丛翩翩双飞,天长地久不 分开 ④此时,光阴也是慢的,慢到要用一个下午,品味古老爱情的百转干回,柔情万种,内 心无比的柔软伤感。一对恋人,情投意合,生死相许。她活了那么多年,原来只为了和他相
(摘自 2013 年 9 月《杂文报》有删改) 1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 12 文章开头写古人与现代的不同表现有何作用?(3 分) ▲ 13 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8 题。(16 分) 慢 李娟 ①在苏州的山塘街,我遇见一位卖茉莉花的老婆婆。她坐在街角的小木凳上,身旁放着 小竹篮,竹篮里盛满洁白的茉莉花。她低着花白的头,苍老干枯的手指,轻轻捻起那些小茉 莉。雪白的茉莉,淡然、羞涩、洁净,如待字闺中的少女。她将一根细铁丝从花瓣中穿过, 不一会,一串茉莉花就穿好了。她缓慢的举止,满头的银发,慈祥的模样,那么像我的祖母。 我蹲在她身旁静静看着,茉莉如一群白衣的小姑娘排着队,牵手站在一起,我买了几串茉莉 花,戴在手腕上,清芬袅袅,有暗香盈袖。 ②慢,原来这样娴雅和静好。 ③慢,是在苏州留园里听苏州评弹。小桥流水,水榭亭台,也只有在古老的姑苏,才滋 生出人世间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吴侬软语,那么柔软、湿润、惆怅,无尽的缠绵, 浓郁的化不开的情思,细听原来是一曲《梁祝》。台上一袭长衫的翩翩男子,是从周瘦鹃笔 下走出来的吗?穿桃红色旗袍的女子,仿佛一朵嫣然的蔷薇,她唱着:“同窗共读三长载, 你和我促膝并肩两情深似海,你我在人间不能成婚配,身化彩蝶花丛翩翩双飞,天长地久不 分开……” ④此时,光阴也是慢的,慢到要用一个下午,品味古老爱情的百转千回,柔情万种,内 心无比的柔软伤感。一对恋人,情投意合,生死相许。她活了那么多年,原来只为了和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