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2011-201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 语文(学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时,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答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不得使用铅笔、红笔或圆珠笔答题;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必须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拮(j)▲②滋▲(rin)③郑重其(shi)▲④鄙夷不(xie)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阅读名著,会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开阔纷芳。它们不是长篇累牍的说教,而是沁人心脾 的透析;它们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是幽默风趣的聊天;它们不是耳提面命的驯导,而是 月郎星稀的悄悄话;它们不是把你的思绪当成跑马场,而是朋友般的促膝常谈 措别字 改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②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关雎》) ,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④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 2011-2012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 语文(学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2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时,考生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答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不得使用铅笔、红笔或圆珠笔答题;字 体工整,笔迹清楚。 3.必须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26 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 分) ①拮(jū) ▲ ② 滋 ▲ (rùn) ③ 郑重其(shì) ▲ ④ 鄙夷不(xiè) ▲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 分) 阅读名著,会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开阔纷芳。它们不是长篇累牍的说教,而是沁人心脾 的透析;它们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是幽默风趣的聊天;它们不是耳提面命的驯导,而是 月郎星稀的悄悄话;它们不是把你的思绪当成跑马场,而是朋友般的促膝常谈。 错别字 ▲ ▲ ▲ ▲ 改 正 ▲ ▲ ▲ ▲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① ▲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②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 。(《关雎》)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____▲__________》) ⑤ ▲ ,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⑥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并恰然自乐。( 《桃花源记》) 4.名著阅读。(5分) ①《格列佛游记》中,三位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他们认为这样除对于身体 健康有益外,这种改革还有哪两个好处?这里作者巧妙地采用了什么写法?(3分) ②格列佛到达大人国经历了哪些危险?请举出两例。(2分) 5、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 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下面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简洁的幽默答话,让盛气 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3分) 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某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 上该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说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陈涉世家》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9分) 吴广素爱人,土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土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 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以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杀之以应陈涉
⑥晓战随金鼓, ▲ 。(李白《塞下曲》) 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 ▲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 ▲ ,并怡然自乐。( ▲ 《桃花源记》) 4.名著阅读。(5 分) ①《格列佛游记》中,三位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他们认为这样除对于身体 健康有益外,这种改革还有哪两个好处?这里作者巧妙地采用了什么写法? (3 分) ②格列佛到达大人国经历了哪些危险?请举出两例。(2 分) 5、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 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下面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简洁的幽默答话,让盛气 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3 分)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某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 上该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说,“ 。” 第二部分(44 分) 阅读《陈涉世家》中的一段文字,完成 6—9 题。(9 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 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 ) (2 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以.激怒其众 召令徒属. 杀之以.应陈涉 A. B.
广故数言欲亡 士卒多为用者 D 扶苏以数谏故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忿恚尉 B、尉果笞广 C、固以怪之矣 猛浪若奔 E、将军身被坚执锐 F、渔人甚异之 8.这段文字叙述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情形,请用原文概括其发动起义的三个步骤。(3分) 9.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结合文段说一说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句子。(4分) 高祖①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日:“列候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 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 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汉朝的开国君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②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7分)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 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广故.数言欲亡 士卒多为.用者 扶苏以数谏故.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 ▲ ) (2 分) A、忿恚.尉 B、尉果笞.广 C、固以怪.之矣 D、猛浪若奔. E、将军身被坚.执锐 F、渔人甚异.之 8.这段文字叙述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情形,请用原文概括其发动起义的三个步骤。(3 分) ▲ 9.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结合文段说一说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2 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句子。(4 分) 高祖①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 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 胜 而 不 予 人 功 , 得 地 而 不 予 人 利 , 此 所 以 失 天 下 也 。 (《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汉朝的开国君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①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 ②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 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3 题。(7 分)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 ……但又总 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C. D.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 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 说不出话。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 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11.“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一句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 么?(3分) 2.“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一句中 “清楚”和“模糊”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13.请体会“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中“似乎”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阅读《失败是个未知数》,回答14-16题。(7分) ①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②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不进分数段,比赛取不上名次…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 然是苦的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 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 说不出话。 ……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 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 11.“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一句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 么?(3 分) ▲ 12.“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一句中 “清楚”和“模糊”是否矛盾?为什么?(2 分) ▲ 13.请体会“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中“似乎”一词的表达效果。(2 分) ▲ 阅读《失败是个未知数》,回答 14—16 题。(7 分) ①你舔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②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不进分数段,比赛取不上名次……这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 然是苦的
③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 栽跟头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栽跟头,而又不断爬起来前 行的漫长过程 ④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却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这岔道口岔出两条路:一 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再接再厉的路 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一一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 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问题在于: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 时候,自己选择的是哪一条路。 ⑤十九世纪初,有—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 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见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次次被吹 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族鼓,终 于在滑铁卢之役打垮了自己从前的对手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⑥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失败是一个未知数。当我们在 失败之余,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向成功 之路。我说的这番话,你认为对吗? 14.阅读本文后,你认为题目中的“未知数”是什么意思?(2分) 15.文章第⑤段为什么要叙述威灵顿将军的往事?(2分) 16.概括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并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17分) 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张丽钧) (1)距离中考还有20多天了,初三复习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③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 栽跟头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栽跟头,而又不断爬起来前 行的漫长过程。 ④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却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这岔道口岔出两条路:一 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再接再厉的路, 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 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问题在于: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 时候,自己选择的是哪一条路。 ⑤十九世纪初,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 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见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 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 于在滑铁卢之役打垮了自己从前的对手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⑥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失败是一个未知数。当我们在 失败之余,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向成功 之路。我说的这番话,你认为对吗? 14.阅读本文后,你认为题目中的“未知数”是什么意思? (2 分) ▲ 15.文章第⑤段为什么要叙述威灵顿将军的往事?(2 分) ▲ 16.概括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并再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1 题。(17 分) 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张丽钧) ⑴ 距离中考还有 20 多天了,初三复习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