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19届高三5月考前演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往,我们总是强调地方戏曲的“家乡意识”“乡土风情”,因而格外重视表面所体现 出来的家乡风土、家乡人情、家乡俚俗趣味,藉以满足对于曾经感知的家乡的记忆和联想 可是如果经历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以后呢?经历了缺少或完全没有家乡亲历经验的后来 的延续者呢?那么有关家乡表面风情的表达,是否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一种心灵与情 感的照应?我想这就是“原乡”与“家乡”意识的不同。 原乡意识”也许并不包含太多的感知和经验,而只是一种籍贯或来源的确定,只是 组被代代告知的有关家乡生活的画面或声音。即使迁徙后经历了无数代的延传,但仍知道自 己的源头在哪里,根在哪里。知道自己是中原人、山西人、苏北人。这时的“家乡”也许就 是一个梦境、一种幻想,哪怕是落实在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上,可它照样深 入骨髓,照样沉淀在潜意识中,等待着被“一朝唤醒”。比如好几百年前就远徙到北欧的蒙 古裔人,他们的后代也许根本没去过老家,也没有对家乡的具体感知,可是他却有可能知道 那里有草原,有马群,有帐篷,还有一种音乐叫“长调”,他蓦然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看 到了一幅绘画或照片,冷不丁听见了长调演奏的旋律,就可能有一种惊心动魄、灵魂被牵引 的感受。千里万里,百年千年,有一种东西埋藏在基因里,流淌在血液中,生生不灭。 曾听过台湾作家席慕容的演讲,她说她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蒙古族人,可是直到长大 她并不知道家乡是个什么样,她对这个地方有一种难以名状却又难以排遣的情感的、文化的、 精神的深度认同,她说那就是她的“原乡情结”。席慕容不是生长在这里,可是她知道这里
山东省枣庄市 2019 届高三 5 月考前演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往,我们总是强调地方戏曲的“家乡意识”“乡土风情”,因而格外重视表面所体现 出来的家乡风土、家乡人情、家乡俚俗趣味,藉以满足对于曾经感知的家乡的记忆和联想。 可是如果经历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以后呢?经历了缺少或完全没有家乡亲历经验的后来 的延续者呢?那么有关家乡表面风情的表达,是否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一种心灵与情 感的照应?我想这就是“原乡”与“家乡”意识的不同。 “原乡意识”也许并不包含太多的感知和经验,而只是一种籍贯或来源的确定,只是一 组被代代告知的有关家乡生活的画面或声音。即使迁徙后经历了无数代的延传,但仍知道自 己的源头在哪里,根在哪里。知道自己是中原人、山西人、苏北人。这时的“家乡”也许就 是一个梦境、一种幻想,哪怕是落实在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上,可它照样深 入骨髓,照样沉淀在潜意识中,等待着被“一朝唤醒”。比如好几百年前就远徙到北欧的蒙 古裔人,他们的后代也许根本没去过老家,也没有对家乡的具体感知,可是他却有可能知道 那里有草原,有马群,有帐篷,还有一种音乐叫“长调”,他蓦然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看 到了一幅绘画或照片,冷不丁听见了长调演奏的旋律,就可能有一种惊心动魄、灵魂被牵引 的感受。千里万里,百年千年,有一种东西埋藏在基因里,流淌在血液中,生生不灭。 曾听过台湾作家席慕容的演讲,她说她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蒙古族人,可是直到长大 她并不知道家乡是个什么样,她对这个地方有一种难以名状却又难以排遣的情感的、文化的、 精神的深度认同,她说那就是她的“原乡情结”。席慕容不是生长在这里,可是她知道这里
是她的“原乡”,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能摆脱她生命的“根”。终于,席慕容在她盛年时回 到了内蒙古,她一脚踩到草原上就本能地跪了下去,亲吻着祖先的土地,泪流满面。这时, 席慕容气质里的“原乡情结”和对家乡认知的文化碎片,就蓦然间与实在的家乡遇合了。 于是我们知道,在人的意识里有一种比“家乡情感”更为深刻的“原乡情结”,它也许 不如“家乡”的记忆具体,但是它比具体的记忆更开阔、更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原 乡”的情结甚至是超越一般疆界的,它甚至是人类对于自身血緣、族群和文明来路的普遍关 怀。尤其是现代人,越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越是会关注自己是从 哪里来的,什么地方深埋着自己的“根”。 为什么移民到上海的苏北人在经历了几代人以后,还要去剧场倾听淮剧?为什么一出好 的地方戏曲能够超越地域限制,照样感动感染方言区域以外的人群?为什么何训田和朱哲琴 的《阿姐鼓》能够感动全中国,感染全世界?被感动感染的心灵并不一定到过西藏,甚至作 曲和演唱者也不是西藏人,可是大家都在一个遥远的、神秘的“家乡”会合了,共同感受着 那一处“家乡”的同时,也回到了各自的“家乡”。这就是人类的“原乡情结”或“原乡情 感”——一自己的原乡,他者的原乡、共同的原乡。 假如,更多的地方剧种和剧团都能够持久地追求一种超越一般“家乡情感”而升华为 “原乡意识”的创作境界,那么就有可能在超越自身生存局限的同时,超越了地方戏曲乃至 戏曲文化存在的局限。如此,中国传统戏曲包括地方戏曲的时代再兴,绝非是不可期的 (摘编自《解放日报》刊文《地方戏曲的“原乡意识”该醒了》,作者罗怀臻)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原乡意识”深埋于子孙后代骨子里、比“原乡情结”更深刻、不受后人感知和经验左 B.草原、马群、帐篷、长调演奏的旋律可能冷不丁就会激发蒙古裔人内心深处的“原乡意 C.《阿姐鼓》作者没有去过西藏,作品却感动国人,在于原乡情感让人们拥有共同的感受 D.只要作家追求将“家乡情感”而升华为“原乡意识”的创作境界,中国传统戏就能够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层次清晰,由“家乡意识”引出“原乡意识”,由此接着论及“原乡情结”。 B.文章采用举例论证,逐一分析“家乡意识”“原乡意识”和“原乡情结”的内涵特点 C.文章通过列举台湾作家席慕容与家乡的遇合之事,充分证明了“原乡情结”的存在
