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尺多远。公鸡一啄不中,撒腿紧追,眨眼之间,蛐蛐已经在鸡爪子底下了。成名急得不知怎么 好,只是跺脚,再一看,公鸡伸长了脖子乱甩。走近一看,只见蛐蛐叮在鸡冠上,死死叮着不放, 公鸡羽毛扎散,双脚挣蹦。成名惊喜,把蛐蛐捏起来,放进笼里 第二天,上堂交差。县太爷一看,大怒:“这么小,你不是糊弄我吗!”成名细说这只蛐蛐怎 么怎么好,县令不信,叫衙役弄几只蛐蛐来试试。果然都不是对手。又抱一只公鸡来,一斗,公鸡 也败了。县令吩咐,专人送到巡抚衙门。巡抚大为高兴,打了一只金笼子,又命师爷连夜写了一通 奏折,详详细细表述了蛐蛐的能耐,把蛐蛐献到宫中,宫里的蛐蛐都是各省进贡来的,黑蛐蛐跟这 些“名将”斗了一圈,没有一只能经得三个回合,全都不死即伤望风而逃。皇上龙颜大悦,下御诏, 赐给巡抚名马衣缎。巡抚考核给华阴县评了一个“卓异”,县令就免了成名里正的差役;又嘱咐县 学的教谕,让成名进了学,成了秀才;又赏了成名几十两银子,让他把赔累进去的薄产赎回来,成 名夫妻,说不尽的欢喜 只是他们的儿子一直是昏昏沉沉地躺着,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死不活,这可怎么了 呢? 树叶黄了,树叶落了,秋深了。 一天夜里,成名夫妻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见他们的儿子黑子。黑子说: “我是黑子。就是那只黑蛐蛐。蛐蛐就是我。我变的 我拍死了‘青麻头’,闯了祸。我就想:不如我变一只蛐蛐吧。我就变成了一只蛐蛐。 “我爱打架。打架总要打贏。打赢了,爹就可以不当里正,不挨板子了。我九岁了,懂 事了。 我跟别的蛐蛐打,我想:我一定要贏,为了我爹,我妈。我拼命。蛐蛐也怕蛐蛐拼命。 它们就都怕 “我打败了所有的蛐蛐!我很厉害! “我想变回来。变不回来了 “那也好,我活了一秋。我赢了。 “明天就是霜降,我的时候到了 我走了,你们不要想我。——没用 第二天一早,黑子死了 个消息从宫里传到省里,省里传到县里,那只黑蛐蛐死了 (节选自汗曾祺《聊斋新义》,有删改)
6 了一尺多远。公鸡一啄不中,撒腿紧追,眨眼之间,蛐蛐已经在鸡爪子底下了。成名急得不知怎么 好,只是跺脚,再一看,公鸡伸长了脖子乱甩。走近一看,只见蛐蛐叮在鸡冠上,死死叮着不放, 公鸡羽毛扎散,双脚挣蹦。成名惊喜,把蛐蛐捏起来,放进笼里。 第二天,上堂交差。县太爷一看,大怒:“这么小,你不是糊弄我吗!”成名细说这只蛐蛐怎 么怎么好,县令不信,叫衙役弄几只蛐蛐来试试。果然都不是对手。又抱一只公鸡来,一斗,公鸡 也败了。县令吩咐,专人送到巡抚衙门。巡抚大为高兴,打了一只金笼子,又命师爷连夜写了一通 奏折,详详细细表述了蛐蛐的能耐,把蛐蛐献到宫中,宫里的蛐蛐都是各省进贡来的,黑蛐蛐跟这 些“名将”斗了一圈,没有一只能经得三个回合,全都不死即伤望风而逃。皇上龙颜大悦,下御诏, 赐给巡抚名马衣缎。巡抚考核给华阴县评了一个“卓异”,县令就免了成名里正的差役;又嘱咐县 学的教谕,让成名进了学,成了秀才;又赏了成名几十两银子,让他把赔累进去的薄产赎回来,成 名夫妻,说不尽的欢喜。 只是他们的儿子一直是昏昏沉沉地躺着,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死不活,这可怎么了 呢? 树叶黄了,树叶落了,秋深了。 一天夜里,成名夫妻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见他们的儿子黑子。黑子说: “我是黑子。就是那只黑蛐蛐。蛐蛐就是我。我变的。 “我拍死了‘青麻头’,闯了祸。我就想:不如我变一只蛐蛐吧。我就变成了一只蛐蛐。 “我爱打架。打架总要打赢。打赢了,爹就可以不当里正,不挨板子了。我九岁了,懂 事了。 “我跟别的蛐蛐打,我想:我一定要赢,为了我爹,我妈。我拼命。蛐蛐也怕蛐蛐拼命。 它们就都怕。 “我打败了所有的蛐蛐!我很厉害! “我想变回来。变不回来了。 “那也好,我活了一秋。我赢了。 “明天就是霜降,我的时候到了。 “我走了,你们不要想我。——没用。” 第二天一早,黑子死了。 一个消息从宫里传到省里,省里传到县里,那只黑蛐蛐死了。 (节选自汗曾祺《聊斋新义》,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从宫廷好斗蛐蛐之乐写起,每年从民间征收一只蛐蛐常常害得几户人家弃家荡产,为 人物命运交代了社会背景 B.衙役看成名老实,就把他报充了里正,成名不得脱身,不到一年的功夫赔尽几亩薄产,点出成名 冈“征蛐蛐”而遭受的苦难,同时表现出他迂讷、忠厚的性格 C.黑子凶毙一蛐蛐而投井自杀的悲剧,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对百姓的戕害,也表现 了父母的太重的功利心,给孩子带来的灾难之深 D.