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2015届高三第一次学情调查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2014.10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6页,分值150分, 150分钟内做完。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纸和答 案卡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案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6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三大题,共36分: 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用郾B铅笔在对应的位置上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羁縻麋鹿麾下摩肩接踵望风披靡 B.蓼蓝荒谬寂寥未雨绸缪黝力同心 C.创造悲怆沧桑呼天抢地满目疮痍 D.霉菌侮辱草莓诲人不倦风雨如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碜遨游顺口溜崭露才华 B.戍边膏梁亲和力严加防范 C.磐石履新缩略语甘之如饴 D.懈怠暌别拌脚石荒诞不经 3.依次填入下列橫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过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_,我们的精神才有了华 夏文化的印记。 ②“土豪”炫富带来的负能量不可_,它助推了“拜金主义”的蔓延,也加剧了 人们的仇富心理。 ③兵非善器,十多年前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已经证明,武力就不是解决问题 的好方法。 A.熏陶忽视从来B.熏染忽略从来 C.熏陶忽略向来D.熏染忽视向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奥巴马救经济的措施还是可圈可点的,但其外交成绩单难言及格。奥巴马顾 内难以靖外,厚此薄彼亦符合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B.在这个新时代里,一切惯例都可能会被打破,一切新规都要重新学习,直到 习以为常。 C.政府要让群众知情,让群众理解。许多事情没有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独树一 帜往往会适得其反 D.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恶劣,五风十雨,需要有新的政策选择, 才能实现持久的增长。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个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 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
山东省枣庄 2015 届高三第一次学情调查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2014.10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6 页,分值 150 分, 150 分钟内做完。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纸和答 案卡相应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案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 36 分) 注意事项: 1. 第Ⅰ卷共三大题,共 36 分; 2. 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在对应的位置上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羁縻 麋鹿 麾下 摩肩接踵 望风披靡 B.蓼蓝 荒谬 寂寥 未雨绸缪 勠力同心 C.创造 悲怆 沧桑 呼天抢地 满目疮痍 D.霉菌 侮辱 草莓 诲人不倦 风雨如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碜 遨游 顺口溜 崭露才华 B.戍边 膏梁 亲和力 严加防范 C.磐石 履新 缩略语 甘之如饴 D.懈怠 暌别 拌脚石 荒诞不经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过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 ,我们的精神才有了华 夏文化的印记。 ②“土豪”炫富带来的负能量不可 ,它助推了“拜金主义”的蔓延,也加剧了 人们的仇富心理。 ③兵非善器,十多年前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已经证明,武力 就不是解决问题 的好方法。 A.熏陶 忽视 从来 B.熏染 忽略 从来 C.熏陶 忽略 向来 D.熏染 忽视 向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奥巴马救经济的措施还是可圈可点的,但其外交成绩单难言及格。