是她的“原乡”,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能摆脱她生命的“根”。终于,席慕容在她盛年时回 到了内蒙古,她一脚踩到草原上就本能地跪了下去,亲吻着祖先的土地,泪流满面。这时, 席慕容气质里的“原乡情结”和对家乡认知的文化碎片,就蓦然间与实在的家乡遇合了。 于是我们知道,在人的意识里有一种比“家乡情感”更为深刻的“原乡情结”,它也许 不如“家乡”的记忆具体,但是它比具体的记忆更开阔、更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原 乡”的情结甚至是超越一般疆界的,它甚至是人类对于自身血缘、族群和文明来路的普遍关 怀。尤其是现代人,越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越是会关注自己是从 哪里来的,什么地方深埋着自己的“根”。 为什么移民到上海的苏北人在经历了几代人以后,还要去剧场倾听淮剧?为什么一出好 的地方戏曲能够超越地域限制,照样感动感染方言区域以外的人群?为什么何训田和朱哲琴 的《阿姐鼓》能够感动全中国,感染全世界?被感动感染的心灵并不一定到过西藏,甚至作 曲和演唱者也不是西藏人,可是大家都在一个遥远的、神秘的“家乡”会合了,共同感受着 那一处“家乡”的同时,也回到了各自的“家乡”。这就是人类的“原乡情结”或“原乡情 感”——自己的原乡,他者的原乡、共同的原乡。 假如,更多的地方剧种和剧团都能够持久地追求一种超越一般“家乡情感”而升华为 “原乡意识”的创作境界,那么就有可能在超越自身生存局限的同时,超越了地方戏曲乃至 戏曲文化存在的局限。如此,中国传统戏曲包括地方戏曲的时代再兴,绝非是不可期的。 (摘编自《解放日报》刊文《地方戏曲的“原乡意识”该醒了》,作者罗怀臻)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原乡意识”深埋于子孙后代骨子里、比“原乡情结”更深刻、不受后人感知和经验左 右。 B. 草原、马群、帐篷、长调演奏的旋律可能冷不丁就会激发蒙古裔人内心深处的“原乡意 识”。 C. 《阿姐鼓》作者没有去过西藏,作品却感动国人,在于原乡情感让人们拥有共同的感受。 D. 只要作家追求将“家乡情感”而升华为“原乡意识”的创作境界,中国传统戏就能够复 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述层次清晰,由“家乡意识”引出“原乡意识”,由此接着论及“原乡情结”。 B.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逐一分析“家乡意识”“原乡意识”和“原乡情结”的内涵特点。 C. 文章通过列举台湾作家席慕容与家乡的遇合之事,充分证明了“原乡情结”的存在
D.文章在论述“原乡意识”特点时,侧重分析“原乡情结”在人类生命中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满足对于曾经家乡的记忆和联想,我们格外重视对家乡风土人情、俚俗趣味的表现 B.即使只是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也可让“原乡意识”沉淀在潜意识中 C.“原乡意识”使得远徙的后世子孙们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知道自已的源头和根 D.“原乡情结”可能不如“家乡”的记忆具体,但它更开阔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 【答案】1.B2.B3.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当前共享经济已经有大量资金投入,2013年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市场规模为150亿美 元,约为传统租赁经济的1/16。2016年共享经济融资规模约一千零十亿元,同比增长130%。 预计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33℃0亿美元,并与传统租赁经济规模 持平。共享经济将潜移默化地实现社会公德培育。増进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在公共话语空间 让共享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道德问颋得到充分的讨论,实现社会道德的自我修正。比如媒体、 社交网站经常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与讨论,就是一种社会道徳培育的过程。消费者将更多 的参与到共享经济中,既作为共享经济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也作为共享经济的受益者,创 新活力不断提高,有效供给不断扩大,新的就业模式不断涌现,进而使得共享发展理念的转 化落地,以共建带动共享发展的加快实现 (摘编自2018年3月28日,微信公共平台) 材料二: 2017-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发展情况(单位:亿元) 领域 2017年 2018年 增长率% 交通出行 2010 2478 0.233 共享住宿 165 0.375 知识技能 1382 2353 0.703