小说写到“墙上的小蛐蛐,忽然落在他袖口上”,黑蛐蛐对成名似乎有感情,表现了黑蛐蛐的异 乎寻常,暗示这是由黑子化成的蛐蛐。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蛐蛐”为线索,征虫一梦虫一觅虫一一得虫一一失虫一一化虫一一斗虫一一献虫,主人 公的命运围绕“虫”而展开,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B.小说巧设伏笔,层层推进。成名夫妻获虫的喜悦和对虫的特别珍爱,为黑子的误毙蛐蛐 作了铺垫,母亲的“你甭想活了”一语,暗扣后文的“把黑子从井里捞上来”。 C.作者采用了衬托与对比的手法叙写黑蛐蛐的善斗,格外生动。“蟹壳青”与黑蛐蛐,从外形到战 绩对比鲜明;小伙子前后表现也形成对比,突显r他白高白大、无知可笑。 小说语言特色鲜明。如“成名掉在冰窟窿里了。半天,说:‘他在哪儿?’找。到处找遍了,没 有。”叙事干净利落,语言简洁精炼,多用口语,平淡无奇却又意境深远。 8.小说细写小蛐蛐斗胜强敌“蟹壳青”与鸡口脱险的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9.小说是从蒲松龄的的文言短篇小说《促织》改编创作而成,情节大体相同,结局不同:原著的结 尾是“儿子从蛐蛐变同人、父亲被加官受爵”的大团网结局,新作的结尾改成了“儿子变成蛐蛐, 帮助父亲解脱困境后最终死去”的悲剧性结局,你认为哪一个结局更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高祖之 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以将军从 高祖击反者燕王臧荼,破之易下。赐爵列侯,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
7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从宫廷好斗蛐蛐之乐写起,每年从民间征收一只蛐蛐常常害得几户人家弃家 荡产,为 人物命运交代了社会背景。 B.衙役看成名老实,就把他报充了里正,成名不得脱身,不到一年的功夫赔尽几亩薄产,点出成名 冈“征蛐蛐”而遭受的苦难,同时表现出他迂讷、忠厚的性格。 C.黑子凶毙一蛐蛐而投井自杀的悲剧,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对百姓的戕害, 也表现 了父母的太重的功利心,给孩子带来的灾难之深。 D.小说写到“墙上的小蛐蛐,忽然落在他袖口上”,黑蛐蛐对成名似乎有感情,表现了黑蛐蛐的异 乎寻常,暗示这是由黑子化成的蛐蛐。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以“蛐蛐”为线索,征虫一梦虫一觅虫一一得虫一一失虫一一化虫一一斗虫一一献虫,主人 公的命运围绕“虫”而展开,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B.小说巧设伏笔,层层推进。成名夫妻获虫的喜悦和对虫的特别珍爱,为黑子的误毙蛐蛐 作了铺垫,母亲的“你甭想活了”一语,暗扣后文的“把黑子从井里捞上来”。 C.作者采用了衬托与对比的手法叙写黑蛐蛐的善斗,格外生动。“蟹壳青”与黑蛐蛐,从外形到战 绩对比鲜明;小伙子前后表现也形成对比,突显 r 他白高白大、无知可笑。 D.小说语言特色鲜明。如“成名掉在冰窟窿里了。半天,说:‘他在哪儿?’找。到处找遍了,没 有。”叙事干净利落,语言简洁精炼,多用口语,平淡无奇却又意境深远。 8.小说细写小蛐蛐斗胜强敌“蟹壳青”与鸡口脱险的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 分) 9.小说是从蒲松龄的的文言短篇小说《促织》改编创作而成,情节大体相同,结局不同:原著的结 尾是“儿子从蛐蛐变同人、父亲被加官受爵”的大团网结局,新作的结尾改成了“儿子变成蛐蛐, 帮助父亲解脱困境后最终死去”的悲剧性结局,你认为哪一个结局更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 (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4 题。 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高祖之 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赐食邑怀德。以将军从 高祖击反者燕王臧荼,破之易下。赐爵列侯,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