奥巴马顾 内难以靖外,厚此薄彼亦符合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B.在这个新时代里,一切惯例都可能会被打破,一切新规都要重新学习,直到 习以为常。 C.政府要让群众知情,让群众理解。许多事情没有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独树一 帜往往会适得其反。 D.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恶劣,五风十雨,需要有新的政策选择, 才能实现持久的增长。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个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 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
B.国内生产困难重重,海外投资短期难以见效,我国粮食虽然连续十年增产, 但中国要践行“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却日益困难 C.穆迪近日对法国减赤计划提出质疑,表示即使法国赤字水平未来两年会降低, 也不可能达到法国政府提出的减赤计划的目标。 D.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 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如果将汉字视为一个生命体,其演化有两种基本方式:渐变与突变。渐变,常常 由书写工具、材质的变迁引起。甲骨文笔画的硬朗挺拔,是因为刻在坚硬的龟甲 之上;而金文笔画的绵软饱满,是因为金文是预先由黏土等制作于模具的内部后 浇铸而成。至于楷书的中正平和,是毛笔书写时代的字形逐步趋向规范和标准化 的结果。这不是一道命令下来改的,而是一点一滴的演化,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而政治常常是最强大的突变力量。秦王朝为了政治的需要,发布“书同文”的政 令,在全国推行“小篆”。这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地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更大 的突变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国家推行简体字改革,2000多个汉字被简化和标 准化 设计师刘治治觉得这一次简体字改革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无礼。“无礼”不仅 是指它抽离了旧文字中蕴含的传统中国式的情感迂回,更重要的是简化过程中的 粗暴和不讲道理。 这次简化很大程度上切断了汉字“表意”的文脉。“简体字改革是以一种近乎残 忍的方法,让它‘回归’到单纯的符号状态,只剩下识别的功能。” 西方的文字从象形文字转化为拼音文字,一直被认为是文明的进步,因为信息传 递的速度和效率都提高了。相比之下,汉字数量庞大,笔画繁复,一字多音, 音多字,一字多义,一义多字,古今变异,方言俚语等等,的确非常复杂。有很 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精英们将中国的落后归罪于文字的落后,认为是象形文字制 造了我们与世界之间的阻隔,我们应该走拼音化的道路。这种对文字的工具主义 态度本无可厚非,最初发明文字,就是为了很实用的沟通。问题是,在漫长的历 史中,中国人对文字的感情一向超越功能。只有在中国,书法被发展为一种最高 形式的艺术。它不仅是美学上的概念,且与宇宙生命相通。练习书法曾经是每 个受教育的中国孩子的必修课,这些字不仅构成他们今后理解世间万物的智性基 础,一笔一画之间还涉及一种作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他们从书写中领 悟最初的为人处世之道,所谓“规矩”“藏锋”“欲左先右”……而正襟危坐的 坐姿本身,就是学习一种对文化的态度。 “字如其人”的概念深入人心。对中国人来说,一个人用手在一个媒介上留下 些线条的痕迹,暗示了他生命的某些根本性的特征。拘谨、大气、刚强、端正、 放肆、妩媚、苍凉……明明是关于人的形容词,也可以用来形容字,字与人之间 是一种异常亲近的关系。所谓“书,心画也 (节选自陈赛《我们与这个时代的字》,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要正确认识汉字演化的两种基本方式:渐变与突变。 B.文字从象形文字转化为拼音文字,是文明的进步与趋势。 C.学习汉字与书法涉及一种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D.练习书法应该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中国孩子的必修课。 7.根据文章,下列做法不属于汉字的实用功用的一项是