D. 文章在论述“原乡意识” 的 特点时,侧重分析“原乡情结”在人类生命中的重要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满足对于曾经家乡的记忆和联想,我们格外重视对家乡风土人情、俚俗趣味的表现。 B. 即使只是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也可让“原乡意识”沉淀在潜意识中。 C. “原乡意识”使得远徙的后世子孙们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知道自已的源头和根。 D. “原乡情结”可能不如“家乡”的记忆具体,但它更开阔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 【答案】1. B 2. B 3. 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前共享经济已经有大量资金投入,2013 年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市场规模为 150 亿美 元,约为传统租赁经济的 1/16。2016 年共享经济融资规模约一千零十亿元,同比增长 130%。 预计到 2025 年,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 3300 亿美元,并与传统租赁经济规模 持平。共享经济将潜移默化地实现社会公德培育。增进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在公共话语空间 让共享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得到充分的讨论,实现社会道德的自我修正。比如媒体、 社交网站经常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与讨论,就是一种社会道德培育的过程。消费者将更多 的参与到共享经济中,既作为共享经济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也作为共享经济的受益者,创 新活力不断提高,有效供给不断扩大,新的就业模式不断涌现,进而使得共享发展理念的转 化落地,以共建带动共享发展的加快实现。 (摘编自 2018 年 3 月 28 日,微信公共平台) 材料二: 2017-2018 年我国共享经济发展情况(单位:亿元) 领域 2017 年 2018 年 增长率% 交通出行 2010 2478 0.233 共享住宿 120 165 0.375 知识技能 1382 2353 O.703
生活服务 12924 15894 0.23 共享医疗 56 0.571 共享办公 110 0.873 生产能力 4170 8236 0.975 总计 20772 29420 0.416 2018年共享经济各领域交易规模排行(亿元) 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知识技能共享办公共享住蜜共摩区疗 共享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国当前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主要的挑战在于,政府在对共 享经济的管理时,如何把握有效监管和鼓励发展之间的尺度。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土地 资源有限,各领域具体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根据现有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和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共享经济作出一定程度的限制和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共享经 济作为一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经济模式,既需要适合其发展的社会环境,也需要政 府对其进行鼓励和扶持。同时,共享经济对传统行业的威胁也影响着就业和社会稳定。未来 段时间共享经济细分领域的相关法律规则将逐渐确立,在法律制定中综合各方利益与需求 让法律法规成为底线保障,将给新兴的产业形态更多的成长空间,鼓励共享经济的发展。 文章与数据2019年3月8日国家信息中心、中商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共享经济,是由个人或第三方平台将闲置资源或服务有偿分享给需求者,并从中获得报 酬的经济模式,其核心特征是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资源优化配置。在讨论共享经济的内涵与 现状时,有必要对共享经济的广义与狭义概念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从狭义来看,共享经济
生活服务 12924 15894 0.23 共享医疗 56 88 0.571 共享办公 110 206 0.873 生产能力 4170 8236 0.975 总计 20772 29420 0.416 2018 年共享经济各领域交易规模排行(亿元) 共享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国当前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主要的挑战在于,政府在对共 享经济的管理时,如何把握有效监管和鼓励发展之间的尺度。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土地 资源有限,各领域具体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根据现有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和政府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共享经济作出一定程度的限制和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共享经 济作为一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经济模式,既需要适合其发展的社会环境,也需要政 府对其进行鼓励和扶持。同时,共享经济对传统行业的威胁也影响着就业和社会稳定。未来 一段时间共享经济细分领域的相关法律规则将逐渐确立,在法律制定中综合各方利益与需求 让法律法规成为底线保障,将给新兴的产业形态更多的成长空间,鼓励共享经济的发展。 (文章与数据 2019 年 3 月 8 日国家信息中心、中商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共享经济,是由个人或第三方平台将闲置资源或服务有偿分享给需求者,并从中获得报 酬的经济模式,其核心特征是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资源优化配置。在讨论共享经济的内涵与 现状时,有必要对共享经济的广义与狭义概念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从狭义来看,共享经济