B.国内生产困难重重,海外投资短期难以见效,我国粮食虽然连续十年增产, 但中国要践行“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却日益困难。 C.穆迪近日对法国减赤计划提出质疑,表示即使法国赤字水平未来两年会降低, 也不可能达到法国政府提出的减赤计划的目标。 D.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 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如果将汉字视为一个生命体,其演化有两种基本方式:渐变与突变。渐变,常常 由书写工具、材质的变迁引起。甲骨文笔画的硬朗挺拔,是因为刻在坚硬的龟甲 之上;而金文笔画的绵软饱满,是因为金文是预先由黏土等制作于模具的内部后 浇铸而成。至于楷书的中正平和,是毛笔书写时代的字形逐步趋向规范和标准化 的结果。这不是一道命令下来改的,而是一点一滴的演化,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而政治常常是最强大的突变力量。秦王朝为了政治的需要,发布“书同文”的政 令,在全国推行“小篆”。这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地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更大 的突变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国家推行简体字改革,2000 多个汉字被简化和标 准化。 设计师刘治治觉得这一次简体字改革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无礼。“无礼”不仅 是指它抽离了旧文字中蕴含的传统中国式的情感迂回,更重要的是简化过程中的 粗暴和不讲道理。 这次简化很大程度上切断了汉字“表意”的文脉。“简体字改革是以一种近乎残 忍的方法,让它‘回归’到单纯的符号状态,只剩下识别的功能。” 西方的文字从象形文字转化为拼音文字,一直被认为是文明的进步,因为信息传 递的速度和效率都提高了。相比之下,汉字数量庞大,笔画繁复,一字多音,一 音多字,一字多义,一义多字,古今变异,方言俚语等等,的确非常复杂。有很 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精英们将中国的落后归罪于文字的落后,认为是象形文字制 造了我们与世界之间的阻隔,我们应该走拼音化的道路。这种对文字的工具主义 态度本无可厚非,最初发明文字,就是为了很实用的沟通。问题是,在漫长的历 史中,中国人对文字的感情一向超越功能。只有在中国,书法被发展为一种最高 形式的艺术。它不仅是美学上的概念,且与宇宙生命相通。练习书法曾经是每一 个受教育的中国孩子的必修课,这些字不仅构成他们今后理解世间万物的智性基 础,一笔一画之间还涉及一种作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他们从书写中领 悟最初的为人处世之道,所谓“规矩”“藏锋”“欲左先右”……而正襟危坐的 坐姿本身,就是学习一种对文化的态度。 “字如其人”的概念深入人心。对中国人来说,一个人用手在一个媒介上留下一 些线条的痕迹,暗示了他生命的某些根本性的特征。拘谨、大气、刚强、端正、 放肆、妩媚、苍凉……明明是关于人的形容词,也可以用来形容字,字与人之间 是一种异常亲近的关系。所谓“书,心画也”。 (节选自陈赛《我们与这个时代的字》,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要正确认识汉字演化的两种基本方式:渐变与突变。 B.文字从象形文字转化为拼音文字,是文明的进步与趋势。 C.学习汉字与书法涉及一种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D.练习书法应该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中国孩子的必修课。 7.根据文章,下列做法不属于汉字的实用功用的一项是
A.古代某地集市上,一“代客书信”者为一位老人给外地的儿子写回信。 B.苏轼在钱塘任职时,为一匠人滞销的扇子写字作画,帮助他卖扇还债。 C.机场出站口,一位接人者高举“接XX先生”大牌,上下晃动在等人。 D.某地烧烤不远处树林旁边,有人写了“不得随处小便”的提示牌悬挂。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发明文字是为了实用的沟通。在文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中国人对文字的感情 超越了实用的功能。 B.刘治治认为,简体字改革过程中的粗暴和不讲道理,很大程度上切断了汉字 “表意”的文脉。 C.在中国,“字如其人”的概念深入人心。一个人的汉字书写,暗示了他生命的 某些根本性的特征。 D.由于汉字与中国人有种异常亲近的关系,使得汉字呈现数量庞大、笔画繁复 方言俚语复杂等特征。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林广,莱州人。以捧日军卒为行门,授内殿崇班,从环庆蔡挺麾下。李谅祚寇大 顺城,广射中之。夜过洛河,夏人来袭,广扬声选强弩列岸侧,实卷甲疾趋,夏 人疑不敢渡。尝护中使临边,将及乌鸡川,遽率众循山行。道遇熟羌以险告,广 不答,夏人果伏兵于川,计不行而去。告者乃谍也。 夏人围柔远城,广止守,戒士卒即有变毋得轻动。火夜起积薪中,众屯守自若。 明日,敌至马平川,大持攻具来。广被甲启他门鼓而出,若将夺其马,敌舍城救 马,广复入,益修守备,夜募死士斫其营。夏人数失利,始引退。累迁礼宾使。 环庆兵据北城叛,广在南城,望其众进退不一,曰:“是不举军乱也。”挺身缒 城出其后,谕以逆顺,皆投兵听命。激厉要束,使反攻城下兵,禽戮皆尽,遂平 北城。升本路都监。安南用师,诣阙请行。帝曰:“南方卑湿。知卿病足,西边 方开拓,宜复归。”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英州刺史。 再转步军都虞候。韩存宝讨泸蛮乞弟,逗挠不进,诏广代之。广至,阅兵合将, 日夕肄习,间椎牛享犒,士心皆奋。遣使开晓乞弟,乞弟归卒七人,奏书降而身 不至。乃决策深入,陈师泸水,率将吏东乡再拜。誓之曰:“朝廷必禽渠魁。今 孤军远略,久驻贼境,退则为戮,冒死一战,胜负未可知。纵死,犹有赏,愈于 退而死也。与汝等黝力而进,可乎?”众皆踊跃。 蛮意官军必出江门,盛兵阻隘;而师趋乐共,蛮不能支,皆遁去。广分兵绕帽溪, 掩江门后,破其险。乞弟遣叔父阿汝约降求退舍,又约不解甲。广策其有异,除 阜为坛,距中军五十步,且设伏。明日,乞弟拥千人出降,匿弩士,犹豫不前谢 恩。广发伏击之,蛮奔溃,斩阿汝及大酋二十八人。乞弟以所乘马授弟阿字,大 将王光祖追斩之,军中争其尸,乞弟得从江桥下脱走。监军先受密诏,遂班师 拜卫州防御使、马军都虞候。广还部,至阌乡,疽发断颈卒,年四十八。 广为人有风义,轻财好施,学通《左氏春秋》。临事持重,长于料敌,以智损益 《八陈图》,又撰约束百余条列上,边地颇推行之。其名闻于西夏。秉常母梁氏 将内侮,论中国将帅,独畏广,闻其南征,乃举兵。然在泸以敕书招蛮,既降而 杀之,此其短也。遄被恶疾死,或以为杀降之报云 (选自《宋史·列传第93·林广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禽戮皆尽,遂平北城禽:通“擒”,擒获
A.古代某地集市上,一“代客书信”者为一位老人给外地的儿子写回信。 B.苏轼在钱塘任职时,为一匠人滞销的扇子写字作画,帮助他卖扇还债。 C.机场出站口,一位接人者高举“接 XXX 先生”大牌,上下晃动在等人。 D.某地烧烤不远处树林旁边,有人写了“不得随处小便”的提示牌悬挂。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发明文字是为了实用的沟通。在文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中国人对文字的感情 超越了实用的功能。 B.刘治治认为,简体字改革过程中的粗暴和不讲道理,很大程度上切断了汉字 “表意”的文脉。 C.在中国,“字如其人”的概念深入人心。一个人的汉字书写,暗示了他生命的 某些根本性的特征。 D.由于汉字与中国人有种异常亲近的关系,使得汉字呈现数量庞大、笔画繁复、 方言俚语复杂等特征。 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林广,莱州人。以捧日军卒为行门,授内殿崇班,从环庆蔡挺麾下。李谅祚寇大 顺城,广射中之。夜过洛河,夏人来袭,广扬声选强弩列岸侧,实卷甲疾趋,夏 人疑不敢渡。尝护中使临边,将及乌鸡川,遽率众循山行。道遇熟羌以险告,广 不答,夏人果伏兵于川,计不行而去。告者乃谍也。 夏人围柔远城,广止守,戒士卒即有变毋得轻动。火夜起积薪中,众屯守自若。 明日,敌至马平川,大持攻具来。广被甲启他门鼓而出,若将夺其马,敌舍城救 马,广复入,益修守备,夜募死士斫其营。夏人数失利,始引退。累迁礼宾使。 环庆兵据北城叛,广在南城,望其众进退不一,曰:“是不举军乱也。”挺身缒 城出其后,谕以逆顺,皆投兵听命。激厉要束,使反攻城下兵,禽戮皆尽,遂平 北城。升本路都监。安南用师,诣阙请行。帝曰:“南方卑湿。知卿病足,西边 方开拓,宜复归。”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英州刺史。 再转步军都虞候。韩存宝讨泸蛮乞弟,逗挠不进,诏广代之。广至,阅兵合将, 日夕肄习,间椎牛享犒,士心皆奋。遣使开晓乞弟,乞弟归卒七人,奏书降而身 不至。乃决策深入,陈师泸水,率将吏东乡再拜。誓之曰:“朝廷必禽渠魁。今 孤军远略,久驻贼境,退则为戮,冒死一战,胜负未可知。纵死,犹有赏,愈于 退而死也。与汝等勠力而进,可乎?”众皆踊跃。 蛮意官军必出江门,盛兵阻隘;而师趋乐共,蛮不能支,皆遁去。广分兵绕帽溪, 掩江门后,破其险。乞弟遣叔父阿汝约降求退舍,又约不解甲。广策其有异,除 阜为坛,距中军五十步,且设伏。明日,乞弟拥千人出降,匿弩士,犹豫不前谢 恩。广发伏击之,蛮奔溃,斩阿汝及大酋二十八人。乞弟以所乘马授弟阿字,大 将王光祖追斩之,军中争其尸,乞弟得从江桥下脱走。监军先受密诏,遂班师。 拜卫州防御使、马军都虞候。广还部,至阌乡,疽发断颈卒,年四十八。 广为人有风义,轻财好施,学通《左氏春秋》。临事持重,长于料敌,以智损益 《八陈图》,又撰约束百余条列上,边地颇推行之。其名闻于西夏。秉常母梁氏 将内侮,论中国将帅,独畏广,闻其南征,乃举兵。然在泸以敕书招蛮,既降而 杀之,此其短也。遄被恶疾死,或以为杀降之报云。 (选自《宋史·列传第 93·林广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禽戮皆尽,遂平北城 禽:通“擒”,擒获
B.陈师泸水,率将吏东乡再拜陈:陈说 C.乞弟遣叔父阿汝约降求退舍舍:三十里 D.既降而杀之,此其短也短:缺陷,不足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夏人果伏兵于川,计不行而去②蟹六跪而二螯 B.①广在南城,望其众进退不一②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C.①久驻贼境,退则为戮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①乞弟以所乘马授弟阿字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体现林广有谋略的一项是 ①夏人来袭,广扬声选强弩列岸侧②将及乌鸡川,遽率众循山行 ③广被甲启他门鼓而出,若将夺其马④安南用师,诣阙请行 ⑤逗挠不进,诏广代之⑥广策其有异,除阜为坛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广凭借捧日军的士卒身份任行门一职步入仕途,后来在环庆蔡挺帐下任职, 射中侵犯大顺城的李谅祚立功 B.林广坚守柔远城时,面对夏人大批人马携带进攻器具前来,他加强守备,招募 敢死之士趁夜袭营进而击退敌人 C.讨伐泸州蛮兵乞弟时,林广一方面聚合众将积极演练并犒赏激励士气,一方面 派遣使者去开导晓谕乞弟投降。 D.林广与乞弟交战时,乞弟派遣叔父阿汝前来约定兵不解甲投降林广,林广亲自 设伏兵斩杀了乞弟,阿汝逃脱 第Ⅱ卷(共114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四大题,共114分; 2.