是以获得一定报酬为目的,陌生人之间物品使用权暂时性转移的商业模式。随着共享经济内 涵的不断扩展,广义的共享经济模式已经涉及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对闲置的物品进行租赁 手转让等经济模式,同时共享经济模式也包括对闲置资产、技能、服务进行共享的协冋生活 方式。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型租赁经济模式,往往被视为广义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共享经济 领域直接融资规模约1490亿元,同比下降23.2%,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 交易额为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7.6亿人,其中提供服 务者人数约7500万人,创造大量的灵活就业机会。 (摘编自2019年03月19日《工人日报》)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总体上看,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在生活服务、交通出行、共享住宿等几个领域较去年 增长率较小 B.从市场结构上看,2018年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三个领域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 模位居前 C.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在七大领域保持增长,市场结构更趋合理,对新型就业的带动作用 进一步凸显 D.共享经济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影响着就业和社会稳定,政府对其既要鼓励扶持 也要加强监管。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广义的共享经济含义上看,共享经济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提高闲置物品的利用率。 B.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额庞大,参与人数众多,为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 C.现广泛流行的共享单车是广义共享经济的重要代表,被视为互联网新型租赁经济模式。 D.共享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6.共享经济的发展有哪些趋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D5.A 6.(1)在未来一段时间共享经济的融资规模会持续大幅扩张:(2)共享经济将潜移默化地实现社 会公德培育:(3)共享经济细分领域的相关法律规则将逐渐确立:(4消费者将更多地参与到共 享经济中
是以获得一定报酬为目的,陌生人之间物品使用权暂时性转移的商业模式。随着共享经济内 涵的不断扩展,广义的共享经济模式已经涉及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对闲置的物品进行租赁、二 手转让等经济模式,同时共享经济模式也包括对闲置资产、技能、服务进行共享的协同生活 方式。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型租赁经济模式,往往被视为广义共享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 年共享经济 领域直接融资规模约 1490 亿元,同比下降 23.2%,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 年共享经济市场 交易额为 294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6%;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 7.6 亿人,其中提供服 务者人数约 7500 万人,创造大量的灵活就业机会。 (摘编自 2019 年 03 月 19 日《工人日报》)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总体上看,2018 年我国共享经济在生活服务、交通出行、共享住宿等几个领域较去年 增长率较小。 B. 从市场结构上看,2018 年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三个领域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 模位居前三。 C. 2018 年我国共享经济在七大领域保持增长,市场结构更趋合理,对新型就业的带动作用 进一步凸显。 D. 共享经济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影响着就业和社会稳定,政府对其既要鼓励扶持, 也要加强监管。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广义的共享经济含义上看,共享经济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提高闲置物品的利用率。 B. 2018 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额庞大,参与人数众多,为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 C. 现广泛流行的共享单车是广义共享经济的重要代表,被视为互联网新型租赁经济模式。 D. 共享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6. 共享经济的发展有哪些趋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D 5. A 6. ⑴在未来一段时间共享经济的融资规模会持续大幅扩张;⑵共享经济将潜移默化地实现社 会公德培育;⑶共享经济细分领域的相关法律规则将逐渐确立;⑷消费者将更多地参与到共 享经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