考生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挺身缒城出其后,谕以逆顺,皆投兵听命。(3分) (2)纵死,犹有赏,愈于退而死也。与汝等勤力而进,可乎?(4分) (3)遄被恶疾死,或以为杀降之报云。(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问题。(8分) 右黄州寒食二首(其一) 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两句。(4分) (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故不积跬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3)古人云:“以地事秦,,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4),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B.陈师泸水,率将吏东乡再拜 陈:陈说 C.乞弟遣叔父阿汝约降求退舍 舍:三十里 D.既降而杀之,此其短也 短:缺陷,不足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夏人果伏兵于川,计不行而去 ②蟹六跪而二螯 B.①广在南城,望其众进退不一 ②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C.①久驻贼境,退则为戮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①乞弟以所乘马授弟阿字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体现林广有谋略的一项是 ①夏人来袭,广扬声选强弩列岸侧 ②将及乌鸡川,遽率众循山行 ③广被甲启他门鼓而出,若将夺其马 ④安南用师,诣阙请行 ⑤逗挠不进,诏广代之 ⑥广策其有异,除阜为坛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广凭借捧日军的士卒身份任行门一职步入仕途,后来在环庆蔡挺帐下任职, 射中侵犯大顺城的李谅祚立功。 B.林广坚守柔远城时,面对夏人大批人马携带进攻器具前来,他加强守备,招募 敢死之士趁夜袭营进而击退敌人。 C.讨伐泸州蛮兵乞弟时,林广一方面聚合众将积极演练并犒赏激励士气,一方面 派遣使者去开导晓谕乞弟投降。 D.林广与乞弟交战时,乞弟派遣叔父阿汝前来约定兵不解甲投降林广,林广亲自 设伏兵斩杀了乞弟,阿汝逃脱。 第Ⅱ卷(共 114 分) 注意事项: 1. 第Ⅱ卷共四大题,共 114 分; 2.考生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挺身缒城出其后,谕以逆顺,皆投兵听命。(3 分) ⑵纵死,犹有赏,愈于退而死也。与汝等勠力而进,可乎?(4 分) ⑶遄被恶疾死,或以为杀降之报云。(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问题。(8 分) 右黄州寒食二首(其一) 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1)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卧闻海棠花,泥污胭脂雪”两句。(4 分) (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⑴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⑵ ,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前赤壁赋》) ⑶古人云:“以地事秦, ,薪不尽,火不灭。” (苏洵《六国论》) ⑷ ,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5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 (6),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五、(12分) 16.阅读下面的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2个字。(4分) 普陀山官方网站的一条消息显示,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5月 30日在普陀山码头举行,这家公司成立于3年前,已经开展了从拟定上市方案 到资产整合等大量的上市前工作。无独有偶,谋求上市融资的佛教名山不只是普 陀山。去年7月份,山西忻州市有关领导就曾公开表示,五台山的上市工作正在 有序推进,预计两年内实现。而管理九华山景区的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 公司更是曾于20姓4年以及2009年两度上市,却均未获准通过。据有关媒体报道, 虽然两度受挫,但九华山的上市之路依然在坚持。相比较而言,另一佛教名山峨 眉山就幸运多了。早在1997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经在深圳主板挂 牌上市,享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好处 17.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在横线处再写两个句子。要 求所写句子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4分)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去播种,培育 8.在下面的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 辑。(4分) 郭美美公开认罪并忏悔,让其①从“炫富”筑起的神坛上跌落。在云南鲁甸地 震这一巨大天灾面前,区区郭美美无足轻重。②,当忙于救灾的红十字会不得 不发布声明洗脱关系,呼吁人们忘记这名女子时,人们发现“郭美美”作为一种 现象已经无法绕过。③不把问题说说清楚,很多事情、很多人就会难以好好前 行,甚至_④可能会出现“李美美”、“陈美美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年年柳色 陈忠实 ①早晨出门,无意间的一瞥,路边的柳树枝条上长出一片鹅黄的嫩叶,毕竟 是春天了,这是瞬间发生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几乎同时映现于脑际的景致, 便是家乡灞河岸边独成一景的柳色,还有回响于心底的李白的词句,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②禁不住那一抹鹅黄色的嫩叶的诱惑,约一二乡友回到灞河滩上,在瞥见那 派柳色的瞬间,我顿生遗憾,不过迟来了三五天,柳树枝条上的叶子已经转换 成绿色了。眼前的灞河和河上的桥,以及河边桥头的柳色,既不是李白们千古吟 诵的柳色,也不是我记忆里的柳色。 ③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在灞桥南头的中学读书,学校的北围墙 紧贴灞河河堤的南坡。站在灞桥上远眺,柳树的绿叶顺河而上而下绵延三五十里, 成为一种令人惊诧又浮泛诗意的独特景象,自然可以理解历朝历代的诗家词人, 何以会留下无以数计的吟诵灞河柳色的诗章。而我所亲见的柳树下的风景,是我 的同学在河堤上读书,或是于微明中在河堤上跑步做早操。我印象最深的是,每 逢周六下午回家,出学校后门便跨上河堤,打开我正在阅读着的小说,一路读过
⑸想当年:金戈铁马, 。 (辛弃疾《永遇乐》) ⑹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五、(12 分) 16.阅读下面的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2 个字。(4 分) 普陀山官方网站的一条消息显示,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 5 月 30 日在普陀山码头举行,这家公司成立于 3 年前,已经开展了从拟定上市方案 到资产整合等大量的上市前工作。无独有偶,谋求上市融资的佛教名山不只是普 陀山。去年 7 月份,山西忻州市有关领导就曾公开表示,五台山的上市工作正在 有序推进,预计两年内实现。而管理九华山景区的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 公司更是曾于 2004 年以及 2009 年两度上市,却均未获准通过。据有关媒体报道, 虽然两度受挫,但九华山的上市之路依然在坚持。相比较而言,另一佛教名山峨 眉山就幸运多了。早在 1997 年,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就已经在深圳主板挂 牌上市,享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好处。 17.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在横线处再写两个句子。要 求所写句子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4 分)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我去播种,培育; ; 。 18.在下面的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 辑。(4 分) 郭美美公开认罪并忏悔,让其 ① 从“炫富”筑起的神坛上跌落。在云南鲁甸地 震这一巨大天灾面前,区区郭美美无足轻重。 ② ,当忙于救灾的红十字会不得 不发布声明洗脱关系,呼吁人们忘记这名女子时,人们发现“郭美美”作为一种 现象已经无法绕过。 ③ 不把问题说说清楚,很多事情、很多人就会难以好好前 行,甚至 ④ 可能会出现“李美美”、“陈美美”。 六、(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18 分) 年年柳色 陈忠实 ①早晨出门,无意间的一瞥,路边的柳树枝条上长出一片鹅黄的嫩叶,毕竟 是春天了,这是瞬间发生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几乎同时映现于脑际的景致, 便是家乡灞河岸边独成一景的柳色,还有回响于心底的李白的词句,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②禁不住那一抹鹅黄色的嫩叶的诱惑,约一二乡友回到灞河滩上,在瞥见那 一派柳色的瞬间,我顿生遗憾,不过迟来了三五天,柳树枝条上的叶子已经转换 成绿色了。眼前的灞河和河上的桥,以及河边桥头的柳色,既不是李白们千古吟 诵的柳色,也不是我记忆里的柳色。 ③上世纪 50 年代末到 60 年代初,我在灞桥南头的中学读书,学校的北围墙 紧贴灞河河堤的南坡。站在灞桥上远眺,柳树的绿叶顺河而上而下绵延三五十里, 成为一种令人惊诧又浮泛诗意的独特景象,自然可以理解历朝历代的诗家词人, 何以会留下无以数计的吟诵灞河柳色的诗章。而我所亲见的柳树下的风景,是我 的同学在河堤上读书,或是于微明中在河堤上跑步做早操。我印象最深的是,每 逢周六下午回家,出学校后门便跨上河堤,打开我正在阅读着的小说,